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新时期“对渔农”节目中的角色定位
2016-04-13刘慧
□刘慧
主持人在新时期“对渔农”节目中的角色定位
□刘慧
摘要:广播是对渔农民宣传的主阵地,“对渔农”广播直面三农,在现阶段的“美丽乡村”建设中,要紧跟发展趋势,与时俱进。“对渔农”广播的节目主持人更要利用广播优势,结合“互联网+”,通过角色定位,创新创意,使“对渔农”节目有感召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在这场“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关键词:主持人;对渔农广播;美丽乡村;角色定位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目标要求,建设“美丽中国”先要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不仅仅是新村舍的建设,还包括技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设。广播是对渔农民宣传的主阵地,“对渔农”节目在这场新渔农村建设中要发挥理论宣传、科学引领的作用。这其中,“对渔农”节目的主持人更要发挥独特优势,将自己定位在渔农民的代言人、渔农村的宣传员和乡村导游员等多重角色中,多角度介绍,多方位报道,全面体现广播的影响力和传播价值,将“对渔农”广播节目做得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可听性和实用性,促进农民与市民间相互深入了解,促进农村和城市间密切来往,为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发挥光和热。
一、渔农民代言人的角色定位
代言人是“信息传播服务的特殊人员”,是具有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和个性魅力的特定人物。在传媒事业空前发展的今天,节目给主持人的个性展示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主持人在当地具有很高的社会知名度和一定影响力,他们影响着社会公众的文化心理,尤其是品牌节目主持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整个社会大众文化传播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因此主持人往往会成为某个群体的代言人或某个方面的形象大使。“对渔农”节目主持人的服务对象是渔农民,现阶段,渔农村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薄弱的地方,大部分的渔农民在制度格局上还缺乏应有的权力位置,因此渔农民的利益需要一些特定人物来代言,渔农民的问题需要一些特定人群去反映。“对渔农”节目的主持人因其具有吸引力、可靠性和专业性而被渔农民认可。那么“对渔农”节目的主持人如何做好渔农民的代言人呢?
(一)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持人要成为渔农村和渔农民的代言人,应有农业情结、农民情怀,以农民的角度思索问题,传递他们的心声,维护他们合法利益,为他们的希望和要求鼓与呼。比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过高、老无所养等现阶段凸出的问题,主持人可以通过实地了解、采访,将情况用内参的方式向有关部门反映。农村工作比较繁琐和复杂,主持人要有坚定的信念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畏艰难,不怕吃苦,内心有“为农民说实话”的勇气和胆量,才会对农民的生活和需要有透彻把握,并对社会认知和政府规定产生有力影响。
(二)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
主持人要成为渔农民“高可信度”的代言人,仅有知名度是不够的,还应具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要和渔农民交朋友,向农民、养殖户学习,向专家、老师请教,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胸有诗书,娓娓道来。比如“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区别”“紫番薯是不是转基因食品”“大黄鳝是否服用了避孕药”等这些听众感兴趣的问题,要有自己的科学认知。引导听众相信科学,不盲目听从谣传,打造“农事小助手”之类的栏目,请渔农业专家到直播室或通过热线,解决渔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比如番茄开花结果后为什么会枯萎、台风过后池塘为什么要清淤等,同时也丰富主持人自身的知识储备。主持人丰富的知识结构使“对渔农”节目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同时,更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可听性和实用性,可以对公众认知新农村建设,拉近城乡间的信息沟通,推动和促进当地新农村建设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三)富有个性魅力
