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之教育:百年樹人 千年國粹
2016-04-15卜樂
卜樂
社會上三不五時就要冒出“中醫不科學”、“中醫應當廢除”的聲音,對於從事中醫藥診療、教學以及研究的人士而言往往一笑了之,但今天的社會在這樣喧囂的聲音背後,也許更加應該全面地審視我們自己的文化與思維出了何種問題?
科學爭論更要理性、全面
所謂“科學”,這最早來源於拉丁文Scientia,這個詞是由與澳門頗有淵源的歐洲傳教士利瑪竇、湯若望等人在明末時傳入中國的,當時被翻譯成了“格致”,來源於西漢禮學家戴聖選在《禮記·大學》中格物致知一詞,這也是澳門科技大學校訓的經典來源,取意為探究事物而達到知的境界,後來英語詞彙Science傳入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翻譯為“科學”,再由康有為等人引入中國。普遍為大家接受的定義概括認為:科學是反映大自然、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的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英國史學家更認為科學是智慧最高貴的成果。於是問題來了,科學是一種思維知識體系,是一種現象體系,自然不同於零散的常識,那麼中醫是一種知識體系嗎?是中國古人的智慧成果和思維體系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因為從科學的標準與定義而言,中醫當然是科學的。
當今有人認為中醫不科學,大多是採用西方現代科學與西方醫學的標準來看待中醫,殊不知標尺不同衡量出的結果往往大相徑庭。西方醫學以分子理論與細胞生物學等為基礎,強調任何病症都可以從細胞中觀察出變化,藉此提出了疾病的細胞定位論。而中醫非實驗醫學,其理論主要來源於臨床實踐,以中國古代的樸素的唯物論和辨證法思想,即陰陽五行學說等,作為科學方法論,以整體觀念作為指導思想,以臟腑經絡的生理和病理為核心,以辨證論治為診療特點建立出的中醫學理論體系。
因此可以看出,中醫與西醫的方法論體系完全不同,各自採取不同的標準,不能簡單以A的標準來衡量B的利弊。在漫長的醫療歷史上,中醫藥發揮著關鍵的作用,以事實論證出中醫藥學是安全有效的科學體系。事實上,外界對中醫存在三大疑問,也是中醫自身發展過程中需求加強求證與論述之處:
第一:什麼是中醫中常常提起的“熱”、“火”等現象?
第二:中藥裡含有哪些藥物成分?
第三:什麼樣的藥物成分通過怎樣的機理來發揮治療作用?
所以中醫藥在預防與治療上的效果是肯定的,但過程中存在諸多的不清楚,需要藉助現代科學進一步探究,完善其相關論述,也正是這樣的發展需要,使得中醫藥領域存在的這些未知成為了科學創新的源泉,即藉助現代的方法與科技研究手段進一步將中醫藥的功能研發出來。比如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教授善於從古籍中發現細節,藉助現代科研設備與傳統古書中記載的提取方法,順利提取出治療瘧疾的青蒿素。當時屠教授發現東晉葛洪《肘後備急方》中記述用青蒿抗瘧是通過“青蒿一握、絞汁服”的形式,而不是傳統中藥“水煎”的方法來用藥的,她由此領悟出用這種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溫破壞藥物效果”。據此,她改用低沸點溶劑,得到“醚中干”(乙醚提取的中性部分)的化學有效部位。經過反復試驗,最終分離獲得第191號青蒿中性提取物樣品,顯示對鼠瘧原蟲100%抑制率的令人驚喜的結果,在當年底的猴瘧試驗中,也得到相同效果。這樣一個發現可以說是突破性的,因為青蒿素的出現論證了治療瘧疾藥物的一種新型、完全不同於過去的化學結構的發現,堪稱中醫對世界醫療史的原創發現。
中醫藥在過去幾千年的傳統累積可以看做是一個經驗的反饋過程,在經過歷代醫學大家與醫者的努力總結與整理後上升到一定的體系,結合中國古老哲學中對“道”、“陰陽五行”等論述,進一步豐富了中醫藥科學理論體系,今人無論是學習、評判中醫藥時當懷理性、全面、由古及今的視野方不失偏頗。
澳門:最需要也是最適合
相對於內地、香港、台灣而言,澳門在發展中醫藥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條件。相對平和的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使得安心做科研成為了可能,除此之外更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
首先突出體現的就是“一國”的支持,剛剛閉幕的兩會對於“十三五”規劃中促進中醫藥傳承和發展的戰略安排,可以進一步將中醫藥復興與產業發展的功能擴大,藉助國家優勢更可以得到內地的支持,特別是利用國家力量得到內地學者、專家等的大力支持。例如,澳門科技大學現有的這些科研平臺很大程度上引進了各地的人才特別是內地一些資深有名的專家,如此一來不僅有利於科研的進行,對於開拓學生視野,提升學生學術、科研能力都將產生更大的助益。
再者,因為“兩制”之下的特色使得澳門的法律體制、社會制度等更具有靈活性,在澳門擁有多種交匯融合的文化,作為國際化旅遊城市獲得世界的關注度也高,由此衍生的機遇也非常之多,因此不能簡單從地域、人口的限制來認定澳門發展的劣勢。“背靠祖國,面向國際”的戰略將使得地域雖狹小的澳門,卻能迸發出更大的創新與發展活力,包含中醫藥產業等在內的諸多產業科技研發與教育培訓都適合在澳門完成。澳門,這片土地將用事實證明這裡最需要發展教育與科研,同樣也是最適合發展教育與科研領域的。
教育對於一個地區、社會、民族、國家乃至全人類而言都是彌足珍貴的,澳門要想實現習主席2014年來澳時提出“經濟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的期待,必須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優質教育體系,通過體系的建立進一步鞏固自身的人才培養系統與儲備庫,进而發展屬於澳門的高新科技與高水平研發產學等系統,這樣的教育體系將不僅作用於中醫藥產業,更是針對澳門不同行業的需求提出了善意且長遠的回應。澳門“一個中心、一個平台”的發展定位的背後必须依靠優質的教育體系,籍此提供會展、旅遊、文創、語言等方面人才的支撐。也只有通過建立、健全可持續發展的教育體系才能為澳門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提供長期保證,而非只是短期內“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臨時措施。
