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风流行歌曲对古诗词意蕴的传承
——以费玉清、周杰伦等演唱的歌曲为例

2016-04-13程春萍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流行歌曲周杰伦古诗词

程春萍

(上海市税务干部学校,上海 200030)

中国风流行歌曲对古诗词意蕴的传承
——以费玉清、周杰伦等演唱的歌曲为例

程春萍

(上海市税务干部学校,上海 200030)

费玉清、周杰伦演唱的中国风流行歌曲,展示了丰富的古诗词意境,在用词意蕴和曲调韵味等方面传承自中国古代诗词,对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有现实意义。当下中国风歌曲创作与演唱是经典文化走近大众的有效途径,会对传统文化的普及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国风;流行歌曲;古诗词;费玉清;周杰伦

莫林虎曾在《大众文化新论》一书中提到,中国风音乐是“2005年开始兴起的,以周杰伦、王力宏、陶喆为代表的,以节奏布鲁斯音乐风格为主,在创作手法上强调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作品中蕴涵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并能引起听众心理共鸣的流行音乐民族化创作风潮及其音乐作品”[1]。中国风歌曲词作者方文山也曾提到,中国风歌曲在词意内容、曲风和传统配器上,都有中国传统特色。乐器多采用琵琶、古筝、二胡、横笛等,歌词中夹有古诗词用语,如小桥、月影、灯芯、蛾眉、红颜。[2]根据这些标准,费玉清与周杰伦合唱的《千里之外》,与霍尊合唱的《卷珠帘》,与张靓颖合唱的《山水合璧》,以及独唱的《月下待杜鹃不来》《二分明月》等曲目,都有古词意蕴,都有浓浓的中国风韵味。

一、曲谱富于古典意蕴

费玉清的歌曲传达出清新流畅真挚动人的美感,《千里之外》《卷珠帘》《山水合璧》《二分明月》均是其代表作。2001年,费玉清接受导演吴思远邀请,首次在申城舞台演唱。2002年,费玉清和蔡琴在上海大剧院首次举办二人的专场演出,是台湾地区流行歌手在上海大剧院举办个唱的滥觞,自此拉开他进军国际歌坛的序幕,以每年几十场音乐会的骄人成绩,驰骋华语歌坛,并以“歌坛常青树”之名享誉亚洲。目前对费玉清歌曲研究尚属起步,但对其已经有“中国风开山人物”“歌坛不可多得的天籁”等评价。这种现象说明中国风歌曲已经具有一个庞大的接受群体。听众反映,听其歌,眼前会展开老上海的时尚画卷,那些经典曲目讲述的是一段美好的时光、难忘的记忆,能够带领人们重温20世纪三四十年代老上海的都市时尚。费玉清、周杰伦等人所演唱的中国风流行歌曲对古诗词意蕴多有铺陈,可以从歌词的意境、情感、韵律等方面去揣摩。[3]

(一)意境古典唯美

以费玉清的《月下待杜鹃不来》为例,歌曲的意境典雅唯美,有情有景有故事。歌曲讲述了男主人公凄美的爱情:在春天的一个月夜,他在桥边静候恋人的到来。可是直等到螺钿遍数、青苔倚暖、心儿凉透,也没见心上的杜鹃——相思之人——的出现。在寺塔钟声回旋,湖水荡漾、榆柳树叶颤抖的背景中,男主人公的心若伤春的一叶小舟,随思绪漂到思念的远方……歌词中用了大量意象以及景语,摹画出一幅春夜相思图。其中的“杜鹃啼血”典故尤其耐人寻味,深化了内涵,不仅道出诗人对恋人的相思之苦,更进一步呈示出作者本人的悲剧人生。

(二)抒情含蓄委婉

中国古诗词崇尚含蓄婉约,在一花一树一山一水中掩映情思离愁。常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方式、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含蓄抒情。有时也采用铺陈方法娓娓陈述,通过一个动人的故事,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中国风歌词典雅蕴藉,委婉有致,叙述一波三折,运用传承古诗词丰富的表达方式,多数歌词也借鉴或模仿了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听起来别有风情。

