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构建丝路源头西安自贸区

2016-04-14武丽娜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优势战略

【摘 要】 文章探讨丝绸之路源头西安自贸区的构建。首先,探讨构建的迫切性,分析了西部落后的原因;其次,探讨西部发展战略,提出西部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有必要建立西安自贸区,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先导经验;再次,从区位、交通、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构建西安自贸区的优越条件;第四,指出发展西安自贸区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丝绸之路;西安自贸区;优势;战略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但与此同时,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剧,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逐渐拉大,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严峻挑战。

一、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

统计显示,2013年东部经济总量为355258.89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1.15%,而占全国总面积的71%的西部经济总量为126002.78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0%。东部经济是西部经济的2.56倍。东西部地区GDP的绝对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自1993年以来,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1990年代以后,东西部地区的GDP相对差距迅速扩大,2007年东西部地区差距达到了峰值3.24倍;2007年后,东西部地区GDP的相对差距开始缩小,2013年东部地区GDP是西部地区的2.56倍,但是绝对差距仍然很大,从1992年的7千亿增加到2013年的19.6千亿。

1、西部的要素禀赋

西部在自然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根据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5(海洋出版社),西部的能源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高达80.12%和49.12%。在全国已探明储量的156种矿产中,西部地区有138种。在 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西部有24种占全国保有储量的50%以上。目前已形成塔里木、黄河中游、柴达木、东天山北祁连、西南三江、秦岭中西段、攀西黔中、四川盆地、红水河右江、西藏“一江两河”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西部不仅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而且拥有较高的人均耕地面积和绝大部分草原面积。西部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1.4%,人均占有耕地2.1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耕地后备资源总量大,未利用土地占全国的80%左右。西部草地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西南部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特色农牧业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西部地下水天然可采资源丰富,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其中西南地区占全国的70%。[1]

2、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和结果

西部地区自然禀赋如此优厚经济却远远落后于东部,而且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是什么?

吕学军(2006)认为中央政府实施的自东向西、先沿海后内陆的渐进开放战略,成为影响东西部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地区差距拉大的政策因素。[2]蔡建荣(2013)认为造成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是东部在地理和气候方面就有着比西部优良的先天条件,东部地区比较独立自主地形成资金吸收体制;西部地区仍然是依靠国有金融机构的存款以及国有政策的贷款作为其资本形成的主要渠道,不能形成有效的资本吸收体系。故造成目前东西部资金资源的不均衡。[3]王晓鸿,王崇光(2008)认为东部在资本和人力资源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同时东西部不均衡也有政策方面的原因。[1]

我国改革开放的采用渐进式政策:第一阶段: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 ;第四阶段: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期重点和优先发展地区都集中在东南沿海,西部大开发之后,东西部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但差距仍然很大。

综合分析认为东西部经济差距形成的原因除交通、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外,自东向西、先沿海后内陆的渐进开放战略这一政策因素是重要原因。

东西部发展不均衡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直接结果是,西部守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却过着穷日子。西部因为经济欠发达,丰富的人力资本流向东南,加大了年轻劳动人口的生活成本,造就了庞大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六普显示近阶段人口流动主要表现为中西部流向东南沿海。西部地区向沿海迁出人口规模仍然较大,但引外部人口进入本区的程度有所下降,2010年西部地区迁往东部沿海的人口为2064.4万人。而东部迁往西部地区的人口仅仅为152.9万人。[4]资本方面,西部表现为绝对的的资本缺乏和相对的资本泛滥,一方面各种实业投资缺乏资本,西部固定资产投资远低于东部,2013年东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200480亿元和106245.08亿元,东部大约是西部的2倍。另一方面,没有合适的资本形成机制和合适的投资对象,各种庞大资本盲目流动,造成鄂尔多斯、神木等地的盲目投资与资本迷局,导致经济崩溃。

如果西部资源能够有能力在当地形成产能,并且实现贸易,那么就能消化当地人力资源和资本,同时吸收外部资本,实现西部经济低成本、高效率发展。

二、西部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30年的数据表明,东西部差距逐渐加大,说明通过梯度效应使东部产业向西部产业转移来发展西部远远不能满足西部发展的要求。东部发展依托其沿海优势,通过与周边国家的资本人才互动获得发展。西部要发展,必须开放,而且必须从西部自身突破,也就是通过西部与西部周边国家的经济互动来实现。改革开放之初,西部深处内陆,交通不发达,没有东部开放的有利条件,但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西部在交通运输、物流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发展了自己的优势产业,具备了进一步开放的条件。西部应该通过与周边中亚、西亚国家和独联体国家的经济贸易互动,实现西部大开放和西部大发展。

