APP下载

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

2016-04-15丁再芳

成才之路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效率

丁再芳

摘 要:通过对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意义、中学英语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及如何才能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效率的分析,认为师生关系洽和、教师对课堂灵活掌控、学生对课堂高度参与是打造高效中学英语课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效率;师生洽和;灵活掌控;高度参与

中图分类号:G420;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66-02

中学英语是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它对学生未来英语水平的提高及应用能力的强化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中学英语课堂的教学高效率是中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保障。通过对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意义的分析,对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效率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师生关系的洽和、教师对课堂的灵活掌控、学生对课堂的高度参与是打造中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一、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认识

1. 对英语语言的认识

(1)国际化语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一带一路”建设体系的完善,中国已是世界性的大国。作为国际最有影响的应用性语言之一,英语将成为进行国际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掌握国际化的语言才能跻身于国际化的竞争,才能获取国际性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才能成为具备综合素质的国际型人才。(2)语言自身的性质。语言包含着一定的程序(书写和口述的程序)和相对稳定的构造。但从总体上看,语言不是程序性知识,而是描述性知识;语言表达的是思想,讲述的是生活与故事。可见,语言是孕育和发展思维的乳汁,是思维的养育者,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源泉。(3)学习语言的深层意义。如果仅仅把语言作为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这种观念是幼稚的。学生不仅可以从语言中看到前人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看到前人的生命历程。更重要的是,学生也在学习中开始自己的生命历程。所以,不要为了英语而英语,而要跳出英语看英语,这样才能有更高远的立意。

2. 对中学英语教学问题的认识

(1)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认识不清,是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可以说,教师与学生是共同构成教育活动主体的两个要素。然而,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总是出现教师高学生一等,唯“师命是从”等观念,这样的师生观念使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很普通。其实,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是主体间的关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品德行为的指导者;不仅是学知识的导师,而且是做人的榜样。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又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应有其主体性。因此,教师应更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其思维创造力的培养。(2)教学方法失当。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和熟练技巧的途径。针对当下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陈旧的教学手段与方式就显得履不合足、捉襟见肘。同时,再好的方法也只是针对特定的情境起作用。为此,教师应以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为最终目标,把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正确有效地结合起来才是一切合理教学不可动摇的规律。(3)知识难以致用。学生空有英语知识而实践匮乏,即学不能致用的问题是英语教学中的大问题之一。中学英语课堂则是学生对英语语法及词汇知识进行操演的主战场,一旦出现教师独霸讲堂,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极低的局面,则整个课堂就会耗时而低效。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用脱节是导致其英语成绩差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就会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积极性。总之,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意义,端正教师表率的态度,做到有人情味地施教,同时学生也不只是装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自觉、自为的自由体,通过积极参与课堂与教师互动,达到对英语知识的吸收、内化,从而灵活掌握并且有效地实践,这样才能向课堂要效益。

二、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有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这些最终取决于高效的英语课堂。而教学过程的质量,在很多方面决定于教师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以什么样的教学技巧使课堂上的教学过程成为每个学生积极和自觉的活动过程。因此,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教学技巧是高质量地组织整个教学和合理地安排整个教学时间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如果仅仅囿于探讨中学英语的教学方法势必会陷入教条的囹圄,因为再好的方法也只是针对特定的情境起作用。所以,在掌握中学英语教学原理的基础上对其方法进行探析则更合乎科学的实践法则。研究发现,师生关系的洽和、教师对课堂的灵活掌控、学生对课堂的高度参与,是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1. 师生关系的洽和

