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在“西—汉”翻译中的应用策略
2016-04-13王崇曌
王 崇 曌
(商丘师范学院 外语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关联理论在“西—汉”翻译中的应用策略
王 崇 曌
(商丘师范学院 外语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关联性是认知实践中的重要特点,在人际交流中,从信息内容的关联性来探析语境,力求从语用、语义和语言风格上实现关联度对等目标。西班牙语与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两者在词汇、语法、语言表达习惯及审美情趣上具有较大差异性。运用关联理论考察两种语言直译、意译、注解、替换等不同翻译方式的最佳关联性,有利于实现原文与译文之间保持语篇风格及语言文化特色的有效转换。
西班牙语;汉语;关联理论;翻译研究;应用策略
关联理论探讨原语与译语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翻译研究语境和语意的传达和转换,为翻译研究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从语言交际来看,翻译通常需要通过对原文及语境综合分析,阐释原文信息和交际意图,并实现翻译的意义对等目标。本文拟运用关联理论来探讨西班牙语与汉语之间的译介问题。
一、关联理论与对翻译的作用
(一)关联度的意义
关联度建立在关联性的基础之上。从语言翻译实践来看,格赖斯认为语言交际过程是互为关联的话语相互合作的过程。语言学家盖茨达认为关联与语言学描述密切相关;学者沃斯认为会话是建立在关联基础上并依托互动来实现的。斯波伯和威尔逊将关联直观地提升到学术概念,并从语言理解视角得出关联理论。关联理论主张在语言翻译实践中,根据语用学、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及认知科学等来实现语言关联性。语言学家黄衍认为,关联性是存在缺陷的,即不可证伪性[1];而斯波伯则认为每个交际行为都是建立在关联假设的基础上。斯波伯是将翻译实践与语境相联系,通过关联度来进行量化评估,但对于语境效果则难以进行数量型判断[2]。为此,从心理认知视角来探讨关联性,有必要在思维和理解过程中,通过分析原语、译语之间的关联度,来实现不同语种间翻译的对等效果。
(二)关联理论对翻译的作用
从翻译实践来看,关联理论是建立在语言交际基础上,通过对具有关联性的语境假设来实现两者的最大化对等。语篇是构成翻译的基础,也是翻译推理机制的基本内容[3]。关联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可以看做是对原文、译文之间的认知转换。首先要明确原文的推理认知,从原文交际意图及语义上进行理解;其次明确译文与原文的最具关联性的阐释,而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在于译者对原语信息的误读。由于翻译者思维模式、文化背景、认知取向及语言自身的差异性,可能会造成对原文理解的错觉,导致误译。因此,从而需要译者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经验总结,才能获得最佳的关联性判断,从而达到对原文的全面理解。
二、关联理论在西班牙语—汉语翻译中的应用
西班牙语和汉语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而西班牙语是世界上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两者在世界语言舞台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从发展历程来看,西班牙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关系上,源自罗曼语族;而汉语则是汉藏语系中的语种,两者间的差异性是很大的。
(一)在西班牙语与汉语语境翻译中的应用
具体到关联理论在西班牙语-汉语翻译中的应用,主要是在两者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上,尽可能地运用语用层面的差异,来避免误译。同时,在对原文、译文的关联度分析上, 要对原文持谨慎态度,尊重原文,降低和减少关联度在翻译中的主观性倾向,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畅快的转换。如例句“EI gitano lo envolvió en el clima atónito de su mirada”,如果选择直译,则表达为“吉普赛人将他包裹在自己的眼神里,惊恐的氛围”,如此,很难实现西班牙语与汉语的有效对等,特别是在语境、语义修辞上缺乏转换。反之,如果从关联度的表达上对之进行意译,用汉语表达为“吉普赛人用惊讶的目光回望了他一眼”,如此从语境的关联度上来对原文进行翻译,就能够让中文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原文的意义。再如例句“El alba la sorprendía en el patio sin atreverse a dormir”,直译为“晨光撞到了她,在院子里不敢睡觉”。对于上文的翻译,汉语读者应该能够猜出作者的意思,但在表达上缺乏应有的汉语逻辑,显得生涩、不通顺。为此,在汉语翻译中,借助于关联理论,最大化的反映原文的意思,可调整为对等的语境,表述为:“她不敢入睡,在院子里一直待到天亮……”
