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女亲家同校共读双双成为“常州好人”

2016-04-13江苏省溧阳市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研究室陈廷芳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溧阳市剪纸作品好人

□江苏省溧阳市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研究室 陈廷芳



儿女亲家同校共读双双成为“常州好人”

□江苏省溧阳市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研究室陈廷芳

在溧阳市老年大学2000多名学员中,一家几个人同校共读的大有人在,夫妻同班、母女共舞者有之,兄弟同为教师、姐妹一起学习者有之,儿女亲家同在老年大学学习的也有好几对。其中有一对儿女亲家,亲家公学国画、教剪纸,亲家母学保健、练声乐。虽然学习的专业各不相同,可两人却获得了相同的荣誉,都被评为“常州好人”。他们就是年届八旬的姜锡生和74岁的杭荷英。

孝老爱亲杭荷英

杭荷英以“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被评为“常州好人”。她孝敬婆婆20多年,小区居民评价她们:不是母女,胜似母女。

11年前,杭荷英的丈夫得了胃癌,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压在杭荷英身上。面对困难,杭荷英二话没说,义无反顾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挑就是几十年。为了更好地担起自己的责任,杭荷英在市老年大学报了三门课程。学保健,学营养与食疗,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年迈的婆婆与患病的丈夫;学声乐,是为了给自己减压,有空也可以在家里唱几句,让家人也开心一点。

2014年,杭荷英的婆婆以101岁的高龄离开人世,在她生命的最后20多年,都是儿媳杭荷英在陪伴她、服侍她。体弱多病的婆婆能成为百岁老人,好媳妇杭荷英功不可没。端茶倒水,询医问药,洗衣喂饭,陪老人聊天,逗老人开心,杭荷英细心周到,无怨无悔,老人家是笑口常开,逢人就夸媳妇好。从杭荷英身上,我们知道了“孝老爱亲”的真正含义。

助人为乐姜锡生

姜锡生是以“助人为乐”的先进事迹被评为“常州好人”的。八旬老人姜锡生年轻时就喜欢剪纸,退休以后,更有时间钻研剪纸技艺,并享受着剪纸带给自己的快乐。他利用自己的剪纸特长,为许多家庭送去欢乐和祝福,还义务为自己所在的社区编印“康乐报”、“健康长寿”宣传册。

姜锡生在老年大学有两个身份:既是国画班学员,又是剪纸研修班教师。他在国画班学画山水、花鸟、人物,不仅为了充实生活,还是为了丰富剪纸技艺,推陈出新,创作出新的作品。功夫不负有心人,姜锡生创作的剪纸作品《祖国万岁》《千歌万曲颂党恩》《人民教师光荣》等,先后在市里的一些重大活动中展出、获奖,有些作品还被多家报刊采用。更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3月,姜锡生创作的剪纸作品《祖国万岁》《共产党——各族人民心中的太阳》还登上了央视荧屏。

在剪纸班,姜锡生鼓励大家融入社会,利用剪纸技艺把快乐带给更多的人。在他的指导和带领下,剪纸班的第三课堂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家住朱箦镇余桥村的九旬学员储菊初,跟姜锡生学了剪纸手艺后,在村里办起了剪纸学习小组。2015年8月15日,余桥村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 70周年剪纸作品主题展,成为小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相关报道和照片还登上《常州日报》。现在,逢年过节、吉日良辰,送剪纸作品成了余桥村民的新时尚。

老年大学多一名学员,社会上就多一个文明家庭。“在学校里做好学员,在社会上做好市民”在老年大学蔚然成风。儿女亲家姜锡生、杭荷英,双双成为“常州好人”,就是学校师生良好精神风貌的最佳展示。

猜你喜欢

溧阳市剪纸作品好人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好人就在身边
“双减”,让生活更美好
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作品
季玉兰剪纸作品
溧阳市四方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溧阳市永和小学简介
西游新记
好人
为什么“好人”的另一半也会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