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情景喜剧的流行现象分析——以《万万没想到》系列为例

2016-04-13赵雅兰

视听 2016年1期

□赵雅兰



网络情景喜剧的流行现象分析——以《万万没想到》系列为例

□赵雅兰

摘要:情景喜剧是电视艺术商业化的产物,代表了消费时代下的大众娱乐文化,具有以谐趣美为特征的美学价值和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价值。本文主要基于流行艺术的分析视角,以《万万没想到》系列作为研究对象,进而论述网络情景喜剧的特征: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的通俗性、作品的娱乐性、商业化的价值;以及从内容、受众、媒介三个方面分析网络情景喜剧流行的原因,以期为当下大众娱乐化的流行现象研究提供些许思考。

关键词:网络情景喜剧;万万没想到;流行现象

情景喜剧是电视艺术商业化的产物,代表了消费时代下的大众娱乐文化,具有以谐趣美为特征的美学价值和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的大众文化价值。①其起源于美国,以广播情景喜剧为表现形式,随着电视机的普及而发展为电视情景喜剧。后于九十年代被引入中国,受中国文化和传统喜剧艺术的影响,日渐本土化。②本文主要基于流行艺术的分析视角,以冠有网络神剧称号的《万万没想到》系列作为研究对象,进而论述网络情景喜剧的特点及流行的原因。

一、网络情景喜剧与《万万没想到》

(一)中国情景喜剧

中国情景喜剧以电视情景喜剧起步,以1993年播出由英达执导,王朔、梁左等为编剧的《我爱我家》为起点③,再以2005年播出的由尚敬执导、宁财神为编剧的《武林外传》为颠覆,创造出了电视情景喜剧的收视及口碑的传奇。而后,基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情景喜剧逐渐诞生。随着网络自制剧市场的井喷,众多网络情景喜剧日渐火热,大有颠覆电视情景喜剧的趋势,其代表作品有《万万没想到》系列、《屌丝男士》系列、《极品女士》系列等等。这些网络情景喜剧不但成为网络自制剧的重要内容,而且日渐成为大众重要的娱乐方式,并发展为当下一种流行现象。

(二)《万万没想到》

《万万没想到》系列是由优酷和万合天宜共同推出的网络情景喜剧,其创作团队主要由导演叫兽易小星,编剧至尊玉,演员白客、刘循子墨、孔连顺等一大批由恶搞起家的网络红人组成,团队本身便是草根文化的一种代表,饱含强烈谐趣美的气息,是大众娱乐文化的产物。该剧在优酷网首播,以幽默夸张的方式讲述了主角“王大锤”一系列古往今来的传奇故事;该剧自播放首日便达到了单集四千万的惊人点击量,第一季更是高达六亿的总点击量。总得来说,该剧以无场景、无大牌、无特效的“三无”剧集著称,通过脑洞大开的剧情、粗糙接地气的语言、明快丰富的内容,夸张而又幽默地将主角王大锤贯穿古今的传奇故事展现给观众,被网友誉为“年度网络视频第一爆笑神剧”。④

二、网络情景喜剧的特征

(一)篇幅短小精悍

《万万没想到》又称网络迷你剧,即“短小精悍”。该剧平均每集只有五分钟左右,每一集都是新故事且剧集之间不具连贯性,拍摄环境固定在少数场景之中,场景转换较少,镜头语言、剪辑方式、特效等制作方面力求简约化,但剧情完整、笑点丰富。这符合了多终端下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大量崛起的现状,迎合的是观众碎片化的时间特性,适应了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

(二)内容的通俗性

首先,《万万没想到》的艺术设定是“与生活同步,与观众同在”,其生活化与时效性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并高度夸张。如剧中众多台词都是对网络流行语颠覆式的解构,剧中的不少故事也是对网络流行事件的一种反映。整体通过后现代的娱乐精神表现大众的日常生活,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宣泄日常生活压力的空间,它消除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艺术变成了日常生活的范畴。

其次,该剧口语化的倾向非常突出,充满着冒犯、亵渎、恶搞、戏耍、解构的色彩,甚至大量使用了涉及人体性器官的隐喻性措辞,语言有一种“俗不可耐”的美感,打破了传统艺术的形式美原则。而且非常注重对天马行空的人物内心活动进行刻画,以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进行展现,内容没有过多深刻的意义,往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是真正的大众艺术形式,传达的是大众的情感和大众的文化,使审美成为了大众日常生活的行为。

再次,该剧采用固定的主演阵容,往往一集只有两三个演员,甚至在同一集中使用同一演员扮演不同角色。演员的身份、时空设定在每集都不相同,或是剧组跑龙套的演员,或是去应聘的职员,或是某一著名的历史人物等等,让观众在消费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角色类型或内心活动寻找到一定的身份认同,产生情感共鸣。一定意义上,网络情景喜剧是介于电影与电视剧之间的另一类艺术方式,它突破了传统影视作品讲求时空背景的整体性、演员角色的统一性等艺术要求,是对传统影视艺术的一种反叛。

