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语能力与课堂活动

2016-04-13林晖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想象性口语思维能力

林晖

(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福建福州350001)

口语能力与课堂活动

林晖

(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福建福州350001)

本文简要分析了英语口语课堂中学生的口语障碍主要源于语言学习和实际使用之间的隔阂。提出设置适当的课堂活动可以激励学生思考使得他们能够结合实际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151名学生的相关实验表明,想象性课堂活动对口语表达的流畅度有很大的提高。

英语口语;问题解决型;想象性活动

0.前言

大学外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英语的交流能力,尤其是有效的口头交流能力。当代英语课堂教学已经由传统的重读写转向对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全面培养。外语学习的最佳途径应该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使用外语。但是,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表明了课堂口语对他们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当语言学习进入实际运用阶段。语言输入是被动学习,而语言输出则是主动学习,中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就是以被动学习为主,而主动学习也就是自主学习一向是语言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通常会发现很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远远低于他们的思维水平。文秋芳,周燕(2006)提到我国的外语教学普遍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语言的信息功能和思维功能。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口语课堂上的想象性活动将语言的技能训练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本文试图探讨适当的课堂活动尤其是解决问题型活动对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1.现状与理论基础

我们每天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口头或书面交流,根据自己的生活场景和交流对象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及方式。作为思想的载体,语言的组织必须以思维能力为前提。外语课堂上经常发生这种现象:不少学生在口语课堂活动中原本发言中规中矩,却突然发现自己一下子无话可说了,无法拓展或接续自己原先的话题。这是由于学生在课堂口语活动中的归纳和抽象能力薄弱引起的交流中断。文秋芳(1999)认为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包含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其中,逻辑思维能力包括语言交流过程中的分析与综合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对语言的流畅度影响最大。

学生在课堂语言环境中的口语缺乏语言连贯性,思维滞后,逻辑混乱,无法重现母语环境下的正常语言交流能力。这对于开展口语课堂极为不利,不但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也打击学生的士气。正如Rivers(1983:41-4)所提到的想象性活动是语言技能从形成到熟练运用之间的关键。通过有目的地布置不同的课堂任务,如以课文相关内容为主题设置的场景对话、角色扮演、以及改变故事的文体模式等活动能够有效地将现实生活场景和语言技能的运用交融到一起。

适当的堂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思维,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流畅地运用自己的口语表达观点。Sadow(2000:36)提出的基于问题解决型的想象性课堂活动可以促进语言交流、加强发散性思维。问题解决型的课堂模式可以被灵活地运用在诸如角色扮演、主题辩论和表演接力等能够有效促进语言交流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2.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口语课堂的想象性活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以检验是否对学生的口语流畅性起到积极的作用。其具体步骤如下:

2.1 研究对象

由分属不同专业(非英专)的151名已在大学学过一年英语的大二学生组成。其中男生74名,女生77名,平均年龄18-22周岁。这批学生都曾经由口语基础入手,采用外研社出版的英语语音语调这本书在大一第一学期初便进行了系统的口语发音训练和纠音。虽然依然存在一些口音问题无法彻底改变,但是通过期末的口语测试录音对比可以明显感受到语音方面的改善,并基本达到能够让听者接收语言信息的程度。

2.2 测量工具

根据每个单元的课文,设计出开放性主题,采取教师预设几个模块协助,由学生自主选题的方式在语音实验室进行每一次的训练活动。

评分标准:(1)总体可理解度Overall Comprehensibility。(2)语言条理性Organization。(3)流利程度Fluency。(4)语境相符程度Accuracy。(第1、4项参考1982年出版的托福口试评分手册,第2、3项参考英语专业四级口试评分标准)每一项分成五个分数段,总分为二十分。

2.3 研究步骤

在进行训练前先对相关学生进行了摸底测试(前测)。首先,根据话题“On the importance of mutual understanding”选出12个关键词罗列在黑板上,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利用这些关键词进行长达3分钟的自由发言,并留有30分钟的准备时间。使用语音室的设备录下所有学生

的口语测试内容,并由两名教师同时对学生的口语录音进行评分以提高准确度。综合表现归纳如下:基本上可以辨认出所要表达的意思,但词句构成较为简陋(大多使用简单句)。语感较差错误率较高,其中介词等搭配及时态错误最为明显。语言流畅度较差,一些学生的发言断断续续甚至某些学生在几次重复后就失去信心无以为续。语言内容缺乏新意,思维不连贯不少学生对12个关键词的利用率较低。这表明了学生在逻辑思维乃至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严重不足。

其次,利用语音教学设备记录本学期每一次参与活动的各组学生的发言。在分析了每位学生的表述之后,针对不同学生的表现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让学生调整思路以应对不同的主题。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强化。每次课后布置下一次课的口语作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补缺补漏。Chaudron (1977)提出可以引导学习者自主改正错误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只有经历过自觉修正阶段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巩固下来,这对口语的掌握无疑是相当有利的。通过课堂内外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帮助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为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

