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大利亚Glen Wills金矿矿床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2016-04-14刘建党李希2潘振兴

地球 2016年2期
关键词:杂岩毒砂威尔斯

■刘建党李希,2潘振兴

(1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 陕西西安710054;2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陕西西安710054)

澳大利亚Glen Wills金矿矿床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刘建党1李希1,2潘振兴1

(1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 陕西西安710054;2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陕西西安710054)

通过野外勘查工作和室内资料分析相结合对Glen Wills金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对比,确定了Glen Wills金矿的矿床分布规律、成因及其类型和主要找矿标志。Glen Wills金矿主要赋存于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和威尔斯(Wills)山花岗岩的接触带附近,南北向-北北东向断层或张性空间都是容易赋矿位置,主要载金矿物是毒砂、黄铁矿、石英;其中毒砂、细粒黄铁矿越多,金品位越高,围岩蚀变对找矿的指示意义不大。

金矿矿床分布规律矿床成因找矿标志澳大利亚

1 区域地质概况

Glen Wills金矿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东北部,位于拉克伦褶皱带东北部的奥米欧(Omeo)构造带金、银、锡、铜、钨、钼多金属成矿区。区域地层主要为下奥陶统皮拉克(Pinnak)砂岩、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和上志留统的米塔-米塔(Mitta Mitta)流纹岩等。区域断层的走向主要为北北西和北北东向。区内岩石在早志留世经历了本拉布拉(Benambran)造山期(早志留世)的强烈变形和变质作用,紧闭褶皱、区域变质发育,并伴随有S型花岗岩的侵入。而后,在塔伯拉伯安(Tabberabberan)(中泥盆世)造山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滑动劈理、曲折褶皱和脆性变形,也活化了之前存在的断层。

2 成矿地质环境

2.1地层

Glen Wills金矿出露的岩性可以大致分成两个部分,东南部为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西北部为威尔斯(Wills)山花岗岩体。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其主要为浊流沉积的泥质-砂质序列变质而成,走向北西,倾向北东或南西,倾角30-70°左右;变质杂岩经历了中等强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和接触变质作用,从东北到西南变质程度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各岩层序列较为相似,难以细分,没有明显的标志层,层理发育较差,多被后期构造改造并破碎。接触变质作用局限在威尔斯(Wills)山花岗岩体的周边,表现为变嵌晶状白云母、电气石、粘土条带、红柱石和石榴子石等矿物的出现。

经过多期次构造变质作用影响,少量的原沉积岩特征如残余碎屑粒状结构和残余的碎屑现仍可见,局部变质变形强烈的地段,原岩的结构完全消失了。

2.2构造

矿区内未见大型褶皱,仅发现少量波长1米-几十米的小褶皱,褶皱轴走向北西,多为直立的紧闭褶皱。矿区内发育有三组断层:第一组为南北向,向东陡倾,局部反转,其形成于主成矿期前,后期重新活化,是矿区的重要控矿构造;第二组为北北东向断层,向东陡倾,形成于主成矿期,是矿区内的主要控矿构造;第三期近东西向断层,向南陡倾,断层内基本不含矿,其对矿体具有明显的改造作用。

2.3岩浆岩

早志留世侵入的威尔斯(Wills)山花岗岩体,位于矿区西北部,北西向呈条带状展布,长约13Km,宽约3Km。Glen Wills位于该岩体的东南边缘。岩性主要为含电气石的中粒二云母花岗岩,岩体的边缘相有细晶岩、伟晶岩和文象花岗岩等。在岩体与沉积地层的接触带附近形成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岩体的东南边缘上,岩体中的长石有明显的绢云母化。

在矿区的东南部还有多条宽0.1-2米的云斜煌斑岩脉,走向20°,近于直立。

2.4变质作用

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经历了本拉布拉(Benambran)造山期(早志留世)的强烈变形和变质作用,变质程度从高绿片岩相到低角闪岩相。矿区的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的变质程度和区域上其它地方相比偏低。

在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中(块状石英岩除外),片理发育良好。从已经观察到的露头来看,该期片理总是和层理平行。片理表现为定向生长的片状矿物和变质矿物的定向拉长,石香肠构造和岩层透镜体发育,同时在片理中侵入了变质石英脉。这种石英脉一般宽1mm-2m,多呈石香肠状。部分露头上可以观察到片内无根褶皱。

