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构建开放式初中数学课堂
2016-04-13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洋心洼初级中学224100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洋心洼初级中学(224100)
杨文勇●
探讨如何构建开放式初中数学课堂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洋心洼初级中学(224100)
杨文勇●
开放式课堂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在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也是初中数学未来教学的必然方向和发展趋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教学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建设开放性的初中数学课堂,实现培养学生知识积累和技能培养的双重教学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交给学生学习方法,成为了我国基础数学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本文将就如何建构开放性的初中数学课堂展开探讨,旨在为同行工作者提供建议和参考意见.
初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
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其重点在于以开放性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转变传统教育的弊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习,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能力和思维的发展和进步,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
一、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和前提,开放性教学课程的建构离不开开放性教学内容的设计.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可以称之为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呢?这里指的开放性并不是全盘接受的开放性,而是指教学内容在知识结构、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开放性的选择.在传统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往往将教学内容进行统一的总结和归纳,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灌输,学生只需要对知识进行机械记忆.数学是一门基于原理的灵活性的学科,却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单一的固化的教学内容难以真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灵活的掌握和运用.因此,教师传统教学内容缺乏开放性,自然也无法培养出学生开放性的思维和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应该有针对性的选取多方面、多角度的习题、例题,进而培养学生开放性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在多角度、多层次的习题中自主探寻背后的知识原理和规律,实现开放式课堂的建构.比如说,笔者在一次相似三角形专题教学课上就注重了教学内容开放性的选择,笔者搜集了往年的各种经典开放性题型,并将其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编进而归纳成系统性的专题,注重教学内容选择的拓展性、延伸性、开放性特征,实现开放性课堂教学建构的第一步.
二、要坚持教学环境的开放性
开放性环境也是建设开放性课堂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同样的教学资源、教学流程、教学设计下,同样的教师对一群具有同样基础知识积累和认知能力的学生进行教学,不同的教学环境也会产生巨大的教学差异.根据笔者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宽松的教学环境往往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开放性课堂的建构其目的是为了建构一个学生自主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课堂模式,这也就离不开一个开放性的教学环境.教师创设一个开放性的环境,学生可以自由轻松的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如何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有规律有效率的探讨和研究,进而促使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尝试、自我挑战中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开放性的思维.
三、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建构开放性课堂的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放性课堂的建构也是处于同样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而创新出来的新的教学方法.
对于学生而言,自主的参与学习过程是对教学目标的最大程度的靠近.学生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探索,进行学习成果的积累,进行学习过程的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价值和实践能力,成为21世纪建设者的接班人.传统教学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立足于教学内容将学生思考探索的过程一并囊括缩减,只将最直接的结果呈现给学生.这无疑于将一盘煮好的食物端到一个正在学习如何煮食物的人面前,然后告诉他只需要记住这个味道就能知道怎么煮了.如何实现真正能力的培养,当然离不开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数学活动中的每一步的探索、研究、思考,乃至最终的收获.教师在建构一个开放性课堂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最大程度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这样的一种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探究规律.
比如,笔者在进行代数式这一概念的讲解时,放弃了教材上内容的引入,转而进行了重新的引入设计.笔者进行提问,勾起学生对预测自己未来身高的兴趣.然后将身高预测公式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x+y)÷2×1.08.
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身高预测都有着极高的热情,笔者的这一课堂引入成功的达到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笔者告诉学生,将x、y分别用父亲和母亲的身高值代入,就可以求出自己的预测身高了.课堂氛围顿时活跃起来,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计算中.这个时候,教师再适时的进行总结和点评,指出身高预测公式就叫代数式,将父母身高代入x、y所求出来的值就是这个代数式的值.学生通过了自己的亲身实践,可以对教师的总结进行快速的理解和掌握.这样,通过主体内部发展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使得开放性问题教学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建构开发性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当然,开放性课堂的构建也不代表着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给予过多的自由.开放性课堂的建构也必须遵循课堂教学的一般性规律,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教师应该进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设计,并给予学生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1]杨澜.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2.
[2]戴再平.初中数学开放题目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G632
B
1008-0333(2016)23-00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