最后,按照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安排循序渐进的课堂活动。实验时间为一个学期(三个月),每月进行两次实验。具体过程为采用四种方式:(1)在实验初期从模仿活动着手,从简单到复杂。开始时使用一些经典电影片段进行配音活动,然后逐渐深入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为自己喜欢的剧情编写后续剧本,并自由组合进行表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让学生有意识地将逻辑思维模式应用在口语训练过程中并随着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逐步推进;(2)在课堂口语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逻辑思维方面的相关知识,通过点评适当地引导并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可以预先根据活动任务选择好自己喜欢的表演形式,包括访谈、辩论、情景剧等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语言的条理性和组织能力;(3)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场景,并自己灵活组队合作创作,留有充分的时间思考逐渐过渡到问题解决型的课堂活动;课前通过网络、同学或老师寻求帮助将自己的观点形成书面提纲和讲稿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使用自己制作的ppt、图片、背景音乐以及一些自己准备的简易道具来烘托气氛协助语言表达。活动结束后由其它各小组根据表演组的表现,进行反思和互查。比如对自己创作的一些人物思想变化、语言设计和情节设置等进行探讨,同时给出相关评价或讨论自己所关心的话题;(4)在学期末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重新进行测试评分并与最初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想象性活动通过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对口语的流畅度产生的影响。

3.实验结果及分析

期末的测试内容为开放性的主题“How to make my life more meaningful”。首先根据所设的评分标准对学生的测试录音进行等级评定。每五分为一档,达到16-20分的有28人,11-15分的有67人,6-10分的有39人,0-5分的有17人(其中部分为少数民族学生)。

前测的评定结果很不乐观,大部分学生低于10分,对测试的内容只是简单的借鉴课本原文,缺乏发散性思维,措辞用句比较生硬缺乏鲜明的个人观点。从总体上看期末评定,可以发现得分较高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强,思路清晰,内容表述较为灵活,基本上能把想法表达清楚。口语流畅度和学生本人的第一次记录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能紧扣主题并有所拓展,若忽视语言的小错误而只考虑其交际能力的话可以说整个训练的完成度较高。而得分在11-15分的学生在流利度上表现差强人意,在语言组织不够严密,思路不够清晰明了,但是在可理解程度这一标准来看,还是能够达交际的目的。与初次测试的表现相比语言条理性有较大的进步。而6-10分的学生主要问题还是在于无法展开论述观点,语言之间的连贯性也较差,给听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经过对学生本人的了解及对他们的口语课程笔记的检查,发现这一部分学生在课后的训练及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做得不够。0-5分的学生主要问题在于语言上的基础较为薄弱,词不达意现象比较严重,其中不少为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前仅仅接触英语一年,不足以作为研究的结论。通过对首次的口语测试和最后一次测试相比,若以12分为达标分数,可以看到初次测试的学生比例从原先的15.89%增长到最后一次测试的45.03%。其中最突出的是被试学生大部分能够就所提出的主题展开论述,对开始有意识地组织语言而不是由夹杂无意识口头语和即兴发挥的语言片段构成。

4.总结

从上述的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口语课堂的活动要预留充分时间给学生进行准备,以降低难度为学生创造有利的交际环境,以激发学生的交际意图。其次,必须精心设置课堂活动可以留有一定的自由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任务小组合作完成。同时也要求学生相互间设置不同的交际话题在课堂上展开即时对话以适应真实的语言环境,如现场采访、表演评价等。学生对这种类型的表演活动相当的有兴趣,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认真的态度对课堂气氛及教学的效果都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教师的引导,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有效激发学习热情、开拓思维以促使学生有效使用所掌握的英语知识。这对于树立学生语言交流的信心、理顺思路,实现顺畅口语交际是很有帮助的。当然,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为了使本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没有充分考虑参与实验的学生的个体语言知识水平及心理性格方面的差异等其它因素对课堂口语活动的影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研究的效果,但是笔者希望这一研究能够体现出其实用性,并为日益多样化的口语课堂教学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参考。

[1]Chaudron,C.A descriptive model of discourse in the corrective treatment of learners’errors.Language Learning,1977,27:29-46.

[2]Rivers,Wilga M.Communicating Naturally in a Second Language: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Teaching.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文秋芳.口语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外外语教学,1999,(2):1-4.

[4]文秋芳,周燕.评述外语专业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J].外语学刊,2006,(5).

[5]张文忠.国外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研究现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 41-48.

G642.0

A

2095-7327(2016)-10-0071-02

林晖(1971—),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想象性口语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酒中的口语诗
培养思维能力
浅析VR技术在初中物理情境教学中的应用
构筑科技的“道”梦空间
培养思维能力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主题班会的误区与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