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初中生阅读习惯的方法探究

2016-04-14赵满

考试周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教法探究阅读习惯初中语文

赵满

摘 要: 习惯的培养是一个从不稳定到稳定、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让人终生受益。据有关资料分析,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成绩的好坏,智力因素占有20%,非智力因素占80%。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学习习惯又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在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注重课文的内容分析,缺少对学生进行阅读习惯的方法指导。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较慢,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及考试中阅读题型的得分。一线教师必须致力于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研究,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习惯 教法探究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不稳定,变化大。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维持阅读兴趣的持续性。高尔基说:“每一本书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由“我要读”到“我爱读”的转变。任何好的习惯的养成,都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所以,要使学生明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2]的道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并探索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掌握知识,理解文章,形成能力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初中生,正处于形成能力的关键阶段,更要培养这种好习惯。笔者认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字典是不说话的老师”,笔者在教学时要求学生都准备一本现代汉语词典,这样学生阅读时遇到生字词就能随时查阅字典解决。学生能随时查阅字典,就等于身边随时都有一位老师在辅导他。“教给学生查找工具书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阅读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

2.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时总会伴随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不会边读边思考,那么不会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阅读,就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思考的过程”[4]。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读书能边读边思考,则不但会解决理解课中许多问题,而且会出人意料地显示出他的聪明智慧。阅读语文也好,看课外书也好,都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粗枝大叶或者囫囵吞枣地看书,收益就不大,尤其对那些名家名作,更要逐字逐句逐段细心琢磨,体会作者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精妙之处。这样,才能吸取精华,提高阅读能力。这种习惯要靠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

拿朱自清的名篇《春》来说,文章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小草人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偷偷的”和“钻”字用得好,为什么?联系课文,想一想,就不难知道:“偷偷的”是写小草不经意间生长出来,“钻”字则体现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用别的词则不能体现出这种效果。学生在读句中能体会到这些意思,就会感到作者不愧是语言大师,文笔是如此精炼。

3.培养阅读时圈点批注的习惯

古人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同志在读《二十四史》时,作了无数的批注、评点,在空隙处密密麻麻写满了自己的看法,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人教版语文实验教科书中的阅读课文都安排了“导读”,课前提示中,要求将文章感受深刻的语句画下来,体会含义、谈谈感受等,这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符号体系,并养成使用习惯。比如在读课文时,引导学生用横线标出词语,用双线标出中心句,用波浪线标出精彩句,用着重号标明重点词,用问号标明疑问处,用感叹号标明重要之处,还可以用三角形、圆圈、方框等符号标出需要标注的地方。那么,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勾点圈画和批注呢?这里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为例:

首先,通读课文时圈点批注,扫清阅读障碍。教学时,老师先示范,教给学生方法。在“训诫”、“迂回”、“啜泣”等生字词上圈画(划横线),点出“瘦骨嶙峋”等重点词(点上着重号),随时查阅工具书,在空白处给生字词注拼音、批注词及分段理由,并写出段意。在批注时,要着眼于解词方法及分段方法的学习。如解释词语时,可以相机指点因词而异的六种解词方法:查字典注释法,词素解词法,近义比较法,演示法,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解词法等,使学生掌握的学法变一为众。

其次,精读课文时圈点批注,理解课文内容。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要根据单元重点和课文特点,着重引导学生圈点批注表明思想的关键句子,圈点批注读时所要弄明白的词法句式。随着教学的进行,指导找出中心句、中心词。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结尾段“我”的感受的句子:“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上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并批注“我的体会与感受到的哲理”,通过分析具体语句,使学生对文章主旨有更深的了解。

4.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阅读与写作的经验之谈。的确,学生在阅读中边读边记,随时记下作品里精彩优美的语句和文章的片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博采读物的长处,并消化吸收,学以致用,在需要时参照、借鉴。这样,使学生养成不动笔不阅读的习惯,积少成多,自然会丰富学生的内涵,打下坚实的文化积淀。这就是做读书笔记的好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样,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而且是个性化的自由阅读过程。学生如能把自己与作品、作者之间心灵交流和感情沟通的个中滋味随时记下,这就是心得,也是一种创作。因为读而有了写的动力和材料,因为写更渴望读。这样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都有帮助。

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具体要求如下:

首先,要养成习惯,必须坚持不懈。读书笔记是学习的重要方面和有机组成部分,要从提高学习效率的高度认识做好读书笔记的意义,在思想上真正重视做好读书笔记,并把做好读书笔记作为一种自觉行动。笔记的内容应包括记录时间、作者、文章写作背景、好句好段摘抄、语言赏析、读书心得等。

其次,条理清楚,规范统一。条理清楚是指读书笔记的内容要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规范统一是指做笔记时的数码、符号、字母等要规范,格式要统一。一般来说,不同的问题要分段写,问题之间要留空,关键词和非关键词应尽可能用不同的字体或不同的颜色书写。

再次,分类整理,形式多样。

在进行读书笔记时,要尽量把笔记做好分类。每本读书笔记要有目录,里面的内容为描写自然景物的积累在一起,描写人物的段落语句写在一起,运用相同修辞方法的归为一类等;在形式上,主要有摘要式读书笔记、评注式读书笔记、心得式读书笔记等。

最后,处理好学、思、记三者之间的关系。读书笔记只是辅助我们更好地工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学习的主要任务。所以,学习时应尽可能做到边学、边思考、边记笔记,使三者协调进行。如果只追求笔记的完整而忽视理解和实践,则必定是舍本求末。

参考文献:

[1]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5:158.

[2]小雨.名人名言录[M].金城出版社,2003,6:45.

[3]杭侨凤.帮助学生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4).

[4]章熊.谈现代文阅读的能力要求[J].中学语文教学,1989(1).

猜你喜欢

教法探究阅读习惯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动画游戏角色设计课程中使用数字绘画的教法探究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