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水循环生态养虾技术
2016-04-14岑仁勇
○岑仁勇
养鱼水循环生态养虾技术
○岑仁勇
自2010年以来,广西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关井村水产养殖户李启和按照节水、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的养殖理念,大胆地利用“肥”、“活”、“嫩”、“爽”的养鱼(罗非鱼)水引入虾塘育水养虾,不仅实现养殖罗非鱼的池塘水循环利用,而且节约养虾所需施肥育水成本和水资源,有效减少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污水排放量。同时养殖结果也让他感到欣喜,近几年来虾病肆虐,致使大多数养虾户普遍歉收甚至亏本背景下,养鱼水循环生态养虾固然每荐仍有收成、稳产、蠃利,实现鱼、虾双丰收。现将李启和在北海市虾病最严重、苗虾生长速度极慢、养殖成功率不到一成的2015年实施养鱼水循环生态养虾的技术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
1.养鱼、养虾池塘:养鱼池2口共10亩,其中一口4.7亩,另一口5.3亩,均为土池塘,池深2m左右,养鱼用水抽取地下井淡水,养鱼池均有独立进排水系统。m虾池塘3口共13亩,其中1#3.7亩,2#5.7亩,3#3.6亩,地膜池,池深1.8m左右,池塘呈正方形,池底中央均设置有排污口,养殖期间采用池底中央排污排水法,养虾用水抽取附近海区海水和养殖罗非鱼的池塘水相结合。
2.增氧机配置:养鱼池每2亩左右配备1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养虾池每亩水面配备1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
3.蓄水池:养虾配备一个面积3亩左右蓄水池,海水进入养虾池先经过蓄水池沉淀48小时后用水泵抽入。
二、清塘
起捕罗非鱼后的土池塘需要进行彻底的清理,彻底清除池中携带病原体的生物和病原体,减轻池底有机负荷,具体步骤包括晒、清、冲、翻、耙、修、除等,有效改善养殖池环境。上一荐虾收获后,地膜池用高压水枪冲洗四周及池底,冲洗干净后曝晒5天。
三、罗非鱼养殖
1.放养准备
3月初,土池塘,先用20mg/L漂白粉消毒,排干池水后再用100~150kg/亩的生石灰消毒;若有杂鱼,用35mg/L茶麸杀灭;若有杂虾,用2.5mg/L晶体敌百虫杀灭。彻底清塘消毒后注入新水100cm,并少量施肥培育天然饵料,或不施肥育水也可,因为旧池塘里或多或少含有机物质。
2.鱼种放养
施肥一周后,大约3月中旬每亩投放大规格越冬鱼种2000尾,同时每亩混养50尾鳙鱼,放养的罗非鱼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无病。鱼种放养时,必须严格进行药物消毒。
3.饲料投喂
为了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投喂饲料应做到“四定”。一般鱼苗体重10g以前,每天投喂4~5次,每次15分钟内吃完;苗种体重10~100g,每天投喂4次,每次30分钟吃完;鱼种体重100~400g,每天投喂3次,每次1小时内吃完;鱼种体重400g以上,每天投喂2次,每次1.5小时内吃,每次投喂饲料不得剩余。日投饵量在个体重100g以前为鱼体体重的3%~5%;100g以后为鱼体体重2%~4%。投喂量应根据天气情况、水质情况、鱼体活动情况和摄食情况等进行灵活调整,天气晴朗、水质淡、水温适宜、鱼体摄食量大时可多投喂一些,反之,少投喂甚至不投喂;天气闷热或雷阵雨前后,应停止投喂。
4.水质调控