(二)在西班牙语与汉语文化层面翻译中的应用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关联的,不同的语言对应相应的文化背景,逐步形成独特的文化差异性。从文化层面来探讨关联理论在西班牙语、汉语中的应用,主要从两者的文化背景、语言表达习惯上来进行认知译介,实现语言文化语境的对等。如例句“Y los premiados recibieron suculentas cantidades para que sus inventos no se quedaran en "agua de borrajas”。本句中的“borraja”,在汉语翻译中是“琉璃苣”,是一种植物名称;而短语 “quedarse en agua de borrajas”,在汉语直译中是“浸在水里的琉璃苣”。此短语从直译效果来看,显然是不对等的。在西班牙文化里,琉璃苣是食用蔬菜,其味道鲜美又营养价值高,所以在民间用“agua de borrajas”表示失望、无意义的事物;而在“quedarse en agua de borrajas”中,则表示某一事物被赋予了极高期望,但却未实现。因此,从意义相同或相关度上考虑,翻译成汉语,应表达为“前功尽弃、付诸东流”等,才能更真切地实现对原文翻译的效果。再如例句“Recordemos que Florence Cassez,ciudadana francesa,fue condenada en suelo mexicano a 60 aos de cárcel por secuestro y otros delitos.Se convirtió en la manzana de la discordia al negársele un recurso de amparo por la Corte del país azteca”,句子中的“manzana de la discordia”源自希腊神话故事,在佩琉斯与海神忒提斯的婚宴上,因未邀请厄里斯,厄里斯故意在宴席上留下一个苹果,刻着“献给最美丽的女神”,从而导致一场纷争。由此 “manzana de la discordia” 引申为巨大纷争的开端,是一种委婉说法。然而在汉语中,对于引起纷争的苹果缺乏关联度——尽管对于后来发生的特洛伊战争,很多读者都能理解其意义。因此,在翻译中,无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要有能够体现外国文化知识的文化意象。同时,文中的“país azteca”,如果直接翻译成阿兹特克国,很多人不了解,也会降低关联度,可以直接译为墨西哥。
(三)汉语、西班牙语翻译中对关联度的应用
汉语及汉语文化历史悠久,其文化和词汇极其丰富,在翻译成西班牙语时,要注重两者语言的关联度,尽力从文化、语用功能上实现对等转换,增强翻译表达的规范性和可读性。如在例句“不管外界‘捧杀’我们,还是‘棒杀’,唱衰我们,我们都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上句中的“捧杀”“棒杀”“唱衰”等词,其巧妙的修辞表现了汉语丰富的生命力。其中“捧”和“棒”,两字具有近似性,却意义截然不同。因此在翻译中,如何将之与西班牙语建立有效关联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直接翻译,会降低两者语境的关系,难以体现原文的修辞艺术;而如果采用意译,则又显得保守,难以传递深层意义。所以应当采用深层意义方式翻译,放弃其形象性,可以译为 “No importa si el mundo exterior nos halaga o nos reprime,vaticinándonos un porvenir decadente,tenemos que seguir nuestro camino”。同时,在翻译艺术性上,也可以将原文中的“捧”与“杀”进行突出,以增强读者对原文的艺术效果的体会,可翻译为“No importa si el mundo exterior nos mata con halagos o con palos,tenemos que seguir nuestro camino”。尽管这种译法降低了原文的关联度,但从增强异域文化的艺术性上,也不失为一种新奇的翻译手法。
[1]袁建军,梁道华.论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语用阐释[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王英鹏,李维滨.论跨文化语境中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林克难.翻译的规范研究和描写研究[J].中国外语,2008(1).
【责任编辑:郭德民】
2016-04-18
王崇曌(1988—),女,河南商丘人,硕士,主要从事西班牙语文学研究。
H059
A
1672-3600(2016)10-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