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改革房企成功变身科技投行
2016-04-14季双荣
季双荣
众所周知,房地产进入了低迷期。作为一家传统的房地产企业,张江高科主动选择了转型升级,来应对行业的变化。借助深化国企改革这个“天时”和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这个“地利”,张江高科开始了从房企向新型产业地产营运商、面向未来高科技产业整合商和科技金融集成服务商的转型。不到两年的时间,张江高科的转型已初显成效。
营业收入略降的同时净利润大增。2015年前三季度,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600895)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10%至10亿元,但得益于投资收益,净利润大增137%至3.4亿元。“我们提出转型科技投行,着力打造新型产业地产营运商、面向未来高科技产业整合商和科技金融集成服务商的‘新三商,专注科技地产、产业投资、创新服务三大业务的有机融合、协调发展。报表上,公司投资收益大幅提升,这是转型的必然表现。”张江高科总经理葛培健称,公司转型已初显成效。他将张江高科喻为“一头睡醒了的雄狮”。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2014年以来张江高科大力转型,成为深化国企改革背景下一个极具启发价值的国企转型样本。
借力天时地利转型
张江高科的转型,是主动从房企转向新型产业地产营运商、面向未来高科技产业整合商和科技金融集成服务商。
1996年上市、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国资委,张江高科主营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二十二园”张江核心区中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租售运营以及区内科技企业的投资。长期以来,张江高科被定义成房地产企业。2014年,其30亿元的营收中,房地产销售18.93亿元、房产租赁6.39亿元,总计占比84%,是名副其实的房企。
就在2014年,张江高科董事会换届,两个空降兵陈干锦、葛培健分别出任董事长、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公司以科技投行作为战略发展方向,推出“新三商”战略。公司提出做产业客户的“时间合伙人”,定位于做创业服务业集成商,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发展,与产业客户共同成长,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
张江高科的转型,借助了深化国企改革这个“天时”、公司所处地这个“地利”。天时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了深化国企改革;2015年6月,浦东新区召开深化国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工作会议,发布了“浦东国资国企改革18条”。地利方面:2015年4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扩区,张江高科技片区共37.2平方公里纳入自贸区;5月,上海公布了迈向全球科创中心的纲领性文件——《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张江高科技园区迎来了转型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科创中心建设”给张江高科转型发展提出了新使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间的联动给张江高科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空间;国资国企改革给张江高科转型发展注入了新动力。2015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宣布浦东国资第二批直属企业改革的方案,明确了张江高科的最新定位是:优化张江高科的管理体制,回归上市公司市场化主体,定位于高科技产业的投资商与科技园区的集成服务商,以市场化机制激发活力、动力,提供股东回报,提升资本市场的品牌形象。
初显成效
按葛培健的说法,张江高科的转型已初显成效。
科技地产方面,张江高科盘活存量资产,为产业投资提供资金支持;尝试轻资产化扩张,以基金操盘模式扩展区外产业发展空间,提升科技地产业务效益并进一步集聚产业客户资源。
产业投资方面,公司加大投资力度,以“投资一批、股改一批、上市一批、退出一批、储备一批”,使投资业务自身形成良性的持续滚动——目前已累计投资40亿元,约20家企业上市。其中,对点点客投资1000万元,占5%股份,一年后增值逾10倍。张江高科还参与组建了对接最顶尖互联网金融运营商的上海金融发展基金二期、集成电路领域领军人物操盘的“武岳峰”基金、武岳峰IC产业全球并购整合基金。
创新服务方面,2015年,张江高科围绕创新创业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发展,推出了新型科技投行的抓手“895营”。“895营”主要面对的是“80、90、95后”的创业生力军,通过设置“895创业营”、“895成长营”和“上市直通车”,致力于整合创新全方位资源,组建创业服务联盟,全阶段服务于企业创新成长生命周期。立足于公司旗下10万平方米的孵化器空间资源,集成各类创新创业服务资源形成联盟,探索孵投贷联动金融服务模式,以离岸创新的全球化视角,加速创新要素向张江的集聚,通过市场化机制,形成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开放式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实现张江高科与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对接,积极助力于上海市全球科创中心建设。
