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有效引导

2016-04-13上海金融学院张泽丰郭舒麟张翼飞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6年7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大学职业

上海金融学院 张泽丰 郭舒麟 张翼飞

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有效引导

上海金融学院 张泽丰 郭舒麟 张翼飞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人才供求的多元化,使得各级高校都进入了大势扩招期,虽圆了90后浩浩荡荡的学子梦,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变化性导致高校所开设专业与社会的供求不完全匹配和教育质量的下滑,进而引发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一毕业就失业”的尴尬局面。当代大学生应积极主动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在千万求职者中崭露头角。

大学生 职业规划 引导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通过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测试、分析、实践、总结、研究等途径了解自己、社会、职业,然后通过匹配相关职业,确定其最佳的职业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二)研究意义

此次项目针对我校大学生上大学后感到迷茫,不知自己的就业方向是在何方,以及即使知道方向却又不知如何去实现的现象展开研究的。通过对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有效引导方法的研究,来提升我校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充分认识自我,发挥自身特长,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自身各方面职业技能,为将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这次研究主要内容是:1.调查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因素。2.怎样对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效引导。

二、我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现状调查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中,研究小组一共发放160份,回收150。其中男生51人,女生99人。四个年级的学生分别占:大一为24.6%,37份;大二为44%,66份;大三为20%,30份;大四为11.4%,17份。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和查阅相关资料,研究小组得到以下结果:

1.我校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的喜欢程度——基本认可自己的专业

经过调查,我校32%的大学生还是很满意自己的专业,有45%的学生认为一般。另外有1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是非常好就业的,4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就业一般。总体来说,我校大学生大部分还是认可自己的专业。

2.我校大学生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大部分只是一般了解自己,缺乏深层的自我认识

经过调查统计,在自己的职业去向、性格、兴趣爱好和特长等方面了解程度上,有55%—60%的学生都是一般了解。不了解的学生占到30%多,由此看出了我校大学生在自我认识上还是不够的。

3.我校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及应对情况——总体表现为关注主动性不强、社会经验不足、职业规划期短、计划执行力度不够

经调查,我校有72%的学生都只有一些实践经历。在职业规划方面,计划期短,而且执行力度不够,经调查显示,仅有28%的学生做了清晰的规划,39%的学生只做了短期规划,而且49%的学生执行了一段时间就停止了,由此看出,我校大学生还没有清晰的认识的自己在社会的竞争强度是多大,没有坚强的意志,自我要求不高。

4.就业前,我校大学生的自我评估情况——技能不足,缺乏了解就业信息,但我校大学生却很有信心找到工作

经过调查,发现我校大学生在就业前,还需要培养的技能和素质还有很多,这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认为自己的能力还是不够。而在“对现在未来职业进行规划时的最大困难”,大部分学生(40%的学生)不能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和(32%的学生)本专业可能的职业通道。但是面对这些困难,我校大学生还是很乐观的,在“假设现在是大四,马上就面临就业问题,是否有信心找到合适的工作”时,32%的学生很有信心找到合适的工作,另外53%的学生认为虽然找到的工作不一定喜欢,但是就业应该没有问题。

(二)原因分析

第一,大学与高中截然不同的环境

经过高考的洗礼,进入充满新鲜感的大学,此刻的大学生犹如脱缰的野马,充分享受大学的自由。“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谣言似乎成为一些学生的大学名言,过于轻松的大学环境使得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忽略对自身的学习和职业的规划。大学阶段,学校一般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分配,习惯了高压和家长监督的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还是习惯等待老师来安排而被动的学习,一旦缺少老师的监督,便开始放松自己,突然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自由时间。

第二,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

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们其实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系统性的了解,从而质疑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性和科学性。例如,有一些同学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职业规划的时效性短,没有太大的价值,所以保持“无为”心态,顺其自然发展。还有一些人认为自己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不是很了解,等到毕业时自己见识多了再进行职业规划也不迟。

第三,自我意识不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和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令人堪忧,然而一部分从小娇生惯养的大学生仍然缺乏对自我、社会、职业的认识以及自我规划的意识。沉迷于虚拟世界的他们总是幻想着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公。并且受到整个社会金钱财富观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薪资和自己人脉数量作为自己工作和社会地位的标准。过分关注于经济利益,同时缺乏对自己性格、兴趣、特长、职业的了解,使得这群大学生逐渐扭曲自己的择业观。

大学作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个关键场所,是大学生由学校走上社会的重要跳板,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负有重大的责任。学校中关于职业规划类的课程基本上是选修,这样导致学生对此并不重视,对于职业规划的作业也常常是任务式完成,从而导致其中的收效不大。另外,学校的相关指导程序比较松散,没有一套完整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系统,也没有将职业规划的模式链接到学生的专业课程和学习模式中,这样职业规划指导的效果也总是大打折扣。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引导

