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球单手反拍上旋击球技术训练的研究

2016-04-13段小和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来球单手斜线

段小和

(内蒙古工业大学体育部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网球单手反拍上旋击球技术训练的研究

段小和

(内蒙古工业大学体育部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单手反拍上旋击球是网球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技术。通过生物力学原理分析其技术要点,为合理而有效的训练提供科学依据,使运动员正确地掌握单手反拍上旋击球技术,为合理地运用此项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并结合实际提出单手反拍上旋击球技术的教学训练方法。

生物力学;单手反拍;上旋击球;技术动作;训练方法

当今世界网坛竞争日益激烈,费德勒、瓦林卡等选手的单手反拍上旋击球技术出神入化。稳定的发球和准确的正手击球很重要,而多变的单手反拍上旋击球也是必不可少的。费德勒就是凭借着自己的单手反拍,让自己始终站在网坛顶峰。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对单手反拍上旋击球动作的技术要点加以分析,为科学的训练提供依据,总结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是正确掌握这项技术的捷径。

1.单手反拍上旋击球技术动作的特点

1.1 运动员的控球范围加大,减少跑动距离

单手反拍只需要一只手持拍击球,普遍采用封闭式步法,击球点离身体较双反更远、更靠前,控球范围加大。持拍手的同侧脚可向异侧迈出去击球,防守面积增大,很多反手位的球都是由单手反拍来完成的。跑动距离减少从而降低了体能消耗。

1.2 击球适用性强,变化多

单手反拍击球的握拍法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单手反拍击球的多样性。单手反拍击球可结合封闭式步法、身体快速的移动和手腕的微调,从而打出多种线路、多种旋转和多种节奏的球,对不同的来球有各种不同的有效回击。

1.3 比赛中技术和战术能合理运用

单手反拍的握拍法与双手的握拍法不同,上旋击球、削球、截击、放小球和高压球等都可以在不用换握拍法的情况下进行,在底线击完球,可以随上至中场截击,也可以到网前击打高压球,能在比赛中合理的运用各项技战术。

1.4 单手反拍上旋击球的特点

单手反拍上旋击球具备单手反拍击球的优点,另外,在空中飞行弧度大、下降速度快,落地后反弹高而远、前冲力大、易加力控制等是其独有的特点。

2.击出强烈上旋球的优势和重要作用

(1)上旋球就是球拍自后下方向前上方挥动摩擦整个球体产生球由后下方朝前上方转动,故叫做上旋球。这种打法是在击球时,加大向上提拉挥动的幅度,使球产生较为急剧的上旋。上旋球的特点是飞行幅度高,下降快,落地弹起的反射角度较小,前冲力较大。打上旋球最大的优点是便于加力控制,是正拍击球中既能发力重打,又能控制进入场区减少失误的击球方法。由于快速跑动中调整精确的击球点很难,而打上旋球有较大的把握性,其他打法容易失误。

(2)上旋球能够更好的控制深度,减少失误和失分。尤其在红土场上,低失误率的网球战术势在必行。慢速的场地、漫长的比赛过程、过多的相持球数量、极少的制胜分决定了这些。因此,每一分都是宝贵的,非受迫性失误(甚至受迫性失误)必须越少越好。“在用计算机计算球飞行的轨迹时,它非常清楚的显示出,上旋球比平击球和下旋球更容易过网,并且更容易落在界内”,这是美国物理学荣誉博士霍华德?布罗迪,在2002年出版的《网球的物理科学》中讲述的。从打出上旋球向前旋转开始,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球明显比平击球和下旋球更快向垂直方向落入场内。这就意味着即使你用很大的力量击球,仍然可以让球落在底线和边线之内,因此它能够让选手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减少非受迫性失误甚至是受迫性失误。

(3)上旋球的实战运用。成功的穿越球需要三个自然特征相结合:力量、落点、过网低。上旋可以让你同时打出强力且过网低的球,它是唯一让你挫败上网选手的方式。小斜线是最具有破坏性的斜线击球,它的落点应该位于单打边线与发球线交集的地方。虽然平击球和下旋球也能打出这样的落点,但是只有上旋球才能够发力,球弹跳得更远,将对手拉到双打线与单打线之间,甚至更远,在这种位置想要完全回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以往的比赛中,高弹跳的球用来对付那些身材矮小的选手特别有效,除非他们打球的上升期。然而,并不是每次都能够从容地在上升期击打来球。强力上旋球在对付那些存在技术缺陷的对手时,效果也非常明显。原因是:如果对手只能在其合适的髋部高度击球,较高的弹跳和强烈的上旋,让他们远离自己的擅长击球区域,造成击球失误或回球无威胁。

(4)上旋球之所以能带来如此大的价值,是因为它具有可变性,也就是具有多功能性。在顺风时,可以用更多的上旋来控制力量,而在逆风时,可以减少旋转来增加力量。在打穿越球时,可以根据网前对手的位置、控制范围、以及敏捷程度,来决定用多大的力量和旋转进行穿越。在回位时,可以调整上旋球的高度,来获得更多的回位时间。在随

球上网时,可以减少上旋、降低过网高度,达到所需要的深度和攻击力。在相持中,可以巧妙地改变球的力量和旋转,来打乱对手的节奏和击球时机。上旋球是几乎所有网球运动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而旋转的速度,反弹的高度,球的力度,以及合理的运用是控制比赛的关键所在。

3.单手反拍击球技术动作阶段

运用生物力学的原理分析单手反拍上旋击球技术动作,并将生物力学原理同每一击球动作的各个环节联系起来:

3.1 准备和引拍阶段

头部面对前方,呈静止状态。视线与肩平行,双肩成水平,不只是用手臂还要用肩部向后引拍,眼睛一直注视来球。这样更易于判断对手的击球和球的飞行线路,将能量储存在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躯干和上体保持静态平衡,手臂向后充分引拍,大腿﹑腹部和胸部的各大肌肉群参与牵张,为良好的挥拍做准备。运动员站位必须舒适并保持平衡,当对手击球时随机移动。

3.2 挥拍和触球

在击球的过程中身体保持水平相对静止,因为这样更易于保持身体平衡,头部和肩部必须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以肩部带动手臂完成挥拍动作。头部静止,肩部放松,这对平衡至关重要。身体向前移动,紧握球拍,以防击球点偏离中心而形成转动力矩,控制好协调链及其组成部分并能及时判定球的飞行路线。髋部和肩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双脚保持不动,转动上体,这将产生运动员击球的力量。

3.3 随球动作

眼睛跟随击球的线路,肩部减速,正确地利用协调链可加快拍头速度,后脚变前脚或前脚跳起向前移动,摩擦力从线动量转移至角动量,旋转随即产生。

4.网球单手反拍上旋击球技术的教学训练方法

4.1 对镜模仿练习

运动员在大镜子前做模仿单手反拍上旋击球的动作,先做分解动作,再逐渐连贯,击球动作节奏由慢至快,通过镜子仔细观察脚下移动步法;引拍和挥拍的轨迹;挥拍结束后的动作;肩部的转动;眼睛一直盯着球;身体重心向前、向上移动;击球点的高度;在击球过程中围绕自己右侧的轴心;左手起平衡作用;整个挥拍动作流畅;击球点与身体前后远近关系;头部保持稳定。做完正面模仿再做侧面模仿,在训练过程中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强烈的自我欣赏感。

4.2 无球挥拍结合意念训练

训练前运动员通过教练员的讲解、示范以及观看优秀运动员的比赛视频或者阅读相关书籍等途径,对单手反拍上旋击球动作产生一个印象。想象对方来球飞向自己的场地,然后自己调整步伐,上前挥拍迎击球,在合理的击球点上,球拍要对球施以由下向上施加的旋转和由后向前的击打,球以抛物线形式落在对方的场地。利用意念训练逐步加深对动作的理解。运动员充分发挥想象力,可以想象对方来球路线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斜线,球速可以是快速也可以慢速,以及各种不同的旋转球,也可以想象到对方队员随球上网。而回球既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斜线或者是截击球、高压球。最终目的是通过多次意念练习,使挥拍动作逐渐连贯,达到动力定型。

4.3 运动员对训练墙击球练习

大多数网球场都有训练墙,初学者要充分加以利用。运动员的站立点是距墙十米左右的位置,与训练墙的距离,要根据运动员的击球力量、反应能力、训练水平等因素适当调整。开始时,击球的力量要适中,充分做好击球前的准备姿势。在对墙连续击球时,要注意掌握击球的节奏,回球适合可以连续击打,不合适就停止击打,从新开球。对墙练习击球主要目的是体验反拍击球的动作要领,重点体会球的高度、力度、速度和旋转,反复练习可以促使击球动作早日定型。

4.4 教练底线喂球练习

运动员侧身站在球场的底线后,做好击球前的准备动作,教练在其持拍手对侧适当位置,找到运动员合适的击球点,然后垂直自由抛球,当球反弹到最高点瞬间,运动员挥拍击球,力量适中,将动作做完后,仔细观察球飞行的速度,飞行轨迹,球的落点以及反弹高度,越接近对方底线越好,适当的调整,准备下一次击球。能基本控制球的飞行方向后,再练习控制球的深度、落点、上旋力度,同时结合斜线球和直线球,最终学会跑动中击球。教练在其持拍手对侧稍远位置抛球,要求运动员跑到恰当位置击球,再跑回初始位置。学会跑动中击球是学习网球技术动作的必备条件。

4.5 教练网前喂球练习

教练站在网前采用多球练习,喂球到练习者的反手位;运动员站在球场的底线中间附近成击球前的准备姿势,并在移动中完成单手反拍上旋击球动作,击完球应迅速回到底线中央处,准备下一拍的击球。运动员达到一定水平后,教练可以喂上旋球、下旋球、快速球、慢速球、高球或低球,也可以增加多条线路练习,基本顺序是:中路直线;中路右方和左方斜线;左路直线;左路右方斜线。目的是增强运动员对各种来球的应变能力。

4.6 利用计算机和摄像设备,对技术动作分析研究

利用摄像机将运动员训练过程全部拍摄下来(有条件可以同时用两台摄像机从正面和侧面拍摄),然后利用计算机对其技术动作分析研究,并与优秀选手的录像加以对比,从中找到差距和不足,错误动作要及时纠正,正确动作要继续动力定型。而且这对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和自信心也有很大帮助。

单手反拍上旋击球技术动作比较难掌握,通过对其特点的生物力学分析,使复杂的技术动作简单化。但是要能随心所欲的将高质量的单手反拍上旋球合理运用到比赛中绝非易事,超群的手臂力量,准确的击球时机,以及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都影响到最后出球的效果。结合实际总结出的教学训练方法,简单且行之有效,相信对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教学训练有所帮助。

[1]卢德明.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5.

[2]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5.

[3]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网球技术精解全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8.

[5]江海涛.网球运动中底线反拍单手击球动作技术的分析及训练方法[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3).

G845

A

2095-7327(2016)-10-0057-02

段小和(1972.2—),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球教学与训练理论。

猜你喜欢

来球单手斜线
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教案
飞身阻挡
单手采药器
能解放双手的雨伞
正手攻球技术理论实践之研究
疯狂的游戏
对方来球旋转性质对拉弧圈球效果的理论探讨
垫第二个球
疯狂的游戏
疯狂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