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支点
2016-04-13刘芳芳
文/ 刘芳芳
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支点
文/ 刘芳芳
奈斯比特说过:“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生创新的支点在于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诱发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前提
教学实践证明,巧设激趣情境,强化学习动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其创新意识。导语是一节课的起点,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触发点”。精彩的课堂导语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设导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尽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营造和谐氛围,是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重要保证
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生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促使学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发展创造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始终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创新能力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注重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
教学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究、创新。如在教学jeep与car两个单词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彩色图片,然后思考它们的差异,让学生大胆地设想,最后强调、提醒学生:car是通用名词,jeep是个体名词,car是上位,jeep是下位,car包含jeep。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也使他们思维的独创能力得到延伸。
鼓励质疑,是点燃学生创新火花的有效方法
质疑是创造的种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激发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想问、敢问、会问。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以便多角度探索求异,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发散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挥合作优势,是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得力措施
合作研讨,即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间的协作与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评价能力及创新素质的提高。课堂上以小组成员合作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奖励为依据,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反馈、倾听、激励,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强大动力
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培养其学习兴趣,为其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空。如讲授“Save our environment”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影视片段以及一些常见的公共标识,然后征求学生的看法。紧接着我又让学生先阅读课文,以小组形式讨论这些公共标识,再让学生自己画一些公共标识,请其他同学猜一猜含义。学生积极思考,交流讨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畅所欲言,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时代赋予每个教师的重任,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世纪人才的需要。小学英语是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广阔舞台。只要我们转变教学观念,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支点,并以科学的方法加以训练,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用人才。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新城南湖中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