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地名源流考
2016-04-13彭雪开
彭雪开
(湖南工业大学 湘东历史文化研究所, 湖南 株洲 412008)
武冈地名源流考
彭雪开
(湖南工业大学湘东历史文化研究所, 湖南株洲412008)
摘要:西汉元帝三年(前174)置武冈县,县治今武冈市新东乡七里桥。历有武冈、都梁、武刚、武强、武攸、武冈州称谓。其历史文化深厚,皆有源流可考。三国吴之后,县名数改,区划数更,县域随改,县治随区划而迁。北宋初复名武冈,县治迁入今址,成古城不易。
关键词:武冈, 都梁; 武刚, 武强; 武攸; 地名源流考释
《水经注·资水》谓武冈:“县左右二冈对峙,重阻齐秀,间可二里,旧传后汉伐五溪蛮,蛮保此冈,故曰武冈。”《元和郡县图志·武冈县》:“吴宝鼎元年改为武冈县,因武冈为名。”《大明一统志》载:东汉伐五溪蛮,与民同保此山,故又名同保山。
武冈地望,具指何处?《清史稿·地理》:“武冈州,府西南二百八十里,西北有武冈山,是州以名。”《读史方舆纪要》:“(武)冈接武陵郡界,因名。”清道光《宝庆府志·沿革》:“今武冈西二十里有都梁山,北五里有同保山,即武冈山。”今考武冈山位于武冈市城北2.5公里新东乡。山不高,呈圆锥状,有小熔岩。[1](P214)海拔495米。由此观之,武冈山地望,皆从《水经注》。武冈县得名,源于武冈山。
武冈,得名于何时?依《水经注》之载,得名约在后汉伐五溪蛮时,这值得商榷。一是地下出土文物确证,武冈行政区划得名在西汉,并非后汉(东汉)。1958年长沙县出土一汉墓,其中发现“武冈长印”,为边长2.2厘米正方形官印。经专家考订,此印为汉文、景时期(前179~前143)之物。1981年《湖南省志》载:“长沙近郊出土有西汉‘武冈长印’石印一枚。汉大县称‘令’,小县称‘长’。”长沙马王堆出土文物中,亦有“武冈长印”。这就确证武冈置县,至少在西汉初。共和国《武冈县志·大事记》亦认同此说。[2](P3)2015年《湖南省行政区划大典·武冈市》明载:“汉文帝元年(前179),置武冈县,属长沙郡。”[3](P517)
二是《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水经注·沅水》等典籍载:今湖南湘西、怀化及邵阳部分地域,皆为五溪蛮(武陵蛮)所据。后汉对“五溪蛮”,累有征伐,均以失败告终。[4](P563-564)《水经注·资水》谓“旧传后汉伐五溪蛮”,何人所为,难以稽考。不过,《后汉书·孝桓帝》载:元嘉元年“秋七月,武陵蛮反”。明嘉靖《武冈州志》载: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15),武陵(今常德)人詹山,率五溪蛮约4000人,攻陷都梁县城(今武冈头堂乡七里村余家岭),擒县令,朝廷急派大将窦应明,率军讨伐,并于今武冈城区渠水北岸距老县城5里处筑新城,防御义军,詹山率“五溪蛮”退守都梁山,后名“新城”处为武冈山。这次朝廷征伐“五溪蛮”,确有其事。但言武冈山得名于此时,应是沿袭《水经注》“旧传”之说,难以确信。
武冈,因战事得名。武,在甲骨文中,有从止从戈之状。于省吾《释武》:“武从戈,从止,本义为征伐示威。”《玉篇·止部》:“武,力也。”《孙子·行军》:“故今之以文,齐之以武。”古今文中,有多种释义,其本义则指军事、武力。冈,《书·殷征》:“火炎崐冈,玉石俱焚。”《诗·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释名·释山》:“山脊曰冈。”古今文中有多种释义,其本义指小山、山梁。武冈释义,与《水经注·资水》释义甚合,故武冈为兵争之地,可以定论。
武冈得名,始于何时?实难稽考。然而,也非无迹可寻。得名于战国中晚期,楚拓南疆之际,实有可能。一是得名于秦蜀郡守张若伐楚时,可能性不大。据《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载:楚顷襄王十九年(前280),白起攻取赵国光狼城(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后,挥师南下攻楚,取楚北境邓城(今湖北襄樊西北),楚被迫割上庸(今湖北竹溪县东南)及汉水之北与秦,秦赦罪人徙南阳,控制占领区。楚顷襄王二十年(前279)至二十一年(前278),秦兵分两路强攻楚。公元前278年,一路由白起率军攻楚之郢都及周边地区,《史记·楚世家》:“楚襄王兵散,遂不复战,东北保于陈城。”[5](P1417)秦白起取郢置南郡。
公元前279年,另一路由张若率水陆军东下,攻占楚巫郡(治今重庆市巫县治)及江南之地黔中郡(治今湖南沅陵县城西二十里)。在楚春申君黄歇调停下,秦楚暂时结盟休战。公元前276年,楚顷襄王集东部兵力(东越兵)10万,向西攻取秦占领的沿江(长江)15座城池,重划为郡县,抗击强秦。杨宽《战国史》认为:“江旁十五邑,是指巴东一带临江一带。”[6](P403-404)魏昌《楚国史》亦认同[7](P278),与《史记·楚世家》记载甚合。由此可见秦攻楚郢置南郡,攻楚巫郡、黔中郡,置秦巫中郡及黔中郡,战事主要涉及楚境江汉腹地及楚境沿长江两岸。其时,武冈一带未发生大的战事。历代武冈县志,亦有同载。
