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思想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改过程的应用研究
2016-04-13方健
方健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11)
项目管理思想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改过程的应用研究
方健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11)
项目化管理的思想在目前的高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运用越来深入,笔者总结“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运用项目管理思想,在市场营销专业服务营销课程改革工作中针对学生的现实需求,提出教学工作个性化、高效化、精细化的目标,并通过自身的实践提出一些对于课程教改管理的一点思考。
项目管理;“三位一体”;服务营销
项目管理是一门集控制、创新以及于综合作为一体的综合性管理性的科学,与此同时,这也是一种可以将各类的知识、工具以及于技能应用等于项目管理活动当中,以满足于项目化需求的新兴的管理技术。项目管理作为现代管理方法的新热点,核心的思想是以“项目”作为独立的管理组织单元,运用项目的形式保证组织的灵活性和管理的责任分散,以目标为导向来解决实际问题。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式是以系统论作为指导性思想,一般将管理的过程横向细分为五个环节,即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执行、项目监控和收尾,同时纵向把管理内容总结为九大知识领域,即项目的范围、时间、成本、人力资源、沟通、质量、风险、采购和综合管理(新版的项目管理增加了一类——干系人管理),目前来看,项目化管理思想已在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项目管理思想的应用也促进了行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在推进我国高职类教育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多数也都是以项目式运作的方式来进行教改工作,应该说,项目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在高职院校的各项教改项目中被广泛运用,对项目的有效实施是起到了明显作用的。现在来看,项目化管理思想受到了各个方面的推崇,并且逐步的被多数的高校引入到了教学管理活动当中来,并且也取得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
服务营销学是新世纪的营销学发展的主导领域之一,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服务营销理论也极大地推动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服务营销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强的学科,服务营销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使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更好、更有效地掌握服务营销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课程性质和教学经验,总结出传统服务营销学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若干教学改革措施。市场营销专业的服务营销课程的教学具有项目一次性、唯一性和周期性等特点,符合项目化管理的基础要求,可以将其视为一个项目。引入项目管理理论中的范围、时间和质量管理三大过程对服务营销课程实施进行管理,实践证明能有效解决目前服务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1.市场营销专业服务营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目前,作为一门市场营销专业的普及性课程,服务营销的教学活动中还普遍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我校的服务营销课程的教学活动的课程设计、课时的计划安排、课程实施以及于教学活动的规模性、效果等都备受学校教学资源以及于教学环境的重要影响,但是,与此同时学生们对于其教育期待而且又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趋势。服务营销课程在内容的设置之上缺乏个性化教学指导、需求针对性不够强是,这当前也是该课程最大的一项“硬伤”。
其次,服务营销的课程的相关的内容的大体范围界定以及于课程进度设置比较的模糊一些。当前,服务营销课程的主要重点问题都集中于在讲授服务营销的7P理论以及如何在实际服务应用中得以运用等方面。而实际方面,服务营销课程应当包括的范围远远不止如此,这是一门非常系统的学科内容,从服务的基本性概念开始,到职业化服务探索的技巧,再到服务与产品的组合与关联以及融合,最后是产品与服务在实际营销管理过程中的布局与决策,要想系统地把它们都讲清楚,一是课时量不够,目前我院市场营销专业把服务营销这门课在人才培养方案里定义为专业必修课,课时数设定为48,其中理论和实践各占一半,也就是说,在24个课时里不但要讲完服务营销的7P理论,还要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理论与实践的映射关系,难度可想而知。二是缺乏必要的实训环境,目前从全国高职院校的营销专业建设来看,服务营销课程虽然开设的面很广,但从实际的教材选择和实训环境建设来看,差距还是很大的,单说理论教材就很单一,目前全国服务营销教材比较系统的、使用频次较高的非常之少,我们现在使用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红一教授主编的《服务营销理论与实务》,这边教材2009年出版,2014年进行了二次改版,单单从理论体系的角度上看,这本教材可以说是国内目前服务营销领域的优秀之作了,但是服务营销和市场营销一样,它的实践性很强,如果没有配套的实训教材,那就像一个正常人缺了一条腿或是一只胳膊一样,更重要的是,依照学生目前的需求,很多问题尤其是带有前瞻性、管理决策性的问题,他们都没有太大的兴趣,可是掐头去尾地进行教学,难免让学生更难理解服务营销的重要地位。
2.“三位一体”教改方案
总结这些年服务营销的教改过程,我把主要思想总结为“三位一
体”,即利用项目管理中时间管理、范围控制和质量管理三个重点过程管理来强化服务营销的课程实施,从课程开展时间、课程教学范围缩放以及课程教学后期的质量反馈三方面来建立服务营销课程的过程化管控,以项目管理的思想,以“三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推进服务营销课程的教学实施,自该思路实施开展以来,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2.1 “三位一体”之时间管理
