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中国古代神秘数字“七”的起源
2016-04-14张世维
试说中国古代神秘数字“七”的起源
张世维
(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江苏徐州221000)
内容摘要:神秘数字是一种内蕴丰富的世界性文化现象,并不局限于数学的研究范围,人类学家称之为“神秘数字”,又称“魔法数字”或“模式数字”。中国古代的神秘数字源远流长,从《道德经》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到七夕节、九九重阳节,囊括众多文化领域,可以说是一把打开中国传统文化之锁的钥匙。解析神秘数字“七”,探讨其起源,对于挖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探寻原始思维模式,了解民族精神、心理的变迁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神秘数字;七;起源;中国传统文化;原始思维
数字“七”充斥了我们的生活。从七言诗,到俗语“不管三七二十一”、“七上八下”;从上帝用七天创世(一周),到中华民族传统丧葬习俗的“头七”;从佛道中的“七级浮屠”、“全真七子”到世界的“七大洲”……无不表明数字“七”的神秘意义与重要价值。“七”的运用不仅仅成为了一种形式,其背后更蕴藏着丰富的象征内容及文化内涵。这种跨越时空的人类文化现象究竟是如何产生,就让我们以中国古代文化为线索,寻觅神秘数字“七”的源头。
数字“七”的应用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当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的文化领域。首先就从外族文明入手,与中华民族文化产生横向对比,审视并分析“七”的本源。“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考古资料表明,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数字早于语言文字成为人类文明的最初表征。”①笔者将学术界对“七”本源的观点归纳整理,并结合自身研究,将其本源分为“周期说”、“天象说”、“数式说”三种观点。
一、周期说
1.天体周期
除了与太阳的联系,月亮盈亏规律也是天体周期性表象的重要依据。王国维在《观堂集林》卷一《生霸死霸考》中提到出土铜器铭文上记录的周代记日法,即按月亮盈亏的规律,将每月分为四期,每期七日,依次称为“初吉”、“既生霸”、“既望”、“既死霸”⑥。但这不是中国最早的记日制,应该是“七”的周期性衍生的一个规则。
无独有偶,《易·系辞传》中也出现了这种以“七”为周期的运用。“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⑦。意为卜筮之始先从五十根蓍草中抽出一根,虚设而不用。崔憬曰:“五十有一不用,太极者,不变者也。有太极之一,乃可用四十九策。”⑧所以那根虚设不用的蓍草便是象征永恒不变的太极,被赋予稳定、本源的内涵,而变数便以此不变而变,从而变化万千。“四十有九”则是周期数“七”的一个变化数,“七”被作为天道周期的符号,拥有循环变化的含义,因而七个“七”产生的四十九,便被先民认为是周期的极限,是最大的循环之数,因此也内含了变化无穷的意义。
2.生物周期
原始先民除了能从天体运行中发现规律性周期外,生物节律的周期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庄子·应帝王》中有这样一则“混沌凿七窍”的寓言故事:“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⑨“七日”代表《周易》所述的天道循环周期,而七窍则是人体周期的特征。虽然成书于战国的《庄子》,在时间上《周易》相差较远,但笔者认为,生物周期的现象绝不是战国时期才被先民发现的。
《诗经·曹风·鸤鸠》写道:“鸤鸠在桑,其子七兮。”⑩为何是七子而非六子八子?《诗经·召南·摽有梅》也写道:“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为何其实还为七而非六非八?笔者尚未找到明确证据,但猜想这与先民发现的生物周期有关。
彩虹七色同样蕴含了一种生物周期。光学中将光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这是从人类的生理角度出发进行分类的。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一般人眼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到700纳米之间,许多生物能看见的光波范围跟人类不一样,例如包括蜜蜂在内的一些昆虫能看见紫外线波段,对于寻找花蜜有很大帮助。这里同样蕴含了一种生物周期——人眼能识别的可见光恰好能够大致分为七种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一点与“大衍之数”以“七”为循环变化之基的思想相符。原始先民在见到自然界中的光学现象时,如彩虹、水对太阳光的折射现象等,都可能产生对数字“七”的认识与崇拜心理,从而加以记录并在其他领域实施应用。
无论是医学、生物学、音律学、心理学还是光学,都是生产力发展后人类对人体自身的不同领域的研究。而这些生物周期现象的发现,却都与生产力发展程度无关,因此史前时代的先民不难发现这些现象,但缺少有意识的总结与探索,因此借助崇拜“七”这个生物周期共通的神秘数字来填补原始思维中的空白,笔者认为,这是“七”兴盛的原因之一。
“七”也渐渐成为后世文化集团、文学创作的结构要素,文化集团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前七子”、“后七子”、“吴中七子”、“岭南七子”、“古文七家”、“毗陵七子”、“舜之七友”、“全真七子”、“黄帝七辅”、“汤七佐”。文学作品如《七侠五义》、《七剑十三侠》、《倚天屠龙记》中的“武当七侠”、《金瓶梅》中西门庆的七个妻妾(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吴月娘、李娇儿、孟玉楼、孙雪娥)、《西游记》中七大妖圣(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美猴王)、《西游记》中七个蜘蛛精及蜘蛛精的七个干儿子(蜜蜂、蚂蜂、蠦蜂、班毛、牛蜢、抹蜡、蜻蜓)等等。若是还只认为“七”的出现只是种巧合,那么再看“七子之歌”(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广东湛江〉和旅大〈旅顺、大连〉),此处的“七”的出现是因为作者将“旅顺”和“大连”合二为一,将“八”合为“七”,因而绝对不是文学创作中无意识的“七”的运用,也不是无意识的“七子”的形成,而是诗人闻一多受到“七子模式”影响的表现。
二、天象说
1.北斗七星
在没有灯火的夜晚,原始先民只能在幽幽夜空中寄托星光的指引。而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位置的北斗七星,更是使许多民族敬畏并向其顶礼膜拜的对象。
2.七曜
