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养花》看个性化阅读
2016-04-14刘春燕
文/刘春燕
从《养花》看个性化阅读
文/刘春燕
《养花》是小学语文课本的传统篇目之一,但对大多五年级的学生而言,仅仅能了解文章的字面含义,如果谈到深入文本就很难了。在新课改提倡个性化阅读的今天,笔者再次执教这一课时,却多了几分新的感悟。
“老舍是个懒人吗?”
课文读了几遍后,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老舍挺懒的。你看,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他就高兴了。而且他还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听了他的见解,笔者意识到这是一个课堂生成的极好契机,便提出要求:再读,从课文中找出答案。于是,这一回,同学们看得可细心了,他们找到了:
同学甲:如果懒就不会天天照顾花草了,还像好朋友似的关心花草。
同学乙:两次“腰酸腿疼”说明老舍并不懒,他有腿病还这样,可以看出老舍爱花。
……
无疑,同学们在质疑与阅读中走进了文本。
“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
为了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笔者找到了理解文章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并提了出来:一次天气的突变,就害得老舍全家两次腰酸腿疼,热汗直流。要是我,一定挺生气的,但老舍为什么却说:“可是,这多么有意思呀!”
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思索了一会,笔者引导他们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这时,课堂气氛活跃了很多。
同学甲:我想老舍一定是一个非常爱花的人。我爱踢球,虽然每次踢完球我总是腰酸腿疼,热汗直流,但是我却从不认为辛苦,反而觉得很有意思。
同学乙:对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不会觉得辛苦。
老师:还记得我们写作文时要抒发自己的感情,是怎么写的吗?“我爱我的小白兔!”“我爱你,亲爱的妈妈!”……和老舍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甲:我们的表达方式太直接。
同学乙:老舍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我爱花”,却让人感受到了强烈的爱花之情,真不愧是著名的作家。
……
同学们在自主阅读中深入文本,在老师的引导下,更深地领会了文章的内涵。
“老舍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学习“养花的伤心事”一节时,一个学生问了这样的问题:“老舍养了许多花,光秋天的菊花就有三百多盆,被砸死了就有三十多种,可见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养花人。可是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却让我们觉得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养花人?”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笔者意识到这是学生理解“老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契机,于是笔者提示学生思考:如果你养了几百盆花,而且养了很多年,这些花三年五载老活着,你还积累了许多养花的知识,让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怎么写?
同学甲:我会写一写我养的花品种多,数量多,颜色多。
同学乙:我会列出一、二、三、四、五条来,让人觉得我很在行。
时机已经成熟,这时笔者提出问题:“老舍是个什么样的人?”
同学甲:老舍是个谦虚的人。
同学乙:老舍是个朴实的人。
同学丙:老舍仿佛是个邻居家的爷爷,和我们聊天呢。
同学们已经学会钻研文本思考问题了,于是,笔者进一步提问:
“用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再仔细地读课文,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和想象去体会和理解,你还能体会到老舍是个什么样的人?”
同学甲:我体会到老舍爷爷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没有抱怨,而是坦然地面对生活给予的一切,并从中找到乐趣,真让人佩服!
同学乙:我体会到老舍爷爷是个热爱劳动的人。
同学丙:我们应该向老舍爷爷学习,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忧伤与不快,热爱生活。
……
对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师如同养蜂人。当蜂儿于馥郁的芳香中流连忘返时,记得提醒蜜蜂:用敏锐的嗅觉与味觉去唤醒花儿的情愫,去体会花海的万千风情,去聆听某一花蕊里生命的颤动。由此,蜂儿心灵的成长与舒展亦会如花地绽放!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