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绘本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

2016-04-14盛银凤

考试周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图符小熊早餐

盛银凤

幼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早期阅读主要是阅读绘本。通过阅读绘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通过阅读图书,幼儿的语言也得到发展。《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提到:图画书的插画可以使孩子在心中培育故事形象,为孩子的阅读提供帮助。图画书不仅仅可以当做观赏的画册,更可以在孩子心中编造故事,给孩子阅读的享受和乐趣。

《纲要》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面呈现出重视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发展方向,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培养幼儿对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一、选择合适的图书,为有计划的阅读活动做准备

在阅读区阅读活动中为儿童选择什么样的图书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那些适合儿童阅读经验的阅读水平的图书才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为儿童选择的图书应以图为主或图文并茂,这是因为儿童识字很少或不识字。若图书画面小而文字多,必然不适合儿童阅读。另外,图书色彩要鲜艳,画面要生动活泼,背景不过于复杂,情节形象生动有趣、高潮迭起,而且图书的内容很有启发性,宣传真、善、美,只有符合上诉标准的图书才能成为早期阅读活动的内容,

由于儿童之间存在年龄差异,因此在选择图书时一定要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遵循循序渐进和难度适宜的原则为不同年龄的儿童选取图书。

案例一:小班绘本《早餐,你喜欢吃什么?》。

活动目标:(1)学说“如果……那么……”的句式,能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简单复述。(2)在游戏中熟悉绘本内容并养成吃早餐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绘本PPT、课件《谁爱吃什么食物》。

活动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理解绘本内容,养成爱吃早餐及文明进餐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1.谈话调动幼儿的经验。

(1)讨论早餐吃什么。

师:早上来幼儿园之前你们吃早餐吗?

师:谁愿意告诉我平时你早餐都是吃什么的?

师总:我们小朋友平时吃的早餐有粥、面包、牛奶、面条、鸡蛋等。

(2)讨论为什么要吃早餐,知道吃早餐的重要性。

师:你们的早餐真丰富,那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早餐呢?不吃早餐你觉得会怎么样呢?

师总:因为早餐中有很多的营养,我们小朋友吃了早餐不仅能吸收很多的营养,让我们长得高高的,还使我们更加有力气地参加更加多的活动。

2.游戏引导幼儿理解绘本内容,并且学说句式“如果……那么……”。

(1)出示课件,认识绘本中的食物,为理解绘本奠定基础。

师:你们认识它们吗?(骨头、花生、萝卜、香蕉,蜂蜜、青草、虫子)

(2)运用课件中的配对游戏,引导幼儿在猜测中配对动物所吃的食物。

师:听听看,谁来了?(点出狗的叫声)

师:小狗早餐都没有吃,很饿很饿,谁愿意来帮助它找到它美味的早餐?

幼儿尝试操作和猜测。

师:瞧,小狗吃着骨头多高兴呀。咦?这是谁?长着尖尖的嘴巴,身上长着黄黄的羽毛的是谁呢?长着扁扁的鸭蹼的是谁呢?猜猜它们喜欢吃什么呢?

3.阅读绘本。

(1)出示绘本,观察画面,理解绘本内容。

师:这些小动物喜欢吃你们帮它们找的食物吗?其实刚刚帮小动物找的爱吃的食物都藏在这本书里面,名字叫做《早餐,你喜欢吃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早餐,如果你喜欢吃鱼,那么你可能是谁呢?(幼儿猜测)我们一起来说说看。(引导幼儿完整学说句式)

师:请你看着这幅图片上的动物,运用刚刚我们所学的“如果……那么……”的句式来说一说。

(2)再次完整阅读绘本,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简单复述绘本的内容,进一步巩固学说“如果……那么……”的句式。

4.情境游戏,引导幼儿养成文明进餐的好习惯。

(1)讨论如何文明进餐,帮助幼儿养成文明进餐的好习惯。

师:我们帮助这么多的小动物找到它们喜欢吃的早餐,瞧,它们正美美的吃着早餐呢,现在到了我们吃午餐的时候了,老师和阿姨也为你们准备了丰盛的食物,谁愿意来告诉我,你觉得吃午餐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总:很多小朋友都知道在吃午餐之前要把我们的小手洗干净,吃午饭的时候不挑食,细嚼慢咽……

