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2016-04-13宋媛媛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形体戏曲戏剧

宋媛媛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01)

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宋媛媛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安徽合肥230001)

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主要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的目的。区别于电影电视剧等其他艺术,戏剧所要求的是在一个有场地范围限制的舞台上,时间、人物以及故事情节或是场景高度这些要素都可以被表现出来。不大的舞台上,寥寥几个人就可以让千军万马从观众眼前走过;千山万水的距离也不过是绕几圈而已;沧海桑田只需要场景做一下变化,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回不去的光阴,也只是幕、场变换的结果。因此,戏剧演员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表达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的内心,高超的形体语言表达毫无疑问成为了戏剧演员的塑造人物的最有效手段。由此可见,形体语言在传达方式较为局限的戏剧表演艺术中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形体语言;戏剧表演

从古至今,人类语言的发展史可谓可圈可点。无论哪一种语言都用于传达思想,沟通感情以及记事说理等,然而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的语言总是在某一方面会让信息的传递产生局限性,为了弥补这种缺陷,人们在长时间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发展出了形体语言,而随着人们对这种新兴表达方式的逐步运用,渐渐的弥补了人类表达的不足。在形体语言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过程中,逐步的融入进了各种艺术表达形式。戏剧表演作为一种依靠戏剧演员的动作神态发展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表达形式,戏剧艺术家们用漫长的时间来观察、揣摩、收集和积累经验,这一牢固的基础使得戏剧表演中人类形体语言的运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由此可见,形体语言的发展与应用,不经弥补了人来语言表达的不足而且在更大程度上丰富了人来表达艺术,为戏剧表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对于戏剧表演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1.形体语言在表演中的卓越性

繁多而又有些奇妙的形体语言,使得人们在显露心际或是让情感更加外向化时更加得心应手。恰如其分的形体语言的表达好似一个信息发射塔,能清楚地经信息感情等传递出去。形体语言的应用让人们的日常交际变得顺利,其作用不可小觑。赛场上运动员英姿飒爽的身影就是一个民族精神风采的缩影;在国际贸易中,叱咤风云的老练商人用自己的形体语言向外人展示本国的实力;外交场上,一位风度翩翩的领导人用他的体态语言证明了这个国家的文明高度。显而易见,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以及精神面貌是可通过形体语言来体现的。形体语言语言同时也代表着民族文化形成的印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人群拥有特定的形体语言。而所谓艺术源于生话,形体语言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自然也对各种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其主要有体现在各种表演形式以及舞蹈上。

在表演过程中,形体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对表演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许多戏剧的表演中,独特的形体语言都是加深观众印象和塑造人物特点的重要手段。有效利用形体语言并发挥形体语言的作用,成为了推动戏剧表演质量提升的重要措施。因此,形体语言是一种塑造人物形象和戏剧表演的重要手段,对戏剧表演的开展以及戏剧表演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对此,我们应有正确的认识,应根据戏剧表演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形体语言形式,并学会利用形体语言。

1.1 精妙绝伦的戏剧表演

卓别林可谓是家喻户晓的幽默大师。由所他塑造的流浪汉角色更是成为了电影史上的一个经典形象,让每一个看过的人都留下深刻印象。无声电影是卓别林作品的主导,他也确实在一段时间内明确表示过自己拒绝拍摄有声电影。而他精彩绝伦的表演以及与众不同的形式就是他拒绝有声电影拍摄最大的原因。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最精通的就是形体的表演技巧,也就是我们说的形体语言,行为艺术是讲求逻辑连贯的,正是因为他将生活中的小细节、小逻辑演绎的过分巧妙细腻,才让人们忍俊不禁,但是同时他又把具体的社会逻辑通过故事情节表达了出来,这让影片的批判性与悲剧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我们说他是一个用惟妙惟肖的形体语言来讲述故事的人。而有声的电影里的听觉语言必定会削弱行为艺术的表现力,因此对于卓别林而言,只配上一点合情合境音乐的无声电影无疑是最合适的。

1.2 柔美高雅的舞蹈

舞蹈,无疑是形体语言的代言人。而谈到形体语言在舞蹈上的运用,又不得不谈到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

杨丽萍,1958年生于云南,洱源白族人,自幼酷爱舞蹈。1971年进入西双版纳州歌舞团,九年后调入中央民族歌舞团,一支“孔雀舞”让她走进了人们的视线。1992年,她以舞蹈家的身份远赴台湾并表演了舞蹈;1994年,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的金奖被她用一支《雀之灵》拿到。孔雀舞,犹如其名是一种通过模仿孔雀将舞蹈的刚柔展现出来的舞种。这种舞蹈为了达到极高的艺术性,不仅要求舞蹈演员在形体上做到惟妙惟肖,更要求舞出其神韵舞出其精魄。这就要求了舞蹈演员在形体语言的运用上有着极其高超的技巧。

总的来说,无论是哪一种艺术形式,恰到好处的形体语言的运用,无疑会使得原本的艺术更为精彩。

形体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虽然没有语言表演那样直

接,但是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人物特点的表现也是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对形体语言的了解,在戏剧表演中做好形体表演,不但可以为戏剧增色不少,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戏剧表演的整体质量。因此,对于形体语言我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做到根据戏剧表演的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形体语言,利用形体语言有效提高戏剧表演的整体效果,突出人物形象,塑造人物特征,使人物形象能够更加丰满。

