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代币制塑造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良好行为模式研究

2016-04-14曲苒王洪飞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寄宿制模式

曲苒?王洪飞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代币制的含义,分析了代币制的基本要素,指出代币制的优势与适用范围。认为,与直接的奖励与惩罚相比,代币制能够实现有效强化的一些原则;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起来较为便利,还可进行连续的强化;能够增强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但是,使用代币制也要注意它的适用范围,就年龄阶段与心智发展水平而言,代币制更适合较小的孩子。

【关键词】 代币制;农村小学生;寄宿制;行为塑造;模式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各级政府通过举办寄宿制学校来调整学校布局结构。由于学生在校时间延长、“留守儿童”比例较大等原因,原本由家庭分担的照顾、教育子女的职能不断向寄宿制学校转移,寄宿制学校教育与管理压力不断增大。加之小学生总体年龄较小,心理成熟度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寄宿制小学的学生教育与管理面临特殊困难。

面对这些挑战,寄宿制小学尤其是地处边远、资源缺乏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常常难以招架。现实中很多学校在工作中倾向于选择机械、保守的管理方式,不愿或不敢做一些对学生成长有利但管理成本较高的尝试。学校常常将角色定位为“看管学生、不出事”的低层次上,忽视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发展需求,重“管”轻“育”(叶敬忠等,2008)。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有上升趋势,问题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

小学生处于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若对学生问题熟视无睹或解决不当,必然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探索一种既能满足学校管理要求,又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能够促进学生良好行为形成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一、代币制的含义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通过行为塑造可以帮助个体建立良好行为模式,改变不良行为模式。“代币制”就是一种重要的行为塑造技术,若个体表现恰当行为,便给予代币;相反若出现不恰当行为便扣除代币,使其不良行为得以消退。

最早的代币制源于沃尔夫和考利斯(1936,1937)用黑猩猩做的一个实验。实验过程是:考利斯教一只猩猩学会使用自动贩卖机——投入一枚币,启动按钮,而后获得葡萄;随后教它使用另一种机器——拉动一条带有弹簧的拉杆,杆一端附有葡萄,猩猩要用力拉动,才能获得葡萄;等动作熟练以后,在杆的另一端用一枚币以代替葡萄,结果发现猩猩能够先设法获得币,然后将币投入自动贩卖机取得葡萄。后来实验者提高兑换标准,需要两枚、三枚币才能得到葡萄。实验者发现猩猩逐渐地学会了在换取葡萄之前,将币储存起来的行为。

上述实验中币的价值不在它本身,而在于它能换取葡萄,因而它产生了一种代筹的作用,最终对个体具有了吸引力,产生了奖励个体行为的价值。代币中的币与之相似,也是一种中介物。

代币制(Token economy)就是运用代币并编制一套相应的激励系统来对符合要求的目标行为的表现进行肯定和奖励。代币起着表征的作用,只是一个符号,代币可能是筹码、票券、记分卡、粘贴纸等。只要行为者表现出预期的目标行为,就可以按规定获得相应代币的奖励;若表现出不良行为,即被扣除相应的代币;个体用手中的代币可换取自己所希望的奖励。通过应用代币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

研究表明,代币制应用范围较广,对多类行为问题具有良好效果,尤其适用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同时,寄宿制学校运用代币法具有时间、空间和人三方面的优势,便于统一管理,全校展开。因此,代币法在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良好行为塑造方面大有用武之地。

然而,目前代币法主要用于个体行为矫正(如张宝山,2004;陈利鲜,2000等),对于群体行为塑造,国内还鲜有人尝试,更未见到直接针对农村寄宿制小学开展的研究。如何利用代币法将寄宿制学校打造为“塑造学生良好行为模式,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有效场所,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研究拟探索“代币法”在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实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途径,塑造学生健康行为模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二、代币制的基本要素

由于代币制的运行是以系统方式完成的,又被称为代币系统。寄宿制小学要能真正将这个系统运转起来,离不开六个基本要素。

1、目标行为

目标行为是拟塑造的行为,可以包括需要建立的良好行为或需要消退的不良行为两类。

首先,确定目标行为要清楚当事者需要提高发生率的良好行为是什么?需要消除的不良行为是什么?其次,目标行为要循序渐进。在使用代币制的时候,要处理好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关系,短期目标是把目标先定为一个或几个好行为,从简单到较高要求过渡制定,然后让这些好行为产生拉动作用,最后实现长期目标。再次,行为表述要有明确、具体。对短期目标的表述要有明确的界定,不能使用含糊的词语,比如避免说:“不能睡懒觉”、“课桌不能乱七八糟”、“上课积极发言”、“晚上别玩得太晚”等,应分别明确表述为:“6:30按时起床”、“每天整理课桌一次”、“每节课举手次数不少于3次”、“21:30按时睡觉”等等。最后,目标行为不能由教育者自行确定,必须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感受,协商决定。

2、代币

代币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实物,它具有类似货币的功能,能够兑换各类学生喜欢的东西(强化物)。“代币”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实物,孩子明白“代币”所代表的价值,而且确实对其有吸引力。“代币”要用起来方便、及时,一般可以用计数、计点、铜板、花纹印章、小红花、小帖纸、扑克牌、塑料棋子等来记载。选择代币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使用方便。代币需要便于携带、保存,并且能够随时发放。第二,不易仿制。如果采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标志性小物品作为“代币”,很容易仿制出来,有些学生可能耍小聪明,自己窝藏或模仿这些“代币”来冒充。因此,教育者要实行必要的监督,或选择难以仿制的代币。第三,无其他功能。代币的价值应来自它所能换取的实物,代币本身不能采用过于吸引学生的设计,以免学生积攒代币不舍兑换,影响整个代币系统的运转。最后,安全无害。代币不能用有毒、褪色、尖锐的物体,避免对学生产生伤害。