(2)幼儿进餐,教师个别引导。

师:现在午餐的时间到了,请小朋友准备好吃饭饭吧,先和老师一起到厕所里面把我们的小手洗干净再来吃我们美味的食物吧。

小班(3岁—4岁)的孩子刚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一方面,他们不免带有一些婴儿的“痕迹”,另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迅速,他们开始具有幼儿期的显著特点。因此,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十分突出爱模仿,三岁幼儿突出的年龄特征。他们喜欢模仿老师、家长和伙伴。小班幼儿正是在模仿中学习、成长的。模仿可以成为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成为他们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幼儿的模仿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临摹,他们在模仿中同样有创造,有自己个性与情感的表达。所以案例一的绘本活动《早餐我喜欢吃什么》内容是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小班的孩子在模仿中慢慢培养了良好的进餐习惯。

案例二:中班绘本:每一步,珂比珂。

活动目标:(1)在阅读理解故事情节中,初步建立安全意识,懂得游戏时不随便离开大人和集体。(2)共同讨论迷路的自救方法,感知简单图符记录的方法。

背景图片1幅,简单图符5幅,课件PPT。

活动过程:

1.播放PPT,故事导入。

(1)介绍爱玩游戏的珂比珂;

(2)帮着熊妈妈找小熊,了解为什么妈妈总能找到小熊;

(3)听听小熊的想法,商讨走远会遇到的麻烦。

2.讨论迷路的自救方法,感知简单图符记录。

(1)小熊的心情:小熊看见熊妈妈没来,心里可着急了,于是忍不住冲下了森林,他想找到回家的路,可是小熊不知道该往哪回家,也不知道该怎么找到回家的路?小熊真的迷路了,小熊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难过,伤心,害怕)

(2)出示图符,帮助孩子运用图符梳理经验:了解迷路时的几种基本自救方法:①110找警察(找警察是个好办法)②大声喊;③看地图;④沿着脚印往回走;⑤原地不动等妈妈(我用了一个很特别的符号,看见了什么,是呀,画了圈圈,表示原地不动)。

就在这个时候,小熊想起了妈妈说的一句话:“迷路的时候千万不要乱走,站在原地等妈妈,妈妈会努力找到你的,这是安全的方法。”

师:这是什么方法,你听懂了吗?什么叫站在原地不动?

(3)情景练习“原地不动”。

请一幼儿演示“原地不动”。师扮演陌生人拿着糖果去引诱他:跟我走吧,我给你好吃的糖,再去给你买好玩的玩具。(加深孩子对原地不动的概念理解)

3.经验拓展。

(1)阅读故事结尾;

(2)想想生活中需要关注的安全问题;

(3)介绍珂比珂绘本故事,认识故事书名“每一步,珂比珂”。

师小结:是呀,每一步都要走好,要走得稳稳当当,让自己很安全。平时你们是怎么走路的呀?(全体起立,试一试)幼儿走出教室。

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四五岁的儿童喜欢和同伴一起玩,在活动中他们逐渐学会了交往,会与同伴共同分享快乐,还获得了领导同伴和服从同伴的经验。此时他们开始有了嫉妒心,能感受到强烈的愤怒与挫折。有时,他们还喜欢炫耀自己拥有的东西。当然,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也了解和学会与人交往及合作的方式。教师利用绘本《每一步、珂比珂》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规则意识。

二、通过绘本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

1.阅读区应建立必要的规则,因为必要的建立有助于活动的顺利展开。在没有规则的阅读区域中,孩子们比较的自由散漫,比如他们没有意识要把图书从哪里来放回哪里去,安静地阅读图书或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在有规则区域的阅读区中,孩子们会有序地拿好图书、安静地阅读,可见建立良好的阅读区规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2.要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地利用图书。阅读区活动开展的好坏决定图书的利用率高低。

因此,教师要动脑筋让孩子主动的选取书架上的图书阅读。除了定期更换图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1)悬念法。教师可以为儿童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当故事情节发展到高潮是戛然而止,然后告诉儿童阅读区有这本书,想知道的可以自己翻书寻找;(2)新书提示法。当教师投放了新书,要将他们摆放在醒目的位子,或进行简单的介绍;(3)鼓励孩子阅读;(4)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研究这个题目是看了一个语言活动《我爸爸》,阅读是一项受益终生的学习技能,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自己认识他人和世界,所以我选择了这个命题,而且这个题目贴近幼儿的生活,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我从两个方面写:亲子阅读和幼儿园中的阅读,进行调查研究,从中得出结论。

猜你喜欢

图符小熊早餐
小熊的四季
你怎么过早餐,就怎么过一生
早餐
小熊
可爱的小熊
论“坡芽歌书”符号形象的审美意蕴
计算机辅助飞机制造协调路线图设计研究
压力容器法兰的参数化绘制方法
电子图板的图库技术在化工设备设计中的应用
丰盛的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