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阳春市陂面荔枝山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

2016-04-14李江

地球 2016年2期
关键词:透辉石石英岩褐铁矿

■李江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三队 广东肇庆526060)

广东省阳春市陂面荔枝山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

■李江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三队 广东肇庆526060)

通过对陂面荔枝山矿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矿床地质特征研究;以矿床地质特征为依据,对矿区金多金属矿床的矿体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和划分;总结出陂面荔枝山金多金属矿的找矿标志,对指导区域金多金属矿的地质找矿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地质特征金多金属矿找矿标志荔枝山

1 区域地质

矿区位于吴川~四会NNE向断褶带的阳春复向斜中段,出露地层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第四纪。岩性以硅酸盐岩和碳酸盐岩为主。

区域出露地层:阳春盆地内以泥盆、石炭系为主,盆地两侧为寒武系变质片岩。泥盆、石炭系为浅海相砂质、砂泥质碎屑岩类复理式建造和碳酸盐建造;岩层走向NE40°~60°,倾向SE,倾角40°~60°;碳酸盐地层偶见脉状充填铅锌矿。矿区位于阳春复向斜中段,NNE向吴川~四会断裂与EW向高州~阳春~台山断裂复合部位,构成阳春地堑式构造带。盆地内NNE向与EW向断裂、褶皱比较发育,是控岩控矿的有利条件。区域岩浆岩以燕山二~五期酸性、中酸性岩为主,多呈岩株产出在盆地边缘及复向斜两侧隆起区,但向斜内也有少数分布。主要岩体有莘蓬、英武岭、石录、锡山、腰密、茅田北、黑石岗、岗尾、大蓬岭、新塘岩体及十二排、南山两个隐伏岩体。

2 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工作区内出露的地层简单,大部分被第四纪覆盖,石炭纪呈小山包出露。

(1)石炭纪地层由下往上为石磴子组(C1ds)和测水组(C1dc);工作区出露地表岩石多为测水组地层,石磴子组岩石主要分布于测水组下盘,呈整合接触,地表未见石磴子组岩石出露。石炭纪下统大塘阶石磴子组(C1ds):在工作区通过钻孔已揭露结晶灰岩、炭质灰岩;结晶灰岩为石磴子组的主要岩石,局部夹炭质灰岩。石炭纪下统大塘阶测水组(C1dc):浅海沼泽相碎屑岩类沉积,分布于矿区中部、北西部及西部,总体呈北东向沿小山包分布。岩性组合:上部为石英砂岩、粉砂岩与页岩互层,为工作区内小山包出露的主要岩石;下部为含碳质绢云母粘土板岩、石英岩组成,局部夹透辉石大理岩及薄层结晶灰岩。工作区中部测水组岩石呈背斜状向南东、北西方向倾斜延伸,并逐渐变宽。

(2)第四纪全新统(Q):残坡积、洪冲积层、由岩石风化碎块、碎屑及粘土组成,厚度0.3~10m,冲积层分布于工作区的平原部分。

2.2构造

(1)褶皱:工作区属阳春复向斜的一部分,区内中部为一北东向平缓小背斜,由测水段(C1dc)砂页岩互层组成,中部较陡,向两翼逐渐变缓;北西翼倾北西,倾角26~59°,南东翼倾南东,倾角34~65°,背斜核部(深部)按阳春地区的地层层序应为石磴子段结晶灰岩。

(2)断裂:区内断裂发育,主要有NE、NW、EW三组,其中NE向断裂为矿区的主要储矿构造。北东向有F1、F3、断裂;北西向有F4断裂,切割北东组构造;东西向推断有F2断裂,也切割北东向构造;其中北东向F1、F3断裂与矿化最密切。V1、V3号矿(化)体即沿F1、F3断裂分布。北西向、东西向断裂为成矿后构造。F1断裂延长接近2km,破碎带厚度一般在3~11m之间,局部厚可达30m;倾向为274°~321°,倾角26°~59°。F3断裂延长大于1000m,破碎带厚度在5~54m之间,由地表出露往南东方向逐渐变宽;总体走向NE,倾向SE,倾角较缓45°~65°。

2.3岩浆岩

矿区内未见出露有岩浆岩,已施工钻孔也尚未见到岩浆岩的有关迹象。

3 矿床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矿床属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铅锌多金属矿,矿区工程控制二条地表矿(化)体V1、V3及一条隐伏矿体V2;其分布、形态、规模、产状等严格受断裂构造及地层控制。

V1矿(化)体:矿体赋存于NE走向NW倾斜断裂F1中,呈脉状,为地表风化金银多金属矿,矿(化)体断续延长约420m,矿脉倾向为274°~321°,倾角26°~59°;矿石主要矿物见黄铁矿、褐铁矿等,化学分析多数有金、银成分,原生矿应有金、银的独立矿物,地表找矿标志非常明显,矿(化)体主要由褐铁矿化、硅化碎裂岩、碎裂石英砂岩、硅化岩组成。