(三)作品的娱乐性

《万万没想到》是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一种反映,但其奉行着无厘头搞笑的方式让大众接受并产生强烈的带入感,以轻松娱乐的方式、滑稽可笑的内容,让观众在欢笑中暂时忘记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其中也有很多内容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搞笑式解读,是一种颠覆式反传统的大众艺术,或许可称之为审“丑”文化。如《进击的刘备(下半部分)》这一集,将历史中刘备摔阿斗的典故“恶搞”化,改编为刘备每次听到坏消息都会做出摔阿斗的举动,并且从小摔到大,全程以搞笑的对话和夸张的动作阐述了这一举动的原因:地心引力的缘故。最后,万万没想到,故事以成年阿斗被刘备摔死为结尾。

从高雅的艺术视角来看,这一幕不仅篡改了历史,而且是对历史人物的一种亵渎,但这却恰恰是情景喜剧所希望达到的效果。传统的影视作品往往持精英文化立场,是一种严肃的影视作品。而网络情景喜剧最基本的立场便是反对背负过多的言语说教,以接地气、低姿态、另类解读的方式来反叛传统,颠覆艺术观念的神圣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审美,艺术成为一种随心所欲的东西,只在于供人们消遣和娱乐。

(四)商业化的价值

大众文化背景下的流行艺术注重商业化和市场化⑤,情景喜剧也不例外。不管情景喜剧主题如何,其市场性的创作方式无非指向两点:商业追求和宣传主题。⑥

1.创作团队的喜剧价值

叫兽易小星是以制作恶搞短片起家,至尊玉是以自制喜剧走红,白客是以搞笑配音创造了众多流行词汇并被网友熟知,这批网络红人组合在一起,其整体格调便符合了情景喜剧的娱乐效果。该组合团队集搞怪达人和影视新锐于一体,极具网络号召力,市场性极强,商业价值高。

2.低成本、准定位、高收视率的价值

该剧的制作团队均是网络红人,片酬较影视大咖而言微不足道;剧中的场景定位普通,道具与特效非常简单,制作成本很低。另外,优酷在推出《万万没想到》之前,便已经成功涉水《嘻哈四重奏》《乙方甲方》等剧,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和用户数据,基于用户的收视偏好和网络流行动向,明确了网络剧主要受众是年轻群体,进而推出了此剧,市场针对性很强。

3.边拍边播的定制价值

该剧在制作时首先拍了三集,其余部分都是采用边拍边播的方式,以大数据来分析受众的收视偏好,传播上更重视大众媒介,运用网络口碑营销扩大和稳定受众群;同时这一模式更是为广告植入提供了空间,灵活的营销模式提升了广告价值。如该剧在拍摄时,由于每集仅五分钟,使得作品制作周期短,创作团队有充足的时间在播放期间与网友互动,根据网友的建议和需求,紧跟社会热点事件、新闻、电影等来定制剧情的走向,不仅提高了作品的流行价值,更是提高了市场价值。

4.注重产业链价值的开发

《万万没想到》在第一季获得了巨大的口碑支持、引起强烈市场反响后,不仅继续制作了第二季第三季,而且还与传统卫视平台——湖南卫视共同制作贺岁篇《万万没想到之小兵过年》⑦,并在优酷和湖南卫视同步播出,进一步拓展了受众量,商业价值进一步提升。

总的来说,《万万没想到》系列注重对传统的反叛、对娱乐价值的挖掘、对社会热点的评判,以商业性指导制作流程,以市场性指导整个生产流程,适应了大众对文化消费的需要,具有强烈的消费性。

三、网络情景喜剧流行的原因

基于上述对《万万没想到》这类网络情景喜剧特点的分析,可以总结其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内容方面

以往的情景喜剧讲求一种平民化的真实感,将日常琐碎、熟悉的场景与语言呈现给观众,以此达到共鸣与归属感。而网络情景喜剧则是将一切内容都夸张化,以出乎意料的内容引发观众在错愕下的笑点,进而达到娱乐化的目标。这种夸张式的大众娱乐文化是否代表进步暂且不论,但这种形式的确达到了更好的娱乐效果,符合了情景喜剧自诞生以来便追求引发观众高频发笑的预设,在内容方面更高程度地契合了全民娱乐化倾向的精神需求。

