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治理中工程治理方案初探
——以峁儿上村为例
2016-04-13武爱清周眉生曹晓丽
□武爱清周眉生曹晓丽
(1.娄烦县治汾办总山西太原0303002.山西省农科院资经所山西太原030031 3.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小流域治理中工程治理方案初探
——以峁儿上村为例
□武爱清1周眉生2曹晓丽3
(1.娄烦县治汾办总山西太原0303002.山西省农科院资经所山西太原030031 3.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娄烦县位于太原市西北部,其境内地面水资源较丰富,汾河水库就在县域内。由于娄烦县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所以该县决定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计划把项目区定在娄烦镇峁儿上村,并以工程治理为主的措施进行生态恢复,分别采用了於地坝工程、谷坊工程和坡改梯工程等措施,并期望达到良好的治理目标与效益。
娄烦县;水土保持;工程治理
本文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8.048
1 娄烦县简介
娄烦县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汾河水库就在县域内,其地面水资源较丰富,有小河小沟40余条。汾河水库是省城的水源,是汾河上游干流上一座以防洪为主,兼具供水、发电和旅游等产业发展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娄烦县有一部分地区沟壑纵横,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是水土保持治理的重点。所以搞好娄烦县的水土保持,防止泥沙入库,是娄烦县的重要建设内容。
2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娄烦县娄烦镇峁儿上村,是汾河水库周边水保治理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该区域地形支离破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项目区总面积6.2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达6.05km2,占总面积的97.6%,沟壑密度为2.6km/km2,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 100T/km2。项目区内涉及1个自然村,现有耕地133.33hm2,总人口270人,土地资源丰富,宜林荒山荒地近466.67hm2。
3 治理的主要内容
有一位农民企业家计划治理项目区来发展林业与畜牧业,为此我们进行了项目区调研并做了规划与设计,同时与该企业家商议最终达成共识,决定治理项目区将以工程治理措施为主,生物治理措施为辅?以下是建设规模与内容:
(1)建设规模
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8.2 km2,治理程度69%。
(2)建设内容:
工程措施:机修梯田33.33 hm2,新建淤地坝1座,谷坊20座,提水灌溉工程1处,发展灌溉面积100 hm2,新修田间道路7km。
生物措施:营造生态防护林333.33hm2,其中乔木林200hm2,灌木林(钙果)133.33hm2,经济林33.33 hm2,种草20 hm2。
(3)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753万元,其中,工程措施费404万元,生物措施费349万元。
4 工程治理措施
4.1淤地坝工程
在村南面沟内新建淤地坝1座,控制水土流失面积3.2 km2,滞洪於地,引清兴灌。
淤地坝的主要任务是拦泥和淤地,项目区为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因此,坝址的选择优先在此。筑坝拦泥淤地,对于该项目区各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该项目地区,由于淤地坝工程投资少且见效快、坝地利用时间长、效益高,所以业主同意该工程项目。
4.2谷坊工程
新建谷坊20座,该项目区面积6.2 km2,有大小支毛沟30条,在沟道分布上,2.0 km2以上的有2条,有1.0耀2.0 km2的5条,1.0 km2以下的23条,流域面积6.2 km2,沟壑面积为1.57 km2,占流域面积的25.4%。沟壑密度2.6km/km2,侵蚀模数每年5 884t/km2,侵蚀量7.63万m3。沟道比降不一,在一、二等沟道3耀5%,在三、四等沟道5耀10%,在五、六等沟道10耀30%。
谷坊,是指一种截水於地建筑,可拦截山区沟道内的泥沙。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山沟治理的常见工程之一。可起到抬高沟底侵蚀基点、拦蓄泥沙、减缓沟道水流速度等作用。
根据娄烦县峁儿上项目区支毛沟道长度、沟壑密度,可建谷坊20个,因峁儿上为土石山区,取石料较易,故部分采用干砌石谷坊,在取石料、土石均不易地段,而且沟中湿润,开春至封冻期内有流水,但水量很小处,建议采用植物密植型谷坊,即在河沟的截面,密集栽植乡土植物杨树、柳树直径在5cm以上的大树桩,成活后,起到削洪峰,沉泥沙的作用。
4.3坡改梯工程
在村附近坡耕地机修梯田33.33hm2,保证基本农田建设。
坡耕地的治理和利用修梯田:5毅耀20毅的坡耕地需要修建水平梯田或过渡梯田。据水保部门测定,一次降雨后,水平梯田的土壤含水率比同样条件下的坡耕地高10%以上。10毅坡耕地平均每年耕作层土层厚度减少0.1cm,而相同条件下的水平梯田没有土壤流失。梯田除了有保水、保土和保肥的优点外,还有春季地温回升快的特点,在梯田上种植农作物,播种期可提前3耀4天。由于梯田可以为农作物提供一个良好适宜的水、肥、气、热生长环境,所以其增产幅度是较大的,一般都在30%以上,
5 治理预期目标与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可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4.2 km2,流域治理度达到69.4%,林草覆盖度达到64%,年可拦蓄泥沙4.58万t。通过工程措施和林草生物措施的综合治理,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加林地366.67 hm2,草地20 hm2,高产稳产坝地1.33 hm2,随着林、草、果业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将得到优化调整,为改善民生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创造更好的条件。经分析估算,项目实施后,可新增沟坝地1.33 hm2,年增加收入2万元;新增的20 hm2人工草地,从第二年开始可生产鲜草60万kg,年可增加收入6万元;33.33 hm2桃核,5耀6年后进入盛果期,年产值60万元,133.33 hm2灌木林(钙果),3年后进入盛果期,年产值150万元;200 hm2水保林年产薪炭30万kg,年产值10万元,积蓄木材300 m3,年产值50万元;以上合计,达产后,项目区年可产生直接效益278万元,农民人均增收6 400元。
1004-7026(2016)08-006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157.2
A
武爱清:1965年生,男,工程师,现担任娄烦县治汾办总工程师,长期从事水土保持工作。周眉生,1968年生,山西省农科院资经所,助理研究员。曹晓丽,太原师院,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