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天与后天*——王阳明哲学中“气”的含义

2016-04-13陈清春巩理珏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王阳明圣人

陈清春,巩理珏

(山西大学 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先天与后天*
——王阳明哲学中“气”的含义

陈清春,巩理珏

(山西大学 哲学社会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是王阳明哲学的核心内容,“气”作为这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少为学者所关注。王阳明将“气”区分为先天与后天,先天的气都是无善无恶的或至善的,后天的气都是恶的或恶的来源。先天的气具体内容包括物质的气和精神的气,精神的气分为四端之气、才力之气和刚柔之气三个部分。后天的气是蒙蔽人心本体良知的恶的来源,阳明称之为客气,即私欲。

[关键词]气;先天;后天;圣人;王阳明

[DOI]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02.016

王阳明是继二程、朱熹、陆九渊之后,哲学史上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主要思想如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一直以来都有着非常重要且深刻的影响,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然而,在这些主要思想之外,却很少有学者关注阳明哲学中的“气”,其实,“气”在阳明哲学中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先天的气与后天的气两个角度,物质的气、精神的气、客气三部分内容来分析、阐释王阳明哲学中“气”的含义。

一、物质的气

作为先天存在的、构成天地万物的便是物质的气。从庄子开始便有:“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1]庄子认为,人由气聚而生,因气散而死,“所美者”与“所恶者”之间是互相转化的;这种认知是他通达生死的重要原因。北宋张载提出“太虚即气”的气本论,同样阐释了人的生、死全因气的聚合、消散。他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2]相较于张载的纯气本论,南宋理学家朱熹则把气提到了与理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3]朱子认为,人因禀理和禀气才存在,理决定了人性,气是构成人形体的物质材料。发展到阳明,同样认为万物是由先天存在的气构成的。

在与学生朱本思的讨论中,阳明的这一观点可以得到清晰的印证。朱本思问:“人有虚灵,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类,亦有良知否?”先生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惟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4]230

正因为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人皆由气构成,万物同为一体,共享良知。五谷、禽兽才能作为人的食物,药石才能作为药物为人治疗疾病。此段原本是讨论草、木、瓦、石是否有良知,阳明则用气构成万物、万物一体的思想解释了万物都享有人的良知,同时也是对气构成万物这一思想的阐释。

在与弟子徐爱的探讨中,阳明更是形象地表述了人由婴儿到壮年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气起到的重要作用。“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认识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4]32

人由母腹体内的一团“纯气”到出胎后能啼、能笑、能认识其父母兄弟,再到能立、能行、能持、能负、能处理天下事,不仅筋力日渐强壮、智慧同时也日渐增长,这一切变化都是气在起作用。万物皆然。

二、精神的气

物质的气立足于本体论、宇宙论。与之不同的是,精神的气是在气的道德属性上讲;与之相同的是,精神的气也属于先天之气。在阳明哲学中,精神的气主要包括了四端之气、才力之气、刚柔之气。下面分别从这三方面分析论述。

(一)四端之气

在阳明与周道通的书信中,有一段关于性与气关系的论述。周道通问:“有引程子‘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便已不是性。何故不容说?何故不是性?晦庵答云:‘不容说者,未有性之可言;不是性者,已不能无气质之杂矣。’二先生之言皆未能晓,每看书至此,辄为一惑,请问。”[4]127阳明这样回复:“生之谓性。”生字即是气字,犹言“气即是性”也。气即是性,“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气即是性”,即已落在一边,不是性之本原矣。孟子性善,是从本原上说,然性善之端,须在气上始见得,若无气亦无可见矣。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即是气。程子谓:“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亦是为学者各认得一边,只得如此说。若见得自性明白时,气即是性,性即是气,原无性、气之可分也[4]127。

此段重在讨论性与气的关系问题,却也明确地指出:“恻隐、羞恶、是非、辞让即是气”,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四端情感就是气。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作为仁、义、礼、智的四端,是“性善之端”,但“人生而静以上”是“不容说的”,即“性”是形而上的存在,是语言不能直接表述的超越存在,但“性”可以在气上表现出来,即在“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情感上表现出来,也就是说,四端的情感即是气。

人性论问题上,程朱理学主张性气二元论,而阳明反对性气二元论,提出“气即是性”的性气一元论思想,认为四端的情感本身就是性。引文最后一句“若见得自性明白时,气即是性,性即是气,原无性、气之可分也”所表达的意思也是说“气即是性”的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至善的基础上的,而这一前提也说明四端的情感之气是至善的。