主持人的个性魅力是节目能否产生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个性魅力来自于情感、语言、世界观、生活态度、处事方法等,而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最重要的,来自于语言的魅力。语言是一个人文化修养与心理活动在言语上的体现,广播是有声语言创作与表达的核心。对农广播的节目主持人,在语言表达上,除了规范性和艺术性,还要具备准确性和个性化。首先,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指,“对渔农”广播的主持人,语言要朴素自然接地气、真情真切容易懂。语言的通俗化、乡土化,不是盲从、媚俗,而是高于生活,又不似生活中的随意,简明扼要、语言清晰、亲切通俗。其次,用符合自己特点的语言风格传情达意。语言的表达方式往往和主持人的个性相关,个性幽默的主持人,用风趣的语言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个性质朴平和的主持人,用朴素、亲切的语言表达自己和节目所要传达给听众的内容、思想和观点。主持人个性化语言越鲜明突出,越能表现节目特殊的魅力和感染力,使之趋于成熟。
二、渔农村宣传员的角色定位
加强舆论引导,让政策法规在渔农村顺利有效贯彻落实。“对渔农”广播作为直面农村、离农民最近的节目,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优势专长,采取专业化、立体式、多层面宣传,引导听众正确理解政策、法规和措施。主持人要随时关注三农政策、涉农信息,及时向渔农民进行解读。比如“美丽乡村建设”,有的人片面理解为“修路、植树、造房”,针对这种错误认识,主持人要详细浅显地向渔农民朋友解释“美丽乡村”具体内涵。同时做到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平衡,对“美丽乡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好人物好作风,多宣传报道,树立典型、榜样,对负面新闻,比如假农药、假种子等伤农、坑农、害农的事例,主持人要在节目报道中批评、否定这些行为,警示不法之徒,也提醒农户谨防上当,减少类似问题出现。
主持人除了利用广播节目做好宣传、引导外,还可借助乡镇文化站,通过举办“村民活动日”和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活动,使农民朋友准确理解各级政府出台的惠农政策,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扩大节目影响力和频率知名度。
在“互联网+”时代,主持人还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美丽乡村”建设使得渔农民在经济生产、文化需求、消费模式等方面发生显著转变,产生了多元化的价值观,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即时信息,了解政策对自己生活、生产的影响,而农村市场变化莫测,农村信息系统相对薄弱,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在助推农村公共信息服务方面有着独特的传播优势,主持人利用“互联网+”,为农民朋友提供政策法规、市场信息等个性化资讯,引导其信息决策科学化,及时应对市场变化,规避市场风险。除了分享,还可设计话题让听众通过微信、QQ等参与节目、互动话题,使节目成为一种双向的、互相推动的、充满乐趣的过程,实现或提升由此带来的节目价值。
三、导游员的角色定位
旅游业是建设“美丽乡村”和带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推手。我国农村地区集聚了70%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具有发展休闲农业与旅游经济的天然条件和广阔前景,而“旅游消费结构的变化、带薪休假的逐步制度化落实,旅游休闲、度假需求正在加速释放。”“对渔农”节目在“城乡旅游产业互动和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渠道”中应发挥广播传播速度快、覆盖广、信息量大、伴随性强、无处不在等优势,支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渔农”节目的主持人,要有“美丽乡村”导游员的角色意识,把渔农村的好山好水、民俗风情和名、特、优、新产品推荐给都市人,要在节目中多向都市听众提供权威的、有价值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等信息。为此,主持人要多做功课,做好功课,做到直播时胸有成竹,如数家珍,比如哪里有美丽的田园风光、独特的建筑风貌,哪里有好玩的、好吃的,哪里的土特产最有名等等。主持人还可发挥节目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广播媒体优势,邀请旅行社设计不同的乡村旅游线路,邀请渔农专家设计采摘游线路,开辟采摘游、亲子教育游、田园风光游等,带听众春天摘草莓、夏天摘杨梅、秋天摘葡萄,既提高节目的收听率、参与率,又提升频率的社会美誉度和知名度。
小结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在推进“美丽乡村”和开创渔区经济新的增长点建设中,“对渔农”节目的主持人要有与节目整体风格匹配的“角色”意识,集渔农民代言人、渔农村宣传员、导游员三种角色于一身,不断调整心态和主持技巧,相互自如转换,恰如其分地展现主持人的多样才能和幽默、睿智、知心等人格魅力,与听众产生共鸣,使节目鲜活、有深度、有声色、有影响力和凝聚力,增强传播效果,以此立足三农、贴近三农、服务三农,为“美丽乡村”建设,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发挥新时期广播节目独具魅力的优势和作用。
(作者单位:舟山广播电视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