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的特征与语篇连贯研究

2016-04-13徐莹莹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蕴涵连贯性连贯

徐莹莹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隐喻的特征与语篇连贯研究

徐莹莹

(河南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根据Lakoff 和 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从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特征出发,探讨了隐喻的这两个特征是如何在诗歌、散文等文学语篇中构建语篇连贯性的,即通过单个隐喻的内在系统性和连贯性;两个不同隐喻之间的共同蕴涵;多个不同隐喻之间的外在系统性和复杂连贯性等。其目的在于揭示隐喻的这两个特征对语篇连贯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隐喻;系统性;连贯性;语篇连贯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迅猛发展,很多学者已从语义、语用、认知等角度对隐喻的语篇组织、衔接、连贯等功能做了系统地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例如,张玮和张德禄[1]99分别从隐喻在语义、语用以及认知层面的特征出发,探讨了这些特征对形成语篇连贯所起的作用;魏小陆和王红玲[2]80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语义蕴涵关系、喻体与喻体之间的语义蕴涵关系以及隐喻自身的系统性角度研究了隐喻是如何在语篇意义推进过程构建语篇连贯性的;廖美珍[3]61从隐喻的一致性和跳跃性角度研究了隐喻是如何组织和构建语篇的。但是,很少有人从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特点出发来阐述其在文学语篇中是如何构建语篇连贯性的。因此,本文主要以诗歌、散文等文学语篇为语料,着重探讨隐喻的这两个特征对这些语篇的连贯性的构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一、隐喻的特征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Lakoff和Johnson在第二、三、十六以及十七章论述了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并通过大量的隐喻实例阐述了这两个特征的由来,下面笔者将分别予以介绍:

(一)系统性

文旭和叶狂不仅认为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可以从语言层和概念层进行分析,而且认为概念层上的系统性可分为内在系统性和外在系统性[4]1。在这里,我们主要从概念层面来分析隐喻的系统性。

内在系统性。指的是单个隐喻概念内的映射过程是系统地进行的。Lakoff曾说过,因为隐喻概念是系统的,所以我们用来谈论这个隐喻概念的语言也具有系统性[5]25。因此,既然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式与隐喻概念是以系统的方式联系起来的,我们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式来研究隐喻概念的系统性。例如,在我们使用的语言中有很多关于“爱是旅程”这一隐喻概念的语言表达式:我们的爱情进入了一条死胡同;爱情是一条漫长而又崎岖的路;我们也许应该分道扬镳等等。通过上述列举的系统的隐喻表达式,我们可知,“死胡同”“颠簸不平的路”“分叉口”等系统地用来描述源域“旅程”的要素被系统地映射在目标域“生活”中的“恋爱中出现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恋爱的过程”“恋人之间出现的分歧”,因此,可以说单个隐喻概念内具有系统性。

外在系统性。所谓外在系统性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隐喻概念之间具有系统性。Lakoff还曾说过,用另一概念来理解一个概念某一方面的系统性必定会把这个概念的其他方面隐藏起来[5]9。也就是说,如果一个隐喻概念强调的是目标域的某一方面,那么它就会把与该隐喻不一致的目标域的其他方面隐藏起来。例如,由于“人生”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概念,具有极其丰富的语义内涵,所以在我们的概念体系中,除了“人生是战争”隐喻(强调人生斗争性的一面)之外,还存在很多其他关于“人生”的隐喻:“人生是一场梦”(强调了人生美好的一面)“人生是一条河”(强调了人生曲折多变的一面)等等。上述各个隐喻都从不同角度部分而系统地描述了“人生”这一抽象的概念,从而使我们对“人生”这一概念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因此,它们之间不具有矛盾性,而是具有外在系统性。

(二)连贯性

文旭和叶狂曾把隐喻的连贯性定义为:“几个概念隐喻,通过它们共享的隐喻蕴涵,不但使这几个概念隐喻具有连贯性,也使它们的隐喻表达式具有连贯性”[4]5。

隐喻蕴涵。指的是某一隐喻内部的相关义项之间可以发生意义转换,由此产生了隐喻映射过程中的一系列的语义蕴涵关系[5]87。例如,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关于“时间是金钱”这一隐喻概念的语言表达比比皆是:

你正在浪费我的时间。

我没有时间可以给你。

我已经在她身上投资了很多时间。

你正在消耗你的时间。

在我们的文化中,“金钱”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同时又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也就是说,“有价值的商品”和“有限的资源”是源域“金钱”的蕴涵成分。通过隐喻的映射机制,源域的这些蕴涵成分可以映射到目标域“时间”上,从而得出次隐喻“时间是一种有价值的商品”和“时间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因此,在“时间是金钱”的隐喻表达式中,才出现了“浪费”“投资”(金钱)“消耗”(有限的资源)“给”( 有价值的商品)等系统的词汇表达法,从而形成了一个连贯的隐喻概念系统。

单个隐喻概念内的连贯性。以“争论是旅程”为例,在日常语言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隐喻实例:

我们已经开始证明蝙蝠是鸟。

当到达下一个观点时,我们应该看到哲学是死的。

我们的目标是证明蜂鸟对军事防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就源域“旅程”而言,我们知道“旅程决定路线”,例如,他偏离了路线;我迷路了;他们正跟踪我们。通过隐喻的映射机制,我们可得出隐喻蕴涵“争论决定路线”,由此产生了:他偏离了争论的主线;你在跟着我的争论吗?等等隐喻表达式。

此外,路线常被视为路面,所以就产生了“旅程的路线是路面”,例如,他跟在我们的踪迹上;他在我们的踪迹之外等。通过隐喻的映射机制,可得到另一个隐喻蕴涵“争论的路线是路面”,其下的隐喻表达式有:我们已经覆盖了那些观点;你正在偏向话题之外等。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知该隐喻概念中存在的一对隐喻蕴涵不仅使其具有内在系统性,而且使其自身具有连贯性,从而形成系统和连贯的一系列隐喻表达式。

两个不同隐喻概念之间的连贯性。对于“争论是旅程”来说,在理想的情况下,随着旅途的不断展开,我们走过的路会越来越多,那么通过隐喻映射,我们可得出这样的隐喻蕴涵:随着争论的不断展开,争论面会越来越多广泛。同理,就“争论是容器”而言,在理想的条件下,容器的表面越大,内容就会越多,通过映射机制,可得出与上一个隐喻相同的隐喻蕴涵。

因此,通过上述共有的隐喻蕴涵,他们之间便形成一个连贯的系统。在语言中,这种连贯的系统常以混合隐喻的形式出现,例如,在这个观点上,我们的争论包含的内容不多;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提出了争论的核心部分。

多个不同隐喻概念之间的复杂连贯性。由于“争论”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和隐喻的部分映射特征,除了上述两个关于争论的概念隐喻外,“争论是建筑物”是用来描述争论的基础和结构方面的隐喻。在这个隐喻中,建筑物的内容不在其内部,而在其外部轮廓和地基上。因此,在理想的状态下,建筑物体积越大,其建筑物的内容就越多,通过隐喻的映射机制,我们可以得到与上述两个隐喻之间相同的蕴涵。毫无疑问,通过共同的隐喻蕴涵,这三个隐喻概念形成了一个复杂连贯的整体,例如,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构建了该辩论的核心部分[5]102。

二、隐喻的特征与语篇连贯的构建

一个语篇连贯与否可以从语言层面和概念层面来判断。在语言层面连贯的语篇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直接理解,然而在概念层面连贯的语篇却是隐含的,不能直接理解。由于隐喻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的特征,所以各种隐喻表达式才得以存在于各种语篇中。因此,在下文中,笔者主要分析隐喻的这两个特征是如何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学语篇中促成语篇连贯的。

(一)单个隐喻的内在系统性和连贯性建构语篇连贯

生活:生活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生活是一杯酒。童年是鸡尾酒,色彩斑斓,甜美之味令人回味;青年是冰镇的啤酒,色彩浓黑,清凉的同时又让人觉得苦涩;中年是烈性酒,纯净无色,辛辣之味使你五脏六腑都会灼热;老年是葡萄酒,久存弥香,滴滴让你感受到香中之甜。

(《家庭》2003(5):7)

从这个语篇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该语篇的主题是生活,主要是围绕基本隐喻“生活是一杯酒”设定的框架展开的,其中“童年是鸡尾酒”“青年是冰镇的啤酒”“中年是烈性酒”“老年是葡萄酒”都是次隐喻。

首先,这些次隐喻自身都具有内在系统性。从隐喻的映射机制来看,“童年是鸡尾酒”将源域“鸡尾酒”中“色彩斑斓”“味道甜美”的特征映射到目标域“童年”中“丰富多彩”“美好难忘”的特征上;“青年是冰镇的啤酒” 将源域“冰镇的啤酒”中“黑浓”“清凉”“苦涩”的特征映射到目标域“青年”中“活力四射”“雄心壮志”“抑郁沮丧”的特征上;“中年是烈性酒” 将源域“烈性酒”中“纯净”“无色”“味道辛辣”的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中年”中“理智”“冷静”“举止得体”的特征上;“老年是葡萄酒” 将源域“葡萄酒”中“久存弥香”的特征映射到目标域“老年”中“年龄越大,越趋于宁静祥和”的特征上。

其次,这些次隐喻通过它们之间的共有蕴涵形成了连贯的整体。正如开头所说,该语篇是围绕基本隐喻是“生活是一杯酒”展开的,这是因为:“鸡尾酒”“冰镇的啤酒”“烈性酒”“葡萄酒”都是源域“酒”的下位范畴,通过隐喻映射机制,分别与目标域“生活”中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等的下位范畴形成了实体对应的关系。换句话说,这些次隐喻都有一个共同的隐喻蕴涵“生活是一杯酒”。因此,通过这个相同的隐喻蕴涵,它们是紧密相连的、连贯的整体。

