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广西电影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6-04-13张睿
□张睿
关于加快广西电影产业发展的思考
□张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加快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进入蓬勃发展期,近些年我国票房总量增速迅猛,2010年,我国票房首度突破100亿元;2013年,仅用了3年时间,这个数字就翻了一倍,达到200亿元;2014年我国票房达到296.39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我国票房已突破330亿元。与此同时,历经辉煌、蛰伏后重生的广西电影,业已迈上产业化转型之路,在小步子就会大落后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打造出在国内和东盟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品牌产业,值得我们思考。
一、广西电影辉煌的过去
广西电影产业的主力无疑是广西电影集团。广西电影集团是原广西电影制片厂和原广西电影公司于2011年组建而成,整合了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形成以电影生产为主,多种产业为辅的文化企业实体。广西电影制片厂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一页,被誉为中国电影探索片的摇篮,以张艺谋为代表的中国第五代电影人从这里崛起。中国百年百部经典影片评选中,广西厂的《血战台儿庄》《周恩来》《黄土地》《一个和八个》4部影片入选。即便在转企改制最艰难时期,广西厂的《碧罗雪山》《阿佤山》等影片仍能屡获国内外大奖。广西电影发行放映同样成绩骄人,在一票难求的年代,她是“皇帝女儿”。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除院线上映,每年还完成17万多场农村公益放映任务,成为众多农村朋友获取精神食粮、陶冶情操的重要资源。
二、广西电影产业面临的挑战
成绩和辉煌一方面提振人心,另一方面也鞭策并让广西电影人深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电影产业面临的挑战和我区电影产业面临的难题。具体来看,我国电影产业面临三大挑战:
(一)从国内电影市场来看,随着影院银幕数量的增加,市场对国产影片高品质、多样化的需求激增。2015年,我国电影院银幕总数将超3万块,新建影院的档次日趋高端,观众也在期待高品质、多样化的影片,而我国电影的生产水平还远远跟不上要求,目前国产电影存在叙事能力弱,制作环节粗制滥造,题材、表现手法、镜头语言陈旧,缺乏创新等问题。
(二)从国际市场大环境来看,与美国的竞争越来越严峻。当前美国电影为了强势进入中国市场,除了奉行惯用的大片战略,又增加了两个新的手段:一是增强了中国元素,例如请中国明星客串影片,或在中国拍摄个别场景镜头,这在近年上映的美国大片中运用得愈发频繁。二是利用美元开路,即不惜花费巨额宣传营销费用,利用广告造势,增强对媒体的收买能力和对院线的渗透力。预计到2017年中美新一轮世贸谈判后,将有更多美国大片杀入中国市场,势必进一步挤压国产影片空间。
(三)从业态上来看,互联网企业酝酿的商业模式变革正悄然发生。2014年,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进军电影业。在融资环节,阿里巴巴推出娱乐宝,主打“众筹电影”概念。在制作环节,阿里巴巴收购文化中国60%股权,随后将之更名为阿里影业。2015年,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航母更是频频发力,出品的电影始终活跃在国内各大电影节上。在票务销售环节,2014年,主打电影O2O的第三方票务平台(含在线选座和团购)出票量占比达53%,已经超过传统线下出票。以格瓦拉、猫眼电影、时光网、豆瓣等为主力军的在线选座购票平台纷纷崛起,已超过绝大多数院线。2015年,第三方票务平台出票量占比将突破60%。在销售推广环节,视频网站、移动新媒体等推广渠道以及百度指数、视频点击量等大数据分析成为拉高票房的新动力和预测市场的新指标。
对比国内电影产业现状,广西电影产业现状堪忧:
(一)电影作品年产量较小,缺乏有影响力的商业电影。依靠盘活土地资源摆脱贫困不久的广西电影集团,还没有完全融入主流电影市场,每年能投入电影拍摄的资金十分有限,目前平均每年出品二三部影片,题材主要是关于革命战争、党的基层干部、民族文化、农村故事、助人为乐的精神等方面,对商业片的探索较少,挖掘力度不够,缺乏构思新颖、娱乐性较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商业电影。
(二)尚未建立自有院线,营销推广能力弱。2008年广西电影院票房仅有5200万元,到2014年已增至4.66亿元,年均增速高达45%以上,2015年全区票房还将再创新高。漂亮的数字背后是令广西电影人无法回避的尴尬现实:广西的票房收入由十三家电影院线把持,其中没有一家是属于广西本土的。目前我区县城以上自有影院银幕数极为有限,难以同国内知名电影院线抗衡。缺少了放映渠道的支撑,广西对本土电影的营销推广就显得乏力,运用现代化营销手段特别是网络营销手段的能力不足。
(三)盈利模式单一,业务范围窄。广西电影目前主要依靠三种方式盈利:一是电影筹拍阶段获得地方政府的资金扶持;二是电影发行放映阶段与合作方进行票房分成;三是把片子卖给电影频道获取版权播出费。而在电影产业高度发达的美国,票房收入仅占其总收入的30%,更多收入来自对电影后市场的开发,包括卡通玩具、服装、餐饮、电影主题乐园等。在这方面,广西乃至全国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可供参照的成功案例也并不多。
(四)人才队伍老化,结构性人才短缺。当前广西电影人才可以用青黄不接来形容,队伍老化问题十分严重,现有的人才队伍远远不足以追赶高速发展的电影产业市场化大潮。目前广西电影最缺三种人才:一是了解电影特点,懂市场、会经营的管理型人才;二是既懂艺术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三是既精通外语和国际知识,又精通电影传播业务的外向型人才。
(五)背负较重的历史包袱,内部体制机制不活。作为广西电影龙头企业的广西电影集团,肩负了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先行试点单位的重任,由于是老单位,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许多积压已久的历史遗留问题,据统计,这些年广西电影集团已先后解决了60余件历史遗留问题,维护集团公司安定团结成为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广影集团目前的体制机制不够灵活,给子公司的权限不足,个别子公司存在“等、靠、要”思想,缺乏到市场拼搏的勇气和决心,容易贻误战机。