七曜指的是日、月与水、金、火、木、土五星的合称。与北斗七星一样,上古时期的先民就已经观测到了这些天体,同样也是缘于一种天体崇拜的原始思维,引发了对数字“七”的崇拜。在战国以前,水、金、火、木、土这五颗行星分别被叫做“辰星”、“太白”、“荧惑”、“岁星”、“填星”,因此七曜的形成实则是一种基本数式的演算,这一点将在“数式说”中具体说明。
3.二十八星宿
4.彩虹
在“周期说”的第二点“生物周期”中已经提过了彩虹一说,是从人体对光频的可视范围来谈的,这里的“彩虹”主要从天象崇拜来谈。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在民间有“龙吸水”、“彩虹桥”之说。其原理是,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点时,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这种自然界的光学现象显然是古已有之。唐时,精通天文历算之学的进士孙彦先(孙思恭)便提出“虹乃与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原始先民同样不难发现这一表象明显的光学现象。这种先民无法理解,又与晴雨相关的七色光谱,与被先民视为“主宰气象”的北斗七星一样,逐渐形成一条天象崇拜的分支。
三、数式说
1.方位
与《圣经》学家的方法一样,神秘数字往往能够从内部解构分析。《汉书·律历志上》中写道:“七者,天地人四时之始也。”这就蕴含了一个明显的数式,即“七=三才(天地人)+四象(四时)”。而这个数式又能够从两个方向来解读。
2.天地
3.七曜的数式解构
上文提到的周期说,一直是主流学者所认同的“七”的起源,但他们又将天象说混杂其中,因此显得模糊不清,并且笔者认为,周期说也可划分为天体周期与生物周期两条脉络,二者各分南北,形成自己的传承体系,而并非如从前的“大周期”的观点。上文这三种“七”的起源观点,不难判断“数式说”应该是在“周期说”与“天象说”之后。因为如“数式说”这种,通过组合的方法从而生成数字符号的观点,只可能是从已有的生成要素(如日、月及五星)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联系,将这种生成要素推演到已有的表象上去(七颗星),从而给予这种已有的表象一种新的内蕴(七曜)。因此“数式说”不可能是“七”的源头,但却是一种有价值的溯源解构的分析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追溯到表象的生成要素,借助生成要素的发展过程,从而探索生成要素及与其相联系的表象的源头(如“数式说”中七曜与“天象说”的关系)。到底是“周期说”在前,还是“天象说”在前,笔者认为不能将二者绝对分割,二者应当是一种类似DNA双螺旋结构的、互相交织的发展模式,无论是天象还是人体周期,都是原始先民无法理解却又极易捕捉到的自然表象,因此这两种观点不能绝对地划分时间先后。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三种“七”的起源说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人类的各个领域展现着神秘数字的独特魅力。
注释:
①吕亚虎.秦汉简帛文献中的“七”及其巫术性蠡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2,(1):96.
②郭彧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06:126-127.
③转引自刘道超.大衍之数其用四十九之我见[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1):97.
④丁山.数名古谊[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67:93.
⑤叶舒宪,田大宪.中国古代神秘数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245-246.
⑥王国维著,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60-61.
⑦郭彧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06:367.
⑧李申,郭彧编著.周易图说总汇上 卷五周易传注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98.
⑨(宋)吕惠卿撰.庄子义集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9:166.
⑩程俊英译注. 诗经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50.
On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Mysterious Number“Seven”
ZHANG Shi-wei
Abstract:Mysterious number is an abundant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world. It is not limited in the mathematical range. Anthropologists call it “mysterious number”,“magic number”or“model number”. The mysterious number in china has run a long history. It came from Tao Te King which said“one generates two, two generate three, three generate everything”. Then it covers Chinese Valentine’s Day, Double Ninth Day and many other cultural fields. It can be considered as the key to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alyzing the number“seven”and discuss its origin are important for digg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inding the schemata of the original thinking and even understanding ethnic spirit and the change of the mentality.
Key words:mysterious number; seven; orig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riginal thought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152(2016)01-0041-05
作者简介:张世维(1995—),男,就读于江苏师范大学敬文书院。
收稿日期:2015—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