养鱼先养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养殖的效果。影响水质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水源、换水量、增氧设施、养殖密度、施肥、投喂量、底质等。罗非鱼在高溶解氧含量的环境中摄食旺盛,消化率高;缺氧时则会浮头,摄食量减少,呼吸活动加强,能量消耗较多,生长缓慢,饲料系数高;另外,低溶解氧时水体及底质中的有害物质不易分解,致病菌大量滋生,从而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严重缺氧时罗非鱼会窒息死亡。整个养殖过程主要通过添加地下井淡水和抽取部分鱼塘养鱼水养虾来改善和稳定水质,除了捕捞罗非鱼和清塘外,一般不外排养鱼水。放苗初期,池塘水深保持在1m左右,然后逐渐隔日添注新水至水深1.5m左右;罗非鱼体重达到250g以后,要每天加注新水,同时还根据对虾养殖用水、育水的需要,按需抽取部分养鱼水进入虾塘,以此方式不断排掉部分鱼塘肥水,然后换注新水,以改变水体藻相,提高透明度,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促进鱼类生长。养殖期间,视水质情况施用生石灰调节pH值和消毒水体;养殖前期的每天中午及凌晨开机增氧2~4小时,养殖中后期增加开机时间,每天开机4~10小时;养殖过程中始终保持池水质“肥”、“活”、“嫩”、“爽”,水色为浅油绿色,透明度为25~40cm,池水溶解氧在4mg/L以上。
四、南美白对虾养殖
1.放养准备
4月上旬,地膜池,用0.4mg/L二溴海因消毒。在做好对虾养殖池消毒的同时,也用20mg/L二氧化氯对蓄水池进行清理消毒处理,并抽满海水备用,抽海水时须用60~80目筛网过滤。毒性消失后将蓄水池里经过沉淀海水分别抽入3口养虾池塘,每口池塘大约抽入60cm深海水,然后每个池塘再抽入20cm左右浅油绿色养鱼水与之前抽入的海水混合,并启动增氧机搅水,加快海水和养鱼水混合,调配混合水盐度为10度左右,海水和养鱼水进养虾池需用60~80目筛网过滤。养虾池育水无需额外施肥,富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养鱼水与海水混合后跟施肥育水效果一样,经过阳光照射3~5日后,池水遂渐“肥”起来,水色随之变为浅黄绿色或浅黄褐色,用虾苗试水确认毒性消失后方可考虑放苗。
2.虾苗放养
4月中旬放养虾苗,选择经PCR检测不携带病毒的南美白对虾虾苗,虾苗应选择活力强,规格整齐,个体大小均匀;对外界刺激反应敏感,逆水性强的健康虾苗;虾苗长度在0.8~1cm左右,放养殖密度7万尾/亩。
3.饲料投喂
虾苗下池的当天开始投喂饲料,放苗的1~10日内每天投喂2餐,时间为6:00、17:00;放苗10天后每天投喂3餐,时间为6:00、11:00、17:00。放养后的第一个月,投喂时尽量做到全池均匀投撒(但池底中央有排污口不投撒饲料),养殖中、后期投饵应沿虾池四周均匀投喂。一般在体重达到10g以前,投饵量占体重的6.5%;体重10~15g,投饵量占体重4.6%;体重大于20g,投饵量占体重的3.5%即可。并根据虾的脱壳、健康状况以及底质、水质、水温、气候情况等作适当调整,做到合理投饵和腐败变质饲料不投,以免投饵过量污染水质。一般早晨、傍晚较多投,中午较少投;天气好、水质好有新鲜水加入时适当加料投喂,水质差、阴雨天、台风天、寒冷天少投喂;蜕皮时少投喂,硬壳时多投喂;有残饵时少投喂甚至不投喂;发病时少投喂。每口池塘放置3个缯网观察对虾摄食情况,每次投完料时在缯网放置一定量的饲料,其数量为该次投料总量的1%~2%,检查缯网一般遵守这样的原则:前期(30天以内)1.5小时,前中期(30~50天)1.0小时,中后期(50天至收获)0.8小时检查,吃完缯网内饲料维持原量投或适当增加投喂量,余料则减料且下餐不喂。
4.水质调控
换水是改善水质直接有效的经济办法,换水可适当调节盐度、降低肥度、控制浮游植物的密度、调节水体透明度、平衡酸碱度、增加溶解氧。换水特别是池底中央排污排水还可排掉池塘大部分的代谢废物和残饵等污染物,有利于改善底质状况。高温季节换水排污还可起到降温的作用,同时刺激对虾蜕壳,加速其生长。在对虾规格小于100尾/kg之前,从放苗后的第三天开始,除阴雨天外,每天抽取适量养鱼水添加到虾池,以逐渐提高水位以及补充渗漏、蒸发带来的池水损耗,每次添加水量约为养殖池塘总水量5%~15%,保持养殖水环境的相对稳定。通过经常性添加“肥、活、爽、嫩”且又含有丰富营养元素的养鱼水(淡水),一方面有利于虾池水体培育优良藻相和菌相,形成良好水色和适合透明度,为虾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另一方面保持水环境常态化变化,让对虾经常适应变化环境,遭遇台风、暴雨等恶劣气候时,对虾较容易适应变化。
