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生死观探微

2016-04-13吴东玲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死观真人庄子

吴东玲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庄子生死观探微

吴东玲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生与死,是人类一直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人类一直孜孜不倦地探究的问题。对此问题,作为道家代表之一的庄子做了深入探索。综观庄子对生死的论述,可以把其概括为以下四个要点:生死由命定、生死是气的聚散、生死同状、生死之超越性。庄子之生死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今人借鉴和探索。

庄子;生死观;探微

生与死,是人类一直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人类一直孜孜不倦地探究的问题。在中国,人们对生死问题的探索最早始于商周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商周的先民们对生死现象只停留在感知的阶段。至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对生死问题进行了一番艰辛的探索,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死观。

一、庄子生死观的成因

(一)社会因素

庄子,据最早的史料《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1]339。由此可推断庄子的生活时期约是战国中晚期。至于庄子具体的生卒年因年代的久远,已无法考究。

庄子生活的时代——战国中晚期,社会变革,战乱不断。社会体制从封建领主制转向地主制。这时期的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文化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但是政治处于大动荡的状态。持续不断的战争便是政治不稳定的最显著表现。《中国史纲要》中曰:“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比春秋时更为激烈和频繁,规模也更大。……春秋时的大战,有时数日即告结束,战国时则短者要数月,长者可以‘旷日持久数岁’”[2]47。不断的战争一方面给社会造成大混乱,导致礼崩乐坏、政道废弛,另一方面让百姓家破人亡,生灵涂炭。当时的文献对此做了如下陈述:“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3]140;“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民有饥色,野有饿殍”[4]9;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5]186。

死亡氛围笼罩着当时的整个社会,百姓的心灵遭受重伤。对生的渴望、对死的恐惧,萦绕在当时每一个人的心头。庄子生活在此时代,对于生死的体验和思考更是异于常人。

(二)个人因素

面对如此悲惨现状,生活于战国中晚期的文士,多数人选择取悦当朝君王,明哲保身,以获取功名利禄。据史料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验衍、淳于隽、田骄、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樱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1]201。与之相比,庄子却背道而驰。虽然庄子身处于贫困的境地,但是他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去求得功名利禄。他尽己所能揭露社会的黑暗,为百姓操心。尽管他曾多次受到诸侯大国的邀请出任官职,但都被庄子拒绝了。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庄子有自知之明。庄子自知他的性情和教养并不适合投身政治;二是庄子淡泊名利。在庄子看来,仁义利禄会袭扰人生。过于追求富贵名利,会损害人的身体,久而久之,生命便会陷入忧虑疲役之中。生命长期处于忧虑之中,于人之机体、人之心灵,都是一种痛苦。

战争刑罚会残害生命,仁义利禄会扭曲生命,如此种种都关乎人的生死。对于生死,庄子认为,人总归会化为灰土,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虽然彭祖活的时间比他同时代的人要长得多,殇子的寿命比同时代的人短,但是最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走向了死亡。也就是说,生命是有限的。人之生命的有限性,与广阔的宇宙相比,更显其短暂性。正如庄子所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5]608。有限的生命与天地相比,只是一会儿的功夫。于此,庄子把人生与天地做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人之生命的短暂性。由此观之,庄子是从宇宙的整体角度去看待生死问题的。

二、庄子生死观的哲学基础:道

庄子的生死观建立在以“道”为基础的哲学范畴上。何谓“道”?老子曰:“道,先天地生,且可以为天下母”[6]47。“道”,是宇宙万物的初始与本源。“道”生出世间万物,正所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6]15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6]113由此可知,老子所谓的“道”就是“自然”,即大道运行遵循“自然”规律,自然是道的本性,本性如此,并没有效仿他物。如此类推,人乃万物之中的一种,由“道”而生,本身就带有“道”之自然本性,因此,人之死最终复归于“道”。

庄子在继承老子的这一思想的基础上,对“道”做了更详细和更丰富的阐释。首先,庄子认为“道”无法感知,但有“终极本体”。在《庄子·大宗师》中,庄子对“道”做了具体的描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信,可得而不可信,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长于上古而不为老”[5]199。由此观之,道,能自为本根,在天地未产生之时,它已存在;道,是万物之母;道,能够长生不死;道,有着绝对自由的本性,不能脱离万物而存在。其次,庄子所谓的“道”更多是侧重于对人生终极理想的追求,此种追求体现在得道后超越时空限制的理想境界中。《庄子·大宗师》中所言:“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黄帝得之,以登云天……”[5]199。由此可知,庄子把“道”内化为人的心灵境界,从体道的过程中去领悟人生的终极理想,使人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得以尽情翱翔于理想的境界之中。老子把“道”视为形而上的本体,而庄子把“道”内化为人之心灵的最高境界。这就把“道”从“天上”带到了“人间”,丰富了“道”之世界。

庄子论生死从“道”而起。他在继承老子之“道”的基础上,赋予“道”更多的内涵,并使之成为人类认识生死,回归生命本真的根本。

三、庄子生死观之内涵

(一)生死由命定

世人对待生死都有着喜生恶死的态度,从世人对生死的态度中我们可以窥见其对于生死的两种理解:一是认为人为可以主宰生死;二是认为人死之后的世界充诉着未知,因此是可怕的。庄子借《大宗师》篇中贫困潦倒的子桑之口对此做了回答:“我的父母生我养我,当然不希望我贫困;天地无偏无私,也不会故意让我潦倒。那么,为什么我会贫病交加、潦倒至此?最后他得出结论,‘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5]228原来,是那不可更改的命令让他沦落到此种境遇。

