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探讨
2016-04-13杜冰清江姣姣
孙 强, 杜冰清, 江姣姣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北京 100083)
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与人才队伍建设的探讨
孙强, 杜冰清, 江姣姣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北京100083)
高校实验室是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础。目前,实验室建设在设备投入上有了显著提高,但在实验管理机制和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上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高校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机制; 实验室人才队伍
高校实验室是和教师、图书馆一起支撑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1],成功的高等学校都具有一定的共同点,那就是有良好的实验室研究环境、注重人才训练和学科交叉发展[2]。因此,实验室建设是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础,对于高校提高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有重要作用。随着“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不断深入,高校仪器设备的质量与数量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3],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硬件支持。然而,受困于人事政策、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以及短期利益的驱动,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受到了管理机制、人才缺乏的制约,实验室建设的整体成果已经不能适应高水平人才培养和科研发展的需求。大量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仍停留在验证性实验上,实验技术力量不足,针对研究性、创新性的开放式实验教学大多也只是象征性出现。实验教学缺乏纵向连贯性与系统性[4]。在科研实验上重购置轻管理,重复购置共享程度不高,实验系统低水平设计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5],因此,为了高水平实验室的建设,根本在于要完善实验室管理机制,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
1 实验室管理机制的完善
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作用和效能发挥。为了提高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和决策的科学性,须采取必要的措施。
1.1要设立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机构
设立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机构,由主管校领导负责,避免多头领导,将实验教学、科研实验、设备资产统一管理。其工作职能是统一管理全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和方案、建立专家库讨论确定设备布局和重大设备的购置项目、建立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讨论每年实验室工作的重点和审定新的管理规章制度等。
1.2以学科发展为指导,理顺机制,整合资源
高度综合、互相交叉、互相渗透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之一[6]。实验室建设不光是经费问题,重要的是学科前沿的发展,因此,高校要进一步改革现有实验室管理体制,打破原有“学科壁垒、自成体系”的实验室管理模式[7],进一步加强院级实验中心建设,形成院—实验中心—实验室的管理层次,以此为基础组织开展省部级实验中心的建设。实验中心的优势在于将有限人力与经费进行合理布局,克服学科之间人为设置的使用障碍。
以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二级学科包括建筑工程、地下工程以及矿山建设3个专业方向,每年招收123名本科生、130名研究生,土木工程实验中心仅2名实验室专职和2名兼职管理人员,实验教学与科研实验任务不仅繁重而且多样。为了提升实验室的质量与规模效益,我们废除了以系为单位的实验室建制,建立了实验中心,设置实验中心主任岗,将各种资金来源建设的实验室进行统一管理。在实验分室的管理上,除建筑材料实验室、结构实验室、爆破动力学实验室以及土力学实验室四个学科专业基础实验室由实验室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外,其余特色专业实验室,诸如城市地下工程实验室、矿山建设实验室、混凝土耐久性实验室等9个实验室,均由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实验室负责人,并制定了统一的科研实验室管理细则,使实验室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同时为省部级实验中心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1.3拓展实验室建设投资模式
目前,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主要有本科实验教学基金、修购基金以及学科建设基金等。由于新技术、新测试手段的更新加快,特别是在专业实验室建设方面,资金与实验场地的不足比较突出,建立多渠道的投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应该挖掘学校内部的潜力,以及与社会上的研究院所和行业相关企业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扩大实验室建设投资渠道。
通过与日本九州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交流学习得到启发,寻找新的资金支持。随着国家科研经费的大力投入,许多知名学者具备一定资金来源,需要根据研究的课题建立专业前沿的实验系统,因此,学校可以出台相应政策,鼓励有条件的研究人员利用课题经费和自筹资金建立系统性的、有特色的张教授、李教授实验室,形成具有学科前沿的测试方法与测试技术,带动科研团队的发展。
在社会上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实验室建设模式,就是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优势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研究院所、企业的产品研发与场地优势相结合,建立实验基地,发挥实验室的实践教学作用,提升实验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功能。
1.4逐步构建开放式、创新型实验教学大平台
引入研究型学习,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使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实验的构思、准备、设计和调试,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中的共识[8]。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的建立,不仅对教学很重要,对科研工作的开展也一样,许多学校每年都在强调,但效果并不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缺乏以及重大设备缺乏培训制度、利用率低下。因此应通过制定相应的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措施,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的优势,采用研究生勤工助学,以实验教学助教的形式,解决实验室开放后常规设备使用与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以本科生创新性科研课题为突破口,进行以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主的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逐步实现实验室的开放。
2 实验室人才队伍的建设
