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安置术治疗急性肠梗阻30例
2016-04-14张弛
胃镜下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安置术治疗急性肠梗阻30例
张弛
河南舞阳县人民医院舞阳462400
【关键词】急性肠梗阻;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安置术
肠梗阻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其中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最高,常发生于盆腔和腹部手术后肠管粘连所致[1],以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诊治不及时可能会导致肠管坏死、穿孔。因此有效解除梗阻、降低肠腔内压力是治疗各类肠梗阻最有效方法之一。传统鼻胃管受制于管道短等原因,减压效果一般[2]。2013-01—2015-01间,我们应用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安置术治疗急性肠梗阻32例,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12—2015-01间收治的60例术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为观察对象。入选标准:既往有腹部或盆腔手术史,且符合肠梗阻临床表现并排除其他原因导致肠梗阻者。排除绞窄性肠梗阻和肿瘤性肠梗阻的患者。其中男40例, 女20例;年龄27~62岁, 平均39.82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组患者均以均给予补液、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支持。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鼻胃管胃肠减压。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清洁鼻孔。胃管前段涂以润滑剂,将胃管顺鼻道缓缓插入,其首部抵达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将胃管送下。置管深度维持45~55 cm。用注射器抽吸,若未吸出胃液应立即拔出重新置入。置入后及时调整胃管深度,抽尽胃液,固定牢靠并标示插管深度。48 h后胃肠减压无效后改为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胃肠减压治疗。观察组:实施经鼻肠梗阻导管安置术。在无痛胃镜下操作。 先由胃镜确认食管至十二指肠降段近端通畅。经鼻将鼻型肠梗阻导管缓缓通过幽门插入十二指肠水平段以远的空肠。向导管前球囊内注入无菌注射用水15 mL, 固定肠梗阻导管后退镜,导管外接负压吸引。导管头端前导子随肠蠕动而推进。置管后第2天起间断冲洗导管,密切关注导管进入长度。如48 h内导管未前进, 则需抽净前气囊内的注射用水,并向后气囊内注入20 mL注射用水, 最后行小肠造影,以了解梗阻部位及梗阻缓解情况。2组置管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症状、腹部体征变化,对有绞窄性肠梗阻倾向时中转急诊手术。置管后继续给予禁食、营养支持治疗。
1.3疗效评定显效:患者症状完全缓解,肛门恢复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提示腹部液气平面消失, 无肠管扩张,无腹腔积液。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影像学检查提示气液面明显减少, 偶有肛门排气,肠鸣音基本恢复正常。无效: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无改善甚至假剧需中转手术。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统计患者梗阻中转手术率。
2结果
治疗5~7d,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转手术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情况比较
3讨论
除完全性肠梗阻和绞窄性肠梗阻外,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可首先采取非手术治疗[3]。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放置鼻胃管行持续胃肠减压。普通鼻胃管因胃管长度有限,只能借助抽取胃内胃内容物以达到缓解胃内压目的[4]。高位梗阻可获得一定减压效果,但对低位梗阻常无法达到满意疗效。而实施手术仍存在再次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风险。随着内镜技术发展,胃镜下实施经鼻安置鼻型肠梗阻导管,可将长度达3 cm的导管经幽门、十二指肠送至小肠梗阻近端进行减压,从而阻止梗阻肠管的继续扩张和肠壁的水肿,解除肠梗阻诱因,降低中转开腹手术率。此管较传统鼻胃管多设两个气囊,前囊避免液体发生反流,后囊可行小肠造影。并通过肠蠕动带动导管持续向前,从而到达梗阻附近肠管进行有效减压, 并借助前气囊的补气孔提高吸引力,及时减轻肠内压,改善肠壁血运,减少肠内毒素及细菌吸收,阻断梗阻发展,促进肠道运动的及时恢复。此外其后气囊的选择性小肠造影,可确定梗阻类型及部位,为后期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本组结果显示,对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取胃镜下经鼻安置鼻型肠梗阻导管较普通鼻胃管治疗总有效率高且中转手术率低,与文献报道一致[2-4]。
4参考文献
[1]彭勇,唐俊,赵国刚,等.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的比较[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8):642-643.
[2]王冬梅,李蕾,陆丹.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分析[J].临床研究, 2014, 12(28):110.
[3]陈孝平,汪建平. 外科学[M]. 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78.
[4]姜宏刚,何祎. 经鼻型肠梗阻导管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 2014,26(8):988-989.
(收稿2015-09-12)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1-0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