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贸区背景下高铁的发展对福建省物流行业的影响分析

2016-04-13林颖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福建福建省港口

林颖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自贸区背景下高铁的发展对福建省物流行业的影响分析

林颖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近几年高铁的快速发展以及自贸区的建设对福建省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及物流行业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论文阐述了福建自贸区物流的功能定位以及福建省高铁发展的现状及未来的规划,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物流需求增长;激发潜在的物流价值,优化物流市场格局;拓展福建港口腹地,开展高铁货运模式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分析了自贸区背景下高铁的发展对福建物流行业的促进作用,并在自贸区的建设与高铁的运营背景下提出了福建省物流行业的发展对策。

自贸区;高铁;物流业;发展对策

随着福建省高速铁路网建设的加快推进,在省内各经济区域之间以及与省外的资源互通上构建起运力强大、方便快捷的运输通道[1],激发了空间范围内物流产业的潜在价值,促进了物流市场的延伸,为突破当前由于铁路货物运能不足的瓶颈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福建省在自贸区建设的背景下,高铁的发展也为福建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支持。因此,在目前的市场格局下,探讨高铁的建设对福建物流行业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福建自贸区物流的功能定位

福建自贸区包括厦门海沧、东渡港区,福州江阴港区(1-9号泊位)、平潭港区等,其港口、岸线、航线资源十分优越,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达到67个[2]。

福建自贸区明显的区域优势助推物流业的发展,为福建物流业构筑新的战略通道,增添新活力,也为福建物流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注入新动力[3]。预计到2019年,福建自贸区港口群的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700万TEU,货物吞吐量将达2.5亿吨,目标是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福建自贸区的三个片区根据其各自的优势和侧重点,所承担的物流功能不尽相同。

1.1 福州片区

拥有天然深水良港,地理条件优越,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形成有效的对接,对于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发展汽车整车进口贸易、海铁联运上具备一定的优势。在发展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等业务上具备一定的有利条件。

1.2 平潭片区

作为大陆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地方,进一步拓展台湾的免税商品市场,充分发挥平潭片区“实验区+自贸区”政策叠加的优势以及税收政策的优惠作用,促进两岸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海西进出境动植物检疫隔离处理中心等发展和完善;进一步开通平潭至台湾本岛的直航航线,深化两岸物流产业融合,特别是两岸海运快件业务的发展。

1.3 厦门片区

厦门片区作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涵盖了海沧港区和两岸贸易中心核心区,通过港口资源的不断整合,已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集装箱枢纽港和国际远洋中转港口。未来,在航运资源配置和服务能力方面进一步加强,深入推进港口的转型与升级;着力发挥自身的地理区位优势,成为服务两岸的综合性国际航运中心。

福建自贸区港口群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物流节点和枢纽,辐射范围较广,凸显出现代航运服务体系的优势,特别是两岸港口在航运物流方面的合作,进一步促进了集疏运网络的完善,增强了区域航运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聚集。

2.福建省高铁发展的现状及规划

近年来,福建省铁路建设年均投资200亿元以上,闽赣两省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两纵五横”的铁路框架,高速铁路的格局出现新变化,由原先的“路网末梢”升级成“铁路枢纽”。“两纵”即沿海铁路(含厦深、福厦、温福铁路)和南平至龙岩铁路扩能工程,“五横”即衢宁铁路、合福铁路、峰福铁路、向莆铁路和赣龙厦通道。福建省铁路营运总里程目前已超3300公里,其中快速铁路营运总里程突破1500公里。到2020年,福建将基本建成“三纵六横”铁路网主框架,届时铁路总里程将达5350公里,路网密度从2010年的135.42km/万km2增加到447.7km/万km2,进出省的运输通道将增加至10个以上,快速铁路将覆盖省内90%以上的县市。随着福建自贸区的设立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方案的建设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对我省发展开放的、外向型经济起到积极的作用。

3.自贸区背景下高铁的发展对福建省物流行业的促进作用

3.1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物流需求增长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自贸区以及福州新区建设的持续推进,以产业的发展带动物流业的发展,高铁在福建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高铁的建设对福建省加大对外区域合作、贸易往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厦深高速铁路为例,该铁路的开通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两地间的贸易往来,同时也促进了物流业

的发展,对物流成本的降低起到关键作用,也将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和快递行业的发展。

目前,福州、平潭已正式列入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试点城市。自此,全国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试点城市增加至10个,其余分别为天津、宁波、上海、郑州、杭州、重庆、广州、深圳。福州和平潭片区正式迈入“实验区+自贸区”双核驱动时代,电商企业可以将进口商品暂存在特定的保税仓库内,消费者在各大电商平台下单后,电商企业根据订单办理相关的手续从保税区内直接发货。这一模式也极大促进了跨境电商的发展,深受跨境电商企业的追捧,截至2016年1月,在平潭试点区完成通关货物30000余单,货物价值超2300万元,物流运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3.2 激发潜在的物流价值,优化物流市场格局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运枢纽以及各区域合作的平台,福建自贸区港口群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福建的企业要想“走出去”必须要有走出去的交通,而高铁是行之有效的基础配套。2015年6月开通的合福高铁成为打造“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的“黄金通道,强化长三角、中三角,以及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联系。

