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敦煌变文错综修辞探析

2016-04-13谯云云

关键词:行行变文敦煌

许 松, 谯云云

(陕西理工大学 文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敦煌变文错综修辞探析

许 松, 谯云云

(陕西理工大学 文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敦煌变文中频繁地使用了错综修辞,最常见的是上下句之间的错综,比较特殊的有四句组成的错综和当句之内两个词语的错综。错综修辞往往和对偶修辞结合到一起形成“错综对”,实现了两种修辞手法的结合,提升了变文的文学艺术价值,也体现了变文作者不为世知的深密匠心。

敦煌变文; 错综; 修辞

“错综”指故意使用参差的语句,使前后语序发生变化,语势变得矫健多姿。它将本来可以整齐对称的语言形式故意变为参差错落,适当地使用“错综”修辞手法可以避免平直单调,使句子富于变化新鲜之感。从传统典籍与敦煌变文使用错综修辞的对比分析,可以清楚地窥见敦煌文学“通俗平易”表面下的“雕琢其章”(《文心雕龙·情采》)。

《周礼·大宗伯》有“往后不与,则摄而荐豆笾彻”之句,“豆”是祭祀时装肉食的木器,“笾”是祭祀盛果脯的竹器,“彻”者,撤除也,俞樾解释说:“荐豆笾彻者,荐豆彻笾也。于豆言荐,于笾言彻,互辞耳。不曰‘荐豆彻笾’,而曰‘荐豆笾彻’,亦故为错综以成文也。贾疏曰:‘凡祭祀皆先荐后彻,故退彻文在下’,此不得其解而为之辞”。[1]8《淮南子·主术训》:“夫疾风而波兴,木茂而鸟集”,波兴、木茂、鸟集都是名词加动词的主谓词组,而唯有“疾风”是形容词加名词的偏正词组,显得与其它三个词语格格不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它的读解,若径直改为“风疾而波兴”则显得多此一举了,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云“上言疾风,下言木茂,亦错综其词。《意林》引此,作‘风疾而波兴’,由不知古人文法之变而以意改之”。[1]9这种错综手法的使用在古籍中为数不尠,《诗经·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山崔嵬”,“习习谷风”是“形容词+名词”结构,而“维山崔嵬”是“名词+形容词”结构,形成了错综。战国楚屈原《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吉日”本应对偶“良辰”,“辰良”一词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宋洪兴祖《楚辞补注》释此句遣词之妙云:“吉日兮辰良,盖相错成文,则语势矫健。”[2]55唐韩愈《柳州罗池庙碑》:“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北宋著名的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艺文一》中记载了他对此句本原的考证:

韩退之集中《罗池神碑铭》有“春与猿吟兮秋与鹤飞”,今验石刻,乃“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古人多用此格,如《楚词》:“吉日兮辰良”,又“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盖欲相错成文,则语势矫健耳。杜子美诗:“红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此亦语反而意全。韩退之《雪诗》:“舞镜鸾窥沼,行天马度桥”。亦效此体,然稍牵强,不若前人之语浑成也。[3]150

沈括核查了原来的碑刻,才知道不该是大家都认为的“秋与鹤飞”,而应是“秋鹤与飞”,这是讲求“于词必己出”[4]542追求创新的韩愈匠心密运的产物。上句“春与猿吟”是“名词-连词-名词-动词”的结构,下句“秋鹤与飞”则将两个名词放到了一起,后置了连词,成为了“名词-名词-连词-动词”的尖新警人的句式,使原本老成不变之句有了灵活矫健的新意,且没有影响到读者的理解,正可谓“新而不滞”。

