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16-04-14罗艳秋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传统语文文化

罗艳秋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小学教育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如何使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逐渐渗透,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传统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很多的学生受到外国文化的吸引,逐渐远离本国的传统文化的学习,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正在流失,缺乏传承。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探究如何把传统文化的教学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去,使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得传统文化能够发扬光大。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就小学语文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传统文化 探究分析

在当前实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大家普遍提倡对学生实行素质教育,想要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素养,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这需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与学习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不断地实践教学,通过学生的不同表现来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良,在不断地反思中实现创新性教学,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促进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簡要谈谈如何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一、合理进行情境创设,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文化氛围

在小学语文的传统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创设有趣合理的情境,来营造一个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相信学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放松自己,充分进入到文化经典的学习。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丰富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其丰富的魅力。接下来作者将结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际教学进行列举说明。

例如,在小学五年级语文诗歌《牧童》的教学中,教师首先介绍了诗人的生平背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一个“八仙过海”的故事来进行导入,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就是这首诗的作者,然后通过教师一步步地讲解,使学生逐渐进入作者的了解环节。吕洞宾原名吕岩,是唐代人。他年轻时为了科举考试苦读诗书,后来高中成了县令,后来由于爆发了农民起义,社会动荡,天下战争纷起,祸事战乱多生,吕洞宾不得不带着自己的家人躲进了深山中生活,在传说中他最后得到升仙,成为了传说中八仙之一。就这样,教师渐渐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内容的学习,既让学生学习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故事,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学哪一门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兴趣都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相对于语文学科这种理论知识较多,会相应的缺乏趣味性的学科来说,我们更加需要通过利用一些有趣的辅助工具来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运用其丰富的媒体形式如图片、音乐、动画、视频等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问题的探究中并进行思考,最终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在小学语文传统文化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笔者将举实例进行说明。

例如,在进行《三字经》等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学中,教师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引入专门的教学视频,在视频中包含有人物图片、动画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再加上教师对内容生动地讲解,结合一定的口诀,相信一定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并且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如果能够引发学生我国经典文化的兴趣,就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奠定一个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文化素养的发展,并且还能使我国的经典得到更为广泛的传颂,得到大家的传承与弘扬。

三、从教材中的古诗词出发,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方面的领悟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表达的形式种类多样,表达的情感也丰富动人。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经典中所表达的感情,去探索其中的意境,使学生在体会真切感情的同时深入其中,进行自己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前的充分备课,在网络上搜索诗词经典的相关内容,例如作者、时代背景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陶冶情操。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上册的古诗两首教学中,《回乡偶书》就可以成为一个教学的案例。首先,教师让学生通过教材中的注解以及介绍,自己对诗歌进行预习解读。然后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来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接下来教师可以对学生结合生活创设情境,例如提问学生:如果你是作者,你在离开家乡几十年后,再次回到故乡,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通过学生自己的设想,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主动中学习传统文化。

【结 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语文的传统文化渗透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语言文字能力,还要利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通过对经典的学习来更进一步地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虽然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相信通过以上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会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学习经典中培养自己的文化鉴赏以及审美能力,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参考文献】

【1】吴珊.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文学教育,2011(11)

【2】黄宇峰.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构建【J】.新课程学习,2012(21)

猜你喜欢

传统语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