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得成为我身体的一部分

2016-04-15

看天下 2016年9期
关键词:断网屏障病毒

有那么几天,我第145次决定戒掉朋友圈。我停掉了微信里的这个功能,尽可能让手机远离手指,希望靠着这层脆弱的免疫屏障,将我的手、脑袋和那个像病毒一样蚕食时间的东西隔绝。这种对抗大概只坚持了三天左右就失败了。为了给朋友们一个合理解释,我只好转了一篇关于自控力薄弱的文章自我调侃。后来,我看到作家史航开始了另一个更激烈的对抗,他决定过七天断网生活,并在腾讯和《时尚先生》的镜头下进行直播。在没网络的日子里,他写字、喂猫、做家务、给别人寄书、逛书店……就是不碰网络——当然,通过网络直播他生活的工作,由别人代劳。

我那注定要一再失败的努力和史航的行为艺术,不过是淋漓尽致地呈现出当下很多人的纠结感。我们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又不能忍受它搭售的副作用,无论是时间被打得粉碎,还是人际关系被异化。换句话说,这么多年过去,我们仍然没能学会和新技术好好相处。

可不要说这这只是我和史航面对的问题。河北沧州一中,最近就因为使用手机问题,开除了12名高中学生。学校在公开声明里说,此前是允许学生用手机的,而且还和联通公司合作,免费为学生提供手机——不能上网,只能接打电话。没想到,运营商说话不算话,不但没有限制手机接受信号的时间(原计划限定中午和下午下课半小时左右有信号),而且也没限制手机的上网功能。据说,这期间还有学生访问不良网站,下载色情图片,还有人利用手机在考试中作弊。于是,学校决定索性全面断网,不许使用手机。那12名仍然带着手机进学校的学生,自然就遭遇了劝退的惩罚。这么多年过去了,在很多学校里,网络仍然是洪水猛兽般的存在,严防死守,避之唯恐不及。

开玩笑,历史已经证明且依然在证明,最该提防的应该是你们这些愚蠢的人类。微软公司就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开发了一款聊天机器人Tay在网上和人类交流。最开始,它的角色设定是如白纸一般的萌妹子,然而不到一天,它就被网友们调教成一个满口歧视性语言和纳粹言论的小太妹。微软看到这样,不得不赶紧将它下线,去进行相关修正。

假如能够直播我的过去,你会发现,我的初中教导主任,在男生宿舍里,登高爬低,掀开每一个枕头查抄收音机。再早一点,我的小学班主任,挨个扫过镇上的游戏厅,玳瑁眼镜后的目光如炬,寻找熟悉的学生。他们似乎从来没有想过教授我们如何和新鲜事物相处,合理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他们当然也不在乎好奇心这种东西。

想着这一段段经历,再来看英国学生们的遭遇,该说什么好呢?这才是真正输在了起跑线上吧——英国BBC公司旗下的Make It Digital活动和BBC的鼓励教育计划,给英国每一位11岁的孩子都提供了一台卡片计算机。这种叫做BBC微比特的计算机是一种迷你计算单元,再配上一个智能手机应用和网络接口,就能用来设计游戏、简单的机器人程序等等。BBC的项目负责人说,他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激发这个国家的新生代在写代码,编程和数字技术上的创造性”,终极目标就是让这些孩子们离开学校时不仅懂得使用电脑,而且会编程,而学校的老师们,反响也很积极。

美国有一组科学家最近公布了一个很奇异的情况。他们在人类的DNA里,发现了17段病毒DNA片段。也就是说,曾经在某个时代,人类在与病毒进行了无数次缠斗之后,竟然将部分病毒基因划为己有。听起来人类应该是自带金庸小说里的吸星大法功能,连病毒都能为己所用——一些病毒DNA反过来成为保护屏障,比如有一段病毒基因能够让孕妇的身体为胚胎加上一层细胞屏障,保护胚胎不受到母体血液中毒素的伤害。我琢磨着,我们和手机、和网络也是如此,应该存在一种更好、更和谐的共存方式。只不过,每一个像我一样苦苦挣扎的人,都还没找到罢了。

猜你喜欢

断网屏障病毒
病毒
屏障修护TOP10
病毒,快滚开
一道屏障
感冒病毒
防洪屏障
医药电商“断网”困局
层层深透 肌底的保湿屏障
上课“断网”几多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