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译文化效应”视域下中世纪翻译思想述评:从波伊提乌到威克利夫

2016-04-13王崧珍

关键词:中世纪

王崧珍

(昌吉学院 外语系,新疆 昌吉831100)



“翻译文化效应”视域下中世纪翻译思想述评:从波伊提乌到威克利夫

王崧珍

(昌吉学院外语系,新疆昌吉831100)

摘要:贯穿于中世纪的教俗之争使教会和国王的权力出于此消彼长的掣肘中。通过文化翻译实践一方面保存了古典文化的因子,同时也为新的文化思潮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对《圣经》宗教典籍的翻译和希腊哲学、罗马世俗文学作品的翻译形成了个性鲜明但有互为补充的翻译思想。这些翻译思想对西方翻译理论体系的建构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翻译文化效应”;中世纪;翻译思想

译学界一般将西方翻译史翻译高潮分为六个时期[1]。其中中世纪翻译思想占据了两个时期,即罗马帝国晚期与中世纪初期的《圣经》翻译是第二高峰期,中世纪中期(主要是11~12世纪)托莱多译学院将大量阿拉伯语翻译的希腊罗马文本转译为拉丁语文本,并且出现了民族语翻译,这是第三高峰期。由此可见,中世纪文化翻译实践与翻译思想在西方翻译思想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这段时间翻译思想既继承了第一时期提出的直译与意译、宗教作品与世俗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问题。同时随着中世纪晚期民族语言翻译《圣经》和人文主义思潮及诉诸理性的经院哲学和早期大学的作用,孕育了新的翻译思想,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翻译思想奠定了基础。

一、比较译学背景下的“翻译文化效应”研究

21世纪之初谭载喜在借鉴“比较文学”和“比较语言学”和综合20世纪翻译研究的基础上,将20世纪之前的翻译研究分为“国别译学”和“总体译学”,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比较译学”研究[2]。“翻译文化效应”研究(Trans-culturalEffectology)[3]是笔者近年来从事翻译理论的探索性研究,立足于“比较译学”,是在分析综合和借鉴了“文化转向”后的各种理论(目的论、多元系统论、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等)的基础之上提出的一个新的翻译学研究范式和理念。“翻译文化效应”研究有三个基本概念:社会文化语境、翻译理论研究和文化翻译实践。(1)社会文化语境:指当时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想、价值观和主体文化精神。其中包括一定社会团体普遍信奉的宗教信念和伦理价值观念、形而上的哲学思潮、主流意识形态、促使重要社会事件和主流价值观嬗变的文化因素等。(2)翻译理论研究:指在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在不同的翻译文化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译者的翻译实践形成的对新的翻译实践具有相对普遍指导意义的具体理论和对翻译本身的认识。(3)文化翻译实践:指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基于特定的社会文化需求,所从事的以语言为媒介的经济、政治、科技等文化交流和传承的实践性活动。这种以语言为载体的实践性活动除了具有一般的实践性活动的特征外,尤其重要的是具有文化的特性。

二、“翻译文化效应”视域下中世纪翻译思想与翻译理论研究

(一)中世纪的社会文化语境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随着蛮族的入侵,欧洲陷入了政治分裂、经济落后、文化凋敝的社会现实。这种分裂的政治状态更有利于基督教的生长,乃至于基督教的教义教规在中世纪成为唯一和至高无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宗教价值系统。入住西欧的蛮族在加强宗教精神控制的同时,开始发展世俗国家的权力,从中世纪之处的王朝国家向晚期民族国家的近代转型,从信仰至上到理性与人文思潮的转变。

(二)中世纪翻译思想与翻译理论研究

世俗国王和教会的权力之争、信仰与理性之争始终贯穿于中世纪。这种权力之争所依托的重要途径就是对不同文本的翻译来为自己服务。不同文本的选择和翻译目的的不同决定了中世纪翻译思想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翻译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世俗统治者和教会经院哲学家的关注,对古典时期希腊、罗马世俗文化和对《圣经》的民族语翻译,更加丰富了翻译理论研究的内容,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域和范围。总体而言,中世纪翻译理论研究的内容除涉及之前只关注直译与意译、世俗作品与宗教作品翻译的差异外,这一时期开始关注内容与风格、目的语与源语、目的文本和译文文本、原作者和译者等之间的关系问题。