(一)大学生自我引导

1.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大学是具有自由、独立的特点,进入大学的新生应尽早地适应大学这种自我约束、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生活模式。对于如何快速适应大学新生活,研究小组给予一下建议:第一,进入大学不要总是想着如何放松娱乐,大学期间你将会有充足的时间去旅游和娱乐,而为了不要让自己一开始就感到迷茫、懒散,建议你们就多读书吧。多读一些职业规划、名人传记还有文学等书籍。这样一方面可以了解相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让自己静下心来,以不至于在不适应中感到迷茫,因为人很容易在无聊中失去追求的方向。第二,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不需要多,一两个足矣。你可以通过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的同时,交到很多的朋友;你也可以参加班级、部门联谊和同乡聚会,这样你的人际圈就会渐渐扩大。这些你认识的人将是你熟悉大学的有力助手。第三,直接和导师、学长和学姐交流,会是一种快速便捷的方式,通常他们会将大学新生常常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全部告诉你,这样你就会很快了解大学生活了。

2.积极主动了解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应该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生活中一门重要的课程,而且以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完成它。因为职业生涯规划就像人生路上的一幅地图,它能帮助你快速准确地找到前进的方向。对于大学新生如何去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小组有一下建议:第一,我校有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程,建议一些想了解这方面知识又苦于没有资料和途径的同学可以选修这门课,当然,如果选择了这门课,就应该好好的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二,现在的网络非常发达,网络上关于职业生涯规划中相关职业性格测试、职业倾向、潜能和天赋等测试,以及如何系统的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信息,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上网查询。

3.增强自我意识

职场是事业和财富的竞争地,出色的实力和良好的人脉圈将是有利的竞争武器。而一个有出色实力的人必须知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所以了解自己的一切,对于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读者在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避免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中出现盲目、目标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同时,读者还应该了解现代职业的特点和现状,以免出现事与愿违的尴尬局面。通过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使自己能够充分掌握整个社会的动态,这样有利于后来职业规划的适时调整。

(二)学校方面的指导

1.现有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上海金融学院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最近几年做了比较多的工作,研究小组通过调查,有如下方面,以供读者参考。

第一,新生导师制

上海金融学院从2014年开始施行大学新生导师制。每个学院安排导师,每一位导师大约带领15位左右的同学,法,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等等。

第二,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工作室

2015年12月,上海金融学院举行大学生职业生涯工作室揭牌仪式。成立了“梦航生涯工作室”和“心桥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室”,旨在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生涯教师队伍,为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和就业观。大学生职业生涯工作室的成立,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平台。

2.对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建议

我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做了很多有效的改进,但研究小组认为整个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学校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觉意识,要让学生明白社会竞争的激烈性。同时,要鼓励并安排大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外出访问以及名企领导演讲等活动,让大学生能在真正的社会实践中体验到职场的激烈竞争,以及让他们了解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自己在真实的工作体验中的不足和差距。

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大学生处在一个全程渗透式的职业生涯指导当中,从了解自己、参加实践、了解职业、匹配职业、培养能力等等从大一到大四逐级指导规划。

在大一期间,学校要通过各种研讨班、讲座和交流会,是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值观价、世界观、择业观。通过改进国际标准量表测试,分析大一新生的个人兴趣、性格特征以及技能,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初步拟定自己的职业倾向。

在大二期间,指导学生了解职场社会的基本技能与素质,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兼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实习,提高学生对于社会和职业的了解,并且培养他们独自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在大三期间,基于大学生对自己和职业了解的基础上,开始指导学生匹配两到三个职业方向。并且鼓励和推荐学生去相应的企业和公司实习,全面培养和提高目标职业相关的素质和能力,并考取相应公司要求的证书。

在大四期初,利用前面三年打下的基础,大学生开始向自己理想的公司投放简历,做好进入面试率的数据统计,同时安排老师与一些公司HR交流,了解本校应届生质量和不足,以反馈学生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改进学校指导方面中的不足。

【结 语】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如今就业市场压力空前巨大的情况下,我校大学生作为就业大军中的一分子,面临着各方面的竞争压力,唯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良好的成果。同时,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仅需要大学生有较高的自我提高意识,还要通过老师的指导,一步步改进规划中的不足。当代大学生应该建立正确的择业观,不能有一切靠关系、靠背景去解决自己一生的规划。只有真正培养出能够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能力,才能在社会中可持续发展。

【1】隆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4)

【2】余文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10年(18)

【3】班兰美,黎志健,张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

【4】万洁.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分析【J】.高教论坛,2006(4)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大学职业
“留白”是个大学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求学的遗憾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