二是武冈得名秦伐楚置黔中郡或洞庭郡后,亦乏依据。《华阳国志·蜀志》记:秦武王三年(前308),秦“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舩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8](P128)。《后汉书·南蛮传》:“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2003年湖南龙山县《里耶秦简》中有“洞庭郡、苍梧郡”记载。秦袭楚制。秦取楚洞庭郡、苍梧郡时,于秦始皇二十五年置洞庭郡、苍梧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因秦置两郡后,楚人多叛之。秦分黔中郡地及“湘川”(今湘江流域)地域置长沙郡,从此洞庭郡消失。《史记·楚世家》载:楚王负刍五年(前223),“秦将王剪、蒙武遂破楚国,虏楚王负刍,灭楚名为郡云”。孙检曰:“秦虏楚王负刍,灭去楚名,以楚地为三郡。”[5](P1419)即秦于楚地置苍梧郡,黔中郡、长沙郡。出土地下文物证实,秦“以楚地为三郡”时,今武冈一带并无战事。
1974年,广西桂林平乐县银山岭墓地[1]4号墓,出土铜戈一件,内正面横刻“江”“鱼”二字。据专家考证:“江”指古江州,即今重庆市渝中区;“鱼”指古巴国鱼复,为古庸国县邑,即今重庆市奉节县治处。两字均为张若伐楚之后所刻。字为秦篆,属战国晚期秦戈。共和国《武冈县志·文物古迹》载:县境内无秦墓发现,仅一处“云山古迹”石刻(在今武冈市南5公里)。这也佐证,秦代武冈一带无大的战事。武冈得名于此时,亦乏依据。
三是武冈作为军事政区地名,得名约在战国中晚之交。其一,武冈地域历属楚地。《明一统志》:“武冈州,春秋战国皆为楚巫黔中地。秦为长沙郡。汉为都梁、夫夷二县地,属零陵郡。”清康熙《武冈州志·地理志》:“武冈本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为楚黔巫中地。”共和国《邵阳县志》《城步县志》《新宁县志》《绥宁县志》皆言与武冈市相邻,春秋战国时属楚巫黔中地。其二,《国语·郑语》:“楚蚡蝐(前757~前741)于是乎始启濮。”《史记·楚世家》记:楚武王三十七年(前704)“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濮地,其时也包括今湖南常德及湘西北部分地域。据湖南地下文物考古发掘证实,商周至春秋中期,广泛分布着越族。春秋中期以后,楚文化才逐渐取代了越文化。春秋中晚期,今益阳、湘乡、株洲等地,出现了越、楚器物交混随葬现象。[9][10][11]《淮南子·兵略训》:楚国“南卷沅湘,北绕颖泗,西包巴蜀……”。《史记·秦本纪》:“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约在楚宣王八年(前362),楚乘秦魏大战,择机略巴蜀汉中,旋以枳东(今重庆市涪陵一带)长江河谷置巫郡,治今巫县;以长江之南盐泉区,置黔中郡,郡治今湖南沅陵县城西二十里。[8](P13)秦初沿袭楚制,亦有以上四郡。其三,吴起变法时,武冈得名,极有可能。春秋中晚期至战国中晚期,楚国已全面掌控今湖南全境。战国中晚之交,其时一支楚军,溯沅水、资水、湘水而入今武冈市境,与世居此地的“五溪蛮”,发生激烈争战。其时“五溪蛮” 应包括三苗人后裔,苗、徭及古越人后裔侗、僚等少数民族。他们世居此地,遭楚军攻占,惨烈血战,保此蛮冈。 “五溪蛮”败退后,此地被楚人占领,后置城邑成大聚落,命名为“武冈”,意为用武力攻取的山冈。至《水经注·资水》中,才释其义,被后人传颂。
四是武冈境内地下文物发掘,亦佐证武冈得名于战国时期。共和国《武冈县志·文物存留》记载:境内1993年有库存战国文物共8件,其中铜剑、铜戈、铜矛占4件,其余为农具铜铲1件,乐器铜铃3件。铜铃,可能是楚人随军敬神的礼器,常作祭祀用。有关史料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武冈山附近,发现不少战国时兵器,有刃剑、戟、矛、镞等。这可能是楚人与“五溪蛮”争战此地的遗存。秦大举攻楚,发生在公元前280年至公元前276年之间,然而,前文已述,属楚巫、黔中郡的武冈境域并无大的战争,也无秦争战此地的地下文物出土。这表明,秦楚在此境内未发生激烈冲突。据《史记·吴起列传》载,“南平百越,北并陈、蔡”时,今湖南才有较多楚文物出土,且多武器。由此推断,武冈得名,当在楚“南平百越”之时,即楚悼王“吴起变法”( 前382~前381)之时。自此后,成为著名的地域地名。楚国于此是否设县,无考,但置军邑无疑。秦代于此是否设县,亦无考。至西汉汉文帝元年(前179),始置武冈县。县治今武冈市新东乡七里桥一带。