如前所述,战国中后期,社会道德失范,争夺功名利禄的习气弥漫,人心惶恐、浮躁。庄子提出“命”的观念阐释生死问题,为的是重新反思人类的生存方式,让世人保持一种安之若命的态度去对待生死问题。对于人们来说,生死富贵,并不是能轻易改变的,这一切都由命主宰。人人都喜生恶死,但何时生何时死,命说了算。因此,庄子极力规劝世人要安于命运之安排。只有顺应命之安排,才能对生死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5]503。心态平和了,才利于保养身体,做到“死生无变于己”[5]90。

对于死亡,庄子则认为人类没有必要害怕死亡。因为死亡并非是痛苦的,相反,它是快乐的。

庄子一方面提出“命”之观念对生死问题做了一番阐释,提倡世人在生死问题上要服从命运的安排,无须做无谓挣扎;另一方面从“死不足惧”的角度论证死亡并不可怕,意在消除人类对于死亡的惧怕感,让人在心态上跨越生死障碍。

(二)生死是气的聚散

庄子认为生死是气的聚合与消散。“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5]597。人能活于世上,是因为气的聚集,人死了,是因为气之消散。正所谓“得气者生,失气者亡”。归根结底,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

大千世界里的万物都因气的聚集而存在,因气的消散而死亡。通过气的聚散,便能衍生出各种不一样的事物,这些不同事物之间不断互相转化、交替形式:“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5]494。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5]443。人,作为万物中普通的一种,其生死也属于物化的过程:“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5]367。庄子通过“庄周梦蝶”之寓言阐明人与世间的其他物体其实别无二样。《齐物论》中曰:“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5]101无论是庄周物化成为蝴蝶,还是蝴蝶化为庄周,这一切都不过是万物处于相互转化之中罢了。

(三)生死同状

如前所述,庄子之生死观是以“道”为基础而展开的。在此基础上,庄子提出“万物一府,死生同状”[5]323。也即是说,世间万物生与死是一体的,生死与道相通。 《大宗师》中写道:“子祀、子舆、子梨、子来四人相与为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5]207。他们四人都把生死视为一体,认为生与死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别。这种对生死一致的看法,令他们四人成为好朋友。在《德充符》中,老聃曰:“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5]169?于此,庄子借老聃的话,强调生死一体的观点。

无论是死生存亡之一体,还是以死生为一条,其共同之意是生与死都是一体的。生死一体与道相通,与气息息相关。庄子发现,主宰人之生死的气,实际上是道的象征物。《道德经·第十四章》中言:“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6]82。道,人的眼睛无法看到,双手摸不着,而且无法言说。因此,庄子不得不借“气”来指称和象征道。《至乐》篇中,庄子从妻子死亡一事中思考得出:“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药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5]484。世上本无气,庄子借“芒药之间”生发出来的气,暗指“道”。

庄子把人的生死放在道的层面去阐释,从而归纳出人之生死都源自于道的道理。人之生是由于道,人之死归于道,人的生死始终与看不清楚、摸不着却又无时无刻不在的道连在一起。人的生命便在道的层面上跨越了生死的鸿沟,实现了生死同状。

(四)生死之超越性

庄子从道出发看待生死问题,认为生存与死亡皆是道之流转变化之中普通的一环。从道的层面来考察生死,首先要对“道”有所体认。 因此,庄子向世人提出到达道之境界的修炼方式:“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5]202。达道的修炼过程体现为“外天下” “外物” “外生”,最终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庄子认为人要想达到道之境界,必须消除生死之执念,做到不生不死。破除了对生死的执着,便能像初升的红日,进而忘怀古今,洞彻道体。

接着,庄子塑造了“真人” “至人” “神人” “圣人”这一类人物来说明超越生死后所达到的道之境界。在《大宗师》中,庄子对真人的形象进行了具体而完整的描绘:“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 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5]187。所说的“真人”,就是对生死看得通透,以顺其自然的态度对待生死,做到“不以生为喜,不以死为悲”。

庄子把自己对生死的看法,认真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中,达到了“真人”之境界。《列御寇》中对此做了描述:“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5]903。由此观之,庄子本人无愧于“真人”之称号,他洞彻生死,超脱于生死,最终达到自由之境界。

综上所述,庄子从自身的经历出发,结合当时的时代,对生死问题做了深入地探讨,从而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生死观。首先,庄子从人的立场对生死做一种外在的随顺、猜度。接着,庄子从物的层面回答生死问题:以气论为根基,把人的生死融入世间万物皆是物化而成这一情景之中,使得人获得了永恒之意义。然而庄子对生死的探讨并未就此停步:他把人的生死问题与道论相结合,由此形成他对生死的第三重回答。最后,庄子把生死问题的思考与道论结合起来,塑造了一个真人境界。在这种真人的境界中,超越生死,与道融为一体,体会到自由、逍遥之精神。

四、结语

叔本华曾说:“人生来只是以受苦为目的,因此死亡是脱离悲惨世界的一种不错的方式,苦难‘直至死亡才结束’”[7]48。人,总归是要衰老的;生命,总归是要灭亡的。对此,我们都无能为力,但是我们能改变对生死的态度。用积极乐观,坦然超脱的态度去面对生死,这是庄子生死观给予我们的最大启发,也是庄子生死观的最大价值之所在。

[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墨子,梁奇.墨子译注[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14.

[4]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5] 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3.

[7] 叔本华.悲观论集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郜春霞]

2015-11-19

吴东玲(1989- ),女,广东茂名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美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研究。

B222

A

1671-8127(2016)01-0017-03

猜你喜欢

生死观真人庄子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COCO×读者 真人亲身拍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