既然这些次隐喻在概念层面上不仅自身具有内在系统性,而且彼此之间也是连贯的,因而它们的隐喻表达式也是连贯的,从而形成了脉络清晰、前后连贯的语篇。

(二)两个不同隐喻之间的共同蕴涵建构语篇连贯

教师啊,人们称赞你是工程师,

用知识塑造人类的灵魂;

教师啊,人们称赞你蜡烛,

燃烧了自己奉献了光明。

(《园丁》2006(02):13)

通过两个概念隐喻的运用,即“教师是工程师”和“教师是蜡烛”,这首节选的诗颂扬了教师的奉献精神。就第一个隐喻而言,其源域是“工程师”。一般来说,“工程师是运用自己的设计理念为别人建造房屋的”,通过隐喻的映射机制,我们可知它可与目标域“教师”中“教师是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教书育人的”形成关系对应,因此,这个隐喻的蕴涵是“教师具有奉献精神”;从第二个隐喻来看,其源域是“蜡烛”。众所周知,“蜡烛是通过燃烧自己来照亮别人的”,通过映射机制,我们得出它可与目标域“教师”中“教师通过自己勤勤恳恳地工作来为国家培养人才”形成关系对应,所以,它具有和第一个隐喻相同的隐喻蕴涵。

因此,由于具有上述共同的隐喻蕴涵,它们之间是彼此连贯的,从而构成了一首优美的、立意明确的诗歌。

(三)多个不同隐喻之间的外在系统性和复杂连贯性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花集中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青翠,闻一下香沁心脾,心里得到恬适不会孤单。

(《意林》2003(5):7)

在这段话中,作者使用了三个不同的隐喻来称赞母亲的伟大,即“母亲是一杯龙井茶”“母亲是一曲古筝”以及“母亲是一束鲜花”。

从隐喻的系统性来看,这三个隐喻之间具有外在系统性。其中,“母亲是一杯龙井茶”将源域“龙井茶”在中国茶文化中具有的“提神”“消除疲劳”等特征映射到目标域“母亲”上;“母亲是一曲古筝”将源域“一曲古筝”在中国古典音乐中具有的“消除愤怒”“缓解悲伤”等特征映射到目标域“母亲”中;“母亲是一束鲜花”将源域“一束鲜花”所具备的“它们的青翠和花香可使我们不再孤单”等特征映射到目标域“母亲”上。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知,以上隐喻分别从不同侧面描述了它们共同的目标域“母亲”,旨在使我们对母亲这个概念形成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因此,它们是一个系统的整体。

从隐喻的连贯性来看,这几个隐喻之间又是彼此连贯的。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知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隐喻蕴涵,即“母亲不仅可以振奋我们的精神,还可以抚平我们情绪上的波动”。所以,通过这个共同的隐喻蕴涵,即使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目的,它们还可以共存于一个语篇内。

由于这三个隐喻之间具备外在系统性和连贯性,所以它们的隐喻表达式也是连贯的,从而构成了以上句式工整、语义连贯、具有一定节奏感的语篇。

三、结语

通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再结合当前隐喻学中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主要探讨和分析了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特征对语篇连贯所起的作用。首先,笔者对隐喻的这两个特征进行了细致地分类,并用实例阐述了其由来;其次,从语篇中所涉及的隐喻数量及其特征出发,笔者主要列出了三种构建语篇连贯的方式,即通过单个隐喻的内在系统性和连贯性、两个不同隐喻之间的共同蕴涵、多个不同隐喻之间的外在系统性和复杂连贯性,对散文、诗歌等文学语篇加以分析。当然,构成连贯的方式不止这三种,还有待进行更全面地探讨和研究。

[1] 张玮, 张德禄. 隐喻性特征与语篇连贯研究[J]. 外语学刊, 2008(01).

[2] 魏小陆, 王红玲. 隐喻与语篇连贯的建构[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2012, 26(05).

[3] 廖美珍. 我们赖以建构和组织语篇的隐喻——隐喻语篇一致性和跳跃性[J]. 外语学刊, 2014(01).

[4] 文旭, 叶狂. 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J]. 外语学刊, 2003(03).

[5] Lakoff, G. & M. 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责任编辑袁培尧]

A Study on Metapho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ourse Coherence

XU Yingying

(DepartmentofForeignLanguages,HenanUniversity,Kaifeng475001,China)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offered byLakoff&Johnson, starting from the metaphorical features of systematicity and coherence, the article mainly explores how these two features are to construct the coherence in literary discourses, that is, through the intra-systematicity and coherence within one metaphor; shared entailments between two metaphors; extra-systematicity and complex coherence among metaphors, aiming at reveal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two characteristics on the formation of discourse coherence.

Metaphor; Systematicity; Coherence; Discourse coherence

2015-10-28

徐莹莹(1990- ),女,河南焦作人,河南大学2013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研究。

H315

A

1671-8127(2016)01-0105-04

猜你喜欢

蕴涵连贯性连贯
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
伟大建党精神蕴涵的哲学思想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我的超级老爸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多重模糊蕴涵与生成模糊蕴涵的新方法
关于Fuzzy蕴涵代数的模糊MP滤子
从主位结构角度分析罗斯福演讲中的连贯性
俄语广告语篇整体连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