在福建自贸区设立的背景之下,随着福建高铁稳步发展对铁路运能释放所带来的积极影响,铁路货运将进一步发挥其综合优势[4]。在中长途的货运过程中凸显其大运量、低成本、高保障的优势,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实现各种运输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协同作业。

3.3 拓展福建港口腹地,开展高铁货运模式

铁路运能的提升将极大改善铁路物流服务水平,从而寻求更为开放的物流市场,建立战略联盟,开展服务外包,开辟物流发展的新路径,探索铁路物流发展的新领域。以2013年9月开通的向莆高速铁路为例,作为江西等中西部地区至东南沿海的运输通道,能够进一步拓展湄洲湾港口腹地,积极推进山海协作,实现港口资源共享。同时,向莆铁路作为福建省第一条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连接内陆腹地的现代化高速铁路,能够较好地扩大自贸区的辐射范围,构建对外连接的战略通道,形成区内外的联动发展局面。

3.4 节能减排,进一步促进福建绿色物流的发展

高铁大多采用的是“以桥代路”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土地的占用,节约了土地资源。高铁依靠的是牵引供电系统,能做到零排放,同时高铁的能耗较低,大约为航空运输的1/40及公路运输的1/5,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虽然高铁目前针对的主要是客运市场,但随着物流运输模式的不断转变以及高铁运输技术的不断成熟,高铁货运、高铁快递的全面开展将指日可待,这也将给低碳物流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4.基于自贸区背景下福建省物流行业的发展对策

4.1 拓展专业化的物流子产业,完善物流园区功能

福建省近几年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力度较大,加大对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区、陆地港、公路港等的建设,加快货运站场和传统物流园区向现代综合物流园区转型[5]。同时,福州港、厦门港、平潭港等各港区都在积极建设,打造完善的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连接东盟、台湾和内陆。

依托福建自贸区建设,借助在冷链物流、农产品流通加工、电子商务、市内配送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物流企业,将其融入到产业链条中,拓展专业化的物流子产业,推动各类生产、生活资料物流,尤其是以闽台农产品物流、日用消费品物流、跨境贸易物流为特色的转运中心、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物流节点建设。随着高铁的运营,福建省内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对综合物流园区的建成以及向现代化物流中心转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2 着力发展以高铁为核心的多式联运

福建自贸区港口群在转口贸易、国际国内中转、集拼业务、分拣理货、配送、采购与供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厦门、福州等港口资源丰富,是天然的深港,依托福建自贸区福州、厦门、平潭三个片区的建设,根据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积极拓展港口腹地,发展“陆地港”、建设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有效发展海铁联运,加强中西部地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交流合作,以及重要出海通道的建设。加强疏港通道,主要通过建设吉永泉铁路、强化向莆铁路货运功能来实现;扩展出省通道主要通过建设浦梅铁路、规划建设渝(西)长厦高铁、延伸南三龙铁路、新建温武吉铁路、规划昆福铁路等项目来实现。高铁开通运营之后,在运能大量释放的环境下,可以利用既有的铁路线开通铁路集装箱专列。

4.3 创新用人机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高铁进入快速建设和发展时期,需要强大的专业技术及人才队伍予以支持,为培养运营一线相关岗位人员,需借力高职院校为其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很强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些专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能够以铁路行业为依托,实行产学结合的“订单式”培养,将企业的文化和工作环境融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例如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开办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2013年福州市地铁公司与国内3所高职院校(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对学生进行专项的教育,通过“订单班”的形式达到校企资源共享、双向开放和互惠双赢的目的。

5.总结

福建自贸区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持,高效的物流与供应链网络以及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也为自贸区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因此,自贸区的建设不仅给福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的物流行业也应该把握新机遇,从容应对新的挑战,实现跨越式发展。

[1]高峰.高速铁路——在铁轨上飞驰的梦想[J].交通与运输,2011(01):24-25.

[2]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发展规划(2015—2019年)[EB/OL].http://www.china-fjftz.gov.cn/article/index/aid/1634.html,2015-8-27,2016-1-20.

[3]王健.福建构筑物流战略通道[N].现代物流报,2014-12-16(003).

[4]张晓东,唐亚龙.我国高铁稳步发展对物流业的影响分析[J].物流技术与应用(货运车辆),2012(05):50-52.

[5]席玮.福建交通物流集约有道[N].中国交通报,2014-05-29(005).

U238

A

2095-7327(2016)-10-0144-02

林颖(1985.01—),女,福州人,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猜你喜欢

福建福建省港口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那个梦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港口上的笑脸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惠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