(二)才力之气

才力之气是指人因气质清浊不同而导致人的智商、认识能力、悟性等有差异。其中悟性是对道的体悟能力,悟性的差异影响了成圣的难易,但它对是否成圣没有必然的影响。

才力之气见于阳明先生与蔡希渊的问答中。蔡希渊问:“圣人可学而至。然伯夷、伊尹于孔子,才力终不同。其同谓之圣者安在?”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分两有轻重。尧、舜犹万镒,文王、孔子犹九千镒,禹、汤、武王犹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四五千镒。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以五千镒者而入于万镒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厕之尧、孔之间,其纯乎天理同也。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比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色所争不多,则锻炼之工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则锻炼愈难。人之气质,清浊粹驳,有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于道,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其下者必须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功则一。”[4]63

这一段是阳明对圣人的解读:他认为成圣的关键在于“去人欲存天理”,而不在于才力大小。他把圣人比作精金。“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圣人之所以是圣人在于纯乎天理,而不在于他的才力,就像精金在于足色,而不在于分两。这番话就回答了蔡希渊的疑问,伯夷、伊尹虽然才气不如孔子,但就其纯乎天理而言都是圣人。

既然才力对是否成圣没有影响,那么才力的内涵和意义何在?

其一,“人之气质,清浊粹驳”,“气质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开明。质美者,渣滓原少,无多障蔽,略加致知之功,此良知便自莹彻,些少渣滓,如汤中浮雪。”[4]139人之气质清浊不同,气质不清者,渣滓多、障蔽厚、他的良知不易完全显现;气质清者,渣滓本来就很少、障蔽也薄,稍加致知的功夫,他的良知就能充分显现出来,些许渣滓仿佛沸水中的浮雪,一触即化。如此,不同气质的人,其才力皆有不同。这便是阳明所指的才力之气,是先天客观的存在。

其二,人的气质有如此大的差异,就导致了人的才力也大为不同;拥有不同才力的人在悟道时,其悟道的过程就必然不同。这种不同分为三种情况:如圣人一般、才力高的人“生知安行”,他们的良知几乎不受蒙蔽,生来就能通透天理,他们悟道成圣的过程最容易。才力中等的人“学知利行”,他们的良知大部分不受蒙蔽,通过自己学习和实践可以通透天理,他们悟道成圣的过程也不难。才力低下的人,良知受蒙蔽多,悟道成圣最艰难。阳明认为,先天才力条件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弥补其不足。所谓“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又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5]372。“其下者,必须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功则一”,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才能做到每日减得更多人欲、存得更多天理,才会悟道成圣。阳明对才力之气的阐释无疑具有很大的激励意义。

(三)刚柔之气

阳明哲学思想里提到的刚柔之气是在与弟子探讨性善时提出的,原文如下:“夫子说‘性相近’,即孟子说‘性善’,不可专在气质上说。若说气质,如刚与柔对,如何相近得?惟性善则同耳。人生初时善,原是同的,但刚的习于善则为刚善,习于恶则为刚恶,柔的习于善则为柔善,习于恶则为柔恶,便日相远了。”[4]276

孔子说“性相近”是指“性善”,人人先天都是性善的,此处“性相近”即“性相同”。但人先天的气质有刚有柔,所以就人的气质而言,是不同的。刚的气质与柔的气质差别很大,却没有善恶之分,先天的刚柔之气是无善无恶的。

刚柔不同的气质在后天的习得中就有了善恶的区分。“刚的习于善则为刚善,习于恶则为刚恶,柔的习于善则为柔善,习于恶则为柔恶”,不同的习得,使原本无善无恶的刚柔之性有了刚善、刚恶、柔善、柔恶的差异,即“习相远”了。王阳明刚柔善恶的思想来源于北宋周敦颐。周敦颐说:“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慈、为顺、为巽;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6]周敦颐对刚善、刚恶、柔善、柔恶做了具体的解释,同时他认为圣人的性是“中”,无论气质的刚、柔,还是人性的善、恶,都应该被调和达到“中”,“中”才是和,“中节”才是圣人的品性[7]。王阳明的看法是:刚与柔是先天之气决定的,不需要改变,不同的气质只是起到丰富人性格的作用,但刚恶、柔恶是后天习得不善导致的,诸如狭隘、凶猛、强硬等刚的恶和懦弱、武断、邪佞等柔的恶都需要做功夫去除。人只有保持人性本有的刚善、柔善,才有可能成为圣人。

