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谱哲学的发展看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几个关系
2016-04-13张丛
张 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11)
从广谱哲学的发展看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几个关系
张 丛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11)
创新哲学社会科学是近十几年来党中央、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倡导和强调的话题,因此,研究创新哲学社会科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广谱哲学的创立和发展,为创新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理论探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广谱哲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创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因此,研究如何创新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广谱哲学的视角,着重探讨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几个关系。
广谱哲学是由我国学者张玉祥教授于1996年正式创立的,经过20年发展,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誉为“中国的广谱哲学学派”[1],认为“广谱哲学能够把现代数学和哲学思想结合起来,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2],认为它“最终将导致哲学原理和体系的深刻变化,给几千年来的古老哲学带来全新的面貌”[3]。因此,在创新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过程中,广谱哲学的经验值得借鉴。
一、深刻认识真理观和价值观的关系
在我国,强调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这当然没有任何问题。广谱哲学从创立之初至今,不仅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而且把这种作用渗透到每个研究的细节之中。例如,它所提出的每一条公理(即逻辑前提),都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知识的背景。这是因为广谱哲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问题在于,我国一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同时,却失于或疏于对哲学社会科学本身的学术研究,用意识形态的理念代替科学的内涵,用价值观取代真理观。例如,他们无法把“真理本身没有阶级性,只当被某个阶级所用时,才带有阶级性”这一原则贯彻到哲学社会科学中去。说得更具体些,他们无法接受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理论本身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尽管马克思做过多次声明[4]。同样,他们也无法接受剩余价值理论本身没有阶级性,资产阶级反对这一理论只因为触犯了该阶级的利益,而后者恰恰是价值观的作用。这些学者忘记了,只承认自然科学的真理没有阶级性,恰恰是否定了真理这一哲学概念的普遍性,从而至少在一个重要哲学范畴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指导意义。
广谱哲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普遍性原则,它不仅认为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的任何真理本身没有阶级性,而且为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诸多真理性的认识建立了模型。例如,它不仅为辩证唯物主义绝大部分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非数量化的结构数学模型),而且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诸多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包括阶级分析方法的聚类模型、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映像模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偏序模型等。在社会科学方面,广谱哲学为政治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文化学、文艺学、人才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学科的若干理论也都建立了相应的模型。
在广谱哲学看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不但是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而且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本身的独立的、原创性的研究也是至关重要的。后者是哲学社会科学立足于学术之林、发育成长的基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界呈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不仅引进了国外大量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也有不少学者尝试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理论或新学说。但总的来说,引进的东西多,国人创新的少;应用性、政策性的东西多,基础性、学术性的东西少,而兼顾基础性和原创性的东西则更少。究其原因,因循守旧的研究方法是一个重要方面。
二、深刻认识创新和研究方法的关系
当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一定时,人们感受不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例如,爱因斯坦搞狭义相对论时,并没有感到需要什么新的数学方法。但当他搞广义相对论时,却不得不花费7年时间恶补张量分析——一门新数学。因为没有后者,不仅广义相对论的思想无法表达,而且也无法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特别是基础性、原创性的研究有类似的情形。
哲学被称为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恩格斯、毛泽东),这使得哲学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因而思辨的思维与分析方法曾经是唯一的研究方法。后来的逻辑实证主义者引进了数理逻辑方法研究哲学问题,但由于他们拒斥“形而上学”(指超出经验范围的知识),因而事实上放弃了真正的哲学。
思辨的研究方法追求纯概念的分析和推演,这一方面使它适于哲学问题的普遍性,但另一方面由于自然语言的歧义性,也使哲学的概念、命题带有了歧义性。如何在保证哲学命题具有最高普遍性的前提下实现哲学命题的确切性和精确性?这是广谱哲学提出来的新课题。要解决这个课题,必须探索新的方法,这就是广谱哲学探索多年而成功地运用的方法——结构分析法和广义量化法。
结构分析法的实质是寻找一个概念或命题的稳定的结构内核,其中“结构内核”是指支撑一个概念或命题的不可替换的基本关系,如果替换了该关系,则原概念或命题将丧失其意义或变成另外的概念、命题。例如,广谱哲学认为,文化的结构内核是人的一定价值取向的对象化[5]。拿石头来说,一块石头不是文化产品,但在上面刻上一定的文字或图画,它就成了文化产品。这是因为这些文字或图画代表了人的一定价值取向。如果我们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的总和”去替换上述内核,就立刻使文化概念失去意义。例如,我拥有的物质财富是一堆没有艺术加工的石头,不能说它们是文化产品。