敦煌变文中多处使用了错综修辞。通常的情况下,是在两句之间使用,如《目连缘起》:“慈母前生修善,将为死后生天。今且堕在阿鼻,此事有何所以?”[5]1012“所以”即“原因”,譬如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6]2492“察其所以”即查其原因。“慈母前生修善”句,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录作“慈母生前修善”,[7]702核对原卷伯2193,实作“慈母前生修善”,[8]298故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卷六《目连缘起》改正了《敦煌变文集》的讹误。[5]1018王重民等《敦煌变文集》“慈母生前修善,将为死后生天”将“前生”录为“生前”,当是因为后句有“死后”,为求对仗之精切而倒“前生”为“生前”,“生前”与“死后”虽然对仗工稳,却忽略了古诗文早有“错综其词”的手法,不必处处追求“抽黄对白”。而且,《目连缘起》原文有“汝母在生之日,都无一片善心,终朝杀害生灵,每日欺凌三宝,自作自受,非天与人”也可证明“生前”之意,不须如《敦煌变文集》般径直倒置其顺序,将“前生”校勘为“生前”,因为这只是变文作者在通俗易懂的文本中暗藏的一处错综手法而已。

《伍子胥变文》有“狐兔怕而争奔,龙蛇惊而竞窜”[5]11之文,《敦煌变文校注》说:“‘龙蛇惊’,原作‘惊龙蛇’,此径乙转,以与上句中‘狐兔怕’相对”,[5]52然而查对斯328原卷,却正作“惊龙蛇”,[9]126“惊龙蛇”改为“龙蛇惊”虽然和前文之“狐兔怕”形成工对,但这种改动显然和原文不符。原文故意用错综手法求变,以产生出人意表的矫健灵动,而我们却硬要让人家再回到工整的对仗上去,用心虽好,恐非作者原意。

以上是作为普通形态存在的两句之间的错综,还有四句之间的错综和当句之内的错综。四句之间的错综以《伍子胥变文》“飞腾千里,恰似鱼鳞;万卒行行,犹如雁翅”为代表。[5]11《敦煌变文校注》认为“犹如雁翅”应远接“飞腾千里”,“恰似鱼鳞”正宜修饰“万卒行行”,又认为“万卒行行”应乙正为“行行万卒”以与“飞腾千里”相对仗。究其实质,“飞腾千里,恰似鱼鳞;万卒行行,犹如雁翅”当为“飞腾千里,犹如雁翅;行行万卒,恰似鱼鳞”之错综。[5]51这四个小分句之间,实际上包涵了两处错综,一是句子次序的变化(“恰似鱼鳞”“犹如雁翅”),二是句中词语位置的变动(“万卒行行”),真当慨然赞叹变文作者的苦心孤诣,迥臻幽渺!当句之内的错综如《伍子胥变文》中“弩发雷奔,抽刀剑吼”[5]11,这当为“弩发雷奔,刀抽剑吼”之错综。文中“抽刀剑吼”出现不仅一次,后又有“须臾锋剑交横,抽刀剑吼,枪沾污血,箭下獐狂”,可见并不是误抄。我们通常将一个单句里本身含有对仗的现象叫做当句对,严羽《沧浪诗话·诗体》:

又曰当句有对。如少陵“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李嘉佑“孤云独鸟川光暮,万井千山一气秋”是也。前辈于文亦多此体,如王勃“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乃就句对也。[10]692

杨慎《升庵诗话》卷七“律诗当句对”条云:

王维诗:“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严维诗:“木奴花映桐庐县,青雀舟随白鹭涛。”谓之当句对。[11]766

“弩发雷奔,抽刀剑吼”这两个单句各自是一个当句对,“弩发”“雷奔”相对仗,“刀抽”“剑吼”相对仗,这种四个字组成的当句对,因为一三字词性一样,二四字词性亦一致,我们今用“甲乙甲乙”来表示规范的当句对,而“抽刀剑吼”则成了拗折扭曲的“甲乙乙甲”句式。很明显,此句跟“飞腾千里,恰似鱼鳞;万卒行行,犹如雁翅”都是错综修辞手法的产物,是变文作者制造的“思维换挡”,虽无意义上的裨益,却使文章有艺术层次的提升。

错综手法和对偶手法结合到一起便成了“错综对”,亦称“蹉对”。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云:

古人文章,自应律度,未以音韵为主。自沈约增崇韵学,其论文则曰:“欲使宫羽相变,低昂殊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自后浮巧之语,体制渐多,如傍犯、蹉对、假对、双声、叠韵之类。……如《九歌》:“蕙殽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当曰“蒸蕙殽”,对“奠桂酒”,今倒用之,谓之蹉对。[3]161

