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发展举措
——基于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现状的分析

2016-04-13王从春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科研能力学校体育上海市

王从春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发展举措
——基于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现状的分析

王从春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摘要在对学校体育科研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上海市体育教师的科研现状以及影响其从事科研的主要因素,探讨制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信息获取、科研培训等关键问题。从分类培训、搭建平台、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提升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举措。

关键词体育教师; 科研能力; 学校体育; 上海市

Author’s addressBusiness School,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改革和体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也为学校体育科研营造了良好的氛围。随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转型发展和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师面临新的挑战,要求体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会反思、研究。本文在对学校体育科研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上海市体育教师的科研现状以及影响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提出增强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应对举措,为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做好学校体育科研工作提供依据。

1学校体育科研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学校体育科研是在为学校体育实践服务的过程中,与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相伴而行、共生共荣的。自1978年以来,30多年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环境,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学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更为学校体育科研的持续深入开展提供了历史契机。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学校体育科研本身发展轨迹表现为:研究领域不断增多,研究内容日益丰富,涉及面急剧扩展,由体育课程教学扩大至课外体育,由校内体育延伸至校外体育,由国内研究扩展至国外研究,由对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拓宽至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联系的研究。为此,有学者专门撰文或以课题的形式对中国学校体育近30年科研发展历程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体育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1]。通过梳理,我们不仅了解了学校体育科研的大致发展进程,而且对学校体育科研所取得的进展以及未来需要重点关注之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从学校体育科研的发展历程可见,学校体育科研在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初期向世界各国全方位学习、引进和借鉴,到20世纪90年代结合中国国情的扬弃性应用研究,再到近10年的走中国特色学校体育道路的本土化、创新性研究,历经3个相互联系、递进发展的阶段,由量变、移植到创新[2]。改革开放的30多年,我国的学校体育基本实现了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成果数量增加、研究活动基本普及。从科学方法论角度看,今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为了真正提升研究水平和质量,急需解决研究人员科学方法论层面上的相关问题,如重点加强实证类研究,提高研究过程的规范性和成果的严谨性,提高全体研究人员的方法学素养等,以使整体研究水平有质的飞跃[3]。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分会在对学校体育学科发展进行综述时指出,缺乏对当代学校体育全景式、整体性的深度思索,缺乏纵深的学理性分析,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偏少,应用基础和开发性研究相对薄弱[4]。在对学校体育科研情况进行分析时,既要看到学校体育科研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同时还必须看到其明显的薄弱和需要重点加强研究的地方;尤其要注意学校体育科研方面仍然缺乏长期稳定的整体实验性研究,研究方法论水平较低,经验性总结与文献综述类研究较多,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不高,科研横向联系不够,缺少重大系列性研究课题[5]。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关注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键性问题以及跨学科和多部门的合作将是未来发展趋势。

2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现状调查与分析

课题研究不仅是提升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全面了解体育科研现状的一个重要分析视角。为此,笔者在体育科研课题申报人员中随机抽取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召开了体育教师科研座谈会,通过对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课题申报状况的分析,揭示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的现状,梳理影响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

2.1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现状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课题主要面向上海市大、中、小学校体育教师,学校体育科研、教研、行政管理人员,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及其他从事青少年体育和卫生研究的相关人员。例如,2012年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课题内容分为体育战略理论(62项)、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195项)、课外体育模式探索(169项)、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662项)、学校体育与健康促进(99项)、学校体育管理与保障机制(184项)、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37项)。其中申报数量最多的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最少的是“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两者相差6倍以上。需要采取一定措施,防止扎堆申报、重复选题的现象。同时,需要引起关注的是课题申报类型,研究人员更注重微观的“实践应用型”课题,而宏观的“学校体育发展战略与理论”相对较少。推进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不仅要关注实践层面,同样也需要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甚至需要运用国际视角开展相关的理论研究,为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体育科研现状侧重描述的是体育科研取得的进展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学校体育开展科学研究可以是学校体育教师、科研人员,也可以是其他学科关注学校体育的研究人员,但是,体育教师应是学校体育科研的主体。体育教师的科研现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衡量体育科研水平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师从事科研工作,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为深入了解体育教师的科研现状,笔者在中小学和高校申报人员中各随机抽取100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电子邮件形式发放并说明是自愿回复,最终回收中小学教师有效问卷80份,回收高校教师有效问卷76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56份。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无论是来自高校还是中小学的体育教师,他们参与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课题的工作年限呈现一致性:工作5年以下的高校体育教师和中小学体育教师比例分别仅为8%和10%;工作年限在6~10年的体育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最高,高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分别占45%和51%,工作10年之后的体育教师参与科研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

高校体育教师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经历差别很大。有研究者对第9届和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入选的论文进行分析发现,中小学体育教师申报和录取的论文较少[6]。从全国来看,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与高校体育教师之间存在差距。通过问卷调查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如在承担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厅局级项目上,高校体育教师参与的比例高于中小学,而在承担区县级以及校级课题方面,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比例明显高于高校体育教师。这表明,由于专业以及学术背景的不同,2个系统的体育教师在课题参与层次上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这需要引起有关部门关注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科研提供更多的指导与支持。

