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發展:走進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
2016-04-15本刊整理
本刊整理
國家在澳門投入大量資源,支持建設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與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並列的澳門僅有的兩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特區政府更在早前的經濟多元化改革中將中醫藥產業列為與會展業、旅遊業、文創業共同發展的四大多元產業,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也曾表示中醫藥產業是特區政府推動產業多元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部署,由此澳門開啟了中醫藥的產業發展之路,產業之路的形成必須依託一個大型的發展平臺,在這樣的多重背景的呼應下,四年前以“(珠海)橫琴出地,澳門出資”的模式開始了粵澳合作產業園區的首個項目:由粵澳雙方共同成立的合資公司負責運營的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
產業園的誕生本身就是在《粵澳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下形成的,標誌著新模式下的粵澳合作新階段,由特區政府成立的“澳門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橫琴新區“珠海大橫琴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專門負責現有園區的建設、管理、營運等。在緊張的建設過程中,產業園已經與國內多個知名藥企、大學科研單位特別是澳門科技大學與澳門大學簽署相關合作協議,在產學研等供應鏈上日趨完善,當然,外界也更加好奇下一階段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將走向何方,在中央繼十二五規劃中提及中醫藥發展與十三五規劃中專門印發中醫藥產業發展戰略,以及澳門將中醫藥產業列為四大多元產業之一的種種的利好下,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又將扮演何種關鍵角色值得期待。
從產業園方面了解到目前各項工作在相關規劃的引導下正在有序實行。過去的2015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有序地推進基建工程項目,包括全面啟動了GMP中試大樓、檢測中心及科研辦公大樓的建設。目前,已完成GMP中試大樓、檢測大樓的功能論證及設計,為配合進度,三棟大樓已於2015年6月陸續開始進行施工,其中GMP中試大樓已於2015年12月完成封頂,檢測中心於2016年3月15日完成封頂,三棟大樓預計2017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目前而言,產業園完成了絕大部分既定規劃,包括:
一、完成了產業園產業發展的鋪墊工作(2011-2014)
1、確定產業園發展的核心發展目標
2、完成了產業園修建性詳細規劃
3、完成了土地一級開發工作
4、完成產業園展示廳的建設並投入使用
二、全面開展硬件設施建設及業務拓展工作(2015)
1、進一步明確產業園發展目標與規劃
其一:在確定的“國際級中醫藥品質控制基地”以及“國際健康產業交流平臺”的核心目標下,經專家論證,進一步確定了產業園的發展目標及中長期規劃。
其二:在確定的發展規劃中,確定了通過引進名優企業,帶動小企業共同發展的“以大帶小”、“大小抱團”的全新招商模式。
2、全面啟動產業園平臺建設與搭建工作
首先,開始了硬件設施的全面建設:GMP中試大樓、檢測中心、科研辦公大樓建設全面啟動;完成前期板塊發展中心的建設並投入使用。
再者,國際合作平臺的啟動:成立國際交流合作中心並揭牌,旨在以葡語國家為切入點,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幫助企業拓展海外資源和市場,促進中醫藥和健康產品的國際註冊和服務貿易,推動中醫藥學與世界多種醫藥學的交流與合作,並就以上內容開展與“中葡論壇”及葡語國家開展合作探討及相互交流合作。
同時,加強政策的突破與研究:在“國務院關於橫琴開發有關政策的批覆” (國函[2011]85號)前提下,並利用產業園澳門特區政府主導的特別優勢,產業園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向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公共服務平臺提出了政策突破的要求,並得到了省局的答覆;調研了內地發展成熟的產業園區,對園區的政策進行了調研分析,並研究現行的中醫藥專業領域的政策法規,從打造產業園優勢及可行性角度,擬定了希望各級政府給予支持的政策報告。
3、招商工作的全面開展
第一:加強機構與協會的合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美國中藥聯商會與澳門大學等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為招商工作奠定了基礎。
第二:支持澳門中小企業發展的項目開展。目前產業園公司作為投資主體,實現“以大帶小”推動澳門企業進園發展。產業園完成項目/企業入園條件、流程等基礎上,經嚴格篩選,優先選擇10個優秀的項目作為首批入園項目簽署了《認租合作協定》,目前正在進行相關入園方式、可行性內容等方面的入園準備事項。
第三:實現名優企業的招商工作。先後與廣藥集團、奇正藥業分別就國際產品研發與產業推廣方面,以及國醫館與民族醫藥技術的開展合作,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
4、就業及人才培養
首先,強化人才培訓及就業。為配合澳門中醫藥人才培養及就業需求,產業園方面全面啟動專業人才的培訓計劃及人才招聘計劃,先後舉行座談會及澳門專場招聘會。截至目前,產業園公司總員工人數62人,其中澳門員工9人,內地員工53人。
其次,在員工培訓方面,新入職澳門員工已根據公司統一計劃,開始公司內各部門輪崗培訓。從今年年初至今就已開展了4場不同內容的全員培訓,本月底,全體人員進行ISO9000的培訓,培訓時間持續5天。接下來,將繼續拓展員工訓練等方面開展一系列活動,有利於增強團隊協作。
然後,更凸顯專業人才培訓的重要性。建設完成國醫館-養生中心綜合項目(暫名)前期籌備工作室即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暫名)的硬件設施工作,目前產業園正在進行專家隊伍的籌建、宣傳方案的擬定,爭取在儘快啟動人才培訓計畫。
最後,加快橫琴新區博士後工作分站建設。經過與橫琴新區的共同努力,橫琴新區博士工作站成功獲批,產業園成為橫琴新區博士後工作分站,當地政府將會在建設、引進人才給予一定的支持。博士後工作站將為產業園的公共服務平臺給予很好的充實,通過引進專業性人才,將為入園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培養本澳的專業性人才奠定一定的基礎。
從產業園現有的硬件建設、招商、人才培訓等建設上可以看出,目前科技產業園仍處在“厚積”階段,在前期不斷強化自身實力,為日後盡快加速科研成果轉化以及產業發展鋪墊。
而從產業園方面了解到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其將藉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發展與澳門作為中葡貿易平臺的優勢,進一步加強國家交流合作中心的建設,在其2016年的相關發展規劃中,產業園將國際交流合作和中醫藥國際註冊納入重點工作範疇,計劃在今年加強與各葡語系國家交流合作。
特別是以澳門為橋頭堡,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國家職能部委的支持下,從7個葡語國家中,擬首階段挑選1-2個葡語國家作為重点試點,開展國際註冊、進出口貿易等方面的合作工作,以及啟動葡語系國家的人才培訓。這樣的起步也正是中醫藥產業“走出去”與國際化的重要一步,使得中醫藥不僅成為一個文化品牌傳播到歐美國家,更使得其作為重要的產業與商業品牌發揮經濟與產業影響力。相信在不斷地實踐探索下,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可以在制度創新的氛圍中走出不同於內地的一條特色的中醫藥發展與產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