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实践中收获,在反思中进步
——对班级量化管理的反思

2016-04-14江苏省张家港市三兴学校小学部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5期
关键词:身教班级班主任

江苏省张家港市三兴学校小学部 李 怡



在实践中收获,在反思中进步
——对班级量化管理的反思

江苏省张家港市三兴学校小学部 李 怡

【摘 要】

【关键词】

小学生 班级管理 量化管理 反思

众所周知,在一个班集体走向良性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且合理、合法、合情的班级规章制度,是学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然而,面对班级量化管理的细则,由于扣分而引发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使得班级量化管理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评价结果不公、育人过程简单化等弊端。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思想、道德、能力等各方面的培养。因此,班主任应讲究一定的管理艺术,顺应班级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才能创造优良班风,使得班级管理更具实效。

一、多一些感化,少一点量化

量化管理是以分项细化打分的手段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其判定标准往往是根据得分高低来确定,以这样的评判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业优劣是有失偏颇的。量化考核确实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事物的结果,能让学生循规蹈矩,但如果一味地用量化管理的考核方法来管教学生,往往教出来的是千篇一律的“温顺的绵羊”,难以造就独树一帜的“狮子般的人才”。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小学生才接受学校的正规教育,对他们来说,更需要教师的理解、关爱、引导和帮助,因此,感化教育才是触及学生心灵转变和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以低年级学生为例,由于年龄尚小,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应该怎样学,我就在平时的教学管理中经常讲述一些生动具体、催人奋进的名人轶事,小朋友往往听的着迷,听后再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所思所想,让幼小的心灵在这些积极向上的名人故事中受到熏陶和启迪。再比如书写教学,为了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我利用幼儿争强好胜的心理,将学生的作业转变成书法比赛,看哪些学生在正确做题的基础上把字写的横平竖直,端正有力,以书法比赛取代了传统的要求学生每天写多少字的量化标准,把写的好的学生的作业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评他为小小书法家。于是,一张张工整的作业展示在我们的眼前,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书写兴趣,也促进学生养成了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二、多一些身教,少一点说教

说教是从道理和道义上去教育学生,是要求学生应该怎么做。身教,是教师首先让自己先做到,再用自己的行为去示范学生。比如,当教师要求学生不能迟到早退时,教师首先是个诚信守时的人;当老师要求学生能够做事认真、刻苦学习时,那么自身首先应该是一个认真备课、认真工作的人,比如当老师把自己认真解题的过程如实的展示给学生时,这其实就是一种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教师应该时刻牢记的原则。

师表者,表率,榜样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人师表,就必须注重身教,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就是具体、生动、可模仿的榜样,是学生积极效仿的典型形象和自己崇拜的人物的行为模式,在仿效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地提高认识,不知不觉地纠正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要以自己的言行、思想作风、待人接物的态度给学生做出表率,把“做学问”与“做人”统一起来,从而去影响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这样的良师益友,将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多一些宽容,少一点苛求

在“扣分制”的管制下,学生为了不被处罚,往往会想尽办法地来应付考核,甚至弄虚作假,反而无形中导致了不良行为的再次发生,因此,仅仅依靠量化考核来管理班级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虽然注重了问题由量到质的积累,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学校教育应当因人施教,不能把学生当作工具一样来管理,班主任应该在分析学生个性特征的基础上来指导学生的言行,才能避免师生之间产生隔阂,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

小学生的成长总是伴随着不断的纠错在前进,可以说,班上没有哪位学生是没有一丝错误的。像许多这样的“麻烦”,班主任都不能“心罚”学生,而应该减少量化扣分,以正面教导为主,把握训教的尺度,保护学生内心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班主任老师的爱与关心。比如在中午休息时间,学校允许放音乐,我总是选择自己喜欢的经典音乐来播放,觉得经典音乐更能促进儿童心灵的健康。但是,有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有的学生喜欢民族音乐,矛盾由此引发。面对选择,我选择了妥协,按学生的喜欢选播乐曲。我的退让,是多一些宽容、少一点苛求的管理模式,这样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创造了和谐的教学环境,增添了大家的欢乐。诚然,宽容不是无原则的放从、迁就和偏袒,这就要求教师对宽容的巧妙运用,宽严相济,才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与关心。

总之,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是学生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班主任也应提升教学理念,在收获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只有掌握了管理的艺术,班主任的心血才会浇灌出灿烂的希望之花。

【参考文献】

【1】张浩.对班级量化的三点思考【J】.今日教育,2015(5)

【2】邢浩,孟建国.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J】.祖国,2014(9)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班级管理是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量化管理就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中的一种。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些班主任由于缺乏一定的管理艺术,没有把握好量化管理的“度”,使得量化管理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种种弊端。反思这样的现象,及时调整、改进量化管理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习、思想、道德、能力等各方面的培养。

猜你喜欢

身教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浅谈在教育中身教大于言传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言传不如身教——漫谈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角色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身教重言传 最美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