2.2影响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因素影响体育教师科研发展的因素较多,主要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诸如动力因素、阻力因素等。教师的动力因素包括职称晋升、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获得科研经费等。影响体育教师从事科研的阻力因素包括诸如教学和训练任务繁重、激励措施不足、方法缺失等。调查发现,“专业发展”与“职称晋升”是体育教师从事科研的最大动力,尤其是有92%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专业发展是其科研动力。同时,应该注意到的是“科研考核”与“科研经费”是高校体育教师唯一高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两大动力因素,这说明两大系统教师的评价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在从事科研帮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方面,中小学体育教师将其作为科研动力的比例高达65%,远远高于高校体育教师的21%,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任务仍然以“教学”为重,除此之外,中小学体育教师还有繁重的带训任务。就高教系统而言,“晋升职称”是高校体育教师从事科研的最大动力,其比例高达58%,而“专业发展”为54%,然后是科研考核与科研兴趣均占38%,最后才是促进教学与获得科研经费占21%。这表明高校体育教师目前最大的科研动力还是专注于自身专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也反映了高校体育教师对于科研促进一线教学的关注度不够。

由于在体育教学和课余训练上的专长及出色工作,大多数体育教师的业绩正在被其他学科教师所认同,甚至少数学校还因突出的体育特色与传统而使其名声远扬。相比其他学科而言,体育教师的“科研软肋”则较为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已影响体育教师的个人成才与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制约体育学科的建设及在学校的学科地位[7]。从问卷调查和座谈中了解到,所谓体育教师的“科研软肋”,不仅是指体育教师在科研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由于体育教师的上课和带训任务比较繁重,相对而言,研究时间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体育教师角色的矛盾性,即科研与教学是其最大的冲突,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和带训任务方面的负担远远大于高校体育教师,故中小学体育教师用于科研的精力相对较少,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冲突较大。

除了研究时间不够这个突出问题之外,从调查中也了解到第2个阻碍体育教师从事科研的因素是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与激励措施,分别占29%与37%。另外,有17%的高校体育教师和5%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有关体育科研项目的申报渠道等信息比较闭塞。与学校的其他学科相比,体育科研起步较晚,相关的配套管理和激励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3制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

3.1信息获取首先是申报信息的获得。申报信息的获得渠道一般包括专题会议、书面通知、网上信息、朋友或同事告知以及学校短信告知等几种方式。问卷调查发现,体育教师认为个人查询网络是获取课题申报信息的最主要渠道;虽然是主要渠道,但高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差异悬殊,中小学体育教师通过网络查询申报通知等相关信息的比例是高校教师的2倍。由此可见,中小学体育教师更加关注网上信息。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更多地会以“专题会议”的形式通知课题申报工作,占27%,而高校这一比例仅为4%。较之高校,中小学对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更加重视。其次是申报形式的选择。申报形式包括网络申报、纸质申报、网络申报与纸质申报相结合等。总体而言,高校赞成网上申报的体育教师比例为48%,赞成纸质申报的比例为13%,赞成2种方式相结合的比例为39%。中小学体育教师赞成网上申报的教师比例为46%,纸质申报的比例为21%,而赞成2种方式相结合的比例为58%。综合来看,体育教师大部分青睐采取网上申报的方式,事实上,网上申报课题信息更便利也更快捷。

3.2科研培训调查发现,高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课题研究资料的搜集渠道上,选择书籍、报刊及网络的比例最高,分别占54%和100%。高校体育教师的第2选择是同事与同行的交流,占38%。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第2选择则是相关培训或活动以及请教相关专家,比例均为71%,这说明高校体育教师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即科研氛围会对教师的科研方式产生影响。

尽管高校体育教师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氛围不同,但他们都希望能够有针对体育教师的科研培训,76份高校教师问卷中有25人选择希望参加市教委组织的科研专题培训,而80份中小学教师问卷中有58人选择此项,占73%,可见中小学体育教师这一愿望尤为迫切。这在体育教师的科研座谈会中也得到了证实,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除了研究时间不够外,他们从事科研的困惑集中体现在不会选题、不会选用研究方法以及不知如何获取和处理研究资料。这既与中小学体育教师缺少研究训练相关,也与体育教师缺乏科研指导有关。体育教师也非常希望所在学校或上海市教委能够组织专家进行个别指导,这样的指导方式更具有针对性,高校和中小学分别有22人和48人选择此项,分别占29%与60%。高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希望“组织课题学校交流”的人数分别为22人和43人,分别占29%和54%。高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希望“开展课题申报讲座”人数分别为22人和42人,分别占29%与52%。总体而言,体育教师对于科研课题申报培训的愿望十分强烈。从申报途径、申报要求,甚至到申报书的撰写规范都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以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

