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文的核心为支点引悟全文
2016-04-14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淤尖实验学校周吉芹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淤尖实验学校 周吉芹
以课文的核心为支点引悟全文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淤尖实验学校 周吉芹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这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讲过的话。其实,在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应该确定一个支点;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了支点,也就有了一个立足点和学习的方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支点”其实就是一个课文的“主问题”,即核心问题。这也正是我市自今年起大力倡导并推行的“让学引思”模式,让学生紧扣这个核心问题走进文本,“沉浸”在课文之中,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引导去感悟文本中的语言与文字,并思考问题的解决。因此,个人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只要能让学生抓着课文的核心和核心问题,就能达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效果。现笔者就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做法:
一、在同一类事情(物)的对照处确立“核心”
在课文中,什么是对照之处呢?其实就是作者在课文中对同一类事情(物)的不同叙述与描写。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去写,为什么有不同?在剖析课文时,我们一定要认真引导学生幸福的“沉浸”与课文之中,让他们不断的思考中触摸文字,感悟本质。
我在教学《螳螂捕蝉》一文时,关注课文的开头: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可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吴王非常生气,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在课文的结尾,吴王却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打算以此作为教学的契机。首先,我出示这两个句子,然后,让学生自主质疑:“是什么原因让吴王改变了主意呢?”就这样,学生语文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被激活,他们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愉快的变成了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享受着探究与分享的快乐,体验着成功。在此之中,教师教得轻松自如,引得得法到位,学生学得“自由”、扎实,真正实现了“用教科书教”的宗旨。
二、在文中的故事(情节)的矛盾处确立“核心”
教科书中的部分课文内容的内涵比较深奥,它往往隐藏着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情感,我们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慧眼去引导学生读、研、发现。
教学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时,通读全文,整个行间字里都能让我们每个人感觉到扫路人的工作是多么的辛苦和劳累,但在课文的第5、6节中写道:“如今游客多,您老工作挺累吧?”“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在这个地方,我作了精心的提炼,确立了核心问题:天游峰的扫路人,他们的工作究竟累不累?此言一出,全班学生即刻出现两大“派别”,他们各执一词。就在这个火候上,我又引导他们:不管你是认为累或者不累,都请你们说出用以支撑自己观点的理由,请大家结合课文说说理由和根据在哪里?几个活跃的孩子喊道:就“躲”在课文里。于是,我顺水推舟:说得好!它们就藏在课文里。如果你们想要找出它来需要睁大你的慧眼噢!我给大家10分钟,看你们谁能又快又好的完成?再进行辩论,好吗?顿时学生来了劲头,个个精神抖擞、聚精会神的进行课文的阅读,他们在阅读中不断的圈圈画画、托腮沉思,认真的思考问题和感悟课文。在后来的课堂辩论中,学生们是越说越来劲,越说有章法,越说越精彩,真正实现了听、说、读、写的高效糅合,学习效果非常好。
三、在课文的详略出确立“核心”
课文的详略处,是作者精心的谋篇布局的体现,是作者根据自己写作需要来有意识的安排的。那么,课文作者在什么地方详写了,为什么?在什么地方略写了,为什么?这就是我们需要确立的“核心”,这样追问学生,才能促使他们去感悟作者的思想内涵,领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例如,在执教《郑成功》这篇课文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写了郑成功的什么事迹?在写法上又是怎样安排的?”学生阅读文本后回答道:“课文重点写了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建设台湾这两件事。重点写了收复台湾,而建设台湾则写得比较简略。”我在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之后,再次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安排是否合理?”学生思考后回答:“收复台湾最能体现郑成功的伟大功业。建设台湾使郑成功的形象更加高大,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这样,学生在学文的同时,既感悟到郑成功的爱国情怀,又学到了习作方法——合理安排材料,有详有略。
四、在作者的匠心独运处确立“核心”
文章的核心或关键,常常需要我们教师对其做深刻的分析、研究和挖掘。笔者在平时备课时都是反反复复的研读教学指导用书、课文,努力探寻作者的独慧点、匠心之处,接着在课文中的字眼、词眼上下功夫寻找话题,再在这些文字的内涵好外延上作“打磨”,这样便于引导学生去消化和吸收。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本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来深刻感悟文中几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我操作流程是:第一步,让学生读课文并在文中找出、画出描写林冲动作、语言的句子,结果学生找画出:三个“一”,一横、一退、一扫。语言: “不敢,不敢。”“请教了。”“我输了!”“小人带着木枷,就算是我输了吧。”第二步,让学生再读课文并在文中找出、画出描写洪教头动作、语言的句子,结果学生发现:描写洪教头都是整段的。此刻,我引导学生:为什么课文的主角是林冲,而作者却把大量的笔墨花在洪教头的身上呢?是不是作者写文章时弄颠倒了呢?同时我让学生思考、讨论,结果学生形成了共识:这样的写法,完全是作者故意而为之,这样的好处是将洪教头的特点刻画得入木三分,比如洪教头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粗鲁狂妄。这样写更加烘托了林冲的特点。最后,我告诉学生这就是对比、反衬的手法。
教学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我在选择“核心”问题时一定结合各个学段教学的侧重点,做到心中有课标、眼中有教材、脑中有学生,这样就能使它成为学生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提升的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