2013年9月7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经济合作区域,国内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实现西部发展的最终实现均衡发展的必经之路。

1、具有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条件

(1)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中亚、西亚、独联体国家经济有明显的经济互补性,可以通过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开展经济合作。张弥(2008)通过对中俄两国的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中俄之间存在着互补性贸易,但在不同的行业或产品中存在较大差异,两国初级产品存在的互补关系最为明显,在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上,虽然两国都不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中国明显比俄罗斯更具后发优势。中国与俄罗斯相比,在劳动力、农产品和应用技术方面有比较优势,中国可以在油气开发领域、森林采伐与木材加工领域、农业生产领域、劳务、日用消费品领域与俄罗斯展开深入的合作。[5]丁振辉(2010)研究表明俄罗斯出口与中国进口贸易互补性较强的行业主要是燃料、矿产品和钢铁制品等行业; 而中国出口与俄罗斯进口贸易互补性较强的行业主要是工业制造业,尤其是纺织和服装行业。在工业制品,特别是运输和机械设备上,中俄贸易互补性基本呈上升态势;而在初级产品,如农产品上,双方贸易互补性呈下降趋势。这反映了中俄贸易结构更加优化、更加高级化,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出口贸易条件,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加速产业内部分工。在化学产品上,以俄罗斯为出口国与无论从中俄贸易还是从俄中贸易方面看,两国贸易互补性较强。[6]

我国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13中国成为俄罗斯(含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额达到888亿美元,增长1.7%。俄罗斯从非独联体国家进口商品中,机械设备占50.8%,食品及其生产原料占13.4%,化工产品展16.6%,纺织品和鞋类展5.8%金属及金属制品占5.7%。以上商品都是我国与俄罗斯相比较的优势产业。

中亚国家都面临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我国与中亚国家相比在农产品和装备制造业方面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同时也存在贸易互补性。商务部统计信息表示,2013年我国与哈、乌、塔、吉中亚四国的贸易额达到402亿美元。我国装备制造业2013年产值20万亿元,居全球首位,占全球产值的1/3。

2014年8月,中国将向俄罗斯出口水果和蔬菜,俄罗斯食品总量中40%来自进口,莫斯科食品进口比例高达70%。

(2)西部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交通运输物流业的发展。中欧之间交通运输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特别是陆路运输,中欧陆运大大缩短运输距离,我国中西部城市经新亚欧大陆桥铁路直达莫斯科的陆运距离不过 8000 多公里,仅为海运距离的40%。

中欧铁路等陆路交通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减少了运输时间,单位运量铁路运输能耗为公路运输的1/11,航空运输的1/174。铁路运输方式发运比例每提升1%,企业成本则下降2.4%,收益提高2%。[6]

陆路相较于海路运输节约了时间,相较于航空运输节约了成本,为农产品等以前因为交通问题无法交易的多种商品贸易提供了条件,为贸易大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国际形势新发展倒逼改革。“多哈回合”会谈停滞使WTO谈判陷入僵局,区域性的自由贸易谈判发展迅速。2005年,新加坡、新西兰、智利、文莱四个太平洋小国签署了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议),2008年9月,美国政府在已经主导TTIP(跨大西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情况下加入TPP,并且基于自身的利益,对TPP的章程和发展蓝图做了大幅度的修改:美国版的TPP不但要求实现商品(含农产品)贸易全面零关税,还要求TPP成员必须全面开放自己的金融服务业,给予其他成员在投资、商贸、金融服务等领域以国民待遇。

2013年9月韩国加入TPP,日本、越南、东南亚主要国家也准备参与TPP谈判。宣称TPP将于2020年全面施行。在此之前,我国无论是否加入TPP,都要做好全面对外开放的准备,推动中国全方位的自贸区战略。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得到了中亚国家主流媒体的积极评价。2013年9月19日,比什凯克出版的《中亚时报》刊文指出,“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为中国发展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关系开启了新的篇章,而他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计划受到相关国家的欢迎”。

2、西部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

2013年习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还提出了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实现的思路,应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

对于面的目标希望能够建立中国—俄白哈关税联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中亚国家自由贸易区等区域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要实现面上目标,必须有多城市的自由贸易区的实践经验,可以建立丝绸之路沿线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比如建立重庆-兰州-西宁-乌鲁木齐-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自由贸易区,为国家间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总结经验。