对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问题已经探究了几十年,而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依然没有本质的改变,究其原因是对实验技术岗位的政策歧视所致[9]。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完善以下方面。
2.1转变观念
要突破原有的人才管理体制,使实验教学工作与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10]。研究型大学,除了本科生的实验教学,研究生的实验教学、科研实验的辅导与设计也是实验室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因此有理由将实验教学由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向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由被动的科研服务型向主动的实验系统设计、研发转变。这就要在学校内部改变现有的人才管理体制,打通教师岗与实验室岗之间的通道,在职称评定上让实验教师定位属于教师的范畴,使处于辅助地位的教辅人员、技能型人才向主体性质的实验教学型和科研教学型人才队伍转变,吸引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加入实验教学队伍中,破除目前实验室工作有能力的人不愿干、能力低的人干不好的局面。
2.2加强激励
与人事制度对应的是,如何评定实验教学人员的工作、制定奖励政策并全面地反映出实验教学的工作情况。目前,教学与科研的奖励政策比较完善,包括课程建设、优秀教学成果奖的各类奖项每年都有,可作为教学型与教学科研型教师晋升的依据,而对于实验教学人员的技术成果,包括实验系统的建立,仪器设备功能开发、保养、改进以及自制实验仪器设备[11]等仍然重视不够。因此,应从学校层面设立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专项基金,用以支持实验教学研究与实验室建设项目成果评定(可以仿照课程建设与优秀教学成果奖),以此作为实验教师晋升的依据,并设置相应的实验教学型的正高级职称。
2.3人才储备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实验从属于理论,使得与之相应的实验师资队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12]。目前,高校中实验队伍结构组成不合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实验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当前实验室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有限的人才引进,主要集中在教师体制与辅导员队伍建设,实际上,目前实验教学人员储备已具有非常紧迫的需求。正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化学研究院院长Birch教授所说:“找两个教授容易, 要找到称职的实验室管理专家不容易,比找一块红宝石还难 。”[13]因此,有计划地吸收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有层次地做好人才储备,参照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有计划地对在岗的实验教学人员进行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积极参加各个层次的对口进修和学习,培养具有专业素质与管理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3 结语
实验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事、教学理念、科研合作机制等,受历史原因和短期难以出成果的影响,受重视程度不够。没有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和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就培养不出高质量的人才,研究不出高水平的成果。因此,改变目前简单的只重视设备投入的建设模式,重视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References)
[1] 朱九思.高等学校的三大功能和三大支柱[J].湖北工学院学报,1994,3(1):85-89.
[2] 应安明,王桂玲.实验室建设规划是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发展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34-137.
[3] 乔云.高校仪器设备管理问题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4(3):136-138.
[4] 胡海燕,叶非凡,林庆生.大学工科实践性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现代化,2001(1):46-50.
[5] 郑雪红,郑爱榕.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促进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334-336.
[6] 张蕊,李惠峰.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思考[C]//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2010:83-88.
[7] 刘凤泰.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1-3.
[8] 留岚兰.实验课程设置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23-125.
[9] 王玉清.高等学校创新型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94-197.
[10] 刘志刚.三分天下有其一:加强实验教学工作,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1-4.
[11] 朱正林, 吴强, 潘效军. 谈高校自制实验仪器设备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21):12-13.
[12] 贾挚,尹秋艳.高校实验室队伍现状分析及建设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159-161.
[13] 《实验技术与管理》编辑部.大学实验室和技术管理国际讨论会国外代表发言综述[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4,1(1):20-26.
Discussion on laboratory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construction of talents team in universities
Sun Qiang, Du Bingqing, Jiang Jiaojiao
(Civil Engineering Experimental Center,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Beijing 100083, China)
The university laboratory is th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university research.At present, th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has relative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investment in equipment,but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team are still unsatisfactory and need to further improve to adapt the cultivation of high-level talents and the advance of the research level.
university laboratory; laboratory management mechanism; laboratory talents team
10.16791/j.cnki.sjg.2016.03.062
2015- 08- 07修改日期:2015- 10- 17
孙强(1962—),男,浙江常山,博士,副教授,土木工程实验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以及岩土工程方向教学与科研.
E-mail:Sung_2008@163.com
G482
B
1002-4956(2016)3- 024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