1.中世纪早期翻译思想与翻译理论研究

西罗马帝国灭亡至“黑暗时期”这段时期,对中世纪翻译研究影响较大的是波伊提乌(Boethius)。波氏在翻译波菲利为亚里士多德《范畴篇》所做的序言时阐述了自己的翻译思想。首先,他讨论了翻译中内容与风格问题,认为翻译中内容与风格不可同时达到。这也是西方翻译史上较早探讨翻译中内容与风格问题的论述。其次,波氏认为译者不可主观臆断,应该尊重原作和原作者,内容先于风格,应坚持逐词翻译。波氏试图通过翻译建立一套拉丁语的哲学术语。谭载喜写到波氏在翻译亚里士多德的《工具篇》时说:“在译文中,他力求通过采用确切的哲学术语,准确再现原文内容。他仿效西塞罗的做法,遇到难译的希腊哲学术语时不急于借用原词,而是找出一个与原词意思部分相同的现成拉丁词,然后始终用它译相应的希腊词,从而使这个拉丁词增添新的含义,等同于希腊原词。”[4]

从“翻译文化效应”的视角看,首先,波氏在翻译古希腊哲学作品时对原作和原作者的尊重对译介和保存古典时期希腊哲学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得希腊哲学中形而上的思想融入到直观的犹太教经典中,促成了基督教思想体系中彼岸意识和唯灵主义思想的最终形成。这一翻译思想对后世在翻译哲学经典作品和宗教典籍具有重要的翻译思想效应。其次,在文化翻译实践中坚持内容先于风格的主张,是对古罗马时期只注重风格而忽略内容的反拨。古罗马时期,西塞罗等一批翻译家追求优美的文字而对古希腊作品进行了罗马化的改造,这种对古希腊文化任意“宰割”的翻译表现出罗马人在共和国晚期和帝国初期依靠自己强大的军事和政治实力对其他文化的傲慢无礼和自大,也显露出罗马人在文化上的自卑心理。波氏在翻译希腊哲学作品时注重内容的做法,表明中世纪时期基于宗教心理,译者对原文虔诚和谦卑。这些翻译思想对中世纪翻译宗教作品时采用重内容轻风格、重内容轻形式奠定了思想基础,带来了积极的翻译思想效应。

与波氏尊重原作原作者和“译者不能主观臆断”翻译思想不同的翻译研究者是阿尔弗烈德(Alfred)和阿尔弗里克(Aelfric)。阿尔弗烈德早期主张“有时采用逐词译,有时采用意译”,后来主张译者应根据自己的需求随心所欲的决定取舍。可以看出,阿尔弗烈德主张意译和活译。阿尔弗里克则主张用民众的方法翻译《圣经·创世纪》,用英语习语取代拉丁习语。可以看出,阿尔弗里克的翻译思想开始关注目标语读者,并提倡用目的语(民族语)语言翻译《圣经》,这些思想为中世纪后期民族语翻译做了早期的理论准备。

2.中世纪中期翻译思想与翻译理论研究

公元7世纪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与扩张,东西方之间文化交流日渐频繁。此时阿拉伯帝国在向西扩张的过程中,将古典时期希腊罗马的作品带回巴格达开始用阿拉伯语进行翻译。后来这些用阿拉伯语翻译的作品又经过西班牙的托莱多“翻译院”转译为拉丁语。这一时期的翻译对保存古典时期的文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阿拉伯语文字的形式保存下了许多失传的希腊原典,使沉寂了几百年的古典文化免受消亡的厄运。这一时期文化翻译实践的特点之一是并非直接译自原文,而是转译阿拉伯译本的希腊作品。其次,这段时间翻译理论探讨较少,翻译方法主要主张使用意译而不是直译,这与原文文本有直接关系。

3.中世纪晚期翻译思想与翻译理论研究

经过几个世纪的“教俗之争”,随着“东西教会大分裂”和“阿维农之囚”后,尤其是中世纪晚期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教会的权力遭到了沉重地打击,入住西欧的蛮族国家的世俗权力不断壮大,民族主义不断高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民族语翻译,打破拉丁语一统天下的格局。但在具体翻译中,晚期的翻译家还是喜欢借用拉丁语优雅的语言风格来改良自己的民族语。

