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悲观主义

2016-04-13

同学少年 2016年6期
关键词:悲观主义叔本华尼采

悲观主义

悲观主义是一种与乐观主义相对立的消极的人生观。它认为恶是统治世界的决定力量,人生注定遭受灾难和苦恼,善和正义毫无意义,道德的价值只在于戕灭欲望。悲观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叔本华和尼采。

叔本华认为,因为人有意志,所以就会有欲求和渴望,而欲望只会带来痛苦。因为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是痛苦的;实现欲望的过程,会遇到无数麻烦和困难,也是痛苦的;最后就算欲望实现了,也只是暂时摆脱痛苦,随之而来的就是无聊和空虚。何况,人并不只有一个欲望,旧的欲望刚刚实现,新的欲望又产生了,因而,“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而想要逃离这一切,只能把自己的意志高高挂起,不让它接触任何东西,内心对一切事物保持最大的冷漠,不再存有任何愿望。

尼采接过了叔本华的旗帜,但对悲观主义进行了革新。在尼采看来,世界本身就是一场悲剧,但这悲中却有着壮的意蕴——人生固然是一场悲剧,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把这场剧淋漓尽致地进行演绎。而这也是尼采的悲观主义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最大的不同之处。尼采还提出他的“超人哲学”。“超人”不是具体的人,是一个虚幻的形象,是人生理想的象征。尼采对现代人、现代生活感到很失望,他梦想改善人,造就新的人,即“超人”。“超人”具有大地、海洋、闪电那样的气势和风格。“超人”没有现实的存在,它是人的自我超越,是未来人的理想形象,给现实的人生提出了价值目标。

猜你喜欢

悲观主义叔本华尼采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技术与社会:悲观主义与进步
约瑟夫·康拉德的悲观主义思想渊源
叔本华:正直还是伪善
人为什么会无聊
一个作为音乐家的尼采——尼采音乐思想探析
“毒舌男”叔本华
尼采对修辞学的贡献
尼采的语言本体论预设
乐观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