具体实例:卓别林《摩登年代》、杨丽萍《雀之灵》。

2.无声的语言在戏剧舞台上的强大表现力

形体语言用形体动作变化、节奏、张力的起伏,把人物的内心情绪以及感情变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它同时推动了戏剧故事情节的发展。由此可见,恰到好处的形体语言的运用对于让舞台表现更具冲击力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虽然形体语言的应用使得后现代戏剧得到了质的飞跃,但不代表它在现代戏剧中的运用就可以被忽视。以《萨莱托·马丽帕》为例,这部来自阿根廷的优秀戏剧讲述了两名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争强好胜的少女,在经历了一系列自导自演的青春期闹剧后逐渐失去了互相比较的快感的故事。这一故事看似简单,但是当故事中的一系列的关系经由肢体语言来表现后,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小动作精巧细腻的编排,比如两位少女一系列摔倒、蹦跳、翻滚、扑跌等动作,无二的动作节奏,通过精湛的形体技巧表达之后,将原本平淡无奇的故事演绎的精彩纷呈,带给观众独特的视觉感受。但是如果想把肢体语言恰到好处的运用到表演上的话,演员的肢体表现力就值得挑剔了。此种肢体语言必须是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其体现方式必须是有美感、有情感、有控制、有节奏、有深度、有内涵的。中央戏剧学院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形体语言的表达进行了有深度的探索与研究,经过不断地尝试发展,在戏剧的形体语言表达上取得了显著有效的的成果。在这里以表演系的成果《紧闭》为例。这部萨特的独幕剧经由常莉教授全新的排演,其中采用了一系列巧妙地形体语言以及现代舞的形式,将原本的剧本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在这部独幕剧中,扮演虐杀儿童的罪犯埃司泰乐、巴西记者加尔希、女同性恋者伊奈斯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将一系列的追逐过程表现了出来,伊奈斯为了让这一过程更美,用手臂环绕着司泰乐,而司泰乐的动作则由慢慢由接受到挣脱,在剧中,为了阻止司泰乐与加尔希的接触,伊奈斯运用了翻转倒立等形体动作来表现这一过程,而伊奈斯用一块滚动的圆木作为行动的支点,做出了许多有没得高难度动作。正是对形体语言的充分运用,将这一部剧作中的人物关系以及人物形象展现的活灵活现,将该剧主题“他人即地狱”生动的表达出来。

具体实例:形体戏剧《九种时刻》。

3.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表演的融合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种类繁多,不同地域的戏曲表达着相应地域的文化习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经过长期的发展与传承,传统戏曲艺术已经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表演形式,无论是哪种戏曲,无一不具有强烈的表现张力。传统戏曲主要来自于民间耳熟能详的故事,它源于生话,却又与生活不同,源于体验,又超越了体验。在这个小小的舞台上艺术表演家用自己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不留痕迹的传达出人物内心微妙的感情变化,从而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将人物塑造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而其如此淋漓的表演,充分展现了形体动作语言的刚劲、柔美、娇俏,夸张适度的的唱、做、打、念更是表现了形体语言的强大功能。

从形体语言的利用来看,中国传统戏曲中形体语言利用的比较充分。基于对形体语言的了解,以及对中国传统戏曲作品的了解,形体语言在表演过程中,能够传达一些语言所不能传达的东西,并能够使观众对戏曲中人物的形象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提高人物塑造的整体质量。所以,对于戏曲表演而言,做好形体语言的利用,可以有效增加戏曲表演形式,使戏曲表演能够在表现形式上更加丰富,同时,也能够在戏曲表演质量上有一定的提高。

而正是由于对形体语言的充分运用,使得戏曲艺术经久不衰到,直到现在依然深受人们喜爱。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许多与传统戏剧相结合的优秀作品便开始在当代戏剧舞台上涌现。例如为我们所熟知的由田沁鑫所导演的《赵氏孤儿》,这部戏剧便是成功将古典戏曲与当代戏剧成功结合的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为什么说它成功呢?因为这部戏剧在时空转换的处理上相当特别。戏剧开场,一个孤儿在梦境中不断地徘徊、游移、迷茫,而紧接着由孤儿的一个后翻滚将时空切换回了现代,一个简洁明了的动作就实现了现实与梦境的转换,使演员将自己在虚假戏剧中的真实体验清晰的表达了出来;画面一转,当孤儿听着屠岸贾讲述自己当年的英勇时,突然一个转身,再与形体上的变化微妙结合,时空就转换到了当年。其次,戏剧对于象征手法的运用也比较合法,当赵家在被屠岸贾屠杀的时候,一众士兵们手提红色包裹绕场行走,杀气腾腾的将包裹扔在地上,这一幕的每一个动作都把血腥的氛围烘托到了极致。最后,在戏剧的结尾时,孤儿用戏曲的台步完成整部喜剧的结尾的,这一动作的运用不仅使原本的戏剧具备了传统戏曲所具有的美感,还把孤儿的情绪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表达:一切水落石出之后,养父或者说是仇人和救命恩人也相继死去,自己要作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去独自面对这个世界,他的每一步都应当充满不确定,既迷茫又坚定。由此可见,正是借助传统戏曲的经典动作,方才使得这部戏剧锦上添花格外精彩。

具体实例:李六乙《穆桂英》。

4.总结

形体语言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艺术变严重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形体语言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综上所述,戏剧表演中的形体语言是不仅仅可以帮助戏剧演员更加巧妙地塑造人物形象、更清晰的表现故事情节,同时也可以帮助观众对戏剧的主题进一步的理解,因此形体语言无疑是戏剧表演的一大重要形式。

[1]曹娜.浅论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4,19:173-174.

[2]徐嘉铭.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运用探究[J].戏剧之家,2015,23:36.

[3]刘诗琪.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6,01:187.

[4]姜婉婷,隋欣.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J].艺术研究,2013,02:28-29.

J8

A

2095-7327(2016)-10-0166-02

猜你喜欢

形体戏曲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戏剧类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鸡霉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