(三)韵律凄美伤感

中国风歌曲在韵律上悠扬婉转,如泣如诉,把爱情故事演绎得缠绵悱恻。幽怨凄迷的歌声与配器相得益彰,多采用丝竹管弦等中国乐器,适合室内演奏,悠扬抒情的曲调扣动听众心弦,使人如痴如醉。它多选用题材凄婉的爱情故事,如《卷珠帘》写一位多情女子对爱人的思念,字字声泪,句句感人,在清亮高亢的乐音中,女子的舞姿、泪眼和内心思念良人而不见的凄苦,如现眼前。

二、符合中华民族审美心理特征,更易走进百姓,在文学和艺术界的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历史悠久

中国风歌曲含蓄委婉细腻,优雅乐观向善;歌词画面感强,意境空灵,有古诗词的文化精神,可满足传统审美心理。对比中西方音乐的审美特征不难发现:西方民族崇尚人类与自然的抗争,厚土高天变为驰骋想象的疆场。远古诗歌塑造的大多是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英雄。西方乐器如钢琴、大提琴、萨克斯等主体材料多为重金属,加之各种打击乐器,有震耳欲聋的声势,多产生大气磅礴的艺术效果。而东方的民族音乐则多走向人们内心,情感抒发细腻委婉,一唱三叹。题材大多为男女恋情,表达凄苦幽怨的感情。结合这种含蓄内敛的审美心理,乐器材质多选用丝竹,声音缠绵悱恻,凄凉哀怨。含蓄蕴藉的中国风歌曲,可以极大地契合国人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也加快了中国风歌曲流行乐坛的步伐。[4]

提及中国风歌曲,不能不谈及20世纪初的上海,当时就有一批从事传统歌词创作的专业词作者。电影《凤凰于飞》插曲的词作者陈蝶衣、当时颇受争议的爱情小调《毛毛雨》的词作者黎锦晖,还有范烟桥等一批人,形成20世纪上海三四十年代乐坛的一道亮丽风景。然而,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流行音乐等在内的传统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一批有良好传统文化素养的流行歌曲的创作者因国内环境变化移居香港,消失于人们的视野之外。香港的文化市场和商业机制给予了他们继续生存的空间。流行歌曲在香港继续发展,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台湾复兴。凤飞飞、蔡琴、刘文正、费玉清等人就是那个时期流行歌曲的传承者。从历史发展看,传统文化正是孕育中国风歌曲的沃土,中国风的始作俑者正是那些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文人、音乐人,通过流行歌曲,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灌注于用心血集成的音乐作品,滋润后人。

中国风歌曲从内容到形式更易被大众接受,这也是经典文化深入大众的最佳途径。早在20世纪30年代,丁玲女士在演讲中就曾提到过:“新文学要实现大众化,最直接的途径莫过于用大众的语言和大众的趣味以及审美标准来进行创作。”[5]这是一条改良旧文学的佳径。新旧文学论争、雅俗文化的辩论一直没有停止。论辩的核心就是如何使“少数人”的文化大众化。

诗与歌,自古一体。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雅”“颂”就是因为作者及其写作目的不同而分别出自民间和庙堂,但皆可和乐而歌。其中“风、雅、颂”中的“风”就是采自各地的民间歌曲,语言通俗,内容接地气,反映民众现实生活,这应该是民间俗文学的源头;而雅、颂出自各国宫廷士大夫之手,内容古雅,语言深奥,实为雅文学鼻祖:雅俗共赏实在需要经过人类漫长的努力和实践。

中国风歌曲盛行的过程正是“雅”文化向大众普及的过程,是古诗词从庙堂走入民间,走进大众生活的积极尝试。作为一种音乐形式,流行歌曲担负起普及传统经典的责任,并在实践中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和追随。