4提升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举措

4.1对高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分类培训虽然高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师都迫切希望能够有针对体育教师的科研培训,但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和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诉求还有明显差异:一是他们的科研基础不同;二是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支持条件不同。特别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多数为本科学历,研究经验和科研规范相对比较薄弱。中小学体育教师普遍希望能够在以下3个方面开展科研培训:一是选题指导,即指导他们学会选题;二是研究方法的指导,虽然他们做课题的过程中也有方法的选择,但多数是贴上了研究方法的“标签”,并不清楚如何基于研究目标采用合适的研究方法;三是研究资料的获取和处理。中小学体育教师获取资料既受到学校科研资源的限制,同时又不知如何处理在教学中获得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即不知如何在总结自己研究经验的同时,将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或者运用一定的理论指导教学工作。建议在给予体育教师以科研资助和支持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分类培训给予他们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科研指导,特别是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而言更需要从专业层面给予支持。

4.2为高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师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学校体育科研对于推动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也得到了政府和学校的高度重视。体育教师需要用研究的眼光重新审视教育教学工作,更快地适应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并基于问题导向开展研究,提高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对于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而言,不仅时间紧、教学和带训任务繁重,而且他们的科研基础相对薄弱,更需要科研的指导和专家的引领。在针对高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分类培训的同时,还需要为他们搭建更多的合作交流平台。

高校体育教师需要一线学校的实验基地和真实的研究场景,而中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高校体育教师的理论与科研规范指导。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鼓励高校与中小学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性的科研互动,从而实现区域内体育教师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整体提升。如2012年度研究人员集中申报 “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主题,造成了研究项目出现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在项目类型上,研究人员集中于微观的实践应用研究,而宏观的战略理论领域研究甚少,高校和中小学“各自为战”。应通过完善课题的限报机制,防止学校体育科研课题申报的低水平重复以及扎堆现象,鼓励高校和中小学开展合作研究,这不仅是学校体育科研的未来发展需要,也是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科研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引领高校和中小学实现资源共享与科研优势互补,进而全面提升学校体育科研成果的质量与水平。

4.3对体育教师从事科研予以政策支持和保障“现在学校体育组没有课题,经费投入到科研的很少,教师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搞科研。放眼全国,广大中小学体育科研基本上是一片空白”[8]。虽然从全国整体来看,体育教师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机会相对较少,但值得关注的是,上海的广大体育教师不仅获得了专享的科研机会,而且经过2010年度和2012年度2轮上海市学校体育科研课题的发布与评审工作,上海体育教师的整体科研素养和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体育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与其他学科的教师相比,体育教师如何协调好教学、训练与科研的关系,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制度激励,对于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就上海市而言,目前需要在现有课题常规化发布和管理的前提下,通过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大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研扶持和指导,甚至需要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为中小学体育教师从事科研提供制度保障。比如在重新核定体育教师工作量的同时,给予他们更多基于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专业指导,在专业指导过程中引领体育教师学会反思,进而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再如,目前上海正在推行的“义务教育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和大学体育个性化”教学改革,对于上海的体育教师而言,就是一项新的挑战。当然,这对于体育教师也是一种探索和研究的重要机遇,改革“倒逼”体育教师学会思考和研究,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因此,基于改革给予体育教师,尤其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科研指导和专业支持极为重要。这不仅是体育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要求,也是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周登嵩.中国学校体育近三十年科研发展历程回顾(一)[J].中国学校体育,2009(7):9-11

[2]周登嵩.学校体育近三十年科研发展历程回顾(二)[J].中国学校体育,2009(8):18-19

[3]周登嵩.近三十年我国学校体育科研成果述评[J].中国学校体育,2009(10):8-10

[4]王华倬,刘海元.学校体育分会: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综述[EB/OL].[2015-12-08].http://www.csss.cn/cn/n_2610.html

[5]贾志强,刘海英,杨鹏飞,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体育研究[EB/OL].[2015-12-08].http://www.sport.gov.cn/n16/n1152/n2523/n377568/n377613/n377808/1102737.html

[6]全海英,聂阳.从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看我国体育科研的新进展[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4):14-17

[7]周登嵩.做有研究头脑的新型体育教师[J].中国学校体育,2008(1):68-69

[8]李小伟.体育教师:科研离你有多远?[J].中国学校体育,2006(8):22-25

收稿日期:2016-01-08; 修回日期:2016-03-02

作者简介:王从春(1966-),男,浙江乐清人,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Tel.:(021)23111111,E-mail:wangcc0508@hotmail.com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498(2016)04-0079-04

DOI10.16099/j.sus.2016.04.014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Measur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cademic Research Ability——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Academic Research o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Shanghai∥

WANG Congchun

Abstract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research o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physical teachers’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e factors to influence their research progress,including th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research training,etc.The countermeasures were suggested hereby.

Keywords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research ability;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hanghai

猜你喜欢

科研能力学校体育上海市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徐州技师学院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新途径研究
探析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
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及对策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如何上好一节乡镇体育课
工商管理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职院校教师提升科研能力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