建立丝绸之路沿线自由贸易区之前,还应该先建立点上实验区,在丝绸之路沿线重点城市建立自贸区,作为丝绸之路标志性城市,首选西安自贸区 (Free Trade Zone)。

三、西安自贸区条件

1、区位优势

地理区位:西安市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是中国的几何中心,在西部连接大西南和大西北,政策效应能便利的辐射到整个西部地区。在中国整个版图上又是大西部与中东部的结合点,能够协同东西部均衡发展;对外连接亚欧大陆,是亚欧大陆的陆上交通桥梁。上合组织的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在西安,浐灞生态区还将设立中亚使领馆区。

历史区位: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有着7000年文明史,是13个朝代的建都之地。公元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自长安启程开始了探索西方的脚步,踏出了一条横贯古今的伟大之路——丝绸之路。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绵延几千年为绚丽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交通优势

西安对内是全国六大铁路枢纽之一;对外是亚欧大陆桥,2013年11月“长安号“新丝路货运专列开通,“属地报关、一关到底”,时间缩短为6-14天,运输成本比公路运输降低30%左右。[9]据相关人士分析,“新丝路”国际货运班列开通后,由中国内陆运往中亚、欧洲的货物将会花费可能更少的时间。

西安正在建设的中国-中亚国家合作园区,具体包括中国-中亚五国能源交易中心、中国-中亚五国国际内陆港港航服务中心、中国-中亚五国国际内陆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中国-中亚五国国家农产品国际分拨中心,为西安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搭建平台。

3、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中亚国家需要的装备制造业、农产品等商品贸易,而装备制造业,农业、文化旅游业、科学教育是西安的优势产业。2013年西安GDP 4884.13亿元,是兰州的2.74倍,是西宁的4.99倍。2012年,西安市与中亚五国及俄罗斯进出口总值就达3.17亿美元,同比增长 35.39%。[7]

据西安海关统计,2012年陕西省苹果汁出口29.68万吨,总值5.62亿美元,出口均价每吨1894美元,同比上涨8.9%。2012年陕西省苹果汁出口占同期全国苹果汁出口量的50.2%。自2012年1月2日起,俄白哈关税同盟对苹果汁的进口关税由此前的15%直降为零,带动俄罗斯苹果汁需求上升,进口量增加。2012年俄罗斯已成为陕西苹果汁出口的第3大市场。[8]30万吨苹果汁的产量,将会消化225万吨的苹果,按每吨苹果2000元计算,每年将会增加果农收益45亿元。

四、发展西安自贸区应注意的问题

西安将再一次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中西方贸易桥梁的使命,为西部大发展做探路者。在建立西安自贸区是还应该注意几个问题。

(1)文化思想方面,在加强多边贸易,加强多边合作的同时,倡导人类和谐发展的文化思想,警惕反人类思想传播。

(2)是否制定负面清单以及确定负面清单的范围,要做好调研工作。

(3)要开放,需要做好资源税改革,将环境成本计入产品成本,准确核算产品成本。

【参考文献】

[1] 王晓鸿,王崇光.我国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对策研究-基于要素禀赋和政策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08(5)34-38.

[2] 吕军书.东西部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的差异[J].西藏发展论坛,2006(3)33-36.

[3] 蔡建荣.浅谈我国东西部经济差距的原因及对策[J].区域经济,2013(3)156,159.

[4] 刘玉.中国人口流动格局的十年变迁与思考—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2014.2(35)1-5.

[5] 张弥.中俄区域经贸合作的比较优势及发展前景[J].理论前沿,2008(18)34-35.

[6] 丁振辉.中俄贸易的比较优势与互补性丁振辉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9)43-49.

[7] 航空运输高成本 铁路快运抢占市场份额,2012-02-27,www.baoyuntong.com.

[8] 去年陕西苹果汁出口近30万吨 占全国半壁江山2013-02-05 15:55.http://xian/qq.com /a/20130234/000019.htm.

[9] 李传顺,孙建华,王晓军.将西安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桥头堡的重要承载区—对西安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目标定位的思考,西安日报[N].2013-12-9.

[10] 陈刚,白阳,李树.新思路新梦想“长安号”估计货运班列:千年驼铃古道迎来丝路“新使者”,新华社2014-5-14.

【作者简介】

武丽娜(1972-)女,陕西大荔人,教师,会计师,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从事社会保障、区域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优势战略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画与话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丝绸之路经济带”视野下国际物流港建设的思考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