《万万没想到》在演员配置、台词设定、场景选择等方面都迎合了娱乐化的理念:以叫兽易小星为代表的网络红人本身便是大众娱乐文化的一种表现;台词方面更是以网络流行语作为背景,巧妙运用颠覆、解构、拼贴、堆积等后现代手法,自创了很多“万万没想到”式的热门体,如“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的巅峰”“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等经典台词更是引领了一股语言时尚;在场景选择中,抛弃华丽的场景设置,力求简单真实,更加接地气。另外该剧以迷你著称,打破了传统情景喜剧的时长限制,将每集设定在五分钟左右,迎合了当下大众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在剧情设置中更是突破了传统情景喜剧固定剧本的做法,大胆听取观众的批评和建议,进而改进剧本使其更符合观众的口味,进入定制化的时代;同时,该剧敢于对当今流行现象和饱受争议的事件进行大胆的调侃和评判,以商业价值而非艺术品质来指导创作流程,成功走出了“万万没想到”式的娱乐风格。

(二)受众方面

随着物质消费的高度统一,文化消费也日渐无差别化,大众所消费的文化产品绝大部分都是基于商业规律和利益驱动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产品。同时,大众工作压力的增大,生活节奏的加速,在可支配的时间范围里亟需缓解工作中积累的紧张、疲惫与压力,并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焦虑等情绪。所以,在精英文化注定被少数消费者接受的背景下,大众文化日渐占据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位置,必然将走向娱乐化。网络情景喜剧作为大众娱乐文化的重要代表,通过夸张幽默颠覆式的语言与动作,提升了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使得人们在消费的过程中,找到逃避无差别的人生的出口和对抗强大文化迫临的力量,一部情景喜剧即是一个大众化有关“逃避”的集体庆典。⑧

《万万没想到》的推出和赢得市场的良好反响,与大众追求娱乐化的心理有巨大的关联。大众在高压力的日常生活中,迫切需要一种即时且不耗时的娱乐消费品,或许可称之为“快餐文化”。该剧没有连贯的剧情,观众可以即时消费,无需补看上下集的内容,每一集都能有效地引发观众笑点,使每个人都暂时忘记不满与焦虑,有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笑,使大众通过文化消费宣泄不满情绪成为日常行为。

(三)媒介方面

琼斯·杰拉德曾说:“情景喜剧是流水生产的产品,是一件大众消费的商品。”⑨一定意义上,情景喜剧就是以工业生产方式生产的大众娱乐文化产品,这一特质决定了其就是一种流行艺术的消费品,它与大众文化、大众媒介的关系可谓与生俱来。所以,媒介的变革直接影响到流行艺术的风格、传播规模、审美趣味等各个方面。另外,以往学界认为电视就是流行艺术施展天地的一个最广泛、最自由和最有力的舞台。但这一切都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真正带来了巴赫金所谓的全民式狂欢,大众文化的传播变成更加快速、广泛,自媒体深度发展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大众文化的生产者;尤其是大众的审美过程再也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主动性的审美已成为主流趋势。

《万万没想到》便是互联网媒介下诞生的网络式的情景喜剧,其内容源自于网络的热点事件,形式迎合着碎片化的需求,语言具有颠覆式的解构、拼贴等效果,真正消除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审美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同时,该剧的成功也依赖于互联网媒介自身的特点,网络即时传播与口碑营销迅速并成功地在消费者中产生了话题效应,形成了注意力经济。另外,主创团队善于在网络中与大众进行沟通,剖析大众对文化的需求,其对媒介的重视也使内容上更加符合大众的口味,从而创作出了成功的大众娱乐文化商品。

结语

网络情景喜剧以大众精神需求为导向并基于互联网特点进行创作,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将市场力量融入至大众文化建构的过程中,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后现代主义等要素纳入了自身的审美范畴,具有鲜明的通俗性、娱乐性、商业性,符合了大众文化发展的需要。诚然,在此背景下,情景喜剧通俗浅显的内容也会造成低俗化、媚俗化倾向的增强,使作品出现过于重视搞笑噱头和娱乐效果而产生缺乏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问题。但是,大众文化的真正意义和潜在价值其实并不意在艺术领域,而是直面当代文化,尤其是当代大众生活的本身,这才是流行艺术最重要的特点。

注释:

①张楠.电视情景喜剧的审美价值与大众文化特征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4

②史秀萍.论国产情景喜剧的叙事风格及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10

③王睿.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接受美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④彭文雪.《万万没想到》电影强势来袭优质内容成就版权产业链[EB/OL]. http://r.gbicom.cn/wz/136568.html,2015年6月11日

⑤⑥李群.情景喜剧和网络大众文化消费关系研究——以《爱情公寓》为个案[D].山东大学,2012

⑦刘妍.自制网络剧发展新趋势——以《万万没想到》为例[J].视听,2014(6)

⑧张建珍.关于“逃避”的集体庆典——由《我家我家》谈情景喜剧[J].中国电视,1998(8):56

⑨蒋希伟.国产情境喜剧《我爱我家》与《武林外传》的叙事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09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