(1)师生关系洽和的意义。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是保证课堂高效的首要前提。因为课堂主要是师生的小天地,师与生的课堂活动可谓是鱼儿水中游的过程。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是保证师生之间知识、经验、信息传递畅通的最基本前提。而社会的发展及教育规律又迫切需要师生之间有着洽和的关系,这不仅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而且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及对素质教育的落实有着重要意义。(2)师生之间洽和关系的形成途径。人是有灵魂的活体,是有意识的存在,这就是所谓的人性。而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所以,教育与人是相伴而生且发展的,教育只有以发展人为其终极目的才能彰显教育的张力,即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可发展性,激活人性、理性与超越性。教师必须深刻地理解、洞察教育的规律,认识到人是有机、活化、灵性的自然存在,通过各种方式善待学生的心灵、感受、思想、行为,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注重与学生平等而友爱地相处。这样一来,学生在受到尊重的同时也更加敬爱老师。经此良性循环,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走向平等,课堂气氛也会呈现出民主的氛围。可见,教师只有在遵循教育的规律基础上,才能使师生关系走向融洽和谐,才不致使教学效果走向反面。

2. 教师对课堂的灵活掌控

(1)教师掌控课堂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理念会深刻地影响其在日常教学中的行为表现,所以,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教师掌控课堂的前提。英语课程主要致力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人性的觉醒。所以,无论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的自我教育。由此,教师在面对一个由教师与学生结合外部环境组成的动态系课堂时,要实现对其灵活掌控,应以为学生营造自主的学习情境为目的,即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引导其形成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达到发展人的可发展性、成就人的可成就性的教育目的。(2)教师灵活掌控课堂的实践途径。首先,注重师生互动。师生之间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会导致课堂气氛严肃、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受阻,学生敏感的心在严肃的课堂氛围中会产生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只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民主、平等而又富有朝气的课堂氛围,进而形成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与交流。学生也只有在此氛围中才能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课堂,才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畅所欲言,从而其创造力才能被激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这种开放的课堂氛围中通过思维的碰撞,学会思考、沟通与合作。其次,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与实践能力。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其实,这两种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最终归于英语的实践。可见,学好英语的关键突破口是实践。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毫无拘束地听、说、读、写英语为旨归。最后,教师要适时地进行自我调整。教师灵活地掌控课堂是恰当启发、引导学生的表现,因此,教师要通过适时地进行自警、自省、审思来调整其教学行为,保证其掌控课堂的灵活性。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学风格、教态、体态、心态等,都是教师在掌控课堂时进行适时调整的对象。

3. 学生对课堂的高度参与

(1)学生课堂参与的内涵。学生是学习的终极主体,学生的课堂参与是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体现,而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教学改革的起点和依据。可以说,学生主体性的实质内涵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所进行的积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是保证高效课堂的核心。学生对课堂的参与不仅限于课堂的问答,不只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手段,更不是对教师的服从,它不是某个、某几个或者某些学生群体的参与而是每个学生都应享受到的基本权利,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2)教师倡导学生对课堂高度参与的新观念。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课堂参与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学生参与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理念的展示。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道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师生的思维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其次,学生应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参与课堂。学生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无论是发言、讨论还是评价,都应时刻遵循自由、平等的原则,不能有人身攻击、恶言相讽的现象发生。学生只有以平等的地位自由表达、讨论所探究的问题,才能真正而又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更好地实现。最后,学生的课堂参与更多体现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鸣。人有人性,人亦有感情,师生之间通过课堂的互动达到思维的共振,此过程也很好地培养了师生的感情以及同学之间的感情。学生不是“提线木偶”,更不是随声附和,只会“嗯”“哦”“是”的“应声虫”,而是有思维能力能思考的潜在创造者。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发展水平,理解而又尊重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满含激情、思维活跃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只有在充分认识教育教学规律,了解人的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和个人魅力,准确把握教师与学生以及教学环境等所构成的动态而又富有机趣的课堂氛围的基本要素。要注重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研究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规律,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情境,在自己的掌控与影响下,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生机的课堂气氛,从而打造高效的中学英语课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赵文荣.试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构建[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3]康艳,程晓堂.外语教师课堂话语功能新框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03).

[4]葛炳芳.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课程·教材·教法,2008(11).

[5]陆留生.“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03)

[6]江峰.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效率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07).

猜你喜欢

中学英语课堂效率
“互联网+”助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
“互联网+”助推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
学会在生活中学英语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英语书面表达教学谈
浅析如何进行高效率的初中英语教学
如何利用好课堂的四十五分钟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