在结构分析法的概念中,还要求“结构内核”是稳定的,这是指该结构内核在相关内容的变换下具有不变性。例如,只要是文化产品,无论是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还是行为文化,都符合“人的一定价值取向的对象化”这个内核,这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对象化”到什么东西上。
广义量化法是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为哲学概念或命题寻找结构型的数学模型[6]。从为哲学概念或命题建立数学模型的角度,广谱哲学把数学模型分为数量型的和结构型的两类。数量型的数学模型是用数量或变量关系表达的数学关系结构,例如代数方程、差分方程、微分方程等。这类模型要求研究对象具有数量特征,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可用数量关系或变量关系表示。由于哲学问题一般不涉及数量或变量,因此,数量型的数学模型一般不能用于哲学问题的数学化。
结构型的数学模型是用结构量及其关系表达的数学关系结构,其中结构量是建立在抽象的集合概念上的关系及其组合。例如,常见的关系如夫妻关系、朋友关系、老乡关系、上下级关系、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关系、存在与意识关系、现象与本质关系等,在结构型数学中,都是“直积的子集合”。可见,“关系”这个概念是非常抽象的。而“关系”作为结构量,又可以进行多种运算(关系的并、交、差、补、复合等运算)。
应该指出,多少年来人们否定哲学问题能够数学化,原因在于人们头脑里的数学是和研究数量关系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无法想象,离开了数量关系,还有什么数学。既然哲学问题一般不涉及数量关系,因此,谈哲学问题的数学化无异于痴人说梦。现在有了结构性的数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数量”和“数量关系”,而是“结构量”及其关系。换言之,只要抽象出哲学概念或命题的“结构内核”,我们就可以用“结构量”及其关系予以表示,从而在一种“不需要数的数学——结构型数学”基础上,精确地研究哲学问题,这个转折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很显然,要掌握结构分析方法和广义量化方法,不仅需要思想观念上的转变,也伴随着知识结构的更新。例如,要掌握广义量化方法,不仅要转变数学的观念——从只知道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的科学到知道还有一类“不需要数量关系的数学”(结构型数学)的转变,而且要花大力气钻研后者,使自己具有深广的结构型数学知识。
三、深刻认识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的关系
一定的思想观念往往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依托,知识结构的转变可以造成思想观念的转变。例如,当人们的知识结构是建立在牛顿力学基础(和人们的日常经验一致)上时,人们认为空间是平直的。但当这种知识结构转换成广义相对论的知识结构时,人们才不得不承认空间是弯曲的。这当然是个痛苦的过程。
哲学社会科学也一样。人们坚守某一观念,往往依据于一定的知识结构。例如,一些哲学工作者坚持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科学问题可以靠直接的实验检验,而哲学问题是超出经验、超出感性直观的,甚至“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波普尔语)”。他们不知道,现代科学的许多方向也早已超出经验、超出感性直观的范围。例如前面讲的“关系是直积的子集合”的概念,几乎涵盖了世界上的所有关系;又如系统科学的诸多概念和命题也早已成为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乃至思维科学的概念和命题。它们都不是靠直接的实验验证的,但没有人否认它们是科学。这些哲学工作者没有想过,超出经验的、超出感性直观的、具有极高普遍性的抽象概念和命题,虽然不一定可以直接检验,但却可以间接检验;虽然在某些学科内不足以证明它们的普遍性,但在所有相关学科的相关问题的联合检验下,却足以证明它们的客观性。在广谱哲学看来,具有最高普遍性的哲学概念和命题,只要它们满足了在所有学科相关问题联合“置换”下的不变性,它们就是科学的。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从一定意义上说,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初次接触广谱哲学的学者很难理解,一事物的客观(存在)性为什么被定义为n个人或n次(n在理论上可以是无穷大)观控下的不变性。因为他们不了解现代数学和现代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现代系统科学等交叉科学一再证明了一定观控方式下的不变性反映的恰好是事物的客观性。广谱哲学则证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也不例外。至于为什么不变性又和变换群联系起来,那是更专门的知识结构——抽象群论的内容了。已有不少学者指出[7][8][9],广谱哲学关于客观性的概念不仅继承了唯物主义本体论的基本思想,而且据此推出了对本体论、认识论、真理观均有重要意义的一系列新结论、新观点。从创新的源泉上说,这是知识结构决定创新的一个典型例子。
四、结论
上面我们从广谱哲学创建和发展的经验上,探讨了影响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几个重要关系,其基本的结论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但不能以丧失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立研究为代价;要开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就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只有不断地更新旧的知识结构,才能不断地更新哲学社会科学上旧的思想观念(包括旧的或过时的概念、命题和观点)。对于创新哲学社会科学来说,这些结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刘先琴,等.把哲学原理、现代数学等结合起来的新型学科——专家研讨自主创新与广谱哲学[N].光明日报,2006-08-20(2).
[2]王晓岗,自主创新与广谱哲学10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纪要[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0).
[3]陶承德.广谱哲学与哲学的现代化[C]//朱晓鸿.从数理哲学、泛系哲学到广谱哲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5]张玉祥,常晓辉.浅谈广谱哲学的三个特点[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7).
[6]张玉祥.广义量化及其模型方法[C]//自然辩证法新论.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
[7]邓丽明.广谱存在论对唯物主义本体论的继承与创新[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科专辑),2001.
[8]白华暖.广谱存在论与传统本体论的比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3(4).
[9]Li jinkai.ABriefanalysisonthescientificbasisofbroadspectrumphilosophy[J].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2012.vol.4,Issue,21.
【责任编辑:薛明珠】
2016-06-15
张丛(1984—),女,河北玉田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科技哲学研究。
C916
A
1672-3600(2016)11-0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