都梁。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封长沙王子刘遂为都梁国敬侯,侯治仍驻七里桥。《汉书·地理志》载: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零陵郡,辖10县,其中有 “都梁”侯国、都梁县之载。[12](P1280)武帝元鼎六年(前111)置都梁县,当以侯国名名之。
都梁,何以为名?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都梁县西有小山,山上水极清浅,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芳风藻谷。俗谓兰为都梁,即以县为名也。”在古今文中,都,多指城邑之意;梁,多指堤坝之意。显然这里的都梁,是药草名。何谓都梁?春秋战国之交《夏小正》有:“蓄兰。为沐浴也。”都梁亦名泽兰,始载于战国至西汉时《神农本草经》:“泽兰,一名虎兰,一名龙枣。味苦,微温,无毒。”可治乳妇恶病。《本草纲目》:泽兰“为妇人要药”。因生于诸大泽旁,故名泽兰。但《经》中无载“都梁”之名。可见,俗称都梁(泽兰)之药草,得名当在秦汉之交。
秦汉之交,武冈地域已被楚人、汉人占据。世居当地的“五溪蛮”苗、徭、侗等少数民族,多退守都梁山一带。因山上悉生泽兰,故俗称“都梁”。《武冈州乡土志》:“道(光)、咸(丰)以后,吏治废驰,水火、盗贼、兵戈、饥馑、痢疾辄岁不止。”清晚期尚且如此,远在秦汉时,这一带应是人烟稀少,荒凉贫苦之地。《元和郡县志》:“武冈西二十里有都梁山,北五里有同保山,即武冈山。”秦汉时,因食物匮乏,缺衣少药,人口渐少,为繁育族群人口,反抗楚人,妇女生病时,多采“都梁”治病,遂成远近名山。西汉初始封都梁侯时,即以此山名之。
都梁侯之封是在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的。元朔五年(前124),长沙定王子刘遂,被封为都梁侯。至西汉元鼎六年(前111),以武冈县地域置都梁县,侯国与县邑,同治于侯城。西汉初始元年(8),历132年侯国除,仍存都梁县。直至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又复名武冈县,治今市城区;晋太康元年(280)分武冈县东北境,置建兴县。其时都梁县,治今隆回县桃洪镇;建兴县,治今洞口县高沙镇文丰村附近。
武刚。“东晋改武冈县为武刚县”。[13](P1480)刚,古文中有坚强之意。在甲骨文中,字形象人持刀断网之状,为音形字。《易·说卦》:“兑,其于地也,为刚卤。”《书·皋陶谟》:“刚而塞。”《说文》:“刚,强也,断也。”在古今文中有多种释义,其本义指刚强,今谓之强劲有力。武刚,意为武力刚强。
武刚,何以得名?应与东晋奠基者王导为政密切相关。《晋书》载:西晋末有“八王之乱”,之后天下纷争。王导与琅邪王司马睿友好,便倾心支持。永嘉元年(307)九月,司马睿都督扬州军事,听从司马王导建议,移镇建邺(后改建康,今江苏南京市)。永嘉末(312),王导官至宁远将军,拒绝朝廷征召。次年(313)时任丞相的司马睿改封晋王。东晋建兴五年(317)十二月,晋愍帝被弑死,司马睿在建康即帝位,改年号曰建武,旋改为太兴(318)。王导因功封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之后,王导执宰相之位,协助元帝司马睿,建立江南政权。太宁元年(323),又奉命平定王敦叛乱。同年(323)十一月,因王敦之乱,元帝忧愤而死。[14](P91-100)太子司马绍继位。王导因功封太保,领司徒。咸和元年(326)后,王导又助成帝司马衍,击败石勒,平定苏峻之乱。咸康五年(339),王导逝世,享年64岁,谥文献公。王导配曹氏,生6子,其四子为王协,《晋书·列传第三十五·王协》:“协字敬祖,元帝抚军参军,袭爵武冈侯,早卒,无子,以弟劭子谧为嗣。”[14](P1157-1163)因王导生前曾封武冈侯,后均以武功文治而功成,故其子王协在元帝建武元年(317),因袭武冈侯不久,王导改武冈为武刚县。一是避其父封爵之讳,二是以企望儿子王协,武运昌国。
梁简帝太宝元年(502),因避梁简文帝萧纲之讳,又改武刚为武强县,治今武冈市新东乡七里桥,属邵陵郡。辖境约当今武冈、洞口、城步等县地。[1](P209)
武强。强,古今文中多有刚强之意。银雀山《孙子兵法·客主人分》:“甲坚兵利不得以为强。”《韩非子·安危》:“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字汇·弓部》:“强,壮也。”武强,意为武力刚强。《梁书·卷四·简文帝》云:“太宗简文皇帝讳纲,字世缵。”“太宗幼而敏睿,识悟过人……篇章辞赋,操笔立成。”史书记载:他用兵能拓地千里,好文学,善纳士,“实有人君之懿”。但他生逢乱世,好“梦符”“善言玄理”,在位仅两年,终被侯景部下王伟、彭儁所害。
