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课开展中国梦主题实践教学探究*
2016-04-13李永忠
黄 红,李永忠,刘 敏
(1.宜宾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2.成都医学院 思政部,四川 成都 610500)
“概论”课开展中国梦主题实践教学探究*
黄红1,李永忠2,刘敏2
(1.宜宾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宜宾644000;2.成都医学院 思政部,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中国梦是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话语。各高校“概论”课教学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中国梦实践教学,但是存在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能有机契合、实践教学的学科地位未能确立等问题。因此,各高校必须对“概论”课的实践教学进行科学规划,将社会调查作为主要的实践方式、围绕中国梦设计实践主题、结合理论教学安排实践过程,就可以收到生动活泼地宣讲和学习中国梦的良好效果。社会调查这种实践方式具有团队化、自主化、社会化、共享化、扩散化等优点,也在教学进度、主体关系、实践态度、实践考核等方面有共性问题,需要深入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概论”课;中国梦;实践教学;社会调查
[DOI]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06.012
中国梦是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流话语。加强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帮助大学生在中国梦导向下筑事业梦、追人生梦,这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称“概论”)课必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近几年以来,各高校都在围绕中国梦主题推进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既重视主流话语对大学生的思想导向,又重视实践体验对大学生的内化激励。尤其在中国梦主题的实践教学方面,各高校探索创新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教学方式,值得在教学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一、“概论”课开展中国梦主题实践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思路
“概论”课在现行高校思政理论课中,其时代性、现实性最强,理论性、政治性最高。黑格尔认为,“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所以,“概论”课的理论教学必须辅之以丰富的实践教学,才能使抽象的理论生动化、生活化。中国梦是“概论”课的专题内容,是新时期思政教育的主流话语,它的理论内涵、价值和意义是抽象的,理论教学是专题化、知识化、课时化的,其教学效果往往呈现碎片化、瞬时化的倾向,不能长久地、持续地对大学生发挥思想和行为的导向作用。因此,如果“概论”课教学设计中偏重对中国梦的理论阐释,学生就会觉得这个知识点的“文件语言”[1]枯燥乏味;如果教学设计中将中国梦的理论引导与实践印证有机结合,尤其是在实践教学方面有所创新,则学生会深切感受到中国梦战略思想的现实性和导向性。所以,“概论”课宣讲中国梦的教学技巧在于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尤其要突出实践印证对中国梦思想的点睛和升华作用。基于这样的共识,高校倡导在“概论”课教学中大力探索中国梦的实践教学方式,以使中国梦教育更加生动形象。近年来,这些实践教学成果主要有三类:一是知识性的活动,包括征文比赛、知识竞赛[2]、读书小组、校报校刊、主题演讲[3]等,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论认知和情感认同,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厚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观赏性的活动,包括放映关于民族复兴的电影和纪录片[2],参观革命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和前沿阵地[4],其目的是增加学生对中国梦奋斗历程和巨大成就的直接认识,具有感性直观、印象深刻的特点。三是参与性的活动,包括勤工俭学、社会考察、科技扶贫、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2]、学雷锋活动、假期下乡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设计大赛[5],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体验为中国梦而奋斗的成就感和使命感,坚定其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这些探索成果表明,当前的“概论”课教学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中国梦实践教学,在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和民情,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意志品质等方面,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这些实践教学方式也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实践形式虽然丰富多样,但缺乏与理论教学的有机契合,无法将二者在教学进度中有机统一起来;二是通过这些实践方式,确立了实践教学在思政理论课中的教学地位,并没有将其上升到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即使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各学科的专业课实践教学处于同等地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和教师对思政理论课只能进行思想理论说教的片面认识。因此,我们在“概论”课中探索中国梦主题实践教学时,应该形成这样的思路:首先要将思政理论课从公共课提升到各学科专业课的同等地位去认识中国梦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意义,然后根据各高校在专业课的学科建设上的特色举措去探索“概论”课的中国梦实践教学特色,从而使作为公共课的“概论”课的实践教学与其他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在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中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
二、“概论”课开展中国梦主题实践教学的科学规划
科学的教学规划是尊重教育规律、有效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对于“概论”课而言,统筹规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权重、进度、内容和方式,科学地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有序开展教学工作的前提。 就“概论”课中开展中国梦主题实践教学而言,必须做好以下方面的统筹规划,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确定实践方式
