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的基层党建创新发展

2016-04-13

山东工会论坛 2016年5期
关键词:党员基层信息

郭 玮

(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党校,上海 201620)

大数据时代下的基层党建创新发展

郭 玮

(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党校,上海 201620)

大数据党建是一项有序、动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数据理念、人才储备、系统研发及管理制度等方面顶层设计。运用大数据助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应牢固大数据理念,实现党建转型发展;加大数据开放力度,提供应用基础平台;加强数据信息采集,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完善配套实施细则,不断规范建设标准。

大数据;基层党建;创新发展

大数据对生活的显性影响越来越明显,重视大数据建设、规范大数据环境是当前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课题。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运用大数据提高公共服务管理水平,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客观要求。

一、大数据的基本理念

(一)大数据的科学内涵

区别于传统数据,大数据(big data)又称巨量数据,指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麦肯锡,麦肯锡认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1]从战略意义上看,大数据的内涵更在于处理这些大规模数据的思维、工具及手段等能力。

(二)大数据的基本特征

IBM最早将大数据特征归为4V:数据体量巨大(Volume),数据类型多样(Variety),数据价值大(Value),数据处理速度快(Velocity)。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的核心功能即预测,由此引发处理信息的思维转变。其特征为:第一,数据体量巨大。大型数据集,一般在10TB规模左右,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多企业用户把多个数据集放在一起,已经形成了PB级的数据量。百度资料表明,其新首页导航每天需要提供的数据超过1.5PB(1PB=1024TB),这些数据如果打印出来将超过5千亿张A4纸。有资料证实,到目前为止,人类生产的所有印刷材料的数据量仅为200PB。[2]第二,数据类别大和类型多样。数据来自多种数据源,数据种类和格式日渐丰富,已冲破了以前所限定的结构化数据范畴,囊括了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现在的数据类型不仅是文本形式,更多的是图片、视频、音频、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类型的数据,个性化数据占绝对多数。第三,处理速度快。在数据量非常庞大的情况下,也能够做到数据的实时处理。数据处理遵循“1秒定律”,可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的信息。第四,价值真实性高和密度低。随着社交数据、企业内容、交易与应用数据等新数据源的产生,传统数据源的局限被打破,企业愈发需要有效的信息以确保其真实性及安全性。

二、大数据对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巨量数据正在成为一种资源、一种生产要素,渗透至各个领域,而拥有大数据能力,即善于聚合信息并有效利用数据,将会带来层出不穷的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代表着一种生产力”。[3]这种能力的强弱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政府、政党的重要标准。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充分重视数据价值,探索将大数据应用于基层党的建设,有利于增强党自身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

(一)追踪把握思想动态,为思想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为了解党员的思想动态,每年组织部门都要开展大量调研。但一些党员在参加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及

民主生活会时刻意隐藏真实想法,以至于一些传统的调研方法在了解党员思想动态上显得捉襟见肘。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也很难掌握真实情况,难以为基层党的建设提供真实依据。大数据的应用,由于采取日常化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此外,由于数据抓取的时间较为灵活,不仅可以了解当前情况,而且也可以追踪一个较长时间段内党员的思想动态信息,所得出的分析结果对于预测党内思想的发展趋势有很大帮助,有助于系统制订党员思想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评估党内制度建设状况,加快制度建党步伐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党内制度建设步入快车道。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党内制度基本体系已建立起来,但一些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效果不佳、执行不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布局,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加强党的制度建设,首先要对现有制度体系的运行状况进行科学评估,找出各个环节的影响因子,补齐短板,破除瓶颈。过去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只能把少量主要因素纳入评估,大数据技术引入后,可以更广泛地采集相关影响因子的数据,有助于综合评判分析制度的总体运行效果及具体环节的细微情况。

(三)把握党群关系发展趋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对于长期执政、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而言,及时了解党群关系的发展趋势,研判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对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抓取党组织、政府网站的群众留言,某一时间段内各网络论坛讨论的热点话题以及某一单位党员、群众搜索的主要内容,可以找出具体区域、具体时间内群众最关注或最不满意的问题,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化解。

三、大数据在基层党建中的探索与应用

基层党建信息化适应了大数据技术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有助于帮助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开展党务工作,有效促进党员间的多元、横向交流互动。

(一)党建工作机制的大数据应用

第一,在调查研究中,有助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时采集数据,避免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传统形式出现的主观性、刻意性和掩饰性。第二,在制度评估中,大数据主张样本即全部数据,因此,除了与会人数、台账记录等例行数据分析外,大数据通过挖掘和分析党支部会上互动频率和时长、眼神专注时间甚至开小差次数,以及会下谈论次数、某词出现频率等微妙信息,从而让党员感知、情绪、态度等本不可量化的信息得以显现和量化。在宏观层面,用大数据可准确揭示党员队伍的思想特征,把握行为规律,精确分析思想与各类事件的联系。在微观层面,用大数据清晰地揭示党员个体思想行为状况,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的“私人定制”以及对未来思想状况的预测。

(二)党员队伍建设的大数据应用

队伍建设是基层党建的基础与核心,队伍建设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大数据的引用则将对象转化为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就能掌握每个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工作绩效、行为倾向、党性修养等信息,使队伍建设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在党员发展及绩效考评中,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党性锻炼等考量因素,通过大数据而被标准化和数字化,然后被统计分析应用,可减少评议的主观性。在党风廉政建设和预防违法违纪方面,可把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来预测预警,在完善党员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基础上及时掌握其财产信息、家庭状况,同时对其出入场所、社交圈、群众评议等方面进行动态把控,对有倾向性、苗头性的,也可对其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及个人搜索引擎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动态监测。