中世纪末期通过世俗文学、哲学作品翻译对民族语翻译理论贡献巨大的有意大利人布鲁尼(Bruni)、德国人维尔(Wyle)和英国人特雷维萨(Trevisa)和卡克斯顿(Caxton),这些人的翻译理论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翻译理论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布鲁尼作为中世纪末、文艺复兴初期的西方翻译理论家,其译论主要出现在翻译亚里士多德作品的译序和《论正确的翻译方法》一文中。布氏认为,首先,不同原作者有不同的写作语言风格,翻译应该尽量保持原作者的风格,同时要用适合目的语读者的语言翻译。其次,要克服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性,任何语言之间都可以进行语际翻译。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不同语言之间可译性。最后,布氏对合格的译者具备的条件给予了界定。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主张民众的德语翻译《圣经》之前,德国的维尔主张推广拉丁语。维氏的翻译思想主要有:首先,通过准确的逐词翻译拉丁语来丰富德语。其次,为忠实原文,主张直译。可见,维氏在正确看待自己民族语的缺陷基础上,力图借鉴拉丁语高雅的语言风格和优势来改良自己的语言系统。英国人特雷维萨则主张活译,在翻译过程中主张适度的改变句序,还可采用注释法来进行翻译,用散文体来翻译原作。卡克斯顿则在民族语翻译时主张用古词、旧词来翻译。卡氏主要受中世纪骑士文学和贵族主义倾向的影响,认为:“他的翻译不是面向无知的百姓,而只面向‘能感觉并懂得武艺、爱情和崇高的骑士气概的文人和高贵的绅士们’。”[4]卡氏针对不同的译文读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这一时期随着教会权力的示弱和人文主义的兴起,虽然基督教仍然是欧洲唯一的精神价值系统,但宗教作品的翻译已无法跟世俗作品的翻译相媲美。对于宗教典籍翻译理论贡献较大的有博克南姆(Bokenam)和威克利夫(Wycliffe)。博克南姆通过翻译圣徒传记,阐述了翻译见解,他主张翻译应该力求简洁和朴实的风格,避免华丽的文风和辞藻。威克利夫则主张翻译民众的《圣经》,翻译中应该以句子为单位而不是单个的单词和词组。但由于中世纪晚期教会的不宽容和基督教的虚伪,致使威克利夫因为主张民众的《圣经》而遭迫害。

可以看出,处于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早期淳朴的翻译思想与古罗马时期浮夸的翻译思想截然不同,中世纪晚期的翻译思想继承了波伊提乌等译者的翻译思想,用简朴的文风和民众的语言翻译宗教经典,这对宗教经典的民族化效应意义重大。

三、结语

由于中世纪特殊的社会文化语境,基督教作为欧洲至上的社会价值系统,中世纪早期翻译思想与翻译研究深深打上了基督教的文化烙印。中世纪中期随着伊斯兰教的出现和阿拉伯帝国的崛起,中西方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通过东西方不同语言(阿拉伯语和拉丁语)之间的文化翻译实践,为语际翻译理论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译论资源。中世纪晚期民族语对《圣经》和古典文化的翻译,也为民族语翻译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各民族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加强,民族语言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圣经》翻译也转而以各民族语言为主”[5]。

参考文献:

[1]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2]谭载喜.翻译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3]王崧珍.“翻译文化效应研究”的理论背景及基本范式与范畴[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9):123-125.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谢天振.中西翻译理论简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林东明)

Review and Comment on Translation Thoughts of Middle Ages from Boethius to Wycliffe Based on Trans-cultural Effectology

Wang Songzhe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Changji College, Changji, Xinjiang 831100)

Abstract:There were constant power struggles between church and state throughout the Middle Ages. Cultural translation practice, on the one hand, preserves the classical cultural factors, but simultaneously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emergence of new cultural ideological trend. Translations of religious texts of The Bible, ancient Greek philosophical works and profane Roman literary works contribute to the formation of distinct but complementary translation thoughts. These translation though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structing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long run.

Key words:Trans-cultural Effectology; Middle Ages; translation thought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16)02-0090-04

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16.02.019

收稿日期:2016-02-26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研究基地招标课题“‘翻译文化效应’视域下新疆翻译文化自觉、自信与翻译文化‘强疆’”(XJEDU010713C03)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崧珍(1979-),男,甘肃山丹人,新疆昌吉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学、西方文化。

猜你喜欢

中世纪
中世纪欧洲艺术
中世纪晚期意大利境内的雇佣兵
“黑暗时代”一说是谬论。这里说说中世纪的科学进步为何仍举足轻重 精读
布拉格:穿越中世纪的心灵之约
征战在中世纪的骑士
火山奇迹
中世纪的国骂:《扎波罗热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解析中世纪西欧园林及其影响
论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