3、强化物

学生用代币换取或者说支付、购买什么样的奖励(强化物),要在保障安全、健康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喜好来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强化物选择重点在于是否是学生的兴趣点(而非奖励的教育意义),强化物必须要对学生充满吸引力。例如,一位学生不喜欢看书,你告诉他,你在积累一定量的奖励后,给你买书,就无法实现行为塑造的效果。当然,在考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要避免交换的物品诱惑力过大,以免将来将行为过度到自然情境时,难度过大。

如果一时想不到小学生喜欢什么,“强化物调查问卷”可以帮助确定小学生生爱好物品和喜爱的活动。在确定强化物的过程中可综合考虑物质的、想象的、言语的等等角度,而不是仅限于物质方面。例如,除了本子、魔方、跳绳等可以是强化物,“老师表扬”、“做老师的小助手”、“担任升旗手”、“任代理班长一天”等等也是很好的强化物。在实施过程中,可考虑先用物质奖励,再用精神奖励,待学生表现自然、正常以后可以撤消强化物。

4、行为价值表

目标行为与代币之间的兑换关系表,确定做出某一具体行为会获得(或扣除)多少数量的代币。制定行为价值表关键在于制定行为与代币之间的换算规则,并商定行为序列的评定“代价”,即代币价值。如寄宿制小学生“睡前洗脚”一次则奖励代币一枚;“下楼梯奔跑”则扣除代币两枚。

制定行为价值表时要注意:第一,根据行为目标,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切忌多、杂,依次排出一个等级与标淮序列;第二,行为与代币之间的比值也成正比,即简单的获得小的奖励,较高的行为获得高的奖励;第三,在系列评定中,要把握好基础评定,即要求当事者行为改变的起码要求,或称起点,并商定好这些行为序列的评定“代价”。

5、代币价值表

代币与强化物之间的兑换关系表,即给强化物配上相应的“代价”,标明某一强化物需要的代币数。根据当事者的意愿.选择出强化物,并将强化物按照价格大小,从小到大排出序列,并给强化物配上相应的“代价”。例如,“橡皮一块5个代币”、“12色油画棒一盒20个代币”、“当升旗手一次50个代币”等等。

6、运行规则

代币制运行规则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确定代币制执行的时间、范围;第二,代币发放负责人、发放时间;第三,强化物兑换负责人及兑换时间、地点。

代币制运行规则可根据寄宿小学的具体情况自行设定,设定时请注意以下问题:第一,代币制以班级为单位执行更具可操作性;第二,代币最好及时发放,如果有困难每周至少发放一次;第三,建议代币兑换周期为2-4周,代币制运行初期兑换时间间隔应较小,后期尤其是代币制结束前可逐渐加大兑换时间间隔;第四,代币发放负责人一般为班主任,也可以拓展至其他教师和学生家长。第五,代币制运行规则应在代币制执行之前对学生说明,并严格执行,切勿随意更改。

值得一提的是,用代币制帮助学生建立了理想的行为习惯之后,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结束训练,使学生回复到自然情境中。

三、代币制的优势与适用范围

代币制是结合奖励法、行为塑造法、行为契约法、自我调控于一体的方法,在塑造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良好行为模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第一,与直接的奖励与惩罚相比,代币制能够较方便实现有效强化的一些原则。例如强化应该及时,适宜行为一旦出现就应该及时予以强化;突出被强化的行为,使行为与环境因素之间发生明确的联系,提高小学生对适宜行为的注意和觉察;强化物要保持有效性与多样性等等。

第二,用代币作为强化物的优点还在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用起来较为便利,还可进行连续的强化;只要学生出现预期的行为,强化马上就能实现;用代币去换取不同的强化物,从而可满足学生的个体偏好,亦可避免固定强化物的餍足,而不致于降低追求强化(奖励)的动机。并且在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还可不发(负惩罚)或扣回代币(正惩罚),便于综合采用多种行为塑造方法;在群体执行中,代币制便于做到明确而统一的行为奖惩标准。

第三,代币还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代币积累与交换过程中,学生“数”与“交换”的概念得到发展;通过代币的积累,换取某种强化物,可以培养学生延迟满足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意志力;可以帮助学生体验“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进而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代币制可以帮助理解“协商与契约”,促进儿童的心理成熟。

然而,使用代币制也要注意它的适用范围。就年龄阶段与心智发展水平而言,代币制更适合较小的孩子,针对大孩子或成人效果相对降低;从目标行为而言,代币制适合较为单纯简单的行为,若某一行为背后有深层的心理原因则效果将打折扣。

综上,代币制能够较为方便的实现行为塑造的基本原则代币制,是一种有效塑造行为的方法,教育者值得一试。然而,代币制也不是无往不利、包治百病的完美方法,它也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与局限,使用时了然于心,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代币制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张宝山,张晓光,马秋晖.代币法在儿童行为辅导中的应用[J].红河学院学报,2004(5).

[2] 叶敬忠,潘璐.农村小学寄宿制问题及有关政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8(2).

[3] 陈利鲜,潘清泉.运用代币法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的尝试[J].柳州师专学报,2000(1).

[4] 刘建君.行为校正技术在儿童行为塑造中的应用[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1(3).

[5] Anna.Klimas,T.F.McLaughlin.The Effects of a Token Economy Systems to Improve Social and Academic Behavior with a Rural Primary Aged Child with Disabil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Vol22 No3 2007.72-77.

【作者简介】

曲 苒(1979-)女,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生寄宿制模式
浅谈城镇寄宿制初中宿舍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
建优质寄宿学校是撤点并校的前提
全寄宿制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