(三)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大数据应用

大数据以其蕴含的无限信息量和高速的计算分析能力使党建视野更为宏观,政策导向更加精准。利用大数据工具,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深入了解党员和群众重点关注服务的内容,哪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及时介入和调解。大数据进一步拉近了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做好党员心理压力疏导和提供个性化服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微信、微博、微平台及各类搜索引擎已成为广大党员表达思想、寻求问题解决办法的途径,大数据将记录他们的一言一行及情感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可研判他们的需求,预测哪些人思想行为波动较大,进而可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辅导和提供个性化帮扶。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应群分类聚,进而根据不同群体个性化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

四、运用大数据助推基层党建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

大数据党建是一项有序、动态、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数据理念、人才储备、系统研发及管理制度等方面顶层设计、统筹规划。

(一)牢固大数据理念,实现基层党建转型发展

数据化最核心的理念是“一切都被记录,一切都

被数字化”。树立大数据思维理念的关键是解放思想。要跳出关起门来搞党建的思维旧框,克服以往党建感性认知占据主导地位的思维定式。从系统上打破过去的条块限制、业务限制,从数据层面将各业务系统、信息系统乃至互联网上的各类社交平台、电商系统等贯通起来,确保数据获取的完整性。要培养数据的敏感性,主动挖掘党员身边的各类数据信息。更加注重关联分析法,从关联数据信息中发现问题、判断趋势、谋划方案,确保在党建工作中用数据武装头脑并指导实践。第一,开展专业教育培训。利用专业书籍、互联网、移动APP微信、微博、微平台等现代媒体,抓牢大数据知识的学习宣传普及。第二,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吸引专业科技人才进入基层党建队伍,及时填补大数据领域人才空白。第三,培养基层党建大数据专业团队。委托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培训机构,拓宽人才培养平台,及时为大数据党建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加大数据开放力度,提供应用基础平台

在大数据时代,基层党建工作者要彻底转变只有管理者才能建系统、管系统、用系统的传统思路,要具备更加开放的思维理念,提高数据流转的活力。第一,管理者的基础工作是做好数据采集、处理、存储,搭建合适的党建数据云平台。在此基础上,将数据平台以安全、合理且内容丰富的数据接口形式予以开放。第二,将数据开放给各类应用开发者。依靠社会力量,对党建数据的使用、回收进行创新,依靠创新应用,吸引广大党员使用平台,从而产生更多的数据,实现大数据平台良性运转。第三,大数据应用效益需长期积累,不能期望一开发就产生突飞猛进的效益。数据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获取党员的个人数据、行为数据、关系数据,技术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升级,实现行业化和产品化,这些都需要技术人员通过不断的案例、经验的积累才能实现,党组织内的业务管理团队和技术研发团队需要实现一定程度的一体化。

(三)加强数据信息采集,建立健全运行机制

大数据的应用离不开海量数据的支撑。美国政府的公共大数据服务,是从联邦政府的层面建设公共数据平台,成立了统一的政府数据开放门户网站:Data.Gov,全面开放政府拥有的公共数据,提供多种应用程序接口,供开发者创建特色应用。第一,由于大数据更加注重数据的大而全和相关性,在采集内容上应尽可能采集与党建相关的各种信息。如在党员及党支部信息采集上,探索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数据信息库,不仅涵盖基层党组织架构、党员个人信息库,还应包括党内决策、政策执行、民主评议、党员个人成长记录和干部任免过程等信息。第二,在采集方法上,不仅突破原有调查问卷、例行谈话、民主座谈等形式,更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实地调研、购买服务及委托社会咨询机构实施多元化信息采集。第三,在建立数据存储管理平台中,充分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弹性、可共享的云架构平台,加强与其他单位、部门的信息互通,消除数据孤岛,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的信息资源共享,把党建宣传教育、党务公开、党建APP终端、党内规章数据库、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等功能进行有效整合。

(四)完善配套实施细则,不断规范建设标准

在具体实施细则设计上,应建立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等项目运营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主体,统一数据标准、流转协议,解决大数据党建项目多头领导、平台重复设计、数据标准不一等问题。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党建无限利好的同时,也时刻挑战着党员的隐私底线。倘若没有相应的规制手段,大数据势必将侵犯个人隐私,导致适得其反的后果。第一,建立健全个人信息安全法规。加强对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法律保护,在技术手段上,及时推进数字证书的研发升级,完善内外两个系统的数据共享协议和适用规则,通过入侵检测、安全配置、访问认证、权限控制等手段确保信息安全。第二,建立健全党员数据信息使用监管机制。明确基层党组织和项目负责人的管理使用权限,加强对数据真伪及使用权限的实时评测监控力度,加大对违规使用党员信息或暴露党员隐私行为的惩戒力度,确保数据在既定轨道内合法运行。第三,制定面向不同主题、覆盖各个领域、动态更新的大数据建设标准,为实现各级各类信息系统的网络互连、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奠定基础。按照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大数据应用可从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三个主题内容入手。

[1][3]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20.20.

[2]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1):146-169.

(责任编辑:王友才)

本文系上海市松江区软课题项目“区域化党建中党员主体作用发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sjrkt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D267

A

2095—7416(2016)05—0097—03

2016-08-10

郭玮(1983-),男,河北蔚县人,哲学硕士,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党校讲师。

猜你喜欢

党员基层信息
我是党员向我看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订阅信息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走基层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