V2矿体:矿体赋存于NE走向SE倾斜断裂F3中,含矿岩石为碎裂石英岩,为隐伏原生铅锌多金属矿,与V3平行产出;矿石主要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褐铁矿、黄铁矿等;矿体围岩有矽卡岩和碎裂石英岩。

V3矿体:矿体赋存于NE走向SE倾斜的F3断裂中,地表为风化金银铅锌多金属矿,为主要矿脉。控制长约250m,倾向149~162°、倾角34~47°,矿体呈脉状。矿石主要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褐铁矿、黄铁矿等,找矿标志非常明显。矿体主要赋存于褐铁矿化破碎带和碎裂石英砂岩中。

3.2矿石的矿物组成及结构构造

矿体的矿石为金、银、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物。金属矿物主要以金矿、银矿、方铅矿、闪锌矿为主,次为黄铜矿、褐铁矿、黄铁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透辉石等。石英呈灰白色,棕黄色,呈大小不等的粒状变晶集合体,均匀分布,粒径0.01-1.0mm之间;方解石、透辉石均呈它形变晶粒状,大小在0.03-0.25mm。

矿石结构主要为它形~半自形粒状,矿石构造主要为:浸软状、蜂窝状、条带状、块状构造。闪锌矿与方铅矿共生,黄铜矿与金、银伴生;呈不规则微细脉状、浸染状分布于碎裂石英岩。

3.3矿石化学成分

据矿石样品基本分析成果,矿石中主要有用组分是Au、Ag、Pb、Zn,伴生元素主要有Cu。根据化学分析结果,Pb、Zn分别以方铅矿、闪锌矿形式存在,构成本矿区主要的有用金属矿物组分。经取样分析,Pb品位为0.59×10-2~1.31×10-2,平均质量分数为0.39%;Zn品位为1.22×10-2~2.08×10-2,平均品位1.36%;Pb+Zn品位勉强达铅锌矿床最低工业品位要求。Au品位为0.18×10-6~2.05×10-6,最高达 4.06×10-6,Ag品位为 15.6×10-6~141.8×10-6,最高达335.2×10-6,伴生元素Cu品位为0.062×10-2~0.14×10-2。

3.4围岩蚀变

从钻探揭露的结果来看,矿体主要赋存于透辉石大理岩及碎裂石英岩接触部位的内接触带上,矿体上盘为透辉石大理岩,下盘为碎裂石英岩。地表揭露的铅锌矿主要赋存于褐铁矿化破碎带石英岩中。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碳酸岩化、绢云母化、矽卡岩化。相应地形成了弱碳酸盐化碎裂岩化石英岩、透辉石大理岩、弱矽卡岩化碎裂岩、含炭质绢云母粘土板岩等,并伴随有金银铅锌矿化。

4 找矿标志

(1)断裂带是区域金矿的重要控矿构造,区内金矿明显受北东方向断裂控制,特别是北西、东西方向断裂切割的北东方向断裂部位是金多金属矿成矿的有利地段。

(2)地层层位中处于透辉石大理岩和碎裂石英岩的接触带附近,有金银铅锌矿化;

(3)与金银铅锌矿有关的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矽卡岩化等。

5 结论

广东省阳春市陂面荔枝山金多金属矿属于热液型矿床。它的产出是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各种成矿因素有机结合的结果。矿区附近的横岗、那柳、荣仔等地都有类似的地质条件,也发现了矿体矿化。而矿区本身的工作程度也不高,因此矿区及外围仍然是今后寻找铁矿的有利去处。

[1]李江.广东省阳春市陂面荔枝山金多金属矿普查报告.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三队,2015.9

[2]李金刚.广东省广宁县礼洞金银矿普查报告.广东省地质勘查局七一九地质大队, 2009.1

[3]张群喜,孙忠实,王建国.山东招远谢家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地质找矿论丛,2007.6.

F416.1[文献码]B

1000-405X(2016)-2-90-2

猜你喜欢

透辉石石英岩褐铁矿
山东省透辉石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远景分析
坦桑尼亚Shageige磁铁石英岩(BIF)型金矿的发现及找矿潜力
安钢烧结机配加澳褐铁矿粉的生产实践
石英岩尾砂与水泥浆体微界面的改性
褐铁矿粉的烧结基础特性的实验研究
广东茅岭铁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建瓯叶坑矿区透辉石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
内蒙古北山地区北山岩群形成时代探讨
粉煤灰制备陶瓷地砖的研究
青海省湟中县恰罗石英岩矿床技术经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