總部經濟,產業新模式
回歸基本面,我們可以看到澳門32.8平方公里的面積確實狹小,因為在發展選項上相對於其他地區就明顯不足,選擇製造業等不符合現實,那樣的產業需要大量的土地資源以及硬件設施,傳統旅遊業也因為地域關係而動輒引發遊客爆棚的現象。此時就可以發現教育與科研這兩大領域不僅需要的土地資源較少,稍微輔助以政策支持和資源投入,就能吸引一流人才扎根澳門,拓展區域間合作,其成效和功德不僅體現在當代,更有利於澳門的可持續發展。
狹小的澳門不需要大型的建造工廠也無法負荷這樣的大型工廠,自然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衍生出“總部經濟”的模式,形成“澳門品牌,異地製造,產業式發展”的新模式,在適度多元可持續的發展要求下,澳門不斷提出自己的專利產品例如中藥研發的國際專利,形成澳門自有中醫藥品牌,藉助橫琴、廣東省的廣闊腹地發展製造與規模生產、經營、銷售,這樣就是非常好的多元發展新路徑,澳門的能力也將持續放大,而非單單局限於三十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澳門發展中醫藥科技產業是基於傳統中醫藥基礎上的高科技產業,這樣的研發產品既源於傳統中醫藥理論或者古籍中記載的療效,又高於傳統醫學,大量的研發工作通過中藥實驗室完成輸出高技術的產品,無論是複方中藥還是單體藥材都可以進一步發展提煉,形成符合現代高科技標準的科學中藥與現代中藥。當然,這樣一個製造並走向產業化的週期是較長的,但必須要看到未來中醫藥的前景是光明無限的。
澳門科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重點實驗室在近幾年的發展中,擁有了數百項的科研專利,在風濕免疫疾病治療、肺癌等癌症的治療上提出了不同於西藥治療模式的創新成果,特別是在如何克服耐藥性方面的研究,實驗室一直在不斷探索尋求突破,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與研究上更取得原創成果。這樣的科研創新專利,如果通過建立完善的平臺,在國家和特區政府的支持下打造國際級平台推動產業化發展,不僅能夠形成品牌產品,更能為中醫藥真正走向產業化、現代化、國際化邁出重要一步。所以高產的科研成果不僅要體現在國際級研究論文的刊登上,更在於如何轉化成產品,使得中醫藥成果從學術殿堂的高閣走入尋常人家的醫療治療救助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去。這樣一個產業式的發展將反作用於人才吸引,因為形成了品牌與規模經濟和總部經濟模式,難道還擔心人才不願意來澳門發展,催生更多的高科技研發產品嗎?
因此,由中醫藥衍生的這種產業發展模式的思維,同樣對於澳門其他行業尤其是其中的中小企業將帶來新的思考。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澳門習慣固有模式,在傳統製造業中習慣作坊式生產和小規模經營,而在如今的社會氛圍中不妨多多借鑒產業經濟發展模式,找到澳門產業與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新一代的力量
其實,無論是教育、科研、澳門的經濟多元還是未來這座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社會新一代青年的力量。以中醫藥學為例,澳門科技大學的同仁在建校之初就懷著長遠的眼光設立中醫藥學院,開澳門中醫藥高等教育的先河,這樣一個策略性與長期性並存的發展方向也為後來中央在澳門設立中醫藥重點研究實驗室奠定基礎,這也說明澳門雖小但很多學科不等於不重要、不需要設立的最好例證,就如同我們剛剛獲批的太空科學研究所開設地球與行星科學博士學位課程等。經過十多年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今天澳門註冊的中醫藥從業人員中約40%都是來自澳門科技大學,未來我們將持續在中醫學、中藥學、藥劑學等多個學科為澳門輸送人才,這樣才能真正為澳門中醫藥產業化造就新型人才儲備庫,避免未來的產業化、現代化與國際化之路缺乏人才的後顧之憂。
在新一代的培養中,處處可見教育發揮著最為根本也是最為關鍵的作用,因此建立一支優秀的教育團隊也是科技大學一直著力的目標:
首先,我們要凝聚一批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如同我2011年來到澳門任教之時,同團隊的12位教授與專家一起從香港過來澳門,致力於這樣一個國家級實驗室的打造工程,因為要發展中醫藥優質教育和卓越研究,自然需要集結一批高質素的人才專業團隊。
再者,通過中醫藥實驗室等的建設帶動其他學科的發展,2012年科大開設了“中藥學”方向的課程,如今又開辦了“藥劑學”新課程,並成立藥學院,提升和優化教育與人才隊伍結構,為澳門不同行業培育出多元人才,而非將教育僅僅局限在某一點的作用,無法使其發揮帶動全局的功能。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扭轉對教育與人才的傳統觀念,單純以謀生與經濟視野看待新一代的教育已經落伍。國土面積不大的新加坡憑藉著對青年、人才、教育、科技的高度重視,吸納來自五大洲的優秀人才共聚於此,成就東亞四小龍之首的奇跡更是世界型的國家發展典範。未來的澳門必須樹立“教育興澳、人才興澳”的觀念,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進一步改革開放,以凝聚社會最大共識,尋求澳門未來20年、30年、乃至50年的發展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