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觉与时间期待效应综述
2016-04-13冯达飞
□冯达飞
(威海职业学院基础课教学部山东威海264200)
警觉与时间期待效应综述
□冯达飞
(威海职业学院基础课教学部山东威海264200)
注意一直是认知心理学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警觉作为注意的一个子系统,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时间期待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研究领域。大量研究中报告的关于警觉和时间期待效应的实验结果也十分类似。时间期待的建立过程中涉及警觉水平的提高。
警觉;时间期待;警觉系统
我们对下面的场景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体育比赛开始前,运动员们在起点处集合,裁判员首先会发出“预备”的提示,短暂几秒之后,发令枪响,运动员们迅速发动开始比赛。在上述过程中,裁判员发出的“预备”指令可以看作警觉信号,运动员听到提示声后会对鸣响发令枪的时刻做出预判,即产生时间期待。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警觉和时间期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1 警觉系统
1.1 注意的三个子系统
注意通常被认为由三个子系统构成:警觉系统、定向系统和执行控制系统,它们各自担负着不同的职能。警觉系统也叫持续性注意,通过维持有机体内部较高的唤醒状态,使得个体面对特定事件时可以快速做出反应。定向系统也叫选择性注意,负责将注意资源有选择地分配到视野的相关区域,同时强化感知觉加工过程。当认知系统面对计划、决策、冲突解决和克服习惯化行为时,执行控制系统发挥作用。
近来,研究者们把对注意的研究重点放在了考察三个子系统的独立性以及相互间交互作用的检验层面。Fernandez-Duque等人1997年发现,定向系统和警觉系统不存在交互作用。Fan等人在2002年的研究支持了上述观点,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提出,注意的三个子系统:警觉、定向、执行控制彼此独立,不存在相互影响。
1.2 警觉的分类
根据测量警觉的任务不同,有研究者将警觉分为两种类型:持续警觉和短暂警觉。持续警觉又称警戒,它指的是一段时间以内有机体内部自发的觉醒或唤醒,是执行认知任务时所必须的激活状态,即我们所说的内源性警觉,这种警觉往往缺少外部线索。短暂警觉则通常与目标出现之前呈现的警觉信号所引起的非特异化的激活相联系,及我们所说的外源性警觉,它往往具有明显的外部线索。
2 时间期待
2.1 时间期待的定义及研究范式
通常,人们对于即将发生的事情会存有某种期待,在事件并未发生之前就利用外在或内在的线索形成一种准备状态,并对事件发生的时刻做出预估和判断,即所谓的时间期待。
时间期待领域的研究使用最多的范式是FP范式。FP指的是警觉信号消失到目标出现之前的那段空白时间,即等待时间。研究者们通过采用两种FP实现对时间不确定性的控制。一种是固定FP,即在一组实验的试次中FP相同,此时被试可以对目标出现的时间进行有效预测;另一种是变化FP,即在一组实验中的FP不固定,它在几个可能的FP之间随机出现,被试无法对下一个试次中的FP进行有效预测。
2.2 已有研究成果
前人一系列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当目标出现的时刻与预期的时刻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较短;而当目标出现的时刻与预期不一致时,被试的反应时较长,即时间期待效应。
通常,一系列有节律的刺激容易使被试建立较强的时间期待,当目标出现在预期时刻,可以迅速得到加工。Schroeder及其同事的研究发现,初级感觉区域(V1和V4)脑电波的震荡是传递相关事件时间模式的载体,因而当富有节律性的目标出现在期待的时刻时,皮质兴奋性达到最大值。这说明由节律性模式引发的时间期待能够直接调节感知觉的兴奋性,进而影响早期视觉功能。
以往的文献对警觉和时间期待的定义尚存在模糊之处。一些研究者在时间期待概念的基础上定义警觉。例如,Dye等人2009年将警觉定义为一种“利用包含目标出现时刻信息的线索将注意引向特定时间点的能力”。其他心理学家则给出了警觉更为宽泛的定义:Sturm和Willmes认为警觉是一种“面对外源性线索或刺激时短时间内提高反应准备性的能力”。
因为无论是定义还是时间维度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叠,大量研究中报告的关于警觉和时间期待的实验结果十分类似。有些研究者把它们归结为警觉效应,另外一些研究者将其视为时间期待效应。
[1]王维.时间期待调节警觉效应[D].浙江大学,2012.
1004-7026(2016)14-0109-01
B842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14.084
冯达飞(1987.05-),女,山东威海人,硕士,威海职业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