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胜煤田营盘壕井田含煤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2016-04-14常文强

地球 2016年2期
关键词:含煤亚段沉积环境

■常文强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17勘探队 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东胜煤田营盘壕井田含煤地层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常文强

(内蒙古自治区煤田地质局117勘探队 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通过分析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含煤地层特征、岩性特征及结构构造,研究各岩段的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确定含煤地层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为河流、湖泊、湖湾、三角洲、河流。

东胜煤田营盘壕井田含煤地层沉积环境特征分析

1 概况

营盘壕井田位于东胜煤田的中南部,面积约80km2。区内地形为堆积地形、风积地形为主,地貌多为沙漠、滩地等。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区内海拔高程为1100m-1350m。其中区内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中下统延安组,地层厚度约为350m,延安组以上覆盖层厚度约为650m,煤层埋藏较深。

2 含煤地层特征

据钻孔揭露,本区内延安组厚度307.80~393.14 m,平均355.07(5点),总体变化趋势由西向东逐渐增厚。该地层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其岩性为灰白色至浅灰色粗、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岩屑长石砂岩,灰至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含少量炭质泥岩。根据沉积旋回、岩煤组合特征及物性特征,将其划分为三段。含2、3、4、5、6、7六个煤组,现将各段特征自下而上分述如下:

(1)延安组第一段(J1-2y1)由延安组底界至5煤组顶板砂岩底界。厚度175.60~256.79m,平均216.20m(5点)。依据岩性组合可划分为两个亚段:

下亚段:由延安组底界至黑色泥岩顶板。本亚段中部及下部以灰白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粉砂岩及砂质泥岩薄层,含7煤组2层薄煤层,即7-1、7-2煤层。顶部为黑色泥岩并夹有数层薄层黄绿色页岩。本亚段具有如下特征:

①中下部砂岩占优势,一般在75%以上,且成分成熟度相对较高,层理以均匀层理为主,局部为脉状层理。粉砂岩及砂质泥岩含量相对较少。

②含7煤组2层薄煤层,煤层横向变化大,分布不连续,一般不可采,仅个别见煤点可采,其中最上一层薄煤层7-1煤层距本亚段顶部黑色泥岩110m左右。

③顶部黑色泥岩全区发育,层位及厚度稳定,层位一般在6-2煤层以下20~30m,厚度一般在9~15m,且夹数层黄绿色页岩,该黄绿色页岩厚度一般10cm左右,以靠近泥岩顶部的厚度较大,可达到40cm左右。本层黑色泥岩为区内标志层。

④本亚段具有河流相沉积特征,顶部为湖泊相。

上亚段:从黑色泥岩顶板至5-1煤层顶板砂岩底界。下部岩性以灰白色中细粒砂岩为主,夹粉砂岩薄层,上部为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粉砂岩互层及煤层;在底部含6-2煤层。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及水平层理极为发育。本亚段含5、6煤组,含煤5层,即5-1、5-1下、5-2、6-1、6-2煤层。本亚段下部具有滨湖相沉积特征,上部具有湖湾相沉积特征。该岩段与下伏三叠系上统延长组(T3y)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2)延安组第二段(J1-2y2)位于延安组中部,该岩段界线从5煤组顶板砂岩底界至3煤组顶板砂岩底界。岩性主要由灰白色中~细粒砂岩,灰色粉砂岩和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岩屑及白云母碎片,泥质填隙,发育有平行层理。含有3、4两个煤组,含煤3层,即3-1、4-1,4-2煤层,其中3-1、4-1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该岩段地层厚度55.72~ 75.40m,平均62.69m(143点)。本段为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建设性三角洲环境。

(3)延安组第三段(J1-2y3)位于延安组上部,该岩段界线从3煤组顶板砂岩底界至延安组顶界。地层厚度51.02~139.37m,平均79.69m(143点),岩性以灰白色细~粗粒砂岩为主,夹灰色、深灰色粉砂岩和砂质泥岩。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岩屑及大量植物化石碎片。发育有平行层理和水平层理。含2煤组,含煤3层,即2-2、2-2下和2-3煤层,其中2-2煤层是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本段为三角洲平原沉积环境,顶部为河流相沉积环境。

3 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分析

延安组各煤层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各煤层的不同沉积环境密切相关。砂体是沉积地层的骨架,不同砂体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下面我们就各煤层的沉积环境进行分析。

3.1(5、6、7)煤组形成环境

位于延安组第一段的这三组煤层的顶底板岩性主要为灰~深灰色的透镜状的细、粉砂岩、灰黑色、黑色砂质泥岩、泥岩互层组成。砂岩成份以石英为主,有少量的暗色矿物。碎屑物质呈次圆状、分选性好,其粒度自下而上逐渐变细。砂体中具有平行层理、波状及交错层理。在近煤层处含有植物化石和根土岩、黄铁矿结核。这些特征说明,该岩段的物质是经过搬运分选而造成成份单一。层理的特征反映了沉积环境以滨湖相为主,黄铁矿结核的存在,说明当时处于还原环境。因此推断6煤组为滨湖环境的产物,5煤组形成于湖湾环境,而7煤组形成于滨湖前的河流环境。

3.2(3、4)号煤组形成环境

由于湖水浅,受波浪作用和地面下降,这时只有洪泛期才有较细的物质搬运到此处沉积,加之压实作用,大部地区地势变得低洼,发育了广大的泥炭沼泽,初步分析认为3廻号煤沉积旋呈现为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建设性三角洲环境,总体上反映以各三角洲逐渐推进的趋势。

4 结论

(1)砂岩在含煤地层中普遍发育,但含量不同,在含煤地层上部及下部砂岩居多,含砂率相对较高,粒度也相对较粗。中部以细碎屑岩为主。

(2)含煤地层旋回结构清晰,多为正粒序。各旋回中下部多为砂岩,上部多为粉砂岩、泥岩及煤层。各旋回均含可采煤层,以第二段及第三段所含可采煤层厚度相对较大,第一段所含可采煤层厚度相对较小。

(3)沉积环境演化过程为河流、湖泊、湖湾、三角洲、河流。岩石学总体特征与环境变迁相吻合。

[1]常文强,等主编.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巴彦柴达木矿区营盘壕井田煤炭勘探报告.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2012年.

[2]陈占仓.韩守让.贾高隆.《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煤炭工业出版社.1992年.

[3]内蒙古煤田地质局117队.《东胜煤田地质图资料编制》1990年编制.

X752[文献码]B

1000-405X(2016)-2-22-1

常文强(1985~),男,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地质矿产勘查。

猜你喜欢

含煤亚段沉积环境
基于工程实践的火电厂含煤废水集转措施探讨
含煤地层的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及防护研究
KL油田沙三下亚段混合沉积特征及演化
昭苏盆地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研究
和顺区块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分析
歧口凹陷西南缘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锦州20-2N构造东营组二下亚段浊积体系特征研究
孟津井田山西组沉积环境分析
泰国北部三叠系Lampang群doi Long组的有孔虫组合与沉积环境
泰国北部中三叠世放射虫硅质岩及其地球化学和沉积环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