确定中国梦主题实践教学的方式,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在理论教学中向学生全面解读中国梦的理论内涵,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信念;二是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生活,增强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这两个方面必须有机配合,以思想认同引导实践体验,以实践体验深化思想认同。目前“概论”课教学中普遍重视中国梦的思想认同教育,而在实践体验方面虽然已形成了前述的方式方法,但是具有特色的教学成果还不多。而学生的实践体验是宣讲中国梦的关键,生动活泼的实践形式可使学生直接感受实现中国梦的国情基础和社会氛围。为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中国梦主题实践教学方式在实施中必须体现三点:一是主题突出,必须围绕中国梦设计实践主题,针对性要强;二是学生参与面宽,参与积极性高,参与体验深刻;三是实践活动影响要大,要能够体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特色。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教师必须提升既有的实践教学理念,即必须把“概论”课和专业课“一视同仁”,从而借鉴其他专业课的实践教学方式来开展“概论”课中国梦的主题实践活动,再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教学特点,从而形成具有特色和创新的中国梦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基于这些因素,“概论”课教学中开展中国梦主题实践教学,应以鼓励学生走入社会为主,而开展社会调查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
社会调查是学生非常欢迎而又易于开展的实践教学方式,非常适合新时期大学生求知欲望高、个体实现意愿强、社会活动场域宽的特点。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与中国梦相关的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方方面面,尤其是这些领域的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吸引学生关注,引起学生兴趣,如果能够动员学生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使他们在探究中学习专题,在体验中印证观点,在总结中认同理论,其教学效果远远超过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因此,通过社会调查这种方式,把中国梦战略思想放到生动活泼的社会生活中,在学生的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索中,才能把抽象的思想生活化、现实化,才能把中国梦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才能使中国梦成为学生规划人生、实现梦想的思想指引和精神动力。社会调查还可以培养学生走入社会的勇气,强化社会角色意识,磨砺人际交往能力。所以,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参与性极强的实践教学方式。
(二)选择实践主题
中国梦主题实践教学的成效与实践主题的设计息息相关。如果主题反映了学生关注的热点,能够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参与热情,那么学生就会精心组织和参与调查活动,取得丰富的调查成果,形成对社会热点问题和中国梦实现前景的理性认识,并在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扩散效应。在选择实践主题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选择实践主题时要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结合。学界普遍认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理念是“体察社会,关注国情”,因而我们可将中国梦作为社会调查的大前提,教师据此设计系列主题供学生参考,学生对其进行个性化处理后形成自己的社会调查主题,学生也可以就自己关注的问题自拟调查主题。二是选择实践主题时要汇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教师要动员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专业选择调查主题,更有助于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驾驭调查主题。有一些学生关注的主题是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积极成果,如大型工程项目、全民健身运动、义务教育、高考改革、新农村建设、水陆交通、旅游休假、电子商务、网络社会等;有一些学生关注的主题是社会发展中的消极问题,如群体事件、医患纠纷、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这些主题与“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正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程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热点问题。这些问题将抽象的教材内容转化为丰富多样的实践主题,所以,教师要从正面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和探究这些问题,激发和汇聚学生积极向上、乐于奉献的正能量。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之后形成的理性认识,正是理论教学要达到的教学目的,而这些教学目的是在学生团队的自觉参与和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实现的,这正是当下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向。
(三)规划实践过程
“概论”课的理论教学与中国梦的实践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面对庞杂的教学内容和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学计划必须有机地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科学合理地规划学生的实践过程。其要点有三:一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衔接。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社会调查必须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并围绕教学内容来设计调查主题。所以,理论教学必须为实践教学打下前期基础,使学生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后再选择实践主题并开始社会调查,以利于理论思考和实践印证交互作用,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的课时。思政理论课“05方案”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分配了2个学分,必须有相应的适量的课时来保证这2个学分的实践教学。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定的时间供学生集中进行社会调查,也可以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社会调查,根据实践教学的时间长度来确定调查主题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社会调查。三是统筹规划实践步骤。社会调查的步骤设计必须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概论”课的学科特点,发挥学生的个人智慧和团队协作精神,动员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具体实践步骤是:第一步,前期准备,包括组建调查小组,选择调查主题,进行小组分工,查找相关资料,拟定调查思路;第二步,实地调查,包括现场考察,拍摄场景,记录关注问题;第三步,调查总结,包括填写调查报告,进行个人总结和小组总结,制作调查成果展示课件;第四步,成果展示,包括课堂展示调查成果,对调查成果的追问与讨论,校内调查成果展览,优秀小组评选与表彰,实践总结与成果汇总。整个实践步骤要环环相扣,教研室要做好周密部署,教师要做好跟踪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调查中的问题。
