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视野下语文有效教学的探究
2016-04-14江苏省无锡技师学院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无锡技师学院 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王 沁
生命视野下语文有效教学的探究
江苏省无锡技师学院 江苏省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王 沁
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是努力把灌输式的知识教育和压抑人性的应试教育转变成体验生命价值的具有人文教化意蕴的生命化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智慧的一代新人。同时教师也引领自身不断走向职业的高处和深处,从而使自我人生变得充实和有意义,使师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都得到提升,获得真正的幸福人生。因此,在生命视野的语文有效教学的指引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究。
一、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于漪老师说:“一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学生把青春交给你,你怎能不尽心尽力,怎能随意浪费?”孙绍振老师曾不无痛心地说:“中国的语文课上,师生的生命浪费是世界之最。”这让我想起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一篇文章《我交给世界一个孩子》:“……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你,你将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者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中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狡猾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是一个敏感的母亲的牵挂与担忧。作为一个老师,接收一批一批的每一个母亲送来的孩子,我们会还给她们一个怎样的年轻人呢?联想到做麻醉医生的邻居的一段话:“还是你们教师好,教的不好也得过很长时间才能发现……”每一堂语文课,我都意识到这是学生生命中宝贵的40分钟,我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不仅注重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善于捕捉教材中的生命点,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我想,这正如一位智者所说:“我无法送你到对岸,只能给你一叶小舟;我无法送你上山顶,只能指给你上山之路;我无法送给你智慧,只能教你获取的方法。”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让生命因语文而更加精彩!
二、处理好时代发展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
这个时代不再是知识改变命运,而是智慧改变命运。“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方法,不会钻研,没有预见能力的人。即缺乏思维能力的人。”时代的变革对语文教学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有这么一个“寓言”,说的是一条从未游出过沼泽地的鱼,根据一只出外闯荡、衣锦还乡的青蛙的描述,在它的心中构建了它从未见过的奶牛的形象——鱼的身体,长出四条腿,浑身黑白斑纹。一个语文教师,如果只是在课堂上贩卖自己的知识,只是做这样的一只青蛙,那么他的学生只能成为在沼泽地幻想奶牛形象的鱼。现代人是思维活跃,富于理想,自学能力强,善于吸收各种新的信息,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锲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勇于改革创新的人。互联网的迅捷发展,现代人获取大量信息已经不是难事,如何将知识凝聚成智慧,如何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时代赋予语文教育的新的任务和责任。我的语文课堂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
三、教学实践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
从踏上工作岗位到现在,习惯了把“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作为鞭策自己的警言。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层出不穷的学生,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始终以生命视野来关注语文课堂。在课堂上,对教材的处理做到有重点、有主次、有详略,每篇文章我都明确自己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生活经历、用我们丰厚的知识储备激醒学生的探究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助于生命生长的情境,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把生命融入生活,生命因此而活泼。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未来的教育不应仅限于给学习者坚实的知识。它还应该培养人的行为和能力并深入精神生活,包括明智、责任感、宽容或敏锐、自立精神在内的行为。”因为唯有这些,才是我们的学生终身享用不尽的真正财富,拥有了这些,就能在大浪淘沙日趋竞争的社会生活中屹立不倒。
因此,我们应当从生命本真来理解教育,用生命视野来观照中学语文教学,让中学语文教学勇敢地担当起唤醒个体的生命意识的责任,使我们所培养的人成为“既有悟性、又有灵魂;既有天性、又有精神;既有活动又有道德欲望”的真正意义上的生命!
四、增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感
于漪老师说:”语文是民族之根,它无声地记载着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记载着民族文化的地质层,母语教育必须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文学作品中的传神文字以及文字所描摹的美景: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草场;那“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那“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骇浪;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南国秋色,还有故乡的榕树、荷塘的月色、故都的秋景………这些形形色色的材料,经过学生反复用心的品味,经过我教师绘形、绘声、绘色的渲染,是否都能在学生内心深处激发起他们对故土家园的热爱、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对理想事业的渴望? 看世界,蓓蕾初成、芙蕖临波、秋英染金、梅映雪香,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场花季;红光暖尘、日影横江、风驰萧萧、雨洗新色,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幅图画。
总之,生命视野下的语文有效教学就是以建构文本意义、完成自我理解为核心,强调教学的终极关怀,使生命个体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情感的升华、心灵的启迪,师生双方都能得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
【1】何丽波.中职商贸专业语文“渗透式”教学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35)
【2】唐海波.生命视野下语文有效教学过程的维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