三、加快广西电影产业发展的思路与途径
面对诸多困难挑战,广西电影产业如何开拓创新,加快发展,重振声威,再续辉煌?笔者认为有如下途径可供思考。
(一)创新观念,加强电影创作生产能力。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美丽南方主题为抓手,从题材剧本源头抓起,不断推出精品力作,提高制作能力和宣发营销能力。其次要从思想上破除卖座的商业电影等于大制作的伪命题。在电影史上,向来不乏以小搏大的经典案例,比如美国影片《女巫布莱尔》、国产影片《疯狂的石头》等。小成本电影同样能获得市场青睐,关键看构思是否新颖、剧本是否过硬。其次要牢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以观众需求为导向,反向配置资源。在对电影筹拍阶段的选题策划上,限于人力和财力,广西电影集团目前主要依靠专家论证、讨论的意见和建议确定选题,这样的选题策划带来了两种可能的不利后果:一是当专家意见难以一致时,某些有市场价值的剧本被束之高阁;二是当专家喜好和市场喜好不统一时,出品的电影叫好不叫座。因此,有必要通过更丰富的市场手段甄选剧本,如网上选剧本、举办剧本征集大赛等形式,提高电影创作生产效率。把大众需求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形成广西电影独特的艺术风格,打造出桂派电影精品。
(二)创新渠道,推进院线营销资源整合。广西电影目前尚不具备在本土独立建立豪华影城院线叫板万达、沃美等院线巨鳄的实力。与金融机构、民营资本联姻,多方携手在市、县改扩建原有影厅,以及利用国家政策,尽快把“老少边山穷”地区的电影院建起来,对于增加自产影片放映渠道,争取早日建立自有院线品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另一方面,在网络全媒体时代,要充分认识到当前许多主流电影观众已将电影评分专业网站的影评推荐作为看片依据,及时与这些网站建立良好关系,是提升影片口碑和票房的必要营销手段。对于迟迟未能进入主流院线放映的自产影片,大可以创新发行渠道,如通过与国内视频网站合作,利用广告点击分成模式增加效益,提升知名度,使利润最大化。这方面较成功的案例是由筷子兄弟主演的微电影《老男孩》。
(三)创新模式,加快影视产业基地建设。对绝大多数电影人来说,单靠电影养电影是非常艰难的,必须进行多种产业开发,才能多出效益。宁夏西部影城、长春世纪影城、浙江横店拍摄基地等以电影带动相关产业所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已被世人所公认。从市场现状来看,广西打造影视产业基地,应以“一地多能”的模式,不以单一的电影、电视剧外景拍摄景点,而以具有特色的、差异化的经营理念,结合拍摄基地模式和主题公园模式特点,将民族特色、东盟文化、影视要素、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购物等诸元素融为一体,突出文化创意,拓展园区功能,对产业元素与旅游元素进行嫁接与融合,打造一个全新概念的影视文化产业基地。
(四)创新手段,建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优秀人才一方面要通过外部引进,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内部培养。近年来,广西电影集团推出“建设企业文化,搭建专业平台”培训计划,很值得借鉴:一是成立了艺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产业委员会等3个专业委员会,通过课题研究、电影史志编撰等形式,以老带新,加快我区青年电影人才成长。二是实施青年业务骨干培训计划,请专家传授知识技能,集中学习实践,统一考试;选派一些优秀青年骨干到区外大型电影集团、专业高校培训学习。三是设立董事长基金,对业绩突出的职工进行奖励。广影集团计划用3~5年的时间,培养出一批在广西乃至全国影视评论、摄制发行、技术领域等方面有影响、有话语权的人才,为我区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五)创新平台,实施电影“走出去”战略。目前除了越南、新加坡、泰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大部分东盟国家的电影事业尚未起步,这为我区实施电影“走出去”战略提供了绝好机会。近年来,我区成功举办了中越电影文化周和中越电影文化论坛以及中国—新加坡电影周和中国—新加坡电影论坛。因地制宜地把中外合作拍摄电影作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重点策划了中法合拍电影三部曲和中国—东盟电影系列的拍摄。第一部中法合拍电影《夜莺》已经产生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国—东盟系列电影正在积极推进。完成了《阿佤山》《天琴》《狐仙》的东盟语译制工作,《狐仙》在缅甸国家电视台播出后受到观众的好评。我区电影“走出去”工程已经形成有平台、有项目的新局面。因此,应进一步加强与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电影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推动广西电影产业朝着国际化发展,加快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相互融合。
(六)创新机制,完善二级法人治理结构。广西电影集团应当以市场为导向,深化内部机制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多种经营模式。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机构设置和改革,实行市场化的运作和管理模式,在广影集团内部积极探索设置二级法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各经营实体面向市场的灵活性,推动向市场要效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鼓励开展特殊管理股制度试点,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促进资源的优化升级,实行多种经营模式,拓展发展空间,激发市场活力,壮大我区电影产业实力。
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制,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肩负广西电影二次腾飞历史使命的电影人们,自当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为加快广西电影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作者单位:广西电影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