避讳,始于周,行于秦,汉以后继之,盛于隋唐,密于两宋,明代后前驰后紧,清代日趋严酷,民国才废此恶行。南北朝宋时,避讳仍盛行。据地名学学者华林甫教授对《宋书·州郡志》研究,郡县改名最多者为避讳地名,共7郡、县,其中郡3县4。[15](P110)因避梁简文帝萧纲之讳,改武刚为武强县,有依据。
南朝陈,建兴县并入都梁县,都梁县及武强县,仍属邵陵郡。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并夫夷、武冈、都梁三县入邵阳县,县治邵陵故址,属长沙郡。[16](P37)
武攸。武攸得名,当与南朝梁萧铣割据长江中游有关。《湖南古今地名辞典·武冈县》:“武攸县,《隋书》载,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罗川令萧铣据巴陵立梁国。萧铣析邵阳县置武攸县,属长沙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更名为武冈县。”共和国《武冈县志·大事记》载:“隋文帝开皇三年(583),都梁、建兴二县并入邵阳县,大业间置武攸县。”事实上,《隋书·地理志》载:“长沙郡,统长沙、衡山、益阳、邵阳四县。”其注曰:邵阳“旧置邵陵郡。平陈,郡废,并扶夷、都梁二县入焉” 。可见隋平陈(589),都梁(武冈)县已并入邵阳县。
建州。《隋书·卷四·炀帝下》载:隋大业十三年(617)“丙申,罗令萧铣以县反,鄱阳人董景珍以郡反,迎铣于罗县,号为梁王,攻陷旁郡”。萧铣称梁王后,割据今邵阳一带。次年称帝,迁都江陵,割据长江中游,有兵40万。《新唐书·列传第十二·萧铣》记:武德三年(620)镇守长沙的大司马董景珍之弟欲作乱,事泄被诛。景珍惧而欲降唐高祖,铣遣张绣攻景珍,景珍溃败,被部将所杀。铣因忌张绣骄功,杀之。于是大臣旧将皆疑惧,后多叛铣。唐武德四年(621),高祖遣大将李靖,率巴蜀之兵顺江而下,庐江王瑗由,黔州刺史田世康,皆合兵攻铣。铣统辖地将领皆遇唐兵献城而降。为挽败势,铣于今邵阳置建州。约在此时,萧铣分邵阳县置武攸县,复建兴县,有充分依据。建州辖武攸、邵陵、建兴三县。
建,《说文》:“建,立朝律也。”萧铣置建州,当以此意,以图东山再起。攸,在甲骨文中,字形如数条溪河曲行远逝之状,当为河流专名。湖南攸县,即以攸溪(攸水)而得县名。《说文》:“攸,行水也。”段玉裁注:“当作‘行水攸攸也。’”攸,古文通悠,有悠远绵长之意。武攸,意为武运长久悠远。当指以武立国之意。
事实上,萧铣置武攸县当年降唐,被唐高祖“诏斩”。《旧唐书·地理志》:“邵州,隋长沙郡之邵阳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南梁州,领邵陵、建兴、武冈三县。七年,省建兴入武冈,省邵陵并邵阳。”[17](P111)这也明证,隋平陈后已撤邵陵郡,萧铣是分邵阳县置武攸县。高祖“平萧铣”后,改建州置南梁州,改邵阳为邵陵县,该《志》又记武冈“武德四年,分邵阳复置”。《新唐书·地理志五》亦有同载。北宋崇宁五年(1106)武冈县为武冈军,迁治于今市城区。
由上所述,汉文帝三年(前174)置武冈县,至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封长沙定王子刘遂为都梁侯国,县治、侯治在今武冈市新东乡七里桥。至西汉元鼎六年(前111),以武冈地域置都梁县,侯国与县邑,同治于侯城。西汉初始元年( 8 ),历132年侯国除,仍存都梁县。直至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又复名武冈县,治今市城区,属昭陵郡。晋太康元年(280)分武冈县东北境,置建兴县。都梁县,治今隆回县桃洪镇;建兴县,治今洞口县高沙镇文丰村附近。
此后,武冈改称武刚、武强、武攸。唐武德四年(621)又复武冈县。皆以“武”字当头,足见武冈地望古久悠远。其历朝改名,皆有主因,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可不察。隋唐之后,区划数改,县域亦更,县治随迁,归属随区划而定。北宋初县治迁入今址,逐成千年古城不易。[2](P47-48)
参考文献:
[1]裴淮昌主编.湖南古今地名辞典[K].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
[2]武冈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冈县志[Z].北京:中华书局,1997.
[3]湖南省民政厅.湖南行政区划大典[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15.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