三、“概论”课开展中国梦主题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概论”通过社会调查这种方式开展中国梦主题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收到生动活泼地宣讲和学习中国梦的良好效果。这项活动有五大优点:一是团队化,学生以小组为团队展开社会调查,学生的参与度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组织能力;二是自主化,学生自主选题并设计调查过程,自主探究调查资料和总结调查成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三是社会化,学生必须深入学校周边社区、企业、城镇去实地调查走访,获取第一手信息,还可将采集的标本拿到实验室进行化验,建立数据模型,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四是共享化,由于各小组的选题不同,他们将调查成果在教学班和校园内进行展示时,也给其他同学开阔了眼界,分享了他们调查中的收获与体会;五是扩散化,思政理论课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展板等平台展示社会调查活动的开展情况,扩大实践成果在学生中的影响,提升思政理论课的学科地位,提高思政理论课学科建设成就的显示度,并使其他学科的教师认识到,思政理论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这种实践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思政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从“05方案”开始的,各高校在教学资源、组织资源、教学设计等方面存在差异,不可能形成适用于各高校的统一的教学模式。在“概论”课中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更是受到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影响,各高校更不可能形成统一的实践模式。即使如此,各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一)教学进度的滞后问题及其整合措施
以中国梦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可在寒暑假专门开展,也可与“概论”课的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前一种情况不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进度衔接问题,而后一种情况就必然存这一问题。根据现行“概论”课教材的内容结构,在学期中途进行社会调查实践时,学生已经掌握了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只学习了少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的现实性更强,所以学生选择的实践主题大多数与这部分内容相关,因而在实践中产生了理论基础的缺陷。这导致学生小组选题确定后难以深入去设计调查对象与过程,而在调查过程中又难以把握有用的信息,在实践教学后期对调查成果进行总结时,学生因理论基础不够而无法准确把握部分调查主题的本质;随着理论教学的深入,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理论知识后,又可能会发现原来调查掌握的信息不足或价值不大。因而,中国梦的社会调查实践最好是在理论教学给学生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时再实施,但这又会将实践教学完全累积到学期后期,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不够紧密。这就是实践过程中的教学进度滞后问题,教师必须在教学进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整合。其可行方法是:教师在将“概论”课的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时,将毛泽东思想部分转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或者在现行“概论”教材中浓缩成一章,或者将其知识点分解后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那么学生就可以在打下充足的理论基础后再进行社会调查,学生在调查的主题选择、材料分析、成果总结等方面将会更有针对性,从而大大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主体关系的分离问题及其协调措施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主体。在社会调查中,教师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对社会调查的规划和具体指导,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自主组织和自主参与的调查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决定了在社会调查中必须要处理好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的问题。既然社会调查是实践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就必须要有教师的“教学”活动,这要求教师要全程参与学生的实践过程并进行跟踪指导。但现在各高校都存在思政理论课教师任教的班级多,每个班的学生多这种情况。所以,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全程、全部跟踪指导,因而出现了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的主体关系分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实行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课内指导与课外指导相结合。”[6]在学生实地调查前,教师先在班上进行集中指导,教给学生社会调查的经验与方法。在学生实地调查中,教师可以对个别小组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学生处理遇到的人际交往、样本采集、材料整理等问题。学生也可以根据调查活动的进展邀请教师参与调查并给予现场指导,从而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有机地协调起来。
(三)实践态度的消极问题及其激活措施