我刚刚接手我院市场营销专业服务营销课程教学任务的时候,这门课程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课时数是32,课程教学安排在大二上学期,一学期课程结束之后,一方面从老师的角度上看,课时严重不足,32个课时,16次课,单单把服务营销的7P理论一一讲述完成就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如果把7P中的两两组合或者多类组合去说明服务营销的实施策略的话,32个课时基本上就是全部被教师占满,留给学生的时间就几乎为零,而作为实践性课程,服务营销的课程设计中,重中之重就是理论知识的案例化拆解和分析,而经过教学实践证明,32个课时完全满足不了要求,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教学周期的安排也不是很合理,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大一的课程多数是基础理论课,服务营销的前导课程是市场营销和职业化沟通,这两门课一个是在大一下学期,一个是安排在大二上学期,这样一来,前导课程中有一门是和服务营销学课程同期开设,显然这样的教学安排是不尽合理的,所以在当学期末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会上,我提出对服务营销学课程的课时和学期安排的修订,将课时数修订为48,增加了16个课时,并且将其学期安排调整到大二下学期。
2.2 “三位一体”之范围管理——引入WBS进行教学目标控制
引入项目管理管理工具的分解结构工具,即WBS工具,重新归纳和定义服务营销课程的教学性的目标,是以课程目的以及于任务转化为目标,并且由比较单一的目标评价转变为多目标的评价,将课程知识点方面进行分解成可以管理和控制的工作单元,在每一个单元设置明确的实训任务包,并明确定义任务包完成目标节点,这样的修订就比较容易并且准确地去了解课程知识点的教学的相关进度、需要教学资源以及于质量等相关要求。事实上,引入WBS工具的目的就是将课程的教学目标从比较抽象的表述转化成比较详细的、明确而且比较实在的工作包括的主要内容,这样既可以清晰地浏览教学进度目标,又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教育期待。另外,结合课程实际教学过程和学生反馈,我后期将服务营销学课程和客户关系管理两门课程进行了整合,因为这两门课的内容有很强的交叉和渗透,整合之后的课程称为服务营销与客户关系管理,课程课时为80。
2.3 “三位一体”之质量管理
对于课程化教学的质量控制,一般是指对课程分阶段设立的控制以及于管理目标并且达成的管控。根据于服务营销课程的重要特点,我们对于课程质量管控的做法是:
(1)完善信息采集,课程开展之初通过教学管理系统对学生进行该课程的需求信息的问卷调查,同时进行服务行业相关形式和政策的信息采集。
(2)信息汇总分析,是以统计的方式以及对于各种汇总的信息进行了相关的分类、管理、核实、编辑、分析以及于论证,获得第一手真实信息,真正做到了解各种类型的学生对服务营销这门课程的教育期待。
(3)模拟工程项目的立项过程,依据之前的信息分析,确定服务营销的课程教学范围,主要包括于任课教师本身的技术能力的相关范围、资源配置的相关范围、课程学时数的范围的相关的限制。
(4)引入甘特图,甘特图又称为横道图,它是项目管理专业管理工具,这是以图示的教学方式,通过于活动列表以及于时间刻度清晰地去表示出任何特定的教学项目的活动顺序以及玗持续的时间,引入到甘特图是对于教学计划进行一定的排序,作为课程的教学活动做好进度的相关安排,然后,再跟随着教学计划的不断的实施,对于比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教学过程的监控工作。甘特图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可以将老师的最主要的精力安排到最需要加快速度的方面,致使整个的课程教学任务能够比较顺利的按期完成。
质量控制是项目管理五大过程中意义重大,但也是最难操控的一个过程,而对于高校课程质量控制来说,其难度更大。我们都知道,课程知识反馈是检验课堂的教学质量当中的一项比较重要的环节,所以,作为任课的教师而言,一定是要比较及时、全面地去接受学生们的反馈到的信息,从而实现对于本身的教学过程质量的及时检验。确认学生们所学的新的知识是否得到强化以及于确认,在这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一个方面,学生要从中得到成功学习的个人体验,而任课教师也能够获得相关的反馈信息;还有一些实践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适时列出与课堂知识点相关的实训课题,让学生体会工作场景、应用场景,这样可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服务营销课程教学过程引入项目管理思想的一点体会
3.1 制定完备的教学规章和制度是服务营销教学工作项目化管理的一项前提
规章制度是任何的一项管理过程的重要依据,科学的制度主要的体现出来的是人性、公平、合理、适用。作为高职院校的服务营销课程,它的教学工作是指要按照市场营销比较专业的工作性的思路,紧扣当代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案,把育人的教学目标设计成系统化的可以实施的重要方案,明确在于人才培养目标之下的各个管理性环节的工作性职责,这样,才能够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的教学机制,而不仅仅是各行其是。尤其是专业内各类课程之间的关联关系,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逻辑衔接,实训机房的共享性使用与管理等等。
3.2 引入项目管理思想注意循序渐进
“三位一体”的课程实施思路是笔者在5年的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总结出来的,从实施的过程来看,在服务营销的教学工作中,项目管理理论的引入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磨合。
3.3 注重师资培养
很重要的一点,任课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项目经理,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的一项核心内容。在课程教改的重要项目进行当中,是否能够比较圆满地去完成教学的相关目标,关键是在于任课的教师们,作为新思想新模式的相关的引入,相应的师资培养就显得更加的重要。笔者所在学院对于项目管理思想引入非常重视,核心教师均要求参加美国项目管理师的认证学习,事实证明,这对于后期课改项目的成功推动起到了关键作用。
[1]李国强.构建以“能力本位”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大家, 2012(04).
[2]张臻.市场营销课模块化教学初探[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01).
[3]叶敏,万后芬.特色专业建设的背景及专业特色的凸显——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01).
The idea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anagement process,the author summed up the"Trinity" teaching method,the use of project management ideas,marketing professional service marketing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practical needs of students,the teaching work of personalized,efficient,fine,and through their own practice to put forward some idea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urriculum reform.
Project management;"Three in one";Service marketing
G642
A
2095-7327(2016)-10-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