三、客气

在阳明哲学中,先天的物质的气、精神的气皆是无善无恶或至善的,恶来源于后天的气,它蒙蔽良知、使人性变恶,阳明称之为客气。

阳明与陆原静的书信中有:“性一而已。仁、义、礼、知,性之性也;聪、明、睿、知,性之质也;喜、怒、哀、乐,性之情也;私欲、客气,性之蔽也。质有清浊,故情有过不及,而蔽有浅深也;私欲、客气,一病两痛,非二物也。”[4]140

“私欲、客气,性之蔽也;一病两痛,非二物也。”私欲即客气,它遮蔽人性的本体良知。“性之性”是“仁、义、礼、知”,“性之质”是“聪、明、睿、知”,“性之情”是“喜、怒、哀、乐”,这些都是先天的气;客气则是除此之外的,人后天的习性、习气,也就是私欲。一切违背先天人性、情感上的过与不及,皆是客气。

虽人先天气质清浊有别,良知呈现程度不同,但气质与客气的产生没有关系,其根本原因是因习俗所染。在《年谱》钱德洪所录的一段中,他说:“心体原是无善无恶,今习染既久,觉心体上见有善恶在,为善去恶,正是复那本体功夫。”[8]心体本来是无善无恶的,但从出生起就受习俗浸染,久而久之,心体有了善恶,所以要做“为善去恶”的功夫,以复本体。对此,钱德洪在《传习录》中还有一段表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5]197-198正是因为人有受习俗所染的习心,才需要格、致、诚、正、修等恢复心之本体的功夫。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王阳明哲学理论中,气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包括物质的气和精神的气,是无善无恶或至善的。物质的气是构成万物的材料,它是无善无恶的。精神的气主要有三种:四端之气、才力之气和刚柔之气。四端之气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情感之气,四端作为人的“性善之端”是至善的,且人人皆有,成为人“性本善”“性相近”的原由。无善无恶的才力之气因气质清浊有别、才力有高低之分,导致个人悟道成圣过程的难易不同,所以越难越要多下功夫,才能通透天理,成为圣人。刚柔之气是人先天的性格,也是无善无恶的,但在后天不同的习得中有了人性善恶的区分。在精神之气的这部分,四端之气是人人都相同的,才力之气和刚柔之气是人人不同的,这三种气质使人性善,同时也呈现出个人独有的特质。后天之气即客气,因习俗所染,成为恶的来源,其蒙蔽心之本体,使人性变恶,需不断做功夫去除。

从万物之基到道德人性,再到后天客气,王阳明思想中“气”的含义丰富且多元化,是他重要的哲学思想,其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王先谦,刘武.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M].北京:中华书局,1987:186.

[2] 张载.正蒙·太和[M/OL].[2015-11-15].http:∥e.dangdang.com/html/reader.html?productId=1900017681&bookUid=bp.132368255909398830.

[3] 陈荣捷.朱熹[M].北京:三联书店,2012:48.

[4] 邓艾民.传习录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5]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壹[M].北京:线装书局,2012.

[6] 张文治.国学治要·四[M].台北:世界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7.

[7] 陈来.宋明理学[M].北京:三联书店,2011:61-62.

[8] 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82.

Nature and Nurture——ThephilosophicalimplicationofQiinWANGYangming′stheory

CHEN Qingchun,GONG Lijue

(SchoolofPhilosophyandSociologyofShanxiUniversity,Taiyuan030006,China)

[Abstract]The main contents of WANG Yangming′s theory are that mind is principle, knowledge and action are in unity, and the innate knowledge is in effect extensive; among these essential philosophical thoughts, Qi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but having caused little attention of the intellectuals. According to him, Qi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nature and nurture. The nature part of Qi is neither good nor evil, or supremely good, while oppositely, the nurture part is the origin of evil and evil itself. The nature part of Qi has two aspects, material and spiritual, and the spirit is made up of morality, wisdom and character. The nurture part of Qi blinds the innate knowledge of the inner mind of human beings, which is the source of evil of human nature, called Ke Qi by WANG Yangming, also known as lust.

[Key words]Qi;nature;nurture;saint;WANG Yangming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6)02-0063-04

[作者简介]陈清春(1966-),男,河南汝州人,山西大学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巩理珏(1990-),女,山西晋中人,山西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收稿日期]2015-11-2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王阳明道德哲学的现象学诠释”(15F2X003)之成果。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王阳明圣人
王阳明心学的价值担当
试论王阳明的孝德观
官场圣人范仲淹
官场圣人范仲淹
圣人难当
圣人难当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关于王阳明的入仕之道
王阳明研究的知识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