第一季活动,入营项目34家,投资估值总和超20亿元,其中7家在营内生活中获得投资,3家获得知名企业的战略投资。被员工称为“895创业营司令员”的葛培健表示,“张江高科做创业服务业的集成商,为园区的创业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集成服务,最大的优势就是集成。而“895营”能够获得市场的初步认可,也是基于张江高科自身的六大禀赋优势:拥有运营产业地产的物理空间优势;拥有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禀赋优势;拥有运作产业投资的增值服务优势;拥有银企合作、投贷联动的金融资源优势;拥有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通道优势;拥有整合公共资源的平台优势。”第二季创业营2015年11月起航,张江高科和太平洋保险合作推出了全国首款创业保险“科创E保”,入营后12个月内,如发生了创业项目不成功的情况,将给予项目的创始合伙人六个月的生活保障,以支持他们再次创业或调整发展方向。葛培健表示,通过“895创业营”这个众创平台,开启张江高科“房东+股东”模式,加快向投资前端靠拢,从单纯的“空间提供商”向创新创业企业的“时间合伙人”转变。
让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中国人讲天时、地利、人和。作为国企,张江高科以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为转型护航。这种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在相当程度上可谓创造“人和”:主要是激发员工潜能,让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2014年以来,张江高科以“投行思维”的理念重塑了适应公司战略转型升级的组织架构,以打破“三铁”(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为突破口,开展了内部运营机制的改革。通过中层管理岗位的公开竞聘,做到干部能上能下,搬走了“铁交椅”。通过人员岗位配置双向选择,对人员结构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打破了“铁饭碗”。通过和员工签订岗位聘任合同,以契约的形式明确各岗位的岗位名称、岗位职责、薪酬组成,做到“易岗易薪易福利”,打破“铁工资”。经过本轮改革,公司员工岗位调整的比例占总数的14%、解除劳动关系的比例占总数的近10%。打破“三铁”的变革,有效调动了公司团队和员工积极性,在公司内培育了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在中长期激励上有所突破:这是国企治理的一个短板。2015年4月,张江高科董事会通过“2015年度张江高科经营层绩效考核方案”和“关于提取2014年度公司超额净利润用于中长期激励的议案”:公司提取了2014年度超额净利润的5%,用于对员工的中长期激励。葛培健称,“如今张江高科搞长期激励,就是要让所有的员工为自己打工,从根本上激发员工人性的潜能,让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当今华为、万科等优秀的企业都在员工中长期激励方面走在了前列,值得我们去学习。”相比一些民企,张江高科对员工的激励力度、方式还有待完善。
让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方面,张江高科还试点了跟投机制。上海张江浩成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是张江高科旗下的市场化投资平台,主营业务是对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项目的创业投资、创业投资管理和创业投资咨询,拥有投资规模25亿元,于2015年4月获批浦东新区国资委风险投资类企业探索实施项目跟投等激励约束机制试点单位。通过实施跟投激励,鼓励张江浩成相关人员以适当方式、在适当时间,跟投张江浩成的投资项目,共担项目风险、共享项目收益,将收益分配和绩效表现相结合,在确保利益捆绑和分享共赢的基础上,有效实现员工激励。
这些让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举措背后,是葛培健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国企改革一定要莫忘初心。要积极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一要把国企人才流失放到和国有资产流失同等重要的地位予以关注。人才流失的最大问题在于凝聚团队、稳定团队的机制不匹配,漠视企业家的价值和所付出的奉献。要通过对干部岗位考核分配机制予以合理化、市场化,实施中长期激励机制,稳定经营团队军心,避免因为干部岗位频繁更迭,出现士气不高、内耗增加等不稳定因素”。
“我个人理解,张江高科是‘一头睡醒了的雄狮,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这一‘风口,必将成就张江高科腾飞的梦想。换言之,张江高科当下的转型升级,是一种顺势而为,是响应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抓住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间的联动历史性机遇,顺应浦东新区国企改革潮流,践行“新三商”战略转型,探索业务经营模式创新,深化内外部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企业创新转型的重要举措。”葛培健表示,未来三年科技地产与产业投资将有望各占主营的50%。如是,届时张江高科的转型会大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