3 矿床及矿体特征

通过多年的地质勘查工作,在Glen Wills矿区共圈定出主要的矿体三条,分别为Ⅰ、Ⅱ和Ⅲ号矿体,矿体穿过了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和威尔斯(Wills)山花岗岩体,矿体对这两种岩性没有明显的选择性。

3.1Ⅰ号矿体

矿体位于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与威尔斯(Wills)山花岗岩的接触部位,主要受北北东向构造控制。北北东向构造切穿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体和威尔斯(Wills)山岩体。矿体上部主要产于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中,下部主要产于威尔斯(Wills)山花岗岩体中。矿体主要由含黄铁矿、毒砂的石英脉体组成,局部为强硅化的构造角砾岩或石英网脉状矿石。矿体整体呈板状产出,已控制长约1200米,厚0.17-12.15米,平均厚2.02米。矿体整体走向10-30°,倾向东南,倾角70-85°,局部近于垂直,甚至反转。矿体沿走向和倾向都具有膨缩变化的特征。在中部,矿体被近东西向的断层错断,错距约80米。

3.2Ⅱ号矿体

矿体位于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与威尔斯(Wills)山花岗岩的接触部位,主要受南北向构造控制。矿体围岩主要为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其中含有大量的伟晶岩脉(威尔斯(Wills)山岩体的边缘相),岩脉宽0.1至十几米不等。矿体主要由黄铁矿化、毒砂化的石英脉体组成,局部为强硅化的构造角砾岩或石英网脉状矿石。矿体整体呈板状产出,控制长900米,厚0.20-1.82米,平均厚0.88米。矿体走向稳定,在350-10°之间,倾向以东为主,矿体近直立,倾角均大于80°,局部反转。矿体厚度较稳定,膨缩变化不明显。

3.3Ⅲ号矿体

矿体位于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与威尔斯(Wills)山花岗岩的接触部位,主要受南北向构造控制。矿体围岩主要为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其中含有大量的伟晶岩脉(威尔斯(Wills)山岩体的边缘相),岩脉宽不足一米至十几米不等。矿体主要由黄铁矿化、毒砂化的石英脉体组成,局部为强硅化的构造角砾岩或石英网脉状矿石。矿体整体呈板状产出,控制长度500米,厚0.27-5.00米,平均厚1.93米。矿体走向变化较大,矿体的北段,走向约20-40°,东倾,倾角75-85°;矿体南段走向在350-10°之间,东倾,倾角75-85°。矿体厚度、品位变化大,连续性较差。

4 矿石特征

4.1矿石类型

Glen Wills金矿床的矿石类型为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矿体氧化带不发育,氧化矿石仅限于地表1-2m深度,且分布零星,矿量甚微,可忽略不计。

4.2矿石矿物成分

矿石主要为含黄铁矿、毒砂、方铅矿、闪锌矿和少量黄铜矿的含金石英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菱铁矿及少量的白云石。

原生矿物主要有金、银、自然铋、黄铁矿、毒砂,少量的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锑矿、铜蓝、黝铜矿、硫锑铅矿、辉锑铁矿、辉锑铅矿、方锑金矿等,次生矿物有角银矿、红锑矿、硫酸铅矿、变铜铀云母。

4.3矿石金属元素

Glen Wills金矿中含有Au、Ag、As、Bi、Cu、Pb、Sb、Sn、Te、Zn等金属元素。矿石中Ag品位较高,在0.8-34.5g/t之间,平均16.43g/t,已经达到伴生组分的品位要求,是Glen Wills矿床的伴生矿种;As品位也已达到伴生品位的要求,但考虑到该矿位于澳大利亚,环保措施严格,生产成本较大,经初步测算,无法综合利用;矿石中的Sb、Pb、Zn等含量较低,无法综合利用。

4.4金的赋存状态

金常呈浅黄色,形状不规则。常出现在毒砂、黄铁矿和硫酸盐,如黝铜矿之内或附近。在石英的裂隙或晶洞中也分布有有少量形状不规则的金。金以自由金的形式赋存于石英脉中,与硫化物关系密切,金颗粒细小,肉眼难以辨认;金以包裹体或细脉的形式赋存于石英脉和毒砂、黄铁矿等硫化物中;约10%的金以固溶体或亚微细粒的形式存在于毒砂和黄铁矿中。构证据表明,金和硫酸盐矿物是同步沉淀下来的,都晚于黄铁矿和毒砂的形成时间。

5 围岩蚀变

Glen Wills矿床矿体形态比较简单,主要受构造控制,与围岩和夹石的界限比较清楚。围岩是弱蚀变的花岗岩(威尔斯(Wills)山花岗岩)或者片岩(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

