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女性平板运动试验致持续性室速抢救成功1例

2016-04-14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100053mailwenjingzhuangxiusinacom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室速持续性平板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 100053),E-mail:wenjing zhuangxiu@sina.com



青年女性平板运动试验致持续性室速抢救成功1例

温静,陈宇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 100053),E-mail:wenjing zhuangxiu@sina.com

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且有年轻化趋势。平板运动试验为无创心肌缺血检查的主要手段之一[1],其对冠心病的诊断、病变程度的判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经大量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9%~83%,特异性为72%~96%,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多支高于单支[2]。因此,对大多数病人具有重要的筛查意义。但年仅41岁的年轻女性,无任何危险因素,在运动初始阶段(2.7 km/h,2分24秒)出现持续性室速仍为罕见,现将此例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

病人,女性,41岁,因心悸、胸闷2月余,来我院心脏科就诊,静息心电图:未见ST-T异常(见图-1)。

图1 病人正常心电图

病人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否认冠心病家族史,无烟酒嗜好,月经正常。查体:血压120/80 mmHg,心率73次/min,心脏多普勒超声示:左心房舒张内径(LA):29 mm,左心室舒张内径(LV):42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64%,未见室壁运动异常。为排除心肌缺血行运动平板检查,运动前了解到病人为中学班主任老师,工作压力大,时常感胸闷、心悸,且近期发作频繁,平时较少运动,为明确心脏供血情况行平板运动试验检查。

按运动平板检查常规要求:清洁局部皮肤,粘贴电极片,连接12导联心电图,示:心率75次/min,律齐,测血压:110/80 mmHg。向病人介绍平板运动的流程及如何配合后,采用Marquetle运动平板仪,按Bruce方案逐级运动,每3 min升一级,开始第一级运动(2.7 kg/h),当行走到2分19秒时出现短阵室速。详见图2。

图2 病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立刻停止运动,让病人静坐休息,落座仅7 s病人出现双眼斜视,ECG示:持续性室速。详见图3。

图3 病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立刻准备电复律时病人晕厥、意识丧失。为防止病人摔倒立即抱住病人,并给予心前区叩击2次,将病人转为平卧位,行心肺复苏术,给予吸氧,开放静脉通道等抢救措施后,ECG 示:转为窦性心律,病人意识逐渐恢复正常,此时心率91次/min,测血压120/90 mmHg。但ECG示V4~6ST 段出现下斜型压低最多达3.15 mm。 详见图4。

图4 病人ECGV4~6 s下斜压低

考虑心肌缺血可能性大,立即联系CCU将病人转入冠心病监护室,并给予补液(硝酸甘油、合心爽等),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等措施,病人病情暂时稳定。为进一步明确病人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完善冠脉造影术前准备,口服氯吡格雷300 mg,于次日上午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显示: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正常,走行正常,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端狭窄85%,回旋支、右冠状动脉未见明显狭窄,提示为左前降支(LAD)单支病变。于是在LAD病变处植入4.0×18 mm,Xience-V支架一枚。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病人胸闷、心悸症状明显好转,留院观察2 d后,正常生活起居无不适,平稳出院。后经门诊随访6个月病人胸闷、气短明显好转,再无晕厥发生。

2讨论

运动平板致心源性晕厥较少见,大多数为血管迷走性晕厥(VVS)[3],均为运动停止后出现且预后良好,本例病人为青年女性,在运动初始阶段发生晕厥实为罕见,经过仔细分析,病人冠状动脉狭窄客观存在,因为她平时较少运动,心脏的负荷还可以承受,但是增加负荷后心脏缺血就明显反映出来。病人在做检查时出现紧张情绪,交感神经兴奋增强,增加了心肌耗氧量,几方面因素相加导致病人很快出现心脏缺血的一系列反应。

总结此例病案体会有以下几点:①静息ECG正常的病人运动中同样存在风险,运动中密切注意ECG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和果断终止运动非常关键,可以尽可能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②运动中除了观察ECG,随时观察病人的步态、表情、面色,甚至眼神变化,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并及时终止运动,减少可能的风险。③运动平板室要固定配置除颤仪,抢救设备、吸氧装置及急救药品等是非常必要。④在运动前要详细了解病人不适症状、主诉、查看以往的心电图及相关检查,做到心中有数,确保病人安全完成检查。⑤平时的心肺复苏(CPR)培训也同样重要,对医护人员进行CPR考核(如:现场模拟各种不同情况下的配合抢救及问答),因此可以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复苏抢救。⑥此外门诊检查室与CCU的顺畅沟通和密切合作使病人快速进入CCU,及时救治也是成功抢救的保证。

此例年轻病人在运动负荷较轻时(2.7 km/h),仅相当于散步的速度出现持续性室速,确实罕见,日常生活中如此的运动量经常会遇到,但未发生危险。考虑除了与其疾病相关外,平时运动较少,检查时精神高度紧张,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存在一定关系。

因此,今后要在运动前加强对病人的心理辅导、减轻心理压力很有必要,以便病人安全、顺利地完成检查,更真实的反应病人的病情。

参考文献:

[1]耿学军.700例活动平板运动分析[J].实用电生理杂志,2008,17(3):203-204.

[2]孙洪香,杨潇然.平板运动试验对青年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山东医药,2007,47(26):97.

[3]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倾斜试验对策专题组.倾斜试验用于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5):325-327.

(本文编辑王雅洁)

(收稿日期:2015-03-20)

中图分类号:R541R25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05.038

文章编号:1672-1349(2016)05-0557-03

猜你喜欢

室速持续性平板
2020年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分析
2016年华南地区一次持续性异常降水过程分析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平板对缝焊接视觉跟踪试验及异常数据分析
微伏级T波电交替在急性心肌梗死不同再灌注时间中的临床意义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一例室速患者床边除颤的护理进展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器质性心脏病室速基于异常电位的基质标测及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