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位一体”视角下农林高校服务城乡发展的路径研究

2016-04-13王翊覃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农林城乡

王翊覃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湖南衡阳421005)

“五位一体”视角下农林高校服务城乡发展的路径研究

王翊覃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湖南衡阳421005)

农林高校是服务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五位一体”建设任务的提出,农林高校服务城乡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因此,探索农林高校服务城乡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五位一体”;农林高校;服务城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而城乡发展是“五位一体”建设的关键,因此,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把握五位一体的总布局,首先要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农林高校是培养服务城乡发展人才的关键平台,是服务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利用农林院校助推城乡发展是加快城乡“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分析农林高校服务城乡发展的路径。

1.农林高校服务城乡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1.1 能满足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2008年,中共中央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想形成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格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必须推动农村的发展,加快农业的转型。而农林高校服务城乡发展,有利于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及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发展。因此,各农林高校要加快服务城乡的进程。

1.2 服务城乡发展是农林高校的重要职能

大学职能指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得以存在的依据和价值[1]。农林院校的职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逐渐由单一功能向多元功能发展变化的。近年来,城乡的不断发展,必要需要更多的人才、知识和科技来推动城乡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进程,因此,总会有新的服务领域不断出现在农林高校的面前。而农林高校要想谋得自身的发展,在各高校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抓住机遇,不断迎接新的挑战。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提出及“无畏一体”建设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当前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国上下都在密切关注着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农林高校作为服务城乡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不断适应和促进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发挥自身的职能。

1.3 城乡发展需要农林院校的支持

农业是我国的第一是产业,农民是我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都得到了相应提升,但从总体上客观评价,我国农民的综合素质较世界平均水平仍较低,农业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仍然比较大,“三农”发展对于基础设施投入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虽然逐步减小,但是各方面的基本需求仍未得到有效满足。但当前,农林高校则以其特殊的功能和地位在城乡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城乡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需要农林等专业院校提供更多的专业性人才作为支撑,培养大量的可用之才,来为我国农村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和支持。

2.农林高校服务城乡发展的路径分析

2.1 发挥育人职能,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城乡发展的主力军,农林高校是培养服务城乡发展人才的重要平台,因此,农林高校要助推城乡发展,首先要发挥其育人功能,为城乡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

2.1.1 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1)培育技能型人才。第一,农林高校必须结合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现状和需求设置相关课程,使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农村发展相契

合,并根据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现状、社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为城乡发展培育适销对路的人才;第二,各农林院校要是始终保证教学紧贴生产,根据农村发展,详细制定教学计划和学员评价考核方式,不仅对学员理论知识和技能测试,考勤制度,课外作业严格考核外,还要在生产实效上进行考核,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2)校企联合,培育应用型人才。第一,校企合作创办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一方面为企业提供满足其发展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针对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应用性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不断改善教学效果。第二,学校和农村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学校可以选派理论知识学得较为扎实的学生定期到企业实习,使其从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操作能力,并不断积累经验;企业也可以选派理论知识较差的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学习,加强继续教育,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2.1.2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目前,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及其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多数农民缺少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农村的中小学入学率虽较高,但中途会因为一些其他原因造成学生辍学,无法完成完整的体系化的教育,影响教育活动的结果。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的问题,文盲、半文盲主要集中地就在农村,教育的城乡差别比较大。从地区上来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农村劳动力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东中部地区由于经济文化比较先进,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和知识面也比较宽,西部地区相对比较落后,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也普标低于东中部地区。基于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2]”;“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

因此,为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城乡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农林高校可采取以下途径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第一,农林高校可根据农业种植的实践和特点,选派农林技术推广、养殖等方面的专家到农村或乡镇开展科技宣讲和技术培训活动,帮助农民解决从事农事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第二,与农资企业和政府联合,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政府要依据自身的能力,适当增加对参加培训的农民的补贴,企业要为农民培训提供实践基地,各农林院校要为农民培训提供充足的师资;第三,创新跟踪服务机制。传统的开展农民培训缺乏跟踪服务,对农民工的技能提高程度不了解。因此,各农林院校可为农民建立跟踪服务档案,及时了解农民现状,实行技术指导员包干、包时、包对象的“三包”制度,定期采取现场指导和电话指导等多元跟踪形式,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服务方案。通过2~3年的跟踪服务后,由第三方对跟踪服务的指导效果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与技术指导员的劳动报酬直接挂钩,以提高农民工培训的质量。

2.2 发挥科研能力,为城乡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科研成果是农林院校的重要资源,也是农林高校服务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五位一体”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充分利用农林院校的科研成果,“五位一体”建设才能不断进步。

第一,各农业院校要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充分利用科研资金、实验基地及图书馆资源等,创作更多的研究论文、研究专利等,为服务城乡发展提供条件;第二,各农业学院要在政策的引导下,根据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有序的教学和科研,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并建立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以信息咨询服务网络为平台,加强对示范实验站的宣传,传播技术手段,从而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第三,充实专业教学团队和对优秀人才的引进,以试验站为基地开展科技创新创业与技术服务,实现校内创新平台与校外示范转化平台的有效对接,学校专家与基层农技力量的有效对接,科研课题与农业生产问题的有效对接,技术推广服务与农民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辐射推广。第四,各农林院校要积极申请、参与国家加强城乡发展的各个项目,为各项目的实施提供人力支持个技术支撑,从而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加强技术推广。

2.3 发挥文化功能,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

作为文化的集散地,农林高校在传播、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各农林院校要加强对乡村文化的引导,以农民的思想进步为着眼点,以改善农村社会风气为出发点,在继承并传承农村文化的基础上,从农村整体文化和区域文化两方面入手,整合农村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积极传播农村文化中的精品,主导文化风尚,为城乡地区的文化建设提供具体指导,从而促进城乡“五位一体”建设。

2.4 发挥生态功能,加强农村的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是“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城乡发展的进程和未来。但目前,大多数城乡在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忽视环境保护。多数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大量排放废弃物,完成水资源污染;农民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过度使用化肥,完成土壤污染。这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城乡发展严重违背了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利于城乡的长远发展。“作为知识创新的源头和基地,农林高校同样具有探究农村生态发展、调节生态状况、设计生态模式、推动农村生态进步的功能。”因此,农林高校要在培训的过程中,加强对农民的环保教育,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以提高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加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遵循生态发展规律,制定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战略,完善城乡发展计划,为城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各农林高校还可以定期选取部分教授走进农村,加强教授和农民间的联系,使教授现场解答农民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为其实行生态发展提出建议。

3.结语

农林高校作为培育符合城乡发展人才的重要场所,近年来,积极支持城乡发展建设,为新农村建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以“五位一体”建设为任务的新背景下,继续加强农林院校对城乡发展的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从四方面分析农林院校服务城乡发展的路径,为农林高校在实际中服务城乡发展提供了理论经验。

[1]李小平.高等院校服务湖北农村建设的路径与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2.

[2]韩俊杰,实习生,刘素云.河南新型职业农民赛白领[N].中国青年报,2014-01-26(02).

"The path of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Serv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and rural tourism

WangYi-tan

(business school,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HunanHengyang421005)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for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services.With the advance of"five in one"construction tasks,the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Service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Therefore,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path of serving th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Five in one";Agriculture University;Service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G646

A

2095-7327(2016)-10-0037-02

2014年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研究课题(2014ZZ002)。

王翊覃(1981—),女,汉族,湖南永州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高校管理。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农林城乡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城乡涌动创业潮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