[6]杨宽.战国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魏昌.楚国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8](东晋)常璩著,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9]潘茂辉,曹伟.湖南春秋晚期越楚墓葬辨说[EB/OL]. http://www.yywhyc.net.
[10]益阳市文物管理处.湖南桃江腰子仑春秋墓[J].考古学报,2003,(4):511-544.
[11]曹敬庄主编.株洲文物名胜志[M].北京:中华文史出版社,1991.
[12](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湖南省[K].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5]华林甫.中国地名学源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16]邵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邵阳县志·沿革[Z].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17](后晋)刘昫等编纂.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Research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lace Name of Wugang
PENG Xue-kai
(Xiangdong History and 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412008, China)
Abstract:In the third year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174 B.C.), Wugang County was set up, with its government located in Qiliqiao, belonging to the Town of Xindong, Wugang City today. Wugang County was once named Wugang(武冈), Douliang, Wugang(武刚), Wuqiang, Wuyou and Wugang Prefecture. Its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origins can still be traced today. After Wu Kingdom, the county government moved several times, as the name and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s well as the county area were changed. The name Wugang (武冈)was reus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the county government transferred to the present address. Wugang has experienced a lot before it becomes an ancient city today.
Key words:Wugang(武冈); Douliang, Wugang(武刚); Wuqiang; Wuyou; research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place names
收稿日期:2016-02-20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12WTB39)
作者简介:彭雪开(1953—),男,湖南攸县人,湖南工业大学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K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12(2016)03—00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