态度决定行动,积极的态度是从事任何活动的主动心理趋向。因此,开展中国梦主题社会调查实践,要求学生必须要有积极的参与态度,在调查主题的兴趣导向下主动参与并组织好整个调查过程。从目前各高校的实践组织形式来看,多数高校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的。虽然小组实践有一定的优点,但难免出现部分学生有“搭便车”的行为,小组长承担了大量的调查组织工作,其他学生只是配合或跟随,甚至有个别学生并不参与到现场调查活动之中,而是借用其他组员的资料来填写调查报告和进行调查总结。在少部分学生中确实存在这种实践态度的消极问题。激活学生实践态度的有效措施:一是实行科学分工,以明确责任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求小组成员在实践进程中科学分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以小组成员的现场调查照片体现分工情况,并作为考核依据;二是每个学生调查时关注的问题要有差异,体现出不同学生的观察视角,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三是每个学生分别从个人和小组的角度撰写调查总结,既反映出个人在实践中的收获,也对整个小组关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小组协作情况进行反思,为以后开展各类团队合作总结经验。这三个方面的情况必须反映在调查报告之中,供教师作为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依据,从而防止部分学生有“搭便车”的行为。
(四)实践考核的间接问题及其分解措施
“概论”课实践教学是2个学分,所以必须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而教师在学期总评成绩中给实践教学设定相应的比例,这是让学生重视中国梦主题实践并参与实践的重要措施。目前各高校都为实践教学设置了一定的分值,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学分比例来看,实践教学成绩可以达到总评成绩的40%,从而使学生普遍重视并参与实践活动。由于教师并未全程、全部参与学生小组的社会调查及成果汇报,所以,教师如何间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践参与情况和实践收获,便成为科学考核学生实践成绩的一个难题。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践情况,学生必须将小组分工、现场记录、个人关注问题、小组调查总结等情况详细地填写在调查报告上。教师根据调查报告的填写情况、成果展示情况综合评定每一个学生的成绩。学生实践成绩可以分解为两部分:其一为小组成绩,可以占实践成绩的50%,主要根据小组调查主题的价值、小组调查报告的整体情况、调查成果汇报和展览的情况进行评定;其二是个人成绩,也占实践成绩的50%,主要根据调查报告上反映的小组分工情况、现场记录、个人关注问题、小组总结情况等进行评定。这样的成绩考核方式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参与中国梦主题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总之,将中国梦主题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是当下“概论”课的教学任务,也是使“概论”课教学更加生活化、时代化,学生更加主体化、参与化的重要举措。各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一定能够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敏.文献语言、教学语言及其转化:《概论》教材引用文献语言风格分析[J].社科纵横,2011(5):154.
[2] 张春晖.“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4):77.
[3] 陈立平.将“中国梦”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J].前沿,2014(3):168.
[4] 格日乐图.“中国梦”主题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5):63.
[5] 宫建伟.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教育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4(1):118.
[6] 李永忠.思政课实践教学“整体规划”的探索与实践[J].社科纵横,2012(7):168.
[收稿日期]2016-03-03
[作者简介]黄红(1970-),女,四川宜宾人,宜宾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永忠(1971-),男,四川岳池人,成都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6)06-0048-05
Undertaking the Thematic Practice about China′s Dream in the Teaching ofAnIntroductionofMAOZedongThoughtandTheory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HUANG Hong1,LI Yongzhong2,LIU Min2
(1.CollegeofMarxism,YibinUniversity,Yibin644000,China;2.Educational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hengduMedicalCollege,Chengdu610500,China)
[Abstract]The Chinese Dream has become a main topic in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take various activities to implement the practice-based education. Yet, problems still exist including failure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y in the teaching, failure of confirmation of the disciplinary state of the practice-based teaching, to name a few. As a resul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scientifically design the practice-based teaching of the course by means of taking social survey as a main way of practice, designing theme of practice with focus on Chinese Dream, and arranging the practice according to theoretical teaching, which can gain better effects. Social survey, despite its various advantages, faces common problems in terms of teaching progress, subject-object relations, attitude to practice, and assessment of practice, which need further exploration.
[Key words]An Introdu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hinese Dream;practice-based teaching;social survey
*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以中国梦为主题构建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研究”(CSZ13004)之成果。
刘敏(1973-),女,四川岳池人,成都医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