放苗20天后要根据池塘虾粪、残饵等污染物积累量开始每天排污1~3次,排污次数原则是前期少、中后期多。地膜池池底中央排污口设计科学,做到排污排水二合一、不分家,既能把池底中央集污区的污物排出池外,又能把池底底层水排掉,有利于减少池塘养殖过程产生自身污染,实现池塘养殖清洁生产。一般在投完料检查缯网后打开虾池底中央排污管道口控制阀门,待污物排走便停止排污(但如果想多排一点虾池底层水也可以延长排污时间)。排污排水后要及时添加新水。通过经常性排污、添(换)水这一操作措施,可更好地维持水体藻类正常生长,避免“倒藻”现象发生,稳定水色,营造良好对虾生活和生长环境,减少对虾病害发生以及药物的使用。
当虾长至100尾/kg时,不再抽取养鱼水进虾池,而以经蓄水池沉淀的海水为添换水的补充水源,每天根据池塘排污排水量的实际情况,添加经蓄水池沉淀的海水。水交换原则:一次添换水量约为养殖池塘总水量的5%~20%,保持养殖水体环境的相对稳定。对虾长至100尾/kg后,虾池之所以不再继续添加养鱼水而改为添加清洁海水有以下原因:一方面虾长大了,要求水质清新,如果继续添加富有多种营养元素的养鱼水,不仅容易引发对虾缺氧,而且也容易导致对虾因池水过淡而患软壳病。而添加清洁无污染的海水有利于对虾脱壳生长以及确保虾商品质量。
养殖期间严格控制池塘水体pH值变化,当水体早上pH值低于8.0时,要及时全池泼洒石灰水,调节早上水质pH值在8.0~8.1。养殖早期采用间歇性开启增氧机,坚持每天凌晨、中午、傍晚开机数小时;随着虾体的生长逐渐延长开启增氧机的时间,中后期除了投料停机1小时外,原则上都开机增氧,保证池水溶解氧含量在5mg/以上。
总之,整个养殖过程通过添(换)水、增氧机增氧、池底中央排污、泼洒石灰水等措施,力求使水色保持浅黄绿色或浅黄褐色,使水质达到“清”、“活”、“嫩”、“爽”,“清”就是清净、无混浊、无明显悬浮物;“活”就是水色有变化、有动感,不是死水一潭;“嫩”是水肥不老,即藻类种群处于增长期,繁殖快,但细胞未老化;“爽”就是水质清爽,水色不太浓。
5、病害防治
整个养殖过程,无论养殖罗非鱼还是养殖对虾,除了使用石灰调节水质外,均没有再使用微生物制剂或其它药物,即使这几年在天气炎热罗非鱼链球菌病暴发时,李启和养殖的罗非鱼很少出现死鱼现象;养殖对虾大多数情况下病害也较少,即使偶尔遭遇病害困扰损失也较轻,每荐养殖都有收成、稳产、蠃利。
五、养殖结果
2015年第一荐养殖5口塘共23亩,其中罗非鱼2口塘共10亩,收获罗非鱼14985kg,获利5914元,对虾3口塘共13亩,收获对虾9958.5kg,获利218419元,鱼虾共获利224333元。具体情况见表1、表2
六、小结与体会
1.鱼塘通过经常性抽取养鱼水养虾,然后加注地下井淡水这一换水操作过程,一方面使鱼塘养殖水体处于“微流水”状态,保持鱼塘水质“肥”、“活”、“嫩”、“爽”,有效预防罗非鱼各类疾病发生,减少用药甚至不用药,解决养殖罗非鱼药物残留超标问题;另一方面抽取富有各种营养成份的养鱼肥水进入虾塘后,既能育肥虾池水质,又能节约育水成本,还能实现养鱼水循环利用,减少养鱼污水外排等。因此养鱼水循环生态养虾的养殖模式是一种一举多得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值得借鉴。
表1 2015年对虾和罗非鱼养殖放养收获情况表
表2 1#~3#池塘养虾收成情况
2.鱼虾发病用药,病菌不可能全部杀死,存活下来的病菌耐药性加强,危害更大,这也是近几年来一些原本有效的药物使用后没有治疗效果的原因。因此,池塘越用药厉害,病害越多越厉害,养殖成功率也越低,这也是养殖户养殖实践中总结出来经验和心得。而养鱼水循环生态养虾,无论是养鱼还是养虾过程,自始至终只用石灰调节水质,不投喂(放)任何药物,一方面减少生产成本开支,保障养殖鱼虾肉质好、食用安全卫生;另一方面有效避免养殖过程药物滥用导致耐药性加强问题,让养殖池塘生态系统得有效保护和修复,并形成良好循环,有效阻止养殖品种病害发生与传播,从而保持养殖高成功率和持续发展。
3.据测算,通过该养鱼水循环生态养虾模式的实施,使池塘80%左右养鱼水得到循环利用养虾,循环利用养鱼水占养虾用水总量50%左右,有效节约了养虾所需水资源,养虾肥水成本全部“免费”,实现节水、节能、节本、减排、减药等多重效益。
(通联:536000,广西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渔牧兽医站电话:1397799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