“错综对”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把本来可以对仗的句子中的某个字词变换位置造成不对仗的效果。这种错综手法的使用在诗歌中也是常常出现的,如李商隐讽刺隋炀帝荒淫奢侈生活的《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12]6211

本诗颈联“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鸦”属于鸟兽虫鱼门,应该在对应的位置对上同属鸟兽虫鱼门的“萤”,亦即“于今腐草无火萤,终古垂杨有暮鸦”。但是为了迁就“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的格律而调动了字的位置,形成了错综对。

敦煌《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叫譀似雷惊振动,怒目得电光辉霍”便是使用了错综对,下句既是“电光”偏正短语,上句应为“惊雷”以相对称,然而作者错综其词而为“雷惊”。本篇变文后文尚有“牙如剑树,口似血盆,声如雷鸣,眼如掣电”[5]1031之句,下句“掣电”是形容词加名词,上句本应对以“鸣雷”却使用了“雷鸣”。变文中的错综对可以找出不少的例子:

①降魔杵上火光生,智慧刀边起霜雪。——《降魔变文》

本为:“降魔杵上火光生,智慧刀边霜雪起”或者“降魔杵上生火光,智慧刀边起霜雪”。

②或白如玉,或似黄金。——《茶酒论》

本为:“或白如玉,或黄似金”或者“或如白玉,或似黄金”。

③衙官坐泣刀剺面,九姓行哀截耳珰。——《王昭君变文》

本为:衙官坐泣刀剺面,九姓行哀耳截珰。

④秋冬石窟隐,春夏在人间。——《燕子赋》(二)

本为:“秋冬隐石窟,春夏在人间”。

⑤山南朱桂,不变四时;岭北寒梅,一枝独秀。——《破魔变》

本为:“山南朱桂,不变四时;岭北寒梅,独秀一枝”,或者“山南朱桂,四时不变;岭北寒梅,一枝独秀”。

⑥石壁侵天万丈,入地藤竹纵横。——《伍子胥变文》

本为:“石壁侵天万丈,藤竹入地纵横”,或者“侵天石壁万丈,入地藤竹纵横”。

⑦天堂启户,地狱门开。——《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本为:“天堂启户,地狱开门”,或者“天堂户启,地狱门开”。

⑧演微言爱河息浪,谈般若烦恼山摧。——《降魔变文》

本为:“演微言爱河息浪,谈般若烦恼摧山”,或者“演微言爱河浪息,谈般若烦恼山摧”。

⑨三边息浪,四塞尘清。——《降魔变文》

本为:“三边息浪,四塞清尘”,或者“三边浪息,四塞尘清”。

虽然变文的作者们才华如春泉,文思似雪洒,却不能将变文写为案头赏鉴的美文,变文的基本要求只能是通俗生动,平易流畅。但这并不妨碍作者在这通俗易懂的外衣下,悄然施展错综等不被人们注意的修辞手法来驰骋才华,如同在敝衣缊袍下暗藏金丝带、黼黻衣的琳琅华光。

[1]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沈括,撰,胡道静,校注.新校正梦溪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1957.

[4]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黄征,张涌泉.敦煌变文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

[7]王重民,向达.敦煌变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8]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文献(8)[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9]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英藏敦煌文献(第一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10]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2]彭定求.全唐诗(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

[责任编辑:王建科 责任校对:王建科 陈 曦]

2015-12-11

2016-06-02

许松(1982-),男,土家族,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历史学博士,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敦煌文学文献、《尚书》学文献、六朝隋唐文学。谯云云(1992-),女,汉族,陕西紫阳人,现为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2013级学生。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ZW020);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3XZS005);2014年度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2014L06)

H141

A

1673-2936(2016)04-0037-03

猜你喜欢

行行变文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Comparative study of high temperature anti-oxidation property of sputtering deposited stoichiometric and Si-rich SiC films
医者颂
Continuous compositional spread investigation of SiC-based thin films prepared by MW-ECR plasma enhanced magnetron co-sputtering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行行重行行
《王昭君变文》与唐咸安公主关系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