Glen Wills金矿床的围岩蚀变为中低温热液蚀变,表现为一种退变质作用。主要的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和毒砂化等。

6 矿床分布规律

Glen Wills金矿床位于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与威尔斯(Wills)山花岗岩的接触带上,构造活动强烈,经历了韧性剪切和韧性-脆性变形作用。根据矿床的成矿地质环境和金矿体产出的地质特征,可初步总结出以下分布规律。

(1)矿体主要分布在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和威尔斯(Wills)山花岗岩的接触带附近,对岩性没有明显的选择性。

(2)矿体明显受剪切带中的脆-韧性断层的控制,由于成矿期受东西向区域压应力作用,因此,矿体往往赋存在南北向-北北东向断层或张性空间,而不是近东西向断层中。

(3)主要的载金矿物是毒砂、黄铁矿、石英;其中毒砂、细粒黄铁矿越多,金品位越高。

(4)围岩蚀变较弱,往往局限在矿体1米范围之内,且蚀变带中金品位一般不高,对找矿的指示意义不大。

7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7.1矿床成因

Glen Wills金矿床和区域上其它金矿其地质特征及矿床分布规律相似,有着相似的成因,都产于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中,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是区域性的矿源层,为这些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在塔伯拉伯安(Tabberabberan)(中泥盆世)造山末期,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水和威尔斯(Wills)山岩体就位时形成的岩浆热液,萃取地层中成矿物质形成含矿热液流体。含矿热液流体在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和威尔斯(Wills)山岩体接触带上的剪切带中就位,形成了Glen Wills金矿床,其类型属于硫化物石英脉型矿床。

7.2找矿标志

综合矿床分布规律与矿床成因,Glen Wills金多金属矿的找矿标志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层位标志: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和威尔斯(Wills)山岩体接触带,是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

(2)构造标志:Glen Wills金矿床矿体均位于同一个剪切带中,在该剪切带中,南北向和北北东向断层是主要的赋矿和控矿构造。

(3)围岩蚀变标志:绢云母、硅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和毒砂、黄铁矿等金属矿物的出现是找矿的围岩蚀变标志。在矿区内发现的毒砂、黄铁矿等金属矿物含量高的石英脉,是Glen Wills金多金属矿床的富矿体。

8 结论

(1)确定了Glen Wills金矿床分布规律。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和威尔斯(Wills)山花岗岩的接触带附近,南北向-北北东向断层或张性空间都是容易赋矿位置,主要载金矿物是毒砂、黄铁矿、石英;其中毒砂、细粒黄铁矿越多,金品位越高,围岩蚀变对找矿的指示意义不大。

(2)确定了Glen Wills金矿床的矿床成因。塔伯拉伯安(Tabberabberan)(中泥盆世)造山末期形成的含矿热液流体在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和威尔斯(Wills)山岩体接触带上的剪切带中就位,形成了Glen Wills金矿床,属硫化物石英脉型矿床,。

(3)归纳总结了Glen Wills金矿床找矿标志。层位标志:赋矿的有利位置是奥米欧(Omeo)变质杂岩和威尔斯(Wills)山岩体接触带以及南北向和北北东向断层,绢云母、硅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和毒砂、黄铁矿等金属矿物的出现是找矿的围岩蚀变标志。

[1]潘振兴.Mt.Wills金矿床多期构造活动特征与构造期次研究 [J].地球,2015,(9): 13-14.

[2]陈国达.成矿构造研究法 [M].地质出版社 (北京).1978.

[3]杨开庆.关于构造控岩控矿与构造成岩成矿问题 [J]..地质力学论丛.1982(6):9-19

[4]李福让,侯俊富,杨弘,等.陕西石泉县羊坪湾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金的富集规律 [J].中国地质,2009,36(1):59-61.

[5]王民良.石泉县羊坪湾金矿床韧性剪切带及找矿标志 [J].西北地质,2007,40(增刊):30-36.

P617[文献码]B

1000-405X(2016)-2-412-2

猜你喜欢

杂岩毒砂威尔斯
氧化对毒砂可浮性的影响①
四川锦屏山地区碱性杂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含砷硫化铜矿浮选除砷研究进展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金矿理论认识
藏南雅鲁藏布江结合带东段琼结杂岩早白垩世变辉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含氧溶液中毒砂氧化溶解的XAFS研究
阿尔泰塔尔结拜一带镁铁质侵入杂岩成因--来自地球化学的证据
低温热年代学数据对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南段新生代构造活动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