当下,费玉清、周杰伦等人成为雅俗共赏经典音乐的传承人。中国风歌曲已有一大批歌迷,他们活跃于网络和各类演唱会。以费玉清的演唱会为例,自20世纪70年代出道以来,费玉清以演唱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经典歌曲和台湾时尚校园歌曲、情歌著称。出版个人专辑45个,各种合辑近60个。据不完全统计,费玉清演唱并汇入各种曲辑的歌曲近500首。从2003年起,在上海大舞台这一国际水平的演出场地,他一人连续12年举办个人演唱会12场,以流行歌曲为主,场场座无虚席。到2015年国内巡回各大小城市十几场演唱会,加之电视网络媒介的录制,可谓“海陆空”全线飘红,歌约不断。业界评价他是乐坛“公务员”,一套西装,一杯清水,一路歌声,能够在44年的时光隧道中不迷失方向,引领歌迷从少男少女步入中年老年甚至耋耄之年。他的粉丝年龄层分布广泛,小到中学生,大到耋耄老人。曾经有一位八十高龄的梁奶奶,特别欣赏小哥的歌曲,用擅长的书法为小哥精心书写了一幅扇面,令人动容。流行歌曲深入民心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这种广泛普及的趋势,势必提高听众欣赏水平和文化素质于无形之中,作为精神养料长期潜移默化地温暖民众心灵。近期,费玉清更是跨越年龄障碍,通过加盟国民美少女网络节目而影响更低年龄层的歌迷,这无疑是一种大胆而全新的尝试。作为经典歌曲演唱者,费玉清为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而身体力行地普及中国风歌曲,其作用很快就会体现出来。因此,发现和培养一批像费玉清一样有艺术造诣的经典文化传承者,势必功垂后世。

三、是传统文化走入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并对其他文艺形式在新时代的传承有着启示意义

2007年,重庆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徐亮在他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风”歌曲研究》中,引用《长江商报》2007年12月4日的报道:“我们是第一次见到在考试中还要默写歌词的,居然还是周杰伦新专辑里的歌。”[6]10-11说明周杰伦所创作的中国风歌曲对中小学生影响之深。虽然这是个案,但作为一种现象,说明中国风歌曲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受到青少年的喜爱,部分词句优美、富于意境的作品,受到教育界人士的注意。

强调以流行歌曲形式传承古典文化,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如果根据当下观众的审美标准开发新的表现形式,促进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将会衍生出许多富有生命力与时代感的文艺形式,[6]13-19比如海派清口、草根相声、80后脱口秀,甚至广播评书,这些都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表现形式。随着轻松活泼、喜闻乐见的新文艺形式的诞生,民众也可以越来越深地感受到古典文化的魅力,在口口相传中,使之日益深入民心,美化生活。

为此,我们强调注重传统文化精髓的世代传承,关键是要尽快发掘培养一批德艺双馨的传承人;同时,要结合现实社会的需求,改良或创造出更符合大众审美标准的艺术形式。

[1] 莫林虎.大众文化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49.

[2] 王姝.古诗词传统的承传与现代转化:浅析方文山歌词的开拓价值[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22-27.

[3] 杨杰.浅析中国风歌曲的古诗词韵味[J].文学界:理论版,2010(4):260-261.

[4] 马振彪.歌唱艺术在于创造性地展示和发展美的气质[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217.

[5] 石娟.“《啼笑因缘》值得借鉴”——丁玲关于文艺大众化问题的具体意见[J].新文学史料,2012(3):151-156.

[6] 徐亮.“中国风”歌曲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石 娟)

The Inheritance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ms in Today’s Chinese-style Popular Songs: Taking Fei Yuqing’s and Zhou Jielun’s Songs as Examples

CHENG Chunping
(Shanghai Tax Cadre School, Shanghai 200030, China)

Chinese-style pop songs performed by Fei Yuqing and Zhou Jielun, reflect the charms of poetry written in Pre-Tang poetry and Songci. In terms of the lyrics and the melodies, pop songs have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of the classical poems, which has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Writing and performing contemporary Chinese-style songs are the right way in which the masses can approach and even touch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riting and performing contemporary Chinese-style songs are bound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ese-style; pop songs; classical poems; Fei Yuqing; Zhou Jielun

J605

:A

:1008-7931(2016)06-0007-03

10.16217/j.cnki.szxbsk.2016.06.002

2016-05-11

程春萍(1965-),女,上海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流行文化研究。

程春萍.中国风流行歌曲对古诗词意蕴的传承——以费玉清、周杰伦等演唱的歌曲为例[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3(6):7-9,22.

猜你喜欢

流行歌曲周杰伦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不及格的周杰伦,说好不哭还是哭了!
当我们谈论周杰伦时
周杰